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 格式:pptx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52
建筑形体方案表达建筑形体方案表达建筑形体是指建筑物的外观形式和结构特征,它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直接反映出设计师对建筑物的理念和设计思想。
在建筑形体方案表达中,主要包括建筑物的整体布局、主要功能区域的划分、立面设计和材料选择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形体方案表达的内容。
首先,建筑物的整体布局是建筑形体方案的基础。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场地条件,合理地规划建筑的各个部分。
整体布局的重点是确定建筑物的主入口、主要功能区域的分布以及建筑物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
这些关键点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表达效果。
其次,主要功能区域的划分是建筑形体方案表达的关键内容。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办公区域、会议区域、展览区域、休闲区域等等。
每个功能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空间需求和功能要求,因此在建筑形体方案中,需要合理地组织这些功能区域,使其能够互相衔接,便于人们的使用和交流。
此外,立面设计也是建筑形体方案表达的重要内容。
建筑物的立面设计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外观形象和整体风格。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立面设计风格,包括简洁、现代、传统等等。
同时,在立面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采光、通风和视线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最后,材料选择也是建筑形体方案表达的重要环节。
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外观效果和节能性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砖石、玻璃、金属和混凝土等等。
在材料选择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成本、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等因素,以及与建筑物整体风格的协调性。
综上所述,建筑形体方案的表达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整体布局、功能区域划分、立面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有效地表达设计师对建筑物的理念和设计思想,达到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的最佳匹配。
因此,在建筑形体方案表达中,设计师需要注重细节,注重与团队的沟通和协作,以创造出功能完善、造型美观、环境友好的建筑物。
《土木制图技术》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绪论•投影的基本知识•形体的正投影•形体的轴测投影•形体的透视图•制图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01绪论介绍《土木制图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以及在建筑工程领域的作用。
课程背景说明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包括建筑形体的表达、绘图技巧、计算机辅助绘图等。
课程内容课程简介掌握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包括正投影、透视图和轴测图等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形体进行正确表达的能力,提高其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其能够胜任实际工程中的绘图和设计工作。
素质目标主要教学内容详细介绍各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包括正投影的基本原理、透视投影的基本概念、轴测图的绘制方法等。
学时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章节的学时数,同时注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02投影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定义投影是将三维物体通过某种方式映射到二维平面上,从而将三维信息转化为二维信息的过程。
投影的分类根据投影的性质和应用,投影可以分为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和轴测投影三种。
投影的概念及分类中心投影中心投影是指将三维物体通过投影中心投射到二维平面上,这种投影方式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投影中心实现三维物体的不同角度和方位的投影。
平行投影平行投影是指将三维物体在保持与投影面平行的状态下投射到二维平面上,这种投影方式可以实现三维物体的等比例缩小和方向的准确表达。
轴测投影轴测投影是指将三维物体沿特定方向投射到二维平面上,这种投影方式可以实现三维物体的基本形状和大小的真实表达,但无法表达物体的真实方位。
投影的基本原理工程中常用的投影图正投影图是一种用正投影法绘制的二维图形,可以真实地表达三维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是工程中最常用的图形之一。
正投影图平面图是一种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平面图形,可以表达三维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形状和结构,是工程中常用的图形之一。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在当今的建筑界,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一直都十分多元,在这些形式中,既有传统的传统形体,如巴洛克、维多利亚、现代、纪念、活动以及多元等。
但大多数形式均由两个关键因素决定:一是设计者的风格和思想,每个设计者的风格都不同,表达各自不同的思想;另一个就是与建筑形体相关的文化传统。
例如,传统社会建筑形体往往是基于当时时代习俗和文化传统进行设计,而现代建筑形体则更加关注建筑精神,关注更多的是针对特定功能使用的设计,因此表达了更加现代化的精神。
同时,设计也会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例如现代主义的极简设计以及超现代主义的曲线设计,它们都是表达特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
总而言之,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有多种,要探索真正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表达方法,必须多元综合考虑设计者风格、文化传统以及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
这种多元综合的途径能够帮助我们打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充分发挥建筑的特色,使其更加灵动优雅,从而更好的给社会的用户带来极具价值的空间。
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第一节建筑形体投影图的画法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建筑物或其构件都是由我们前面讲过的各种基本形体所形成,在作形体投影图时,分析建筑物的形成方法对建筑图的表达和识读是很有帮助的。
一、建筑形体的形成方法分析图6—1中的建筑物和建筑构件,不难看出这些建筑物或构件通常的形成方法有三种,即叠加法、切割法和混合法。
(1)叠加法:由若干个基本体叠加形成建筑的方法,如图6—1中的(a)图。
(2)切割法:由基本体切去一部分或几部分后形成建筑的方法,如图6—1中的(b)图。
(3)混合法:在建筑形体或构件的形成过程中既有叠加又有切割的形式,如图6-1中的(c)图。
二、建筑形体投影图的画图步骤1.形体分析在画建筑形体投影图之前,首先应对建筑形体进行形体分析,所谓的形体分析是指分析建筑形体由哪些基本体,采用什么形成方式形成,如图6-2中的肋式杯形基础,此基础可以看作是由底板、杯口和肋板组成。
底板为四棱柱,杯口由四棱柱切去一个四棱台形成,肋板是六块梯形块(四棱柱)。
在整个形成过程中,以叠加为主,底板和杯口以及肋板都是叠加,而杯口是切割而成。
因此,在这个基础中,既有叠加,又有切割,该基础为混合式建筑形体。
2.确定建筑形体的安放位置作投影图时,建筑形体安放位置不同,形体投影图表达的效果就不同,而作投影图的目的是为施工人员施工读图所用。
因此,作出的投影图应尽量使施工人员易读为准,这就要求在作建筑形体或构件投影图时,首先应确定形体的摆放位置以及投影方向。
确定形体的摆放位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将反映建筑物外貌特征的立面平行于正立投影面。
(2)让建筑形体或构件处于工作状态,如梁应水平放置,柱子应竖直放置,台阶应正对识图人员,这样识图人员较易识图。
(3)尽量减少虚线,过多的虚线既不易进行尺寸标注,也不易识图。
3.确定投影图的数量用几个投影图才能完整地表达建筑形体的形状,需根据建筑形体的复杂程度来确定。
图6-3表示的室外台阶是由三块踏步板叠加而成的,旁边靠着的栏板是五棱柱,在投影图中,侧面投影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出台阶的形状特征,因此,用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即可将台阶表达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