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基础(材料)截交线
- 格式:ppt
- 大小:350.50 KB
- 文档页数:20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截交线教学目标:1. 理解截交线的概念及产生原理;2. 学会绘制简单的截交线;3. 能够分析并解决复杂形状的截交线问题。
教学重点:1. 截交线的概念及产生原理;2. 简单截交线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1. 复杂形状截交线的分析与解决。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模型或实物;3. 绘图工具(如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投影的基本原理。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截交线吗?它是如何产生的?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截交线的概念:截交线是指一个几何体被另一个几何体截断后,截面与被截体的交线。
2. 讲解截交线的产生原理:通过立体几何体的投影,分析截面与被截体的交线形成过程。
3. 示例讲解:展示简单几何体的截交线案例,分析并解释截交线的形成。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绘制简单几何体的截交线。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动手实践,培养绘图能力。
四、练习讲解与评析(5分钟)1. 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讲解与评析。
2. 针对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截交线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复杂形状几何体的截交线,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截交线的概念、产生原理和绘制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绘制简单几何体的截交线,但在解决复杂形状截交线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绘图技巧。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认同感。
六、案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实际工程中的截交线案例,如机械零件的二维图纸。
2. 分析案例中的截交线如何形成,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3.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理解截交线在工程图纸中的重要性。
4.2截交线的画法__4组合体_机械制图基础-工程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称为截交线,该平面称为截平面,。
截交线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线,一般是封闭的平面图形。
4.2.1 带截口的平面立体的画法带截口(包括开槽、穿孔)的平面立体的三视图,可采用立体表面求点、求线的方法画出。
作图时首先按完整图形画出各个视图,然后加上截口或孔的特征投影,再利用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求出截口(孔、槽)的其余投影。
(a) (b)例1:完成被截割后的五棱柱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分析:截平面斜截五棱柱,截交线为五边形。
截平面是正垂面,因此,截交线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互为类似形。
作图的关键是求出上半部三根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及五棱柱左端面与截平面的交线。
作图步骤:1. 在主视图中标出截口上各交点的投影;2. 求出各交点的侧面投影和水平投影;3. 依次连线,五棱柱截去左上角,因此,交线的侧面投影和水平投影均可见;4. 检查后描深,注意各棱线描至相应的交点。
例2:完成被截割后的三棱锥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分析:三棱锥上部被相交两平面(正垂面和水平面)截去,水平面与侧棱面SAB、SAC分别交于ⅠⅡ、ⅠⅢ(ⅠⅡ∥AB、ⅠⅢ∥AC),正垂面与棱线SB、SC分别交于Ⅳ、Ⅴ。
两平面相交,交线为正垂线ⅡⅢ,因此,截交线为两相交的三角形和四边形平面。
作图步骤:1. 在主视图中标出截口各点的投影。
2. 利用平行线的投影特性求交线ⅠⅡ、ⅠⅢ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3. 求出棱线与正垂面的交点Ⅳ、Ⅴ的侧面投影和水平投影。
4. 把同一面上的点依次连接。
5. 检查后描深,注意棱线要描至交点4.2.2 平面与曲面体的交线一、圆柱的截交线圆柱表面截交线的形状,由截平面与圆柱轴线的相对位置决定,见下表。
例3:圆柱被一正垂面斜切,已知其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求出侧面投影。
分析:正垂面斜切圆柱,截交线为椭圆,其正面投影积聚为一直线段,水平投影与圆柱面的积聚投影重合,侧面投影仍为椭圆。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知识点全概括1.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图纸幅面按尺寸可分为A0、A1、A2、A3、A4共5种,图纸上有一个粗实线图框,作图只能在图框内进行,图框右下角有标题栏,标题栏需要填写图样名称、比例、材料等内容。
2.机械图样中图线的种类共15种,常用的有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单点划线、双点划线、波浪线、双折线等。
3.图样中字号为字体的高度,在1.8、2.5、3.5、5、7、10、14、20八种中进行选择,单位为mm,一般选择为3.5号。
4.图线有粗线和细线之分,宽度比为2:1,一般粗线选择为0.5或0.7mm,则细线一般为0.25或0.35mm。
5.机械图样中比例是指图形元素与对应的实物元素线性尺寸之比,分为原值比例、放大比例和缩小比例。
6.原值比例即按实物实际大小进行绘制的比例,为1:1;放大比例如2:1,5:1,10:1等;缩小比例如1:2,1:5,1:10等。
7.图样中不论采用哪种比例,尺寸数字均为零件的实际尺寸,不随比例选择的改变而改变。
8.机械图样中的汉字、数字和字母书写的基本要求是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字体、字号应一致,根据要求采用直体字或斜体字,斜体字与书写方向呈75°角。
9.尺寸标注是进行零件加工的依据,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是完整、准确、清晰,不得重复标注,不得漏标,布局要清晰合理。
10.一个正确的尺寸标注包含4部分: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终端、尺寸数字。
11.尺寸界线为标注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通常由轮廓线引出,为细实线;尺寸线一般与所标注的元素平行,为细实线;机械图样中尺寸终端为细长实心箭头;尺寸数字为阿拉伯数字,同一图纸中字号应一致,书写方向与尺寸线平行。
12.在直径或半径标注中,半圆或小于半圆圆弧标注半径;大于半圆或整圆标注直径。
半径符号为R,直径符号为φ;若为球面则需在R或φ钱标注S。
13.线性尺寸标注时,如果线段水平,则尺寸数字从左向右居中标注;如果线段竖直,则尺寸数字标注在尺寸线的左边,字头朝左;如果标注斜线,则数字应在尺寸线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