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 格式:ppt
- 大小:224.00 KB
- 文档页数:42
膀胱肿瘤治疗术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95%以上是尿路上皮肿瘤,腺癌、鳞癌及肉瘤少见。
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间歇发作的无痛性肉眼血尿,有时会出现严重的下尿路刺激症状。
膀胱肿瘤的手术治疗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 U R B T)、膀胱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3类。
临床应用时又有激光切除术和电灼术,基本属于电切范畴。
一、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适应证】1、表浅性尿路上皮肿瘤(T a和T1期)。
2、分化良好(G1)的T2a尿路上皮肿瘤。
【禁忌证】1.尿道狭窄,电切镜难以放入。
2.膀胱挛缩,无法充盈。
3.非尿路上皮肿瘤,如腺癌或鳞癌。
4.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经规范治疗后无法纠正。
5.脊柱或骨盆畸形不能平卧。
6.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操作方法及程序】1.行全身麻醉或硬脊膜外麻醉。
2.患者取截石位,消毒、铺巾。
3.放人电切镜,观察膀胱颈口、三角区、双侧输尿管口,确认肿瘤的部位、数目、大小和基底情况,充分估计电切的效果。
4.行膀胱循环灌注,保持视野清晰。
5.伸入电切环从肿瘤表面开始切除,直至肿瘤基底下的肌层。
6.电凝出血点,对肿瘤基底周围的异常黏膜下血管可同时电凝。
7.对可疑的黏膜再次做活检,做冷冻切片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若为肿瘤,需要继续电切。
8.用冲洗器冲洗出已切除的肿瘤碎片和膀胱组织,送病理检査。
9.复查膀胱和手术区,止血彻底后,退镜。
10.保留导尿管。
【注意事项】1.辨清输尿管口的位置,对输尿管口周围的肿瘤采用单纯电切,尽量避免电凝,防止造成输尿管口狭窄。
2.位于膀胱侧壁的肿瘤,可改用高频电凝或封闭闭孔神经,减少闭孔神经反射。
3.术后保留导尿管,一般3~7d,根据电切的范围和深度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控制时间。
4.术后7d内开始行规则的膀胱内灌注化疗。
二、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切除术【适应证】1.表浅性尿路上皮肿瘤(T a和T1期)。
2.分化良好(G1)的丁尿路上皮肿瘤。
【禁忌证】1.尿道狭窄,操作镜难以放入。
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PKRBT)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8-08-16T15:35:15.2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作者:刘志雄[导读] 给予患者TURBT治疗,操作如下: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腰麻后。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人民医院730799摘要: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PKRBT)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29例行TURBT治疗者作为对照组,29例行PKRBT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康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①实验组术中出血量(39.67±5.87)ml及手术时间(30.01±6.19)min、尿管留置时间(2.86±1.02)d、住院时间(5.68±1.93)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95.34±10.32)ml、(76.45±12.32)min、(4.61±1.43)d、(10.99±2.38)d(P<0.05);②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90%显著低于对照组27.58%(P<0.05);③实验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3.45%显著低于对照组20.69%(P<0.05)。
结论:相较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PKRBT)在膀胱肿瘤治疗中,安全性更高,预后恢复更快,复发风险更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PKRBT) 本次抽取58例膀胱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比较TURBT、PKRBT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58例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经尿道切除术是膀胱癌手术治疗和诊断中涉及的主要程序之一。
手术质量已被证明对肿瘤学结果有显着影响。
蓝光膀胱镜检查等成像技术已被证明可以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和肿瘤学结果。
目前正在研究整块切除对复发和进展率的影响。
虽然大多数并发症可以保守治疗,但腹膜内穿孔是一种紧急情况,经常需要手术修复。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 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在欧盟每年进行 300,000 次 TURBT。
它既是诊断程序,也是治疗程序。
其质量已被证明对膀胱癌患者的预后有显着影响[1]。
像使用最常见的切除技术那样切开肿瘤,至少违背了肿瘤手术的原则之一。
此外,所有膀胱癌病例费用的三分之二是由于大量的 TURBT 和膀胱镜检查。
因此,本章不仅将研究实际肿瘤切除的各个方面,还将重点介绍提高可疑区域可见度的措施。
此外,将讨论提高标本质量以实现更准确病理分期的方法(整块切除)。
适应症进行 TURBT 的最常见指征是在膀胱镜检查期间存在可疑病变或乳头状肿瘤。
TURBT 的进一步适应症包括在膀胱镜检查中没有任何可疑发现的情况下细胞学检查呈阳性。
这些象限活检可以通过冷杯活检或环切除术进行。
TURBT 后,由于存在残留肿瘤的风险很大[2],这种风险在 T1 肿瘤或 TaG3 肿瘤患者中增加[3]。
大约 30% 初次切除的 T1 肿瘤患者会发现有肌肉浸润性疾病。
因此,对于初次切除的pT1 肿瘤或高级别肿瘤患者或初次切除不完全且不计划立即进行膀胱切除术的患者,建议进行二次切除。
第二次切除已被证明对NMIBC 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具有潜在的积极影响。
4]。
这种积极影响似乎特别存在于初次切除时没有肌肉的患者[5]。
第二次切除应在初次切除后2-6 周内进行,因为进一步延迟可能会对 RFS 和 PFS 产生负面影响 [6]。
在膀胱镜检查期间使用膀胱图可能有助于改善 TURBT 期间对病变的检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