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第六课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课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及其对我国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影响,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依据2、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和必要性3、掌握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环境与资源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念,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敢于批评不符合可持续的言论和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学习准备:教具准备:小黑板知识准备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3、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我国严峻的人口及环境形势,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出示预习提纲(一)、我们共同的家园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1、自然资源、,但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2、资源问题说到底是问题。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原因:人口的、资源的、环境的、生态的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4、内涵及要求:(1)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的需求,而又不损害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要求和谐相处,认识到自己对、和应负的责任。
5、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国家和青少年应如何做?(预习指导:认真阅读课文,找出相应问题,标记疑难问题)预习检测:同桌互背、教师抽测1、2、3、4三、疑难精讲:问题一: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A、什么是资源大国?什么是资源小国?B、为什么说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问题二:可持续发展战略:A、原因:补充:人口……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B、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实施点拨总结)C、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四、拓展应用:材料一:自2010年9月17日起至20日止,广州亚运会测试赛期间广州将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每天6时至24时,要求机动车按车牌尾号的单、双号行驶。
初三政治第六课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预习检测填空1、在当代,人口过快增长,,,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进展,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进展构成严峻威逼。
2、实施可连续进展战略,确实是要打算地操纵,使与经济进展相和谐;要节约,爱护,使经济进展与、相和谐。
在、、、相和谐中促进经济连续进展。
3、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是经济和社会进展的。
假如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就必定导致过量消耗,不断恶化。
而短缺、恶化又必定阻碍经济和社会的进展,必定威逼今后的生存和进展。
4、当前,、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连续、健康进展的问题。
实施可连续进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和的长远大计。
5、实施可连续进展战略,关键是要做好、、工作。
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全民族的、和环保意识;必须始终坚持经济进展与操纵两手抓,连续实行这一差不多国策;必须把经济社会进展与、结合起来;必须把实施可连续进展战略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与战略结合起来。
6、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白费和破坏,关键要靠。
二、重点难点提示1、实施可连续进展战略的必定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此知识点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初级时期的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具体要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典型例题选择题下列内容有助于贯彻落实可连续进展战略要求的是()①但留方寸土,流与子孙耕②变湖泊为粮仓③创建蓝天,碧水,绿色,清净的环境④变废物为可再生资源A.①② B.①③④ C. ②③④间答题目前,我国许多都市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这三类,实行垃圾的分类收集,请回答:①垃圾分类收集有什么好处?②目前垃圾分类收集不尽如人意,其缘故要紧是什么? 应采取什么计策?四、检测反馈㈠选择题1、我国继在上海设立禁渔期后,于2003年4月1日,又在长江上实行了全线禁渔。
初三政治第六课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学案
一、预习检测
填空
1、在当代,人口过快增长,,,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计划地控制,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要节约,保护,使经济发展与、相协调。
在、、、相协调中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3、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如果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就必然导致过量消耗,不断恶化。
而短缺、
恶化又必然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威胁今后的生存和发展。
4、当前,、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和的长远大计。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是要做好、、工作。
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全民族的、和环保意识;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控制两手抓,继续实行这一基本国策;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结合起来;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与
战略结合起来。
6、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关键要靠。
二、重点难点提示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此知识点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人口、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具体要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典型例题
选择题
下列内容有助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是()
①但留方寸土,流与子孙耕②变湖泊为粮仓
③创建蓝天,碧水,绿色,清净的环境④变废物为可再生资源
A.①② B.①③④ C. ②③④
间答题
目前,我国不少城市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这三类,实行垃圾的分类收集,请回答:
①垃圾分类收集有什么好处?
②目前垃圾分类收集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应采取什么对策?
四、检测反馈
㈠选择题
1、我国继在上海设立禁渔期后,于2003年4月1日,又在长江上实行了全线禁渔。
这表明
我国坚持实施()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依法治国战略
C.对外开放国策
2、某村人口众多,耕地紧张,村长决定毁林开荒造田,以解决村民的吃饭问题。
村长的决定是()
A.符合村民的根本利益
B.破坏村民的生存环境
C.体现“三个代表”的基本思想
3、“走路蒙住眼”、“吃饭遮住碗”、“对面看不见”、“衣服不用染”等说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仍十分严重,应加大治理的力度②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③应该把环境治理工作作为我国的工作中心④必须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4、国家环保总局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开工的30个大型建设项目,要求停工整改。
此举()
①表明我国环保工作已经走上依法行政的道路
②是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体现
③表明我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心
④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㈡分析说明题
2、对表格中的问题,我国在本世纪应实施什么工程和怎样的发展战略?
3、在保护水资源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初三政治周练(第六课)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下列措施能直接体现这一要求的是()A.国家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B.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C.国务院严肃处理特大安全事故
2、我国内地人口达到13亿。
上述材料和右边漫画说明()
A.我国及世界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素质偏低
C.我国人口压力大,人才资源丰富
3、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
A.缩小差距,促进共同富裕B.兴办项目,开发利用资源
C.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
4、下列观点中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合的有()
①“围湖造田,毁林开荒”②“经济要上,人口要降”
③“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④“但留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⑤“先污染,后治理”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A.①③⑤B。
②④⑥C。
②③⑥
5、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79年的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1/3左右,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被非公有制经济所取代
B.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私有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
6、我国之所以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因为()
A.非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B.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7、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战略等措施。
这些举措体现了社会主义的()
A.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B.同步富裕的根本原则
C.同等富裕的根本原则
8、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B.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个主导力量
C.我国的分配制度
阅读教材P65表格,回答9—10题
9、由表格可以看出()
①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依然存在
②中西部地区的繁荣只有依赖与国家的扶贫开发
③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全面的小康社会
④我国各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B。
②④C。
①④
10、针对表中反映的情况,我国政府与2000年开始全面实施()
A.计划生育国策B.西部大开发战略
C.科教兴国战略
11、在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我们应当()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保护当地的资源环境
③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④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A.①②③④B。
③④C。
①②
1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简答题
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什么?它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关键是要做好哪些方面工作?
三、材料题
材料一: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
材料二: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盐城市委、市政府积极接轨融入“长三角”,努力使盐城成为江苏省新经济增长点。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哪几方面?这个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什么?
2、实现这一关键目标最根本的是什么?为什么?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哪些国策和战略?(至少说出3个)
4、为盐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