1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
- 格式:doc
- 大小:62.72 KB
- 文档页数:2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知识点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1)含义: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调节因子: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其中主要是激素。
(3)传送方式: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4)作用对象: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2.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机体通过反射,可使躯体、内脏等各部分的生命活动更加协调,并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3知识点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1.人体的体温调节(1)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的恒定取决于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多少,若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平衡,则体温恒定。
人体产热可归结为体内有机物氧化放能的结果。
安静时产热量最多的是肝脏,运动时产热量最多的是骨骼肌。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分为直接散热(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散热。
蒸发散热是高温环境下主要的散热途径。
(2)人体体温恒定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3)人体体温恒定的意义保证酶的活性,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新陈代谢等,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水盐平衡的含义:人体水和无机盐的排出和摄入基本相等,维持相对平衡。
(2)水和无机盐的摄入和排出途径水的摄入途径:饮水、食物和自身物质代谢;排出途径:肾脏、皮肤、肺和大肠。
无机盐的摄入途径:食物和饮料;排出途径:肾脏和皮肤。
(3)水盐调节的调节类型:神经—体液调节。
(4)参与水盐调节的主要器官:下丘脑——水盐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脏——水盐主要排泄器官;皮肤——水盐排泄器官。
(5)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醛固酮——保钠排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6)调节机制【例1】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具有的特点是()A.反应迅速B.作用准确C.持续时间长D.只在高等动物体内存在答案 C解析和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在作用速度方面比较缓慢,在作用范围方面广泛而不准确,在作用时间上比较长,所以A、B错,C正确。
第二章第三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2、过程与方法:(1)描述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过程。
(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二、教学中难点1、教学重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2、教学难点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认识体液调节。
师:大家注意到了,板书上显示的是“体液调节”,关于体液调节之前我们没有接触过吧,什么是体液调节呢?其实大家对它已经非常熟悉了。
看到体液调节大家马上能联想到什么?生:激素调节。
师:因为我们之前学过,激素调节的第2个特点就是:通过体液运输。
所以我们可以说激素调节就属于体液调节。
但是,体液调节就完全等同于激素调节吗?例如,CO2浓度过高的环境中人体呼吸会加快加强,这说明CO2有什么功能呢?生:这说明CO2也能调节生命活动,它的作用是促进呼吸运动。
师:CO2在生物体内是通过什么运输的呢?生:体液。
师:所以,CO2的调节应该属于哪种调节方式?生:体液调节。
师:除了CO2以外,还有很多其他非激素类调节因子也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请同学总结什么是体液调节。
生:激素和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板书: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处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师:体液调节除了通过激素的调节外,还包括通过CO2等化学物质的调节。
激素、CO2和其他的一些化学物质都可以通过体液的传送来调节机体的机能,这些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通过问题,复习第1节和第2节内容,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它们的速度怎样?③激素的分泌有着什么样的调节机制?激素从产生到起作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提示:①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第四专题: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
1、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有感觉、运动、语言、视觉、听觉等多种
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种生理功能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_平衡
脑干:有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心血管、呼吸中枢
_反射功能:有基本反应的神经中枢
传导功能:脊髓中的神经纤维,联系脑与躯体、内脏
神经:脑神经、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结构功能单位——
:细胞体(内有细胞核)和突起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起相联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名词辨析:中枢神经系统——范围较广,是指脑和脊髓。
神经中枢——范围较小,是指脑皮层和脊髓中央的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是反射弧的重要环节。
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细胞体聚集的区域里。
神经纤维——神经元长的突起外套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
神经——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冲动——人体组织或细胞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叫兴奋。
足够的刺激作用于神经,神经会产生兴奋并传导到其它部位。
这种能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不完整,反射不发生):包括以下五个结构感受器(接受刺激)→传入神经(感觉神经)→神经中枢(脑和脊髓中,神经元接受信号,分析综合后,发出新的神经冲动)→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举例 现象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膝跳反射 小腿突然跳起
股四头肌的肌腱和肌肉内的感受器接受叩打刺激 脊髓的膝跳反射中枢
大腿股四头肌收缩,使小腿前伸 缩手反射 手立即缩回 手上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受火的刺激
脊髓的缩手反射中枢 手臂上相应肌肉收缩,使手缩回 排尿反射
大脑产生尿意后控制完成排尿
膀胱壁上的神经末梢受尿的压迫刺激
基本中枢:脊髓骶段的排尿反射中枢
高级中枢:大脑相应中枢X k B 1 . c o m
膀胱肌收缩,尿道扩约肌舒张,尿道内口打开,尿排出
3、反射类型:两种
_简单_反射(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对刺激的基本反应。
不需大脑的参与。
例: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吃东西分泌唾液等。
神经联系是永久的,不会遗忘。
_复杂_反射(条件反射):后天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需要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参与。
例: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闻鸡起舞、谈虎色变、画饼充饥、看梅、谈梅分泌唾液。
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可以消退。
4、内分泌腺的特点和功能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 系统 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大脑
神经元 反射
各处。
主要内分泌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和促激素)、甲状腺、胰岛、睾丸、卵巢、胸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垂体是各内分泌腺的枢纽。
(
5、几种重要激素的主要功能和缺乏症
激素名称分泌器
官
作用
分泌异常时出现的病症
分泌不足分泌过量
生长激素垂体促进人体的生长侏儒症(幼年缺少)巨人症(幼年过多)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促新陈代谢、促幼年个体
发育,提高神经兴奋性
呆小症(幼年缺少)
大脖子病(成人缺碘)
甲亢
胰岛素胰岛调节血糖浓度糖尿病低血糖症
1、下列各种反应中,与其他反应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马戏团的猩猩、猴子等动物会打篮球 B.狗看见手持木棒的人就吓得赶紧跑开
C.幼袋鼠出生后会爬进母兽的育儿袋内 D.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索食
例8 请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在教室玩耍,小
刚的手不小心被钉子扎了一下,立即缩回。
这时,突然听到有人喊了一声“老师来了!"
教室里马上安静了下来。
X| k |B| 1 . c|O |m
(1)手指被扎后立即缩回是_ _反射,其反射的途径是_ 说明脊髓具
有功能。
然后产生了痛觉,说明脊髓还具有功能。
感觉到疼痛的部位
是7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1→2→3→6→7。
(2)学生听到老师来马上安静,这属于反射,
2、一只小狗出现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止等症状,其原因是: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甲状腺激素缺乏 D.生长激素缺乏
3、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强光照射,瞳孔缩小
B.手触针尖,立即缩回 C.触摸含羞草,其叶子闭合 D.尝到美味,会分泌唾液4、经过一定的训练,外国人也能学会使用筷子,主要因为他们哪项结构的功能得到了提高,使手的动作协调、准确?() A. 大脑 B. 脑干 C. 小脑 D. 脊髓
5、下列现象中属于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的是()。
A. 幼儿见穿白衣的护士就哭
B. 狗见主人则摇尾跟随
C. 突然的声响引起人的寻视
D. 司机见红灯就停车
6、如果当一个人的脊髓上部受到严重损伤时,用针刺其大腿,该伤者可能会( )。
A.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 B.产生缩腿反射,不感到疼痛
C.不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 D.不产生缩腿反射,也不感到疼痛
7、人体的各种感觉形成的部位是()。
A.皮肤的感受器 B.脊髓 C.受刺激的部位 D.大脑皮层
9、下图是人缩手反射的过程:
⑴感知高温物体的部位是[A] ;⑵获得的信息由[B ]
传到脊髓中的 [C] ;⑶信息处理后的人,
指令由[D] 传递到[E] ,做出反应,手
便缩回。
⑷消防队员有时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也会托
住遇到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
此时是大脑参与下
的有意识的行为,这说明大脑是神经中枢,它能控制中的较低级的神经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