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护理新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66 MB
- 文档页数:12
中药外敷治疗压疮护理的新进展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
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迫而造成的,故又称为“压力性溃疡” 。
中药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是我国的瑰宝。
中医认为压疮是毒邪内结,瘀血,寒凝气滞造成。
由于组织受损,溃后脓水淋漓,导致气血亏虚,肝气久郁不解。
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因此,必须加强护理,减少压疮的发生。
1. 压疮中药外敷治疗压疮发生后,应根据压疮发生的部位、程度、感染.、压疮的直径、程度、组织形态、渗出液颜色及量,压疮周围皮肤或组织情况, 全身营养状态等情况进行评估,采取不同的中药外敷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
1. 1古代药典《本草纲目》记载茶油有明目亮发润肠通便,清热化湿,杀虫解毒的功效,在我国传统的中药方中,常以茶油调制各种药膏、药丸。
民间常用茶油调滑石粉或斑鸠毛(烧成灰)直接搽用患处皮肤3-5次/天。
在压疮护理中可免除清疮,换药,包扎等程序,疗效满意,易被医患接受。
1.2 红油膏、生肌散:红油膏润肤止痛,防腐生肌。
生肌散敛疮长肉,止痛生肌,生肌收口。
民间常用葱汤或生艾叶,蒲公英,野菊花等草药煎淡汁冷却后冲洗或揩洗。
临床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灭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在清创后创面如有腐肉涂抹红油膏于患处1-2次/天,待创面脓净,无腐肉可改用生肌散,隔1-2天换药一次。
1. 3 经典药剂优锁具有强大而迅速的杀菌除臭作用,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同样具有保护创面,减轻疼痛,清除脓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
使用时将其用纱布浸透药液后外敷患处皮肤,包扎,隔日换药,也可和庆大注射液联合应用疗效更显著。
1.4. 新癀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在压疮护理中具有保护创面,抗菌和抑菌,止痒,生血和活血的作用。
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压疮及周围皮肤3-4cm,将新癀片药未用无菌注射用水调化后涂于患处皮肤,3-5次/天。
压疮的预防性护理新进展一、概念压疮即压力性溃疡,使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大压疮常经久不愈,出现严重感染、全身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在国外,患者及家属因发生压疮提出起诉并要求赔偿的案例正日益增加。
现在卫生部在等级院评审和质量年检查中也已将压疮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将发生压疮视为未提供一个符合标准的护理的依据。
近10年来,国内外对压疮的防治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发病率并没有下降的趋势,压疮至今仍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通过有效的防治方法,避免压疮的发生,提高和缩短压疮的治疗时间,是防治压疮的关键之处。
二、对压疮发生率的认识国内大多数认为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有研究提出院内压疮发生的标准为0,除不允许翻身的特殊患者外一律不得发生压疮,带入压疮不准扩大。
国外护理的观点认为,压疮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
若入院时局部组织已有不可逆损伤,24~48h就可能发生压疮;严重负氮平衡的恶液质患者,因组织损耗,失去保护作用,自身修复困难;疾病导致患者丧失感觉的部分其营养和循环不良,也难以防止压疮的发生。
所以护理不当确能发生压疮,但不能把所有压疮都归咎于护理不当。
三、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1、导致压疮发生的局部性因素有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
垂直压力作用于皮肤是导致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长达4h的4.67kpa以下的压力或不断变化的压力下即使25.3kpa达1h也不出现组织改变,但是如果9.3kpa的压力持续2h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
这提示每间隔一段时间就要为患者减轻压力的必要性,仰卧位时右足跟的体压超过9.33kpa,故平卧位时除应重视头后部、骶尾部、左右肩胛部压疮的预防外,更应注意右足跟压疮的预防。
手术患者受压部位损伤发生率与手术时间及局部所受压力有关,损伤局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温度变化和再灌注损伤。
压疮护理研究新进展一、本文概述压疮,也被称为压力性溃疡或褥疮,是一种因长期压力或摩擦力作用于皮肤而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
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引发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护理理念的发展,压疮护理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新的护理方法和策略不断涌现。
本文旨在综述压疮护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压疮的发病机制、预防策略、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技术的创新等方面。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期望能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压疮护理指导,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研究者对压疮护理领域的关注,推动该领域的持续发展。
二、压疮预防策略的新进展近年来,压疮预防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新进展不仅关注于提高护理效率,更着重于降低压疮发生率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个性化评估与预防计划的制定: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对压疮风险的评估更加精准和个性化。
通过对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营养状况、皮肤类型和活动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制定更加符合个体需求的预防计划。
这些计划可能包括定期翻身、使用减压设备、改善营养状况、加强皮肤护理等。
新型减压设备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新型减压设备如气垫床、水垫床等不断问世。
这些设备通过改变压力分布,减少局部压力峰值,从而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一些智能减压设备还能实时监测患者的压力分布,为护理人员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调整建议。
预防性皮肤护理:皮肤是压疮发生的关键部位,因此预防性皮肤护理在压疮预防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的皮肤护理策略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损伤、使用保湿剂保持皮肤水分等。
一些新的皮肤护理产品如皮肤保护膜、皮肤修复剂等也被广泛应用于压疮预防中。
跨学科合作与综合干预:压疮预防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与综合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营养师、康复师等多个专业团队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压疮预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