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5444通向整体世界的“新航路”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2
概述:学校七中学科:历史主备人:郭修福审核人:审批人:内容:第16课通向整体世界的新航路课型:新授课(探究活动课)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哥伦布等人的名字和新航路的路线;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伟大斗争,新航路开辟的成功,促进了各国的交流,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
教学重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航海家及其航海路线成功开辟的原因及其影响反思与评价1 内容提要时间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与评价2【导入】【新课】一、预习自学,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课前15分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检测(课前15分钟)→产生困惑。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课中前25分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合作、讨论解疑(课中前10分钟)→展示点评、拓展提升(课中后10分钟)。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使每人都体会成功的快乐。
三、总结提升(课中第11~第15分钟+课堂最后10分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反刍、当堂检测(课中第25~30分钟)→自我完善、训练提升(课堂最后10 分钟)。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
设计思路:1.课程选择“课题导学-自主探究-成果展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既利用了课前学习任务单(前置性研究作业)让学生了解基本学习内容,把重点及难点知识做成微视频辅助学习自学,从而实现了课堂的翻转,又重视了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和巩固性练习内化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2.通过随机抽取式的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与点评,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有效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和意识,积极参与小组探究活动,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内在学习潜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二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和教材分析《第二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是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的一篇重要教材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欧洲在15世纪的航海事业以及这一时期对全球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影响。
该课程主要介绍了15世纪时期欧洲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原因和意义,以及一些重要的航海家和他们的航线。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历史背景;2.掌握一些重要的航海家和他们的航线;3.理解欧洲大航海对全球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影响。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和整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2.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历史背景;2.掌握重要航海家和航线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理解欧洲大航海对全球交流的影响;2.区分欧洲大航海时代和其他历史时期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欧洲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原因;2.重要航海家和他们的航线;3.欧洲大航海对全球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影响。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方式,让学生了解欧洲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并引起他们的兴趣。
第二步:展开讨论(10分钟)1.与学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引导他们想到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原因;2.引导学生思考欧洲大航海对全球交流和文化传播的意义。
第三步: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欧洲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原因,包括商业需求、科技进步和地理因素等;2.依次介绍重要的航海家和他们的航线,例如哥伦布、麦哲伦、达伽马等。
第四步:合作学习(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航海家进行深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并整理成简洁的笔记;2.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流,并形成小组报告。
第16课通向整体世界的“新航路”【活动目标】1、学习设计和绘制示意图以及收集、筛选资料的方法,提高绘制历史简图的基本技能。
2、领略航海的艰辛与挑战自我、挑战大自然的胆识和意志。
3、理解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是与殖民暴力、掠夺相伴的过程。
【活动形式】绘制新航路航线示意图。
【导入新课】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第一次出现了东西两个半球不同文明的汇合,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让我们沿着“航海轨迹”来共同感受15、16世纪之交,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探究“地理大发现”究竟发现了什么?【活动资源】1、教材上的插图和资料。
2、学生用的地图册。
3、课外和图书馆的有关图文资料。
4、相关的地理书籍。
5、彩色笔、画纸、尺等制作示意图的工具材料。
【活动准备】1、组织学生查阅新航路开辟前各地区绘制的“世界地图”,进一步了解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地区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的状态。
2、收集、整理参考材料,绘制示意图,要求能绘出三条航线: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航线。
3、为示意图配文字说明,文字说明可围绕以下主题,也可以自定:A、“航海的诱惑”(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B、“航海日志”(某一条航路开辟的过程)C、“航海交往”D、“航海点评”4、上述活动可分组分工进行。
【课堂展览】1、在黑板和墙壁上悬挂示意图和新航路开辟前的世界地图。
2、推选解说员进行解说3、由师生共同对绘制的示意图进行鉴赏并投票评比,以鼓励为主。
【活动说明】1、绘制示意图前,可请地理、美术老师作一定的绘制指导。
2、示意图的尺寸一般以A4纸大小为宜。
3、通过对比世界地图,提高对“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走向整体”的感性认识4、示意图配文字说明,可以锻炼筛选、提炼资料的能力,锻炼文字表达的能力。
教学反思;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4、如何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证问题以《连通世界的新航路》为例一、学教目标1、通过史料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人物、途经的路线3、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4、提升合作探究、地图演示、史料分析、小组讨论的能力5、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的分析,了解中国的罗盘针对于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勇于探索的航海家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学教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难点:三、学教过程(一)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15、16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现代世界地图比较师:以上三幅图分别是15、16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现代世界地图,仔细观察,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学生:师:从地图上可以看出,15世纪时欧洲人只认识到欧洲、亚洲、非洲一些地方,对整个世界认识还十分模糊。
但是到16世纪,同学们会发现,欧洲人的世界观已经与当代世界观非常接近,转变的关键事件是什么?(二)学教过程请同学们看这幅地图《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的商路》。
师引导:以上就是14世纪亚欧的传统商路,既然有传统商路,西欧各国在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为什么还要开辟新航路?又具备了哪些条件才得以成行? 一、梦想——背景、原因 1、 根本原因:★请同学们看书本图6-2《西欧商人清点钱币图》,注意观察图中主人公在干什么?女主人手中拿着书,但她的目光却看向哪里?这反映了十五世纪欧洲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何在?学生:★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
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来自东方的诱惑:由此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第二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15、16世纪)
1、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积极2、促进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
3、加强各洲国家间的直接商业联系和各大陆的交往,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消极:造成亚非拉长期的贫穷与落后: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犯下了滔天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