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切除侵及上颌窦上颌骨囊肿的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59.35 KB
- 文档页数:2
178• 临床研究 •单纯性上颌窦囊肿少见,多为黏膜囊肿,常发生于上颌窦的内壁或下壁,以往多采用上颌窦根治术治疗[1]。
但近些年随着内镜外科的普及,国内学者应用内镜治疗上颌窦囊肿越来越多,选择一种既能彻底切除囊肿又能减少组织损伤的技术是耳鼻喉科医师滋滋不倦的追求。
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内镜下经下鼻道开窗技术治疗单纯性上颌窦囊肿患者3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我院应用内镜下经下鼻道开窗技术治疗单纯性上颌窦囊肿患者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
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34.34±4.28)岁。
临床表现主要为鼻塞、头痛、上列牙疼痛、面部麻木等。
全部患者术前均行术前检查,包括鼻窦CT、鼻内镜等,并确诊为单纯性上颌窦囊肿。
1.2 手术方法:常规行术前检查,均无手术禁忌证,患者取仰卧位,应用1%丁卡因30 mL加入0.1%肾上腺素3 mL浸湿后的棉片,行双侧鼻腔表面麻醉,在鼻内镜下应用鼻中隔剥离子做钩突尾端切口,分离鼻腔外侧壁和钩突尾端,达上颌窦,止血,检查上颌窦腔,将鼻内镜放于切口附近,应用不同长度和角度的鼻窦咬钳摘除囊肿,填塞可吸收明胶海绵进行局部固定,术后酌情应用消炎药。
术后1周饮用温盐水冲洗上颌窦腔。
2 结 果3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约10 mL,病变全部清理干净,术后症状全部消失,下鼻道和窦口开放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均呈临床愈合,术后2周复查钩突在位,鼻腔色泽正常,鼻窦黏膜光滑,下鼻道开口通畅。
3 讨 论上颌窦囊肿分为黏液囊肿和黏膜囊肿,黏膜囊肿多是黏液腺阻塞,腺体分泌物潴留,逐渐膨大,也可能是毛细血管渗出的液体积聚于结缔组织中而引起[2]。
近些年,上颌窦囊肿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了患者的健康,如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则会发生并发症,因此,寻求上颌窦囊肿的正确积极的治疗方式,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提高临床效果,缩短治疗周期,使患者快速康复尤为重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