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制图 第10章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7
《土木制图技术》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绪论•投影的基本知识•形体的正投影•形体的轴测投影•形体的透视图•制图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01绪论介绍《土木制图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以及在建筑工程领域的作用。
课程背景说明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包括建筑形体的表达、绘图技巧、计算机辅助绘图等。
课程内容课程简介掌握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包括正投影、透视图和轴测图等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形体进行正确表达的能力,提高其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其能够胜任实际工程中的绘图和设计工作。
素质目标主要教学内容详细介绍各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包括正投影的基本原理、透视投影的基本概念、轴测图的绘制方法等。
学时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章节的学时数,同时注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02投影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定义投影是将三维物体通过某种方式映射到二维平面上,从而将三维信息转化为二维信息的过程。
投影的分类根据投影的性质和应用,投影可以分为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和轴测投影三种。
投影的概念及分类中心投影中心投影是指将三维物体通过投影中心投射到二维平面上,这种投影方式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投影中心实现三维物体的不同角度和方位的投影。
平行投影平行投影是指将三维物体在保持与投影面平行的状态下投射到二维平面上,这种投影方式可以实现三维物体的等比例缩小和方向的准确表达。
轴测投影轴测投影是指将三维物体沿特定方向投射到二维平面上,这种投影方式可以实现三维物体的基本形状和大小的真实表达,但无法表达物体的真实方位。
投影的基本原理工程中常用的投影图正投影图是一种用正投影法绘制的二维图形,可以真实地表达三维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是工程中最常用的图形之一。
正投影图平面图是一种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平面图形,可以表达三维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形状和结构,是工程中常用的图形之一。
第一章(投影和视图)§ 1—2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1. 积聚性2. 真实性3. 类似性4. 平行性单面投影:点不定位,体不定形。
三视图间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第三章(线面关系)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几何条件:1. 若直线平行于平面上任意直线,则线、面平行。
2. 若线、面平行,则过平面内任一点必能在平面内作一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二、两平面互相平行几何条件:两平面内各有一对相交直线分别对应平行。
三、直线与平面相交交点的性质:1. 是直线与平面的公有点;2. 是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点。
从几何元素有积聚性的投影入手,先利用公有性得到交点的一个投影,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点的另一个投影。
当直线垂直于特殊位置平面时,平面的积聚性投影垂直于直线的同面投影。
四、平面与平面相交1. 交线是两平面的公有线。
(凡两平面的公有点都在交线上)2. 交线的投影是直线,可由其上两个(公有)点的投影确定。
3. 求一平面内的一直线与另一平面的交点来确定公有点(转化为线、面交点问题)。
实际交线应在两平面投影的公共范围之内。
两特殊位置平面互相垂直时,它们具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互相垂直。
当两特殊位置平面相互平行时,它们具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互相平行。
第四章(换面法)一、新投影面的选择原则1. 新投影面必须对空间物体处于最有利的解题位置。
(平行于新的投影面、垂直于新的投影面)2. 新投影面必须垂直于某一保留的原投影面,以构成一个相互垂直的两投影面的新体系。
二、新旧投影之间的关系一般规律:1)点的新投影和保留旧投影的连线垂直于新轴。
2)点的新投影到新轴的距离等于点的旧投影到旧轴的距离。
三、作图规律:由点的不变投影向新投影轴作垂线,并在垂线上量取一段距离,使这段距离等于被代替的投影到原投影轴的距离。
四、换面法的六个基本问题1.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2. 将投影面的平行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功用:一次换面后可用于求点与直线,两直线间的距离等。
第二章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要想完整、清晰地表达工程形体的内外结构形状,而画图又简便,仅用三个视图不能满足要求。
为此,《技术制图》国家标准规定了多种表达方法。
本章将介绍水利工程图中常用的几种表达方法。
第一节视图将物体向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主要用来表达工程形体的外部结构形状,一般仅画出工程形体的可见部分轮廓线和必要的不可见轮廓线。
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一、基本视图工程形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得到的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制图标准规定用正六面体的六个棱面作为六个基本投影面,将物体放在其中,分别向六个基本投影面投射,即得到六个基本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是: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射所得视图。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射所得视图。
左视图:从左向右投射所得视图。
右视图:从右向左投射所得试图。
仰视图:从下向上投射所得试图。
后视图:从后向前投射所得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的展开方法如图2—1a所示,正面投影不动其余各投影面按图中箭头所指方向旋转至与正面投影面同面。
展开后,六个视图的相互位置如图2—1(a) 所示。
若在同一张图纸内按图2—1(b)配置时,可不标注视图的名称。
六个基本视图反映工程形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是:右、仰、左、俯视图靠近主视图一侧的是工程形体的后面,远离主视图一侧是工程形体的前面,而主视图与后视图的左右位置关系相反。
在实际绘图时,并不需要六个视图全部画出来,应根据工程形体复杂程度选用。
二、局部视图将工程形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如图2—2所示的集水井,工程形体的大部分形状用主视图和俯视图已经表示清楚,只有左右两个局部形状还没表达,可以只画出没有表达清楚的那部分,不再画完整的左视图和右视图。
画局部视图时注意:局部视图应该标注。
一般在局部视图的上方标注出视图的名称“X”,并在相应基本视图附近标上箭头指明投射方向,注上相同字母,如图2—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