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公务员分类管理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19
进入2011年,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在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的一段讲话,使“公务员分类管理”这个话题,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
2005年,《公务员法》正式颁布,明确将“分类管理”确定为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原则,并划分了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等类别,同时要求在适当范围内实施公务员聘任制。
由此开始,公务员的分类管理和聘任制作为新生事物,进行试点、积累经验。
公务员分类管理取得实质进展去年初,尹蔚民就曾表示,2010年我国将加快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加快试点进度,扩大试点范围,深化试点内容,尽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职务序列和管理办法,抓紧制定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办法;研究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完善级别晋升制度,进一步强化级别的激励作用等。
据报道,截至目前,公安、安全、工商、质检、税务等部门已开展了公务员分类管理试点,深圳市启动了分类改革和聘任制试点,上海浦东新区也开展了聘任制试点。
同时,公安、安全、司法等部门还率先建立了人民警察分类管理制度。
2010年,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又会同公安部启动了人民警察警员职务套改,近100万公安民警实行了新的职务序列,标志着分类管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8年8月,深圳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地方试点城市。
在过去的一年,深圳的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进展迅速。
去年1月,通过了《深圳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及有关配套制度,并在当年的改革计划中提出,实现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入轨运行。
随后,分类改革后的首次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招考创下多项新纪录,是深圳有史以来公务员招考报名人数、实际应考人数最多、竞争比例最大的一次考试。
10月下旬,深圳正式启动了年内第二次聘任制公务员招考,这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554个职位招聘995人,首次覆盖了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专业技术三类公务员。
改革面临诸多难点尽管有着上述多项进展,但在刚刚召开的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上,尹蔚民也坦承,目前分类管理和聘任制也面临诸多难点。
引言概述:公务员是指在政府部门工作并从事公共事务的人员,他们在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公务员的分类是对其工作职责、职位等级等进行归类和划分的方式,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和分工协作。
本文将对公务员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以增进对公务员体系的认识和理解。
正文内容:一、按照职能分类1. 行政类公务员:- 政府部门内各级行政机关中从事行政管理和公共事务的人员;- 负责制定政策、执行法律、管理资源、处理行政事务等;- 高级别包括行政主管、行政助理等,中级别包括处长、科长等。
2. 事业单位公务员:- 事业单位是指经国家批准或授权设立的,以非营利为宗旨,为社会提供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机构;- 事业单位公务员主要从事相关领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编制与人员待遇等方面与行政类公务员有所不同。
3. 司法类公务员:- 司法机关内从事审判、检察等职能的人员;- 包括法官、检察官、法警等;- 负责法律事务处理、案件审理和法律监督等。
二、按照工作性质分类1. 综合类公务员:- 广义的综合类公务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司法等各类公务员;- 职责广泛,涉及多个领域,负责综合协调和推动工作的开展;- 主要从事决策、规划、组织协调、督导等工作。
2.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 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是指从事某个特定领域的专业技术工作的公务员,如医生、工程师、教师等;- 要求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专注于某个领域的发展和管理。
三、按照级别分类1. 领导职务公务员:- 担任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职位,如部门主管、院长等;- 要求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决策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2. 中级职务公务员:- 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中担任中级管理职位,如局长、处长等;- 负责具体的部门和项目的管理和工作推进。
3. 基层职务公务员:- 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中从事基层管理和服务工作,如科员、办事员等;- 主要负责具体事务的处理和执行。
四、按照任职方式分类1. 定员公务员:- 由政府根据国家需求和岗位设置情况确定的编制人员;- 按照考试、考核等程序招录和管理。
第一章公务员制度的产生第一节我国公务员的含义与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意义一、我国公务员与公务员制度的含义1.公务员的含义〔识记〕:在我国,除港澳台以外的内地或大陆上,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我国公务员的范围〔领会〕:政府机关、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在我国“参照管理〞的机关:人民团体,如工会机关、共青团机关、妇联机关等。
3.公务员制度的含义:指国家对公务员的管理制度,包括通过制定法律标准,对公务员的“进口〞管理、使用管理与“出口〞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
4.应用:运用公务员概念,从工作人员中正确挑选出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
5.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意义〔了解〕:〔1〕为坚持党的根本路线提供组织保证;〔2〕为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提供有效保障;〔3〕对国家机关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建设起促进作用。
第二节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与指导思想一、英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1.英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开展〔识记〕: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胜利、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2.资本主义国家公务员制度形成的原因〔领会〕:〔1〕从经济上看,公务员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开展的需要〔2〕从政治上看,公务员制度适应了资产阶级正常政治的需要〔3〕从管理方式变革上看,公务员制度适应了资产阶级保持局面稳定和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原因〔了解〕〔1〕市场经济需要职业化、高素质的人才。
场经济的开展,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符合现代化要求,具有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人事管理体系,对其进行宏观规划、协调与监督。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是两种相互协调,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开展的经济与政治制度。
〔2〕我国原有干部人事制度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诸如干部范围过宽,缺乏科学分类;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管人与管事脱节;管理方式单一陈旧,阻碍人才成长;管理制度不健全,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程度不高等等。
公务员制度的分类管理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为了高效、公正地管理公共事务,招聘和管理一支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所设立的一套规则和制度。
公务员制度的分类管理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将公务员分为不同的类别,并依据不同的类别进行管理和激励。
本文将探讨公务员制度的分类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各种分类管理方式。
一、公务员制度的分类管理的重要性公务员制度的分类管理对于推动政府职能的有效运行和提高政府效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因:1. 专业化的管理:公务员制度的分类管理可以根据不同职能和任务的要求,将公务员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行政管理类、法律事务类、财务管理类等。
这样可以保证公务员在各自领域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绩效。
2. 激励和奖惩机制:通过分类管理,政府可以为不同类别的公务员制定相应的激励和奖惩机制。
例如,制定绩效奖励政策,对表现优秀的公务员给予相应的薪资和职位晋升,从而激励公务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 透明和公正:分类管理可以确保公务员招聘和晋升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每个类别都有明确的招聘标准和晋升规则,避免了人情主义和任性用人的现象,提高了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二、公务员制度的分类管理方式公务员制度的分类管理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制度背景,各国都有自己的分类管理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管理方式:1. 职级制度:这是一种将公务员按照职位等级划分的管理方式。
不同的职位等级对应不同的工资和权力,公务员可以根据职级的不同,逐步晋升和提高待遇。
2. 职业分类制度:这是一种将公务员按照专业性和行业背景划分的管理方式。
例如,将公务员划分为教育管理类、卫生管理类、经济管理类等,以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和特点。
3. 职务分类制度:这是一种将公务员按照具体工作职责和职务划分的管理方式。
例如,将公务员分为招聘管理类、绩效考评类、督察检查类等,便于更精细地管理和激励。
4. 能力分类制度:这是一种将公务员按照能力和素质划分的管理方式。
第一章公务员制度概述一、基本概念1、公务员指的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公务员实行科学管理而建立的一套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即公务员制度是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总称。
3、公务员管理体制指的是公务员管理权力的配置和划分,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由此而构成的公务员管理系统。
4、公务员管理机构是指根据公务员管理事务需要而专门设置的组织,它代表国家或政府对公务员事务实施管理,以保证和帮助政府实现行政目标。
二、重点与难点问题解析〔一〕在我国同时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称作是公务员?1、依法履行公职。
这是从职能上对公务员规定的条件,也是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
按照这个条件,公务员必须是依照宪法、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他们承担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等职能,通过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为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服务,通常也称之为“人民公仆”;2、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行政编制的使用与国家的政治活动密切相关,与国家行政预算有直接关系。
公务员作为依法履行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等职能的人员,纳入国家行政编制;3、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也即“吃皇粮”,由国家财政供养。
〔二〕在我国哪些人员属于公务员?1、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由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三部分组成。
党的机关中的以下人员是公务员:〔1〕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纪检委的领导人员;〔2〕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3〕中央和地方各级纪检机关内设机构的工作人员;〔4〕街道、乡、镇党委机关的工作人员;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
我国人大组织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乡镇人大不设常务委员会〕。
人大机关中的以下人员是公务员:〔1〕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人员;〔2〕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如办公厅、室,法制工作委员会等〕的工作人员;〔3〕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