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联盟
- 格式:ppt
- 大小:766.00 KB
- 文档页数:3
德国现代主义四、德国的现代主义(⼀)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国⼯业联盟)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发展中,⼯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都忽视或者反对⼯业⽂明,漠视机械⽣产。
他们没有真正完成现代⼯业设计的历史使命。
现代主义设计真正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来⾃德国。
“现代运动的先驱是那些⼀开始就⽀持机器艺术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探索者们真正成为现代设计的先驱。
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业发展迅速,到19世纪80年代时,德国⼯业已经超过英国。
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开始注意⼯业⽣产中的审美问题,⽽德国政府出于发展⼯业、占领市场的考虑,也⼤⼒⽀持艺术设计运动。
1902年(有资料说是1900年),德国魏玛⼤公府邀请⽐利时设计师凡·德·威尔德担任艺术顾问,并筹建了魏玛市⽴⼯艺学校(包豪斯前⾝)1906年,威尔德任⾸任校长。
威尔德认为“技术是⽣产新⽂化的重要因素”。
“美⼀旦掌握机器的铁臂,这些铁臂有⼒地挥舞,就能创造美”。
主张设计师应该采⽤新材料、新技术,追求理性设计。
这些思想对德国⼯业联盟的影响深远。
1907年成⽴的德国制造联盟(也叫“德意志制造联盟”)开始探索设计与⼯业的有机结合。
德国⼯业联盟是在穆特修斯的倡导下,由⼀群著名的⼯业家、艺术家、建筑家、作家组成的设计联合体。
如凡·德·威尔德、贝伦斯、瑙姆(Friedich Naumann,诺曼,1860-1919)、布鲁诺·陶特、以及奥地利的霍夫曼、奥别列切等著名⼈物。
穆特修斯和威尔德都在理论上有所发展,设计师贝伦斯更是在实践中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成为⼀代设计先驱。
1、穆特修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穆特修斯是德国⼯业联盟(Deutscher Werkbund)的奠基⼈和开创者。
是⼀位教师、外交官、古董鉴赏家出⾝的设计运动组织者。
德国现代设计运动先驱。
1896年起,他被派到英国学习先进技术达7年之久。
德国tu9
德国tu9是一个由九所德国顶尖工业大学联合组成的联盟,成立于2003年。
这九所大学分别是柏林工业大学、慕尼
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布劳恩斯维克工业大学、汉堡大学、不莱梅大学和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德国tu9联盟的成立旨在通过合作和共享资源,提高德
国工业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tu9联盟的成员大学在工程、自然科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具有卓越的声誉和研究实力。
德国tu9联盟的合作内容包括研究合作、学术交流、教
学合作和招生合作。
联盟成员大学之间开展跨学科的合作研究项目,共同解决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重大问题。
同时,联盟成员大学之间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夏季学校,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德国tu9联盟还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课程改革和
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
联盟成员大学之间开展教学合作,共同开发和提供跨学科的研究生课程和交叉学科的本科课程。
此外,联盟成员大学之间还推动学生交换和联合招生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学习机会。
德国tu9联盟的成立对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起到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合作和共享资源,德国tu9联盟成员大学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和教师。
同时,联盟成员大学通过合作研究和教学合作,提高了德国工业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德国的科技创新和经
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德国tu9联盟的成立是德国工业大学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合作和共享资源,联盟成员大学提高了德国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德国工业联盟、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德国工业同盟开创者:穆特修斯、贝伦斯等人。
同盟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强调民族良心。
工业同盟的宗旨: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6.主张标准化的批量化。
德国工业同盟的成立足现代设计的一件重大事情,自从这个机构成立以后,德国的设计家就有一个可以团聚的中心,工业同盟组织的各种展览、讨论会都变成当时设计先驱人物研究发展、讨论问题的重要场所。
格罗佩斯的成就(他于1914年受工业同盟委托设计科隆展览馆)在很大程度上足与工业同盟分不开的。
俄国构成主义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和设计运动。
俄国构成主义者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的中心,这个立场成为世界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
他们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谈套"理性主义",研究建筑空间,采用理性的结构表达方式,对于表现的单纯性、摆脱代表性之后自由的单纯结构和功能的表现进行探索,以结构的表现为最后终结,最早的建筑之一弗拉基米尔·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塔方案,完全体现了构成主义的设计观念。
第三国际塔是塔特林在1920年设计的,这座塔比艾菲尔铁塔高出一半,里面包括国际会议中心、无线电台、通讯中心等,这个现代主义的建筑,其实是一个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雕塑,它的象征性比实用性更加重要。
俄国构成主义坚决提出设计为政治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
主要人物:李西斯基,P127荷兰的“风格派”运动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主要的组织者是杜斯柏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风格》杂志。
{该运动提倡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元素,以形成基本设计语汇,从而使设计因其内在的可认可性在全世界找到共同语言。
德国工业同盟建立背景1.19世纪下半叶,德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德国设计的崛起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2.德国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艺术家和设计家开始注意工业产中的审美问题;德国政府大力支持艺术设计运动;魏玛工艺与实用美术学校的成立3.设计界需要成立一个团体,共同促进德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增强国民的设计意识。
4.德国“青年风格”的发展1907年10月6日,在穆特修斯的倡导下,德国工业同盟成立(第一个设计组织),1931年在纳粹的破坏下解散。
重要成员:赫尔曼·穆特修斯彼得·贝伦斯凡·德·威尔德赫尔曼·穆特修斯对德国设计的贡献1.成立工业同盟2.组织大量的研讨会讨论设计的问题3. 著作《英国住宅》4. 对设计主张追求“没有风格的风格”,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提出“标准化”概念;5. 1911年在“我们立足何处”的报告中提出设计师应该遵守产品的质量、单纯和抽象的外观、产品设计标准化三项原则6. 1913年介绍“标准化”的实践成果,即美国福特公司流水线生产及其实施标准化的具体做法。
德国工业联盟宣言1.艺术与工业、手工艺结合。
2.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
3.强调走非官方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承认现代工业生产方式。
5.反对任何装饰。
6.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
最早的工业设计师——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1868-1940)设计代表作: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建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产品设计。
1907年贝伦斯受聘担任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工业顾问设计师,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使庞杂的大公司树立起了一个统一完整的、鲜明的企业形象。
早期设计:受新艺术运动影响,设计采用富有节奏感的装饰样式。
后期设计:受麦金托什影响,重视以直线为主的功能主义,采用理性的几何造型来表达设计。
德意志工业同盟名词解释
德意志工业同盟是指在19世纪末,由德国各重要工业联盟组成的一个统一组织。
德意志工业同盟的成立旨在促进德国工业的发展,提高德国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德意志工业同盟的成员包括各个工业行业的联盟,例如铁路、矿业、化工、纺
织等。
这些联盟的成员共同合作,通过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和市场统一等方式,推动德国工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德意志工业同盟的合作,德国的工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同盟成员之
间的合作促进了技术创新和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此外,通过联合行动,德国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竞争优势,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工业国家之一。
德意志工业同盟在德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通过整合资源和经验,为德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盟成员之间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也为德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总之,德意志工业同盟是一个由德国各重要工业联盟组成的统一组织。
它的成
立旨在促进德国工业的发展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德国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