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制造联盟
- 格式:pptx
- 大小:3.72 MB
- 文档页数:13
德意志制造联盟:1907-1918,1918-1933编语:“100年”的德国建筑与设计史被策展人南丁格尔教授与杜尔特教授精心规划为7个单元,包含1860-1907年间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渊源,以及1907-2007年间的6个重要阶段,本期将简要介绍1907-1918、1918-1933这两个阶段的发展状况。
1907-1918从成立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1907年10月,慕尼黑的12位艺术家和12家公司集结成立了德意志制造联盟。
联盟的目标在于“通过艺术、工业和手工业的协作,通过教育、宣传以及对所有相关问题的一致立场,促进工艺制造更趋高雅”。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工作在于,从艺术角度塑造整个已被工业化的生活世界,借助具有“好”形式的物件来“教育”民众。
企业委托艺术家遵照制造联盟的原则设计的不仅是其产品,而且首次包括其全方位的统一视觉,完整的品牌形象。
通过企业与艺术家的这一通力合作,该运动在一战前引起巨大反响,追随者如潮。
使工业产品“更趋高雅”,这不仅与物质利益相关,还常常关切到民族利益,因为这意味着,通过“艺术”和“高品质的生产”为德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赢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制造联盟致力于作为“民众教育者”发挥作用,这一努力通过在出版物和商品目录册(例如《德国商品指南》)中宣传典范“样本”,或是借助贸易与商业艺术博物馆,持续不断地得到加强。
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在科隆举办大型成果展。
在伴随这次展览的会议上发生了激烈争执,一方以亨利·范·德费尔德的马首是瞻,主张产品设计的艺术性和个性化色彩,另一方力主赫尔曼·穆特修斯宣传的设计标准化,以便符合机械化的经济制造。
一战期间,民族因素得到加强,人们关注的是,“德国形式”和高品质的生产应当有助于在战争中取胜。
联盟成立的重要人物理查德-里默施密德,花园城市,海勒劳花园城文献中的海报阿尔弗-容格,爱德华-司各特兰特为“咖啡哈克”设计的咖啡具 19101918-1933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意志制造联盟:从无装饰的形式直至新时代的造型设计经历了战争、革命和通货膨胀之后,192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举办展览“形式”,重新提出了这一纲领性口号,以此延续了战前的工作。
德意志制造联盟对工业设计的影响工业设计概论论文-V1德意志制造联盟对工业设计的影响引言:工业设计作为衔接产品设计与生产制造的桥梁,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其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持。
而德意志制造联盟,作为德国制造业的代表,对工业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概述德意志制造联盟始于1993年,由德国工业领军企业共同发起成立,致力于推动德国制造业的创新和竞争力。
该联盟由超过2000家成员构成,包括从小型企业到大型跨国公司的全面覆盖。
德意志制造联盟主要围绕“德国制造”这一品牌展开工作,力求将德国制造业打造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二、德意志制造联盟对工业设计的影响1. 鼓励设计师进行前沿技术研究德意志制造联盟通过提供高端的技术研究设备和资金支持,鼓励设计师对前沿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新技术和材料方面探索创新设计,推动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的进步。
2. 强调产品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在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旗帜下,产品设计被强调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联盟鼓励企业和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用户的需求与体验,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
3. 推动设计与工程的集成德意志制造联盟注重在设计阶段就将工程要素的考虑纳入其中,鼓励设计师加入工程师的设计团队中,实现设计和工程的紧密结合。
这种集成模式可以提高设计品质,增强产品的生产可行性和有效性。
4. 鼓励面向未来的设计德意志制造联盟通过创办MEGA-TRENDS WORKSHOP等活动,向企业和设计师展示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势,激发面向未来的设计灵感。
同时,联盟还往往将未来需求纳入设计过程中,鼓励灵活应对市场需求。
5. 推动自动化和数字化生产德意志制造联盟推动数字化、自动化生产工厂等现代化工厂的建设,这种生产方式更加灵活、智能化程度更高,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生产制造,实现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无缝衔接。
结论:德意志制造联盟对工业设计的影响是深远的,它通过推进技术、坚持实用性、推动设计与工程的融合、鼓励面向未来的设计和推动自动化和数字化生产等方面的努力,促进和改善了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使德国制造业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先者之一,同时也带动了全球工业设计的水平提升。
第八节德意志制造联盟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洲各国都兴起了形形色色的设计改革运动,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方面为对设计的新态度做出了贡献。
但是,无论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都没有在实际上摆脱拉斯金等人否定机器生产的思想,更谈不上将设计与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工业设计真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突破,来自于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
这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热心设计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
制造联盟每年在德国不同的城市举行会议,并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地方组织。
制造联盟的成立宣言表明了这个组织的目标:“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
”联盟表明了对于工业的肯定和支持态度。
宣言还指出,他们所关心的不只是美学标准,“美学标准的合理性与我们时代的整个文化精神密切相关,与我们追求和谐、社会公正以及工作与生活的统一领导密切相关。
”在1908年召开的联盟第一届年会上,建筑师菲什(Theoder Fischer)在开幕词中明确了对机械的承认,他说:“在工具(指手工艺)与机械之间没有什么鸿沟。
只有同时采用工具和机械,才能做出高水平的产品来。
……粗劣产品的出现,并非由于机械制造所致,而是因为机械使用者的不当与我们的无能。
……批量生产与劳动分工并没有什么危险,只有工业没有产生优质产品的目标,只有我们忘记了自己是社会的公仆,自以为是时代的支配者,这才是最为危险的。
”对于制造联盟的理想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一位在普鲁士贸易局工作的官员穆特休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
他是一位建筑师,1896年被任命为德国驻伦敦大使馆的建筑专员,一直工作到1903年。
在此期间,他不断地报告英国建筑的情况以及在手工艺及工业设计方面的进展。
除此而外,他还对英国的住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写成了三卷本的巨著《英国住宅》,并于他返回德国后不久出版。
德意志制造联盟名词解释
德意志制造联盟:
工业设计真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突破,来自于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
这是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热心设计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
制造联盟每年在德国不同的城市举行会议,并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地方组织。
制造联盟的设计师们为工业进行了广泛的设计,如餐具、家具以及轮船的内部设计等。
1907年,雷迈斯克米德设计的套客厅卧室家具,被称为“机器家具”,其特点是无装饰、构件简单、表面平整,能适合机械化批量生产的需要,同时又体现了一种新的美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联盟在中立国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展览。
自此以后,联盟逐渐把目光从国外转向国内,其思想中的国际主义因素让位于较实际面对经济状况的态度,强调把设计作为改善国家经济状况的一种手段。
德意志制造联盟于1934年解散,后又于1947 年重新建立。
德意志制造联盟建筑学名词解释德意志制造联盟建筑学名词解释导语:在建筑学领域,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是一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组织,于1907年在德国成立。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宗旨是通过促进艺术与工业的结合,推动高品质的设计与制造。
本文将对德意志制造联盟建筑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一)包豪斯学派1. 包豪斯学派是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成立于20世纪初,成为德意志制造联盟推动建筑与设计革新的主要力量。
2. 包豪斯学派强调功能主义与现代性,追求简约、实用与工业化生产。
它以“形式与功能一体化”为核心理念,提倡建筑应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并融入现代科技与工业化制造。
(二)功能主义1. 功能主义是德意志制造联盟建筑学中的重要概念。
它强调建筑应当根据其使用的功能来设计和构建,实现“功能决定形式”的原则。
2. 德意志制造联盟提倡的功能主义建筑注重室内空间的布局与人居环境的舒适性。
建筑师应将功能需求与美学要求相结合,通过有机的设计和合理的规划来创造实用、舒适且美观的建筑。
(三)人文主义1. 德意志制造联盟建筑学中的人文主义强调建筑应该服务于人类的身心健康与幸福。
建筑师应通过设计创造宜居的环境,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2. 人文主义建筑关注建筑与人的互动,尊重个体需求与社会文化,通过考虑居住者的习惯、喜好与体验来进行设计。
(四)工艺美术运动1. 工艺美术运动是德意志制造联盟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结合,旨在推动传统工艺美术的繁荣与发展。
2. 工艺美术运动倡导手工艺与工业制品相结合的设计风格,追求高品质、注重细节的产品制造。
它旨在振兴传统工艺,并将其融入到现代工业化生产中。
(五)造型语言1. 造型语言是德意志制造联盟建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建筑师通过形式、线条、质感和材料等元素来表达建筑的意图与风格。
2. 造型语言强调建筑的视觉语言,通过不同的造型方式来传达建筑的特点、功能和情感。
第八节德意志制造联盟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洲各国都兴起了形形色色的设计改革运动,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方面为对设计的新态度做出了贡献。
但是,无论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洲大陆的新艺术运动,都没有在实际上摆脱拉斯金等人否定机器生产的思想,更谈不上将设计与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工业设计真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突破,来自于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
这是一个积极推进工业设计的舆论集团,由一群热心设计教育与宣传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组成。
制造联盟每年在德国不同的城市举行会议,并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地方组织。
制造联盟的成立宣言表明了这个组织的目标:“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
”联盟表明了对于工业的肯定和支持态度。
宣言还指出,他们所关心的不只是美学标准,“美学标准的合理性与我们时代的整个文化精神密切相关,与我们追求和谐、社会公正以及工作与生活的统一领导密切相关。
”在1908年召开的联盟第一届年会上,建筑师菲什(Theoder Fischer)在开幕词中明确了对机械的承认,他说:“在工具(指手工艺)与机械之间没有什么鸿沟。
只有同时采用工具和机械,才能做出高水平的产品来。
……粗劣产品的出现,并非由于机械制造所致,而是因为机械使用者的不当与我们的无能。
……批量生产与劳动分工并没有什么危险,只有工业没有产生优质产品的目标,只有我们忘记了自己是社会的公仆,自以为是时代的支配者,这才是最为危险的。
”对于制造联盟的理想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一位在普鲁士贸易局工作的官员穆特休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
他是一位建筑师,1896年被任命为德国驻伦敦大使馆的建筑专员,一直工作到1903年。
在此期间,他不断地报告英国建筑的情况以及在手工艺及工业设计方面的进展。
除此而外,他还对英国的住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写成了三卷本的巨著《英国住宅》,并于他返回德国后不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