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1.1.3 第1课时顺序结构与条件分支结构教学目标:1.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程序框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算法语言的两种基本逻辑结构,明确程序框图的基本要求;认识到学习程序框图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的一个基本步骤,也是我们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必经之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两种基本逻辑结构.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如果你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你心中偶像的形象,你认为用语言描述好还是拿出偶像的照片给同学们看好?说明一下你的理由算法除了用自然语言表示外,还可用程序框图表示.二、基本概念:(1)起止框图:起止框是任何流程图都不可缺少的,它表明程序的开始和结束,所以一个完整的流程图的首末两端必须是起止框.(2)输入、输出框:表示数据的输入或结果的输出,它可用在算法中的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3)处理框:它是采用来赋值、执行计算语句、传送运算结果的图形符号.(4)判断框:判断框一般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有时也有多个出口,它是惟一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口的符号,在只有两个出口的情形中,通常都分成“是”与“否”(也可用“Y”与“N”)两个分支.三、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描述的是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例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4,利用海伦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算法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先算出p的值,再将它代入公式,最后输出结果,只用顺序结构就能够表达出算法.解:程序框图:点评: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变式训练1.输入矩形的边长求它的面积,画出程序框图.(2)条件结构:根据条件选择执行不同指令的控制结构.例2.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分别以这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算法分析:判断分别以这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只需要验收这3个数当中任意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3个数,这就需要用到条件结构.程序框图:点评:条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根据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流向.变式训练2.求x的绝对值,画出程序框图.四、当堂检测1.条件分支结构不同于顺序结构的特征是含有()A.处理框B.判断框C.输入、输出框D.起、止框【解析】条件分支结构必须有判断框.【答案】B2.程序框图中条件分支结构的判断框有________个入口和________个出口.() A.1,2B.2,3C.1,3 D.都不确定【答案】A3.阅读下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a,b,c分别是21、32、75,则输出的值是()A.96 B.53C.107 D.128【解析】∵21<32,∴m=21+75=96,即输出96.【答案】A4.根据如图程序框图,若输入m的值是3,则输出的y的值是________.【解析】若输入m的值是3.则p=8,y=8+5=13,故输出y的值为13.【答案】135.下面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功能是________.【解析】其功能是比较a 、b 、c 的大小,输出最大值. 【答案】输出a ,b ,c 中最大者6.以下给出了一个程序框图,其作用是输入x 的值,输出相应的y 的值.若要使输入的x 的值与输出的y 的值相等,求x 的值.解:该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是求分段函数y =⎩⎪⎨⎪⎧x 2,x ≤2,2x -3,2<x ≤5,1x ,x >5.因为输入的x 值与输出的y 值相等,所以y =x .(1)∵⎩⎪⎨⎪⎧x 2=x ,x ≤2,∴x =0或x =1.(2)∵⎩⎪⎨⎪⎧2x -3=x ,2<x ≤5,∴x =3.(3)∵⎩⎪⎨⎪⎧1x =x ,x >5,∴x 无解.综上所述,x 的值为0,1,3.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程序框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常用的图形符号、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有三种,本节讲了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其中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结构,也是最基本的结构,循环结构必然包含条件结构,所以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相互支撑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算法的基本结构,无论怎样复杂的逻辑结构,都可以通过这三种结构来表达 六、布置作业:1.输入3个实数按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序. 解:程序框图:2.给出50个数,1,2,4,7,11,…,其规律是:第1个数是1,第2个数比第1个数大1,第3个数比第2个数大2,第4个数比第3个数大3,…,以此类推. 要求计算这50个数的和. 将上面给出的程序框图补充完整. (1)i < = 50 (2) p = p + i。
C语言程序设计循环结构之“四要素学习法”作者:***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年第29期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中循环结构是顺序、选择、循环三大基本结构之一,功能强大,使用灵活方便,但是学生学习难度比较大。
该文以累加和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循环结构特点,总结出循环结构“四要素学习法”,用for、while、do-while等循环语句分别实现其循环算法,并举例加以深入解读,使循环结构学习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对于学生掌握并灵活使用循环结构非常有帮助。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循环结构;四要素学习法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9-0121-031 背景C语言是面向过程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它具有数据类型丰富、灵活高效和结构化等特征[1]。
C语言程序设计是自动化等工科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尤其后期学习单片机时进行编程也是使用C语言。
循环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
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循环”这一术语指的是一种专门的控制结构。
特征是重复执行循环体中的语句,比一般情况下的顺序执行复杂一些,需要跳转命令和条件判断组合实现[2]。
循环结构是C语言程序设计中三大基本结构之一[3],也是最为重要、使用频率较高的结构,其特点是,在给定条件成立时,反复执行某程序段,直到条件不成立为止。
循环结构一直是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一个难点,下面笔者就以循环结构中的累加和问题S= 1+2+3+…+100为切人点,谈一下自己的授课经验。
累加和的实现有2种方案。
解决方案1:考虑顺序结构来完成,虽然可以实现,但是比较烦琐,费工,计算机智能化快速化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同时顺序结构算法的通用性太差,题目稍有变化如从1加到1000等,就不能解决了。
也就是说,顺序结构来解决重复才做问题,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解决此类问题。
解决方案2:使用循环结构实现,程序代码简单,逻辑清晰,而且通用性强,可以推广到类似的其他问题。
第3课时循环结构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掌握两种循环结构程序框图的画法,能进行两种循环结构程序框图的相互转化.(难点)2.能正确设计程序框图,解决有关实际问题.(重点) 1.通过循环结构的学习,提升逻辑推理素养.2.借助含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的设计,培养数学抽象素养.1.循环结构的概念及相关内容(1)循环结构: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结构.(2)循环体:反复执行的步骤.2.循环结构的分类及特征名称直到型循环当型循环结构特征先执行循环体,后判断条件,若条件不满足,则执行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先判断条件,若条件满足,则执行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思考:循环结构中含有条件结构吗?它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提示]循环结构中必须包含条件结构,以保证按条件进行循环并在适当时候终止循环.1.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是循环体的序号为( )A.①② B.②C.②③D.③[答案] B2.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至少包含( )A.起止框和输入、输出框B.起止框和处理框C.起止框和判断框D.起止框、处理框和输入、输出框A[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至少包含起止框和输入、输出框.] 3.下列框图是循环结构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④C[①是顺序结构,②是条件结构,③④是循环结构.]4.在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输出S的值为( )A.11 B.12 C.13 D.15B[由框图知:S=3+4+5=12.]循环结构的概念【例1】(1)下列关于循环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循环结构中,判断框内的条件是唯一的B.判断框中的条件成立时,要结束循环向下执行C.循环体中要对判断框中的条件变量有所改变才会使循环结构不会出现“死循环”D.循环结构就是无限循环的结构,执行程序时会永无止境地运行下去(2)在下图中,正确表示直到型循环结构的框图是( )(1)C(2)A[ (1)由于判断框内的条件不唯一,故A错;由于当型循环结构中,判断框中的条件成立时执行循环体,故B错;由于循环结构不是无限循环的,故C正确,D错.(2)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特征是: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后,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就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两种循环结构的区别与联系类型特征何时终止循环循环体执行次数联系直到型先执行,后判断条件满足时至少执行一次可以相互转化,条件互补当型先判断,后执行条件不满足时可能一次也不执行1.在解决下列各问题的算法中,一定用到循环结构的是( )A.求函数f(x)=3x2-2x+1当x=5时的值B.用二分法求3的近似值C.求一个以给定实数为半径的圆的面积D.将给定的三个实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B[用二分法求3的近似值,一定要用到循环结构.]2.下面关于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个数为( )①当型循环结构是先判断后循环,条件成立时执行循环体,条件不成立时结束循环;②直到型循环结构要先执行循环体再判断条件,条件成立时结束循环,条件不成立时执行循环体;③在某些情况下,两种循环结构可以互相转化.A.0 B.1 C.2 D.3A[当型循环结构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直到型循环结构是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判断条件,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所以①②③都是正确的.]含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的设计[探究问题]1.在循环结构中,计数变量和累加(乘)变量有什么作用?[提示]一般地,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和累加(乘)变量: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同时它的取值还可能用于判断循环是否终止;累加(乘)变量用于表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乘)变量一般是同步执行的,累加(乘)一次,计数一次.2.循环结构中的判断框中的条件是唯一的吗?[提示]不是,在具体的程序框图设计时,这里的条件可以不同,但不同表示应该有共同的确定的结果.3.你认为循环结构适用于什么样的计算?[提示]循环结构主要用在一些有规律的重复计算中,如累加求和,累乘求积等问题.【例2】写出一个求满足1×3×5×7×…×n>50 000的最小正整数n的算法,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思路点拨:(1)计数变量与累乘变量的初始值应为多少?(2)循环体是怎样构成的?(3)怎样设置终止条件?[解]算法如下:第一步,S=1.第二步,n=3.第三步,如果S≤50 000,那么S=S×n,n=n+2,重复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四步.第四步,n=n-2.第五步,输出n.程序框图如图所示:1.(变条件)写出一个求满足1+2+3+…+n>10 000的最小正整数n 的算法,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解] 法一:第一步,S =0. 第二步,n =0. 第三步,n =n +1. 第四步,S =S +n.第五步,如果S>10 000,则输出n ;否则执行第六步.第六步,返回第三步,重新执行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该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法二:第一步,取n 的值等于1. 第二步,计算n (n +1)2.第三步,如果n (n +1)2的值大于10 000,那么n 即为所求;否则,让n 的值增加1后转到第二步重复操作.根据以上的操作步骤,可以画出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2.(变结论)画出求满足1×3×5×7×…×n<1 000的最大自然数n的程序框图.[解]用循环结构描述算法应注意的问题要注意循环条件、变量初值、循环体各语句之间的影响.(1)注意各个语句顺序不同对结果的影响;(2)注意各个变量初始值不同对结果的影响;(3)要对循环开始和结束的变量及结束时变量的值认真检验,以免出现多循环或者漏循环.循环结构的实际应用经历多少路程?第10次下落的高度为多高?试设计一个程序框图解决问题.思路点拨:本题中小球的每相邻两次下落高度之间满足h i+1=h i/2(i∈N*,1≤i≤10),所以本题的实质是有规律的数的求和问题.关键是明确小球的运行路线,找准其规律,合理设置变量.[解]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利用循环结构解决应用问题的方法审题→认真审题,明确反复循环的步骤↓建模→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应用转化为数学问题↓定条件→设计算法,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值、循环体和循环终止条件↓画框图→画出程序框图3.某篮球队6名主力队员在最近三场比赛中投进的三分球个数如表所示:队员i 1 2 3 4 5 6 三分球个数a1a2a3a4a5a6________,输出的S=________.6 a 1+a 2+…+a 6 [由题意知该程序框图是统计该6名队员在最近三场比赛中投进的三分球总数,故图中判断框应填i≤6?输出的S =a 1+a 2+…+a 6.]1.(1)循环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需要重复执行一条或多条指令的控制结构; (2)在循环结构中,通常都有一个起循环计数作用的变量,即计数变量; (3)循环变量、循环体、循环终止条件称为循环结构的三要素. 2.画程序框图要注意: (1)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4)框图中若出现循环结构,一定要分清当型和直到型结构的不同;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1.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循环结构中不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 ) (2)循环结构中反复执行的步骤叫做循环体. ( ) (3)循环结构中不存在无终止的循环.( ) (4)当型循环与直到型循环结构是常见的两种循环结构. ( )[答案] (1)× (2)√ (3)√ (4)√2.(2018·全国卷Ⅱ)为计算S =1-12+13-14+…+199-1100,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在空白框中应填入( )A .i =i +1B .i =i +2C .i =i +3D .i =i +4B [由程序框图的算法功能知执行框N =N +1i 计算的是连续奇数的倒数和,而执行框T =T +1i +1计算的是连续偶数的倒数和,所以在空白执行框中应填入的命令是i =i +2,故选B.]3.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语句“S=S×n”将被执行的次数是( )A .4B .5C .6D .7B [由框图知:S =1×2×3×…×n.又1×2×3×4×5=120<200, 1×2×3×4×5×6=720>200,故语句“S=S×n”被执行了5次.] 4.用循环结构画出求1+12+13+14+…+11 000的算法的程序框图.[解]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fortran知识点总结一、语法结构Fortran语言的语法结构遵循一套严格的规则。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语法结构:1. 程序单元:Fortran程序由一个或多个程序单元组成。
每个程序单元由一个或多个声明和执行语句组成。
2. 注释:在Fortran中,注释可以用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注释以感叹号(!)开头,直到行末为止。
3. 标识符:Fortran中的标识符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且区分大小写。
标识符用于表示变量、函数、子程序等。
4. 变量声明:在Fortran中,变量声明使用关键字“REAL”、“INTEGER”、“LOGICAL”等来指定变量的数据类型。
例如,REAL :: x 表示声明了一个实数类型的变量x。
5. 程序控制结构:Fortran提供了多种控制结构,包括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
这些结构提供了程序的流程控制和逻辑控制。
6. 函数和子程序:Fortran支持函数和子程序的定义和调用。
函数和子程序可以帮助程序员组织和重用代码。
7. 模块和接口:Fortran中的模块和接口提供了一种组织代码的方式。
模块可以包含多个子程序和全局变量,接口可以用来定义子程序的接口。
二、数据类型在Fortran中,数据类型用于表示数据的类型和大小。
Fortran提供了多种数据类型,包括整数、实数、逻辑值、字符、复数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数据类型:1. 整数:整数类型用于表示整数值。
在Fortran中,整数类型包括“INTEGER”、“LOGICAL” 和“CHARACTER”类型。
2. 实数:实数类型用于表示实数值。
在Fortran中,实数类型包括“REAL”和“COMPLEX”类型。
REAL类型用于表示实数,COMPLEX类型用于表示复数。
3. 字符:字符类型用于表示字符值。
在Fortran中,字符类型使用CHARACTER关键字进行声明。
字符类型可以表示单个字符或者字符数组。
4. 数组:数组类型用于表示多个相同类型的数据。
第三章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一、顺序结构
就是程序执行指令时,从main方法入口开始,从上至下顺序执行。
二、条件结构
作用:根据条件判断执行某条指令或指令集
1、if条件结构:
@ 语法:
执行:先判断,再执行。
条件为真,就执行,否则就不执行。
注意:*条件必须是一个条件表达式,其结果必须是boolean类型。
*如果大括号中的语句只有一句时,可以省略大括号。
2、if-else条件结构:
@ 语法:
执行:先判断,再执行,二选一。
条件为真执行语句1,否则就执行语句2。
注意:*不管条件是否成立,都会执行一条语句。
3、多重if结构:
@ 语法:
执行:先判断条件1,如果条件为真,执行语句1;如果条件1为假,条件2为真,则执行语句2;如果条件2为假,条件3为真,则执行语句3;如果三个条件都为假,则执行else块的语句4。
注意:*适用于区间判断
*else块最多有一个或没有,而且必须放在else if块后面。
*else if块是连续的,不是跳跃的,所以判断条件最好按照顺序写,要么升序,要么降序,从大于最大的开始或从小于最小的开始。
例如:a<=10; a<=20; a<=30…或者a>=30;
a>=20; a>=10;
4、switch结构:
@ 语法:
执行:先计算常量表达式的值,然后将计算结果顺序根每个case后面的常量比较,如果有相等的,则执行该case块中的语句,遇到break就退出switch结构;如果没有任何一个case的常量值和常量表达式的值相等,则执行default语句。
注意:*只能解决int类型或char类型的等值问题
*小括号中的常量表达式的值和case后面的常量,只能是int类型或char类型。
*每个case后面(冒号结尾)的常量值必须各不相同。
*通常default块放在末尾,也可以省略。
*break可以省略,省略后:如果某个case的值符合条件,执行该case块之后,后面的case就不会再进行条件判断,而是直接执行其后的语句,直到执行完default块中的最后一条语句才跳出switch结构。
*区别:switch适用于等值判断,其条件必须是int或char类型变量,if-else适用于区间判断其条件没有限制。
If-else的功能大于switch。
三、循环结构
作用: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重复执行指令或指令集
构成循环的要素:*循环条件(条件表达式)*循环变量(控制循环)*循环体(要重复执行的指令集)
1、wile循环结构:
@ 语法:
注意:*循环条件必须是boolean类型的的表达式
*缺乏循环变量导致死循环。
*循环条件决定重复循环体的执行次数,所以要条件要正确。
2、do-while循环:
@ 语法:
循环体,然后再去判断循环条件,如果条件成立,再继续执行,直到条件不成立跳出循环。
注意:*该循环体以do 开头,while 后面以“;”结束。
@ 语法:
执行顺序:先执行表达式1,给循环变量赋初始值;然后执行表达式2,判断条件,如果条件成立,执行循环体;再执行表达式3,改变循环变量的值;再继续执行表达式2,判断条件,直到条件不成立退出循环。
注意:*适用于对循环次数确定的情况。
*小括号中的每一个表达式后面必须以“;”结束;其中三个表达式都可以省略,但是两个分号不能省略;
省略表达式2,就默认条件永远为真;表达式1可以写在for 前面,表达式3可以写在循环体中。
四、程序调试步骤:
第一步,分析出错位置,设置断点(程序运行到这里就暂停运行)。
在目标代码行的左侧边栏处双击,就会出现一个圆形的断点标记,再次双击,断点就取消了。
第二步,启动调试(F11),单步执行(F6)。
启动调试:窗口——>显示视图——>调试
第三步,观察变量。
(变量的值发生改变时,变量所在行的背景色就会变成黄色。
)打开变量视图:窗口——>显示视图——>变量
五、Java代码调试:
第一步,设置断点。
第二步,启动调试(F11)。
(启动后会在断点行停下来,并且断点行的背景色变为绿色。
)第三步,单步执行(F6),观察变量值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