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检验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6
钣金件检验标准钣金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制造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设备等领域。
钣金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检验标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一、外观检验。
1. 表面无划痕、凹凸、氧化等缺陷。
2. 涂装表面无起泡、脱落、色差等现象。
3. 孔洞、凸台、凹槽等加工尺寸与图纸要求一致。
二、尺寸检验。
1. 使用量具对钣金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进行检测。
2. 检验孔位、孔径、孔距等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 对折弯角度、弯曲半径等进行精确测量。
三、材质检验。
1. 使用化学分析仪对钣金件的材质进行检测,确保材质符合要求。
2. 对材质进行硬度测试,以验证其强度和耐磨性。
四、装配检验。
1. 对钣金件进行与其他零部件的装配,检验装配接口的配合度和稳定性。
2. 检验装配后的整体尺寸和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五、功能性能检验。
1. 对于需要进行密封、防水、防尘等功能的钣金件,进行相应的功能检验。
2. 对于需要承受压力、扭矩等力学性能的钣金件,进行相应的力学性能测试。
六、环境适应性检验。
1. 对钣金件进行高温、低温、湿热等环境适应性测试,以验证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对于需要抗腐蚀的钣金件,进行盐雾腐蚀测试。
七、特殊要求检验。
1. 根据钣金件的具体用途和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
2. 对于客户提出的特殊要求,进行定制化的检验方案。
综上所述,钣金件的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尺寸、材质、装配、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和特殊要求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可以有效确保钣金件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在生产过程中,厂家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并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档案,以便追溯和改进。
同时,不断优化和提升检验标准,也是企业持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
钣金检验规范(标准文件)一、钣金外观部分1、目的及范围1.1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钣金制品的质量,为外协加工提供检验根据,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1.2本检验规范适用于钣金件制成的产品及其相关加工组成品。
2、参照文件2.1本文件根据GB-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制定2.2本检验规范参照金属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2.3本规范若与零件图/规格相抵触,则以零件图/规格为优先2.4本规范若参考文件相抵触,则以本规范为优先3、内容3.1术语部分钣金件外观术语解释:3.2 检验方法3.2.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将待验品置于以下条件,作检验判定:A、目测距离: 距离产品25cmB、检验角度: 成45度目视检测。
C、检验光源: 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D、观察时间:<10秒(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E、检查半成品、成品之前应核对相关检验资料。
3.2.2 外观尺寸及尺寸的配合的检验方法使用普通长度测量仪或各种量规进行测量。
3.3 不合格类别划分:根据本行业客户的具体实际要求,金属钣金件制品的外观不合格类别有亮度差、边缘不良、变形、污渍(不清洁)、麻点、压痕、粗砂、磨花等。
结合以上不合格类别的客户要求等级,可将钣金件制品共分6级和特殊级,以作轻重不良的区分(见表1)。
3.4 检验项目及标准3.4.1冲压件判定标准(表2)标题: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版本: A页次: 3 of 3N=数量,L=长度,W=宽度,D=直径,A=区域,J=距离,H=深度,S=面积1 批鋒在五金件周围多出的五金料废边1.影响外观为轻缺陷.目测 L 为長 H為寬L ≤0.1mm.H≤0.1mm2.影响功能或装配为重缺陷.2 五金件手印以反光面检查为条件不允許超过标准为得不良.目测3 帖紙粘性与实物粘贴实验以测试结果已定1.脱落为严重不良2.与样品相差为轻缺陷目测披LH3.4.2 成型钣金件的检验项目及标准(表3)3.4.3 检验时注意事项:1.本规范如与客户要求不同时,原则上以客户之检验标准,如客户提供之检验规范或备注在客户注意事项内。
. 目的:为了便于控制钣金产品质量以及给检验员提供检验时的准确依据。
检验要求3.1 工件形状、材料种类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3.2 工件尺寸应符合要求:3.2.1 基本尺寸、公差范围应符合图纸标注尺寸。
3.3对盛装液体的工件检验:向工件内加入水如不发生渗漏则为合格外观A. 焊缝平整光滑,无裂纹,凹凸等缺陷。
B. 工件成型后边角分明,切边无毛刺,表面无划伤,不锈钢保护膜无破损。
尺寸A.直线度:1000以内≤±1㎜,1000~3000≤±3㎜B.平行度:1000以内≤0.5㎜,1000~3000≤0.8㎜C.焊接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图纸未标注要求的工件: 1.厚度1~2mm时,焊缝高度1~4mm,焊缝宽度2~4mm;2.厚度3~4mm时,焊缝高度3~5mm,焊缝宽度3~5mm;D.剪板符合图纸要求,图纸未标注要求的工件: 1.厚度≤1.2 mm,公称尺寸≤200 mm 时,允许偏差±0.5 mm2.厚度≤1.2~4 mm,公称尺寸≤200 mm时,允许偏差±1 mm。
3.厚度≤1.2~4 mm,公称尺寸200~1000 mm时,允许偏差±1.5 mm。
4. 厚度≤1.2~4 mm,公称尺寸1000~3000 mm时,允许偏差±2.0 mm.表面处理A.护罩类钣金件焊缝必须打磨抛光打磨面要求平整、光滑、相接边倒圆角;B.不锈钢件,不要有毛刺,焊缝打磨光滑。
C.焊缝打磨拉丝的宽带不允许15㎜,拉丝后的表面和原表面无明显差别,光泽纹理一致。
剪板1.所剪板材必须满足技术要求;2.对角线必须准确,达到技术要求;3.剪料无毛刺,无弯曲,不变形,表面不得划伤。
型材切割1.所切割型材的长度尺寸必须满足要求;2. 2.所切割型材的角度满足技术要求;3. 3.切割断面必须垂直、平整、光洁,无变形现象。
数控冲孔1.计算、输入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2.选择的冲模必须合理;3.加工后的零部件必须满足图纸及工艺要求。
WORD格式编辑整理Q/YHZ钣金加工检验规程目次目次 (1)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钣金加工检验规程. (1)1 范围 (2)2 引用标准 (2)3 目的 (2)4 钣金车间加工检验点。
(2)5 冷冲压检验项目 (2)6 成型加工的检验 (3)7 各检验点检验的时机 (3)8 检验判定的原则 (3)9 检验点需配备的检测器具 (3)10 主要检验依据 (3)11 记录 (3)附录 A (4)附录 B (6)钣金加工检验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钣金件的加工,半成品的检验。
2 引用标准YH/ZD 18-2112 开关柜板材、型材落料工艺守则YH/ZD 18-2111 冷冲压工艺守则YH/ZD 18-2109 弯板工艺守则3 目的通过对公司范围内产品生产过程中各检验点的规划设置,明确检验的范围、项目及方式等,以保证产品质量得以有效控制。
4 钣金车间加工检验点。
4.1 检验范围4.1.1 零件下料后的检验。
4.1.2 钣金车间机械加工的各类产品关键件及主要零部件的完工检验。
4.1.3 所有钣金车间机械加工、焊接及装配的零部件、传动部件及联锁部件等的完工检验。
4.2 检验项目4.2.1 各类产品的产品图样及技术要求中所规定的零部件的几何尺寸、公差范围、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硬度等。
4.2.2 所有焊接零部件的焊接或装配质量以及有关与5.2.1所提示的项目。
4.3 检验方式4.3.1 对关键件的关键特性和主要件的重要特性要实行逐件逐项检验、记录、判定,关键件、主要件的一般特性按8.3的要求执行。
4.3.2 对装配零部件的装配质量、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应逐件逐项检验、记录、判定,一般特性按8.3的要求执行。
5 冷冲压检验项目5.1 检验范围钣金加工车间生产的各种产品下料、冷冲压加工及折弯成型零件完工后的检验,如各种产品的面板、门、屏板、立柱、横梁等。
钣金件查验规范包装质量要求1、目的明确来料的包装要去,保证外包装能有效防备产品,防止在运输、搬运等过程造成损害,同时保证来料产品易于辨别和追忆。
2、范围合用于全部钣金件的来料,供给商保证产品完满地抵达指定地址。
3、查验条件正常照度或( 800LUX)目视。
4、查验内容4.1 包装箱上应记录正确完好信息:4.1.1 采买单号(如需要)4.1.2 料号(如需要)4.1.3 产品名称4.1.4 批号(如需要)4.1.5 每箱数目4.16 日期4.1.7 品管查验状态4.2 装箱单一定附在每次出货上,应包含以下信息4.2.1 客户名称(如需要)4.2.2 订货总数4.2.3 总箱数4.2.4 采买订单号4.2.5 料号4.3 包装4.3.1 全部物料均一定包装,免得在运输过程受到破坏,包含使用相应得积案镇垫料、间隔物、填补物等。
一定关闭包装箱而且一定将箱顶盒箱底封好胶带。
4.3.2 外包装必拥有足够的抗外力强度以便能保护内部包装物。
装箱齿轮应切合规格(以防止运输过程中摇动或破坏。
4.3.3 零数箱一定有明确的表记。
4.3.4 包装方向正确,包装盘,箱洁净齐整,无损坏:标签填写完好,正确,内外标签数目一致。
电镀质量要求1、目的明确来料电镀质量要求,保证电镀产品知足客户需要。
2、范围合用于全部钣金件的来料(电镀锌产品),供给商保证产品完满地抵达指定地址。
3、查验条件天然散射光或无反射光的白光下用目视检查。
4、查验内容查验项目查验标准查验方法缺点分类备注/参照资料CR MA MI外观 30cm 目视无以下的缺点:(正常镀层结晶平均、仔细、钝化膜完好呈光彩彩色) 1、镀层粗拙2、镀层昏暗3、镀层起泡4、镀层零落或有严重条纹5、钝化膜松散和严重钝化液迹6、局部无镀层目视√参照文件: 5.1厚度 / 克重(质量)按xxg/m2 计算 -√供给商供给报告参照文件:5.2,5.4附着力 1、镀层后任何方向能曲折 180 度且曲折的外径没有任何金属零落4.1;√参照文件:5.3耐腐化 1、盐雾试验后,在距离工件正常距离肉眼可察看到的表面有腐化4.3(仅供参照)5.5 仅供参照)√供给商供给报告参照文件: 5.54.1 依据镀层的厚度选择曲折内侧的曲率半径,以下表:构造钢冷轧钢253033/133/240/140/211/2221/221/2334.3 最后办理—镀层要进行以下一种最后办理工艺:种类描绘I电镀,不需要后续办理II需要彩色铬酸盐转变镀层后续办理III需要无色铬酸盐转变镀层后续办理IV 需要磷酸盐转变镀层后续办理抗腐化要求种类耗时( h)II96III12涂料质量查验1、目的明确来料热固性粉末质量要求,保证粉末喷塑产品知足客户需要。
检验水平一、金属材料工序 名称Ⅱ检验类别 文件编号生效日期版本号 页次巡检、自检、首检1. 钣材厚度及质量(材质、密度、 机械性能和规格)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2. 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3. 尺寸:按图纸或者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二、塑粉1. 塑粉整批来料一致性良好,有出厂证明与检验报告,包含粉号、色号以及 各项检验参数。
2. 试用后符合产品要求(包括颜色、光泽、流平性、附着力等)。
三、前处理溶液1. 通过 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2. 通过酸碱测试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度及浓度。
3. 按厂家提供的配置标准做实验,检验其个参数是否合格。
四、通用五金件、紧固件1. 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2. 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3. 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严格控制来料的质量,对有的来料需做必要的实验及测试方可放行。
产品确认具体操作标准见附表。
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抽样 GB/T2828.1 正常 方案 检验一次抽样文件 标题文件编号文件标题抽样方案GB/T2828.1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工序名称Ⅱ检验类别生效日期版本号页次巡检、自检、首检1. 确认所剪钣材的材质、密度、机械性能和规格(厚度、粗糙度等)是否符合机械图纸要求。
2. 确认设备是否超负载 (我公司剪板机可剪4mm 以下,最大宽度2500mm)。
3. 测量尺寸(长、宽|对角) 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参考下表: )基本尺寸(mm) 50 80 120 180 250 315公差小于(mm) 0.3 0.35 0.4 0.5 0.55 0.6400 500 630 800 1000 1250 2000 25000.65 0.7 0.8 0.9 1.0 1.25 1.75 2.04. 板料无弯曲,无变形,表面无划伤,切口光滑毛,刺刺高度小于0.2mm。
文件编号:XX/ZC-QM-07 版本:A1 发布日期:20XX年XX月19日1 目的为判断某批送检产品的钣金件是否合格,决定是否接收该批产品,以确保进货产品质量一致性水平,提高后道生产工序直通率。
2 适用范围本文件本标准适用于慧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客户特殊要求的所有钣金件(包括但不局限于采集分机、缺口图像传感器、通信传输设备,机柜上面的钣金件等)外观检验。
如果某个产品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要求,则该产品以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进行检验和验收。
使用本标准对某一缺陷判定有歧异或出现本标准中未定义的缺陷种类时,由慧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结构件工程师和质管部QE仲裁判定。
3 术语和定义3.1 母体:指一批产品包含的基本单位数量,以N表示。
3.2 抽样:指从母体中取出一部分个体的过程。
3.3 样本:指从母体中抽样的,用以检验、测试及判断母体质量的一部分基本单位。
3.4 样本大小:指样本中包含的基本单位数量,以n表示。
3.5 AQL:指合格质量水平,也可理解为可接受的批质量水平。
3.6 Ac:指合格判定数。
3.7 Re:指不合格判定数。
3.8 第I类错误风险:指把合格的批错判为不合格批,从而使供方受损,以α表示。
3.9 第II类错误风险:指把不合格的批错判为合格批,从而使需方受损,以β表示。
4.0 表面等级划分A级面:在最终使用状态下,客户经常能够看到的表面为A级面。
举例:机柜的前面。
B级面:在最终使用状态下,客户偶尔能够看到的表面为B级面。
比如:图像传感器表面,采集分机表面,机柜的侧面等。
C级面:在最终使用状态下,客户移动或打开产品才能看到的表面称为C级面。
比如:机柜的内部,机柜的底面等等。
注释: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可能被掩盖也有可能不被掩盖,则按照不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例如:1U机箱装挂耳处定义为B级面。
5 检验条件5.1 光源要求在自然光或光照度为500LX的近似自然光下检验,比如40W日光灯。
钣金检验规程1.目的:为指导和规范医疗喷涂钣金件、非喷涂钣金件的检验方法及明确检验标准,特此制定此检验规程。
2.范围:本检验规程适用于医疗喷涂钣金件、非喷涂钣金件的检验标准。
3.检验指导3.1非喷涂钣金件:(1)外观主要检验项目:毛刺:钣金切边毛刺可着棉线手套检验,着手套拂过冲切毛刺处,无刮线现象为合格。
划痕:在0.6m 处不同角度观察:1.允许划痕不可见或不太明显的:2.允许每0.7㎡内,长度≤350mm,宽度≤1.0mm划痕边缘无刮手现象;3.允许每0.7㎡内,长度≤200mm,宽度≤0.5mm,划痕条数最多不超过2条;焊接外观质量:焊接部位不允许有气孔、夹渣、裂纹、焊瘤、未焊透、搭接未熔合、焊接不平齐、表面无过烧、严重氧化、焊缝粗糙、焊蚀;焊缝表面不光亮、填角不均匀等可视性缺陷。
3.2喷涂钣金件:1、外观主要检测项目:喷涂钣金件外观检测项目主要包括麻点、针孔、缩孔、粉团、过厚、偏薄(漏底)、起泡、划伤、凹坑、变形、脱皮、色差等。
2、外观分类:从喷涂件的用途、安装位置、使用环境等因素考虑,将喷涂件的外观面按其对产品外观的影响程度及重要性,依次分为A类外观面、B类外观面、C类外观面、D类外观面。
A类:指成套钣金件的外表面、装配在整机上之后从产品外观角度可直接观察到的表面;如前、后门板、两侧门板等可视外观面。
B类:指成套钣金件、内部钣金件装配后的可视表面;C类:指成套钣金件、内部钣金件装配后的不可视表面;D类:指所有钣金件的外表面,如底支撑、顶支撑等。
3、各类外观缺陷的定义和特征:麻点:涂膜表面产品凸起,呈颗粒状(或近似圆形)分布在整个或局部表面上,缺陷最大尺寸在1.0mm以上称为“疙瘩”;缺陷最大尺寸不大与1.0mm 的称为“痱子”。
“疙瘩”与“痱子”统称“麻点”。
针孔:涂膜表面产生凹陷,呈圆形(或近似圆形)分布在整个或局部表面上,缺陷最大尺寸在1.0mm以上称为“凹洼”,缺陷最大尺寸不大于1.0mm的称为“缩孔”。
1.目的:为确保供货商交货之品质,合乎本公司之规格需求,降低制程品质之不良率,特拟定本检验规范作为检验之标准依据对零件、半制程品之进料品质,予以稽核检查,以确保品质。
2.范围:凡本公司制造用之通讯类产品五金类零件均属之,针对所检验项目之品质,予以迅速判定允收或批退,其种类包括弹片,螺母,螺钉,屏蔽片,转轴……….等。
3. 检验方式与基准:准外观检验参照MIL-STD-105E调整型计数值抽样检验计划AQL LEVELⅡCR=0,MA=0.65,MI=1.5;尺寸检验,则参照图面重要尺寸量测 3pcs 为基。
4. 使用仪器设备:a)扭力测试治具.b)卡尺.c)厚薄规.d)样品.5. 产品不良时的处理方法:5.1IQC 人员在检验或抽验时,发现之缺点应反映给主管。
5.2IQC 人员应立即以相关文件以通知采购、材料供货商进行立即且有效地处理VQA应对于厂商品质改善之情况做持续性追踪与确认。
5.3 检验后之处置:a) 在检验时,如发现不良品其数量在允收范围内,应将不良品贴上红色不良卷标,注明料号不良原因,置于不合格区并在验收单上扣除不良数量。
b). 在检验时,如发现不良品其数量超过允收范围内时,应整批批退并贴上红色不合格卷标,并将不良品集中,并在外箱上注明不良品并送至不合格区。
6检验前准备:6.1确认材料料号、厂牌之图面资料,承认书及检验注意事项。
6.2 核对料号与验收单之料号是否符合。
6.3 检验记录表。
7. 测试方法与步骤:7.1 外观尺寸检查:a).尺寸有无超出规格之外。
b).螺丝孔径是否正确,位置有否偏移。
c).螺丝牙径是否正确。
d). 螺母孔径有无毛边。
e).电镀颜色是否正确。
f).材质是否正确。
g).螺丝有无黏合不开。
h).电镀有无不良。
i).有无生锈氧化。
j).无刮伤。
k).转轴底座有无变形。
l) 屏蔽片之平面度是否符合规格7.2机构部份:a) E扣有无松脱。
b) 弹簧松弛。
7.3包装检验:a)包装CARTON有无标示机种型号、厂商料号、品名、规格与数量。
钣金类检验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高钣金类产品的检验质量,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钣金类产品的检验工作,包括产品的外观、尺寸、质量等方面的检验。
第三条钣金类产品检验应遵循公正、公平、及时的原则,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
第四条钣金类产品检验工作由专业的检验员进行,检验员应具有相关的资格和经验。
第五条本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检验项目、工作流程、记录要求、报告要求等。
第六条对于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产品,应当及时通知生产单位,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章检验项目第七条钣金类产品的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验、尺寸检验、质量检验等。
第八条外观检验包括产品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的划痕、凹陷等缺陷,表面涂装是否均匀、无气泡、起皮等。
第九条尺寸检验包括产品的长、宽、高等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孔距、孔径等尺寸是否精确。
第十条质量检验包括产品的材质、强度、耐腐蚀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的检验。
第十一条对于特殊要求的产品,还应进行相应的检验项目,如防水性能、抗震性能等。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十二条钣金类产品检验的工作流程包括接收、检验、记录、报告等环节。
第十三条接收环节包括收到产品样品后,对产品进行初步验收,确保产品完整无损。
第十四条检验环节包括依次进行外观检验、尺寸检验、质量检验等项目的检验工作,确保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记录环节包括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检验结果等内容。
第十六条报告环节包括编制检验报告,在报告中详细描述检验过程、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第四章记录要求第十七条钣金类产品检验的记录应当真实可靠,便于查阅。
第十八条检验记录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检验日期、检验结果等内容。
第十九条检验记录应按照规定进行保存,并定期清理和归档。
第二十条检验记录应对外保密,仅在必要的情况下向有关单位提供。
第五章报告要求第二十一条钣金类产品检验报告应当包括检验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内容。
钣金构造件外观检验规目录1目的12适用围13术语14外观外表等级定义14.11级外表14.22级外表14.33级外表15外观检验条件15.1目视检测条件15.2检测面积划分26对外观的质量要求26.1总则26.2加工工艺原因导致的问题26.3材料缺陷导致的问题36.4特殊情况36.5缺陷的改善37可承受的缺陷标准37.1金属外表3缺陷定义3可承受围77.2喷涂外表8缺陷定义8可承受围148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钣金构造件外观检验规1目的本规规定了控制柜钣金的外表等级划分及外观质量要求。
用于指导产品的来料验收和发货的检验。
2适用围适用于钣金类产品的外观检验。
3术语●外观:指产品上任何可看见的外表的外貌●金属外表:指电镀、氧化、钝化、以及金属压铸面等表现为金属质感的外表,区别于喷涂、塑料等非金属外表。
●拉丝:通过砂带对金属外表进展磨削加工,去除金属外表缺陷,形成具有一定粗糙度、纹路均匀的装饰外表。
●喷涂外表:指喷漆、喷粉外表。
●挂具印:指电镀、氧化、喷涂等外表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局部无膜层的现象。
4外观外表等级定义外观外表等级划分为三个级别:1级、2级和3级,各外表等级的定义如下。
4.11级外表重要外观外表,表达产品外观形象,具有装饰性,可以直接正视到的主要外观外表4.22级外表适度装饰外表,不移动根底产品,客户偶尔能看到的外表。
4.33级外表较少装饰外表,不移动根底产品,客户不易看到的外表。
5外观检验条件5.1目视检测条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600L*的近似自然光下〔如40W日光灯、距离500mm处〕,相距为500mm+/-50mm,观测时间按不同等级面而有不同,详见表1:表1、检测条件力不低于1.0。
图7、“正视〞位置示意图5.2检测面积划分被检外表按其面积或最大外形尺寸划分为不同大小类别,当有两个条件满足时、以大的一类为准。
外表大小划分及可承受缺陷总数标准如表2。
1.目的:明确来料钣金质量要求,确保钣金满足客户需要。
2.范围:适用于所有钣金件的来料,供应商确保产品完好地到达指定地点。
3.检验条件:天然散射光或无反射光的白光下用目视检查。
4.定义:AQL:合格质量水平 N:批量大小AC:可接受不合格品数 n:样本大小RE:拒收不合格数 CL:样本代码d:不合格品数 IL:检验水平CRI:致命缺陷 MAJ=严重缺陷 MIN=轻微缺陷5.作业内容5.1 抽样方案:按GB/T2828.1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附表1)5.2 检验水平:IL=II(附表2)5.3 合格质量水平AQL: CR=0,MA=0.65,MI=1.06.抽样步骤6.1确定批量:以交检的总数量为一个批量N.6.2 确定样本代码CL在样本代码中查找包含批量N的行,与IL所在列的相交处的字母,即为样本代码CL。
6.3 确定样本大小n与判定数组(AC,RE)6.3.1 在主抽样表中找到与样本代码CL同行的样品大小n,如n≥N,则整批产品为样本。
6.3.2 从样本大小n所在行往右,找到与已确定的AQL值所在列相交的数组,即为本次抽样的判定数组(AC,RE)。
6.3.3如果n所在行与已确定的AQL值所在列相交处为箭头,则沿箭头方向读出的第一个判定数组为本次抽样的判定数组(AC,RE),然后往左找到与判定数组所在行的样本大小值,即为本次抽样的样本大小n。
6.3.4 在确定样本大小n与判定数组(AC,RE)时,应遵守同行原则.即样本大小n与判定数组(AC,RE)必须在主抽样表的同一行。
6.4 批接收或拒收的判定不合格品数d≤AC时,判定此批可接收。
不合格品数d≥RE时,判定此批拒收。
5.检验内容:8.附图:作业流程图。
五金钣金件检验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规范、掌握钣金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2.0适用范围:所使用的五金材质的检验。
3.0检验仪器:菲林尺、游标卡尺、塞规、色卡、3M胶纸、酒精(97度)、1KG砝码。
4.0 基本定义5.0 不良缺陷定义5.1、不良缺陷5.1.1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5.1.2 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5.1.3 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5.1.4 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內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5.1.5 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锈斑。
5.1.6 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5.1.7“R角”过大/小:产品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小。
5.1.8 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的凹痕。
5.1.9 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5.1.10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現颜色异于周围颜色的点。
5.1.11 破裂:因机加工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5.1.12 麻点:喷涂件表面上有附著的细小颗粒。
5.1.13 堆漆:喷涂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5.1.14 阴影:喷涂件表面出现的颜色比周围暗的区域。
5.1.15 露底:喷涂件出现局部的油漆过薄而露出底材颜色的现象。
5.1.16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对而在喷涂件表面出现凹痕或小坑。
5.1.17 飞油:超出了规定的喷涂区域。
5.1.18 剥落:产品表面出现涂层脱落的现象。
5.1.19 色差:产品表面顏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5.1.20 手印:产品表面出现的手指印。
钣金件检验指导书钣金件检验指导书1、钣金件检验目的:钣金件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预定的技术要求,以及系统化地记录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2、检验前准备:2.1 检验设备和工具准备:- 钣金件检测设备(例如千斤顶、测量工具、表面检测工具等)- 钣金件检测工具(例如量规、卡尺、千分尺等)- 光源和显微镜(用于表面检验)- 实验室耗材(例如溶剂、清洁剂等)- 相关文件和标准2.2 检验人员准备:- 熟悉相关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的技术人员- 掌握钣金件检验工艺和流程的操作人员3、钣金件检验步骤:3.1 外观检验:- 检查钣金件的表面是否平整、无划痕、无擦痕等,确保外观符合要求- 使用光源和显微镜检查钣金件的表面是否存在凸起、凹陷或其他缺陷- 对钣金件进行视觉检查,确保涂层的均匀性和无起泡、脱落等问题3.2 尺寸检验:- 使用量规、卡尺、千分尺等工具测量钣金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钣金件的平直度、垂直度、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对钣金件的孔洞和定位孔进行测量和校准,确保其位置和尺寸准确3.3 材质检验:- 使用化学分析仪器测试钣金件的材质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进行金相显微镜观察,确保钣金件的晶粒结构符合要求- 进行硬度测量,确保钣金件的硬度值处于指定的范围内3.4 表面处理检验:- 对钣金件的表面处理进行视觉检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使用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器对钣金件的表面进行粗糙度测试- 进行耐腐蚀性测试,确保钣金件的表面处理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4、检验记录和结果:在钣金件检验过程中,应记录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步骤和结果等信息,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追溯性。
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钣金件检验记录表- 相关标准和规范文件- 实验室测试报告样本6、法律名词及注释:- 质量要求:产品制造商或客户对产品质量相关方面提出的要求,通常包括尺寸、材质、表面处理等。
- 检验方法:用于对钣金件进行质量检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式。
1.目的: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同时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技术规范和客户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
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13级执行
GB/T1800.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
配合的基础
GB/T1800.2 -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
和孔、轴极限偏差表
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4。
原材料检验标准
4.1金属材料:
4.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4.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4.2通用五金件、紧固件
4.2.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4.2.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4.2.2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5、工序质量检验标准
5.1冲裁检验标准
5.1.1 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做去除毛刺处理。
5.1.2 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0。
5.1.3 冲压加工所产生的毛刺,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5.1.4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5%t(t为板厚)。
5.1.5 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mm。
5.1.6平面度公差要求见表一。
附表一、未注平面度公差要求
5.2 折弯检验标准
5.2.1 毛刺:折弯后挤出毛刺高L≤10%t(t为板厚)。
5.2.2 压印:看得到有折痕,但用手触摸感觉不到。
(有特殊表面要求和镜面除外)
5.2.3 折弯变形标准按照《表二》及《表三》。
【附表二:对角线公差要求】
5.2.4折弯方向、尺寸与图纸一致。
5.2.5钢板在弯、折、卷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锤击痕迹应予以修复,不得有明显锤窝现象。
5.3 钣金加工件检验标准
5.3.1 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尺寸公差见表三。
【附表三:未注尺寸公差要求】
5.3.2焊接
5.3.2.1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
焊缝长度、高度均不允许超过图纸长度、高度要求的10%。
5.3.2.2 焊缝平滑,表面处理后不得出现堆起凸包、不均匀现象。
5.3.2.3工件焊接完毕后,不得存在焊渣、焊点、毛刺等,焊缝应光滑、平整。
应保证工件的“边齐、面平”,包括工件上开口边缘的垂直平行度。
5.3.2.4焊接后,其它非焊接部位不允许有被焊渣、电弧损伤现象,表面焊渣、飞溅物需清除干净。
5.3.2.5箱体类表面处理后工件平面上焊缝不得比平面高,原则上打腻子后应该能掩盖住,看不出焊缝。
5.3.2.6工件在喷涂前应清除锈层、氧化皮、焊渣等杂物,对能经过喷丸处理的工件,必须经过喷丸处理。
5.3.2.7对于周转件,尤其是焊接后不再进行加工的平面,在焊接时必须严加防护,避免电弧损伤或焊渣损伤。
5.3.2.8工件喷涂时,保证表面均匀无流挂、无色差(喷漆表面颜色应与色板一致)、无漏喷等。
5.3.2.9喷完漆后的钣金件在运转过程中,防止划伤大平面,防止工件存放变形,如有划伤则需重新喷涂处理。
5.3.2.10对于焊接后需进行发蓝、电镀的钣金件,焊接完毕达到相关要求后,统一喷砂处理或抛光。
周转过程中应严加防护,避免磕碰划伤,不得再进行打磨处理。
5.3.2.11图纸要求去应力退火的零件,焊接完毕后必须按要求进行去应力退火,并且零件放入炉里的时候,一定要放平,各支撑点都要贴实,不能有缺少重力支撑的地方,防止退火后工件的变形。
表一、焊接件线性尺寸公差(mm)
2.角度尺寸公差见下表二所示。
表二、角度尺寸公差
3.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公差见下表三所示。
表三、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
5.4机柜整体检验标准
5.4.1表面外观要求
5.4.1.1 外形尺寸未作特别要求的按IT13级执行。
机柜应方正无歪斜扭曲现象,机柜六个主面的垂直度、直线度(不直度)采用对角线法测量。
公差范围见表二。
5.4.1.2 机柜、门、侧门、底座等零件应垂直,其垂直度采用对角线法测量,标准按表二。
机柜、门、侧门、底座等大平面的平面度公差应满足表三。
5.4.1.3 门、面板的安装对正及间隙要求:同一批机柜相同地方的间隙差值小于0.5。
门应开启灵活,在开启范围内不允许与机柜四周产生磨擦与干涉,不应有碰撞、刮漆现象。
机柜所有的五金配件同一批货尽量选用相同的门锁、门铰等。
5.4.2 机柜稳定性要求
机柜装配后必须有可靠的稳定性,不允许由于振动或其它外界作用力而翻倒。
检验方法:使机柜倾斜10°,机柜不翻倒。
在振动或其它外界作用力下,机柜不应有零、部件松脱现象,不应有异常的嚓嚓作响及摇动声。
5.4.3 机柜安全性要求
机柜外表面与人身可触及部分的棱边等部位要倒纯及去除毛刺,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外露尖角、棱边、粗糙表面,在表面喷涂前要去除毛刺。
机柜接地要求导电部分应无锈斑,导电性良好。
5.5喷涂件外观检验标准
5.5.1 喷涂前工件表面处理要求:
需进行脱脂、除锈、磷化、清洗等处理。
5.5.2 工件表面无水印或残留的清洗液。
5.5.3 无油污、灰尘、纤维等会影响喷涂表面质量或附着力的不良现象。
5.5.4螺钉、螺纹孔经喷涂后的允收条件
须保证螺杆、螺母、攻丝孔经喷涂后螺纹良好,装配顺利为合格。
6.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部分配件采取热镀锌处理,电镀标准按国标或客户要求执行。
外观明显无色差、起泡、镀层脱落、电镀生锈等缺陷。
并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抽样做盐雾实验。
7. 丝印检验标准
7.1颜色
颜色与色板比较在色差范围内。
色彩印刷应该有足够的遮盖力,以反射光观看,看不清下面的色彩和结构为准,印刷字符及色块的边缘不清晰度不大于0.1 。
7.2缺陷
色斑,夹杂物,色斑的长度不大于1,不许聚集,不允许有图案不清晰,字体不端正,拖墨,漏印,错位,重叠,少墨等不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