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导学案三年级下课第一课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全部教案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全部教案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文中率真质朴的童话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插图和文章细节,感受安徒生小时候家庭生活虽然艰辛,但乐观的父母让家中充满了温馨,充盈着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多积累童话语言,体会安徒生小时候的生活感受。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非常喜欢安徒生这位童话大师的作品,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童年是怎样的呢出示课件:(安徒生童年时居住的破旧的小房子)2、同学们请看,安徒生就出生在这个窄小破旧的小屋里,这个家庭会给他留下什么样的童年回忆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3、导入新课,出示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名词。
如:地名——-欧塞登,人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对于这些地名和人名反复朗读加强记忆)对”拉封丹”和“霍尔堡”这两个人和《天方夜谭》这本书可略做介绍。
三、再读课文,感悟作品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说说安徒生的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点拨、归纳。
如:窄小、破旧、贫穷、温馨、美好、有生机等等。
四、品读课文,感悟理解找一找文中的那些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句子一带而过,有些要细细品味。
学生谈到父亲、母亲时教师用不同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感悟形象)可以重点感受以下语句:涉及到父亲的:1、好在墙上挂满了画,抽屉里也满是漂亮的玻璃杯和装饰品。
第1课燕子2 年月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拂、趣、掠、唧、翼、偶、倦、谱、符”等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燕、俊、俏、灵、柔、鲜、艳、尔、沾、支”等10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拂、趣、掠、唧、翼、偶、倦、谱、符”等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燕、俊、俏、灵、柔、鲜、艳、尔、沾、支”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猜谜语:小姑娘,黑又黑,秋去南方春往北,专吃害虫保庄稼,带把剪刀天上飞。
生答:燕子板书:燕子2.同学们喜欢燕子吗?它可是春天的使者哦!和它打打招呼吧。
同学们喜欢燕子,有一个郑振铎的著名作家,也特别喜欢燕子,写了一篇文章来赞美它呢!同学们想看看他是怎样赞美可爱的燕子的吗?打开课文吧!二、图文对照,初步感悟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交流看到的景物。
2.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描述出来。
3.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高声、可以默读,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读……思考: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画出相关语句,用心品读。
三、记忆字形,检查自学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四篇》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内容为《古诗四篇》。
该课旨在使学生对古代诗词有一定的了解,并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欣赏能力和朗诵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 学生能够掌握《古诗四篇》中的各首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诗词,理解其中的意思。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 学生能够感受诗词带来的美的享受,培养审美情趣。
-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诗词,提高口语表达和语音语调的技巧。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学会欣赏古代诗词的美,培养对优美词句的喜爱和鉴赏能力。
- 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智慧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四篇》中各首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 正确朗读诗词,掌握语音语调的表达技巧。
-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培养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 各首诗词的赏析和理解。
-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诗词,表达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准备1. 课本和课件。
2.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录音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诗词的特点和分类。
2. 研究诗词:通过课件呈现《古诗四篇》中的各首诗词,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朗读诗词:分别安排学生朗读各首诗词,并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师可辅助演示正确的朗读方式和语音语调的表达技巧。
4. 诗词赏析:组织学生一起欣赏诗词,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引导学生从字词、意境和情感等方面来理解诗词的内涵。
5. 拓展阅读: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古代诗歌作品,通过朗读和欣赏,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喜爱。
6. 总结归纳:对本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的作品和朗诵成果。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阅读和朗诵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一、导入新课(约X分钟)开场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古典音乐,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古诗词画面,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向学生简要介绍古诗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三首古诗的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通过讲述小故事或相关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建立对古诗的初步认识。
引导学生了解今天的学习内容——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
通过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对古诗的了解程度,并简要介绍三首古诗的题目和风格特点。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期待和好奇,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的文化背景和作者情况,为深入理解古诗内容做好铺垫。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1. 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兴趣导入;介绍古诗词的重要性,告诉学生本次学习的内容为本册课本第一课《古诗三首》。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新的一学年已经开始,我们即将一同开启充满诗情画意的古诗学习之旅。
今天我们将学习本册课本第一课《古诗三首》。
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古诗词的小知识,激发大家对古诗词的兴趣。
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它们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每一首古诗都是历史的见证,都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和智慧。
学习古诗词,不仅能让我们欣赏到古人智慧的结晶,更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
学习古诗词是我们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本次我们学习的《古诗三首》,是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
这三首古诗分别是:蕴含深刻哲理的《登鹳雀楼》、表达离别之情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及描绘自然美景的《望庐山瀑布》。
这些古诗都有各自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它们的韵味吧!相信同学们对即将学习的《古诗三首》已经充满期待了。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些古诗的世界,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导学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鸳、鸯、惠、崇、豚、减”,会写12个生字“融、燕、鸳、鸯、惠、崇、芦、芽、梅、溪、泛、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默写《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4.养成留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预习内容1.有感情读古诗,认读生字,给下列生字注音。
融()燕()鸳()鸯()惠()豚()崇()芦()芽()梅()溪()泛()减()2.了解诗人。
(1)《绝句》的作者是代诗人,他被称为。
我还学过他的哪些诗:。
(2)《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代诗人。
我还学过他的哪些诗:。
(3)《三衢道中》的作者是代诗人。
我还学过他的哪些诗:。
3.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理解诗意。
《绝句》迟日:。
泥融:。
这首诗的意思是:。
《惠崇春江晚景》芦芽:。
河豚:。
这首诗的意思是:。
《三衢道中》三衢:。
小溪泛尽:。
却:。
阴:。
这首诗的意思是:。
探索学习1.识记生字。
(1)生字组词:融()()燕()()鸳()()鸯()()惠()()崇()()芦()()芽()()梅()()溪()()泛()()减()()(2)辨析形近字并组词。
芽()惠()崇()芦()牙()慧()祟()庐()2.理解诗句。
(1)《绝句》这首诗描写的是的景物(填季节),具体写了哪些事物:。
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诗中告诉我们凡事要亲身经历才能有真实的感受的诗句是:,。
我还不理解的地方是:。
(2)《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诗,通过对(季节)里等事物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一幅的画面,表现出诗人的感情。
(3)《三衢道中》这首诗从这句可以看出来描写的是季节的景物。
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旅途中看到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4)本课的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的感情。
拓展与延伸1.默写《绝句》绝句唐(),。
,。
2.“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诗人观察大自然的美景细致入微,请你选择大自然的一处美景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张庄小学集团化学校三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郭艳审核:张国成学校:授课人:
学案编号:01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内容:一、燕子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重点)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
知识链接:
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文学史家。
生于浙江省永嘉县,原籍福建长乐县。
自主预习,我尝试
一、试着读读下面的词语,拿不准的看看课后生字表,注上音多读几遍。
燕子、乌黑、轻快、翅膀、剪刀、尾巴、活泼、机灵、微风、赶集、聚拢、光彩夺目、增添、生机、掠过、稻田、一转眼、偶尔、一圈、音符、演奏、赞歌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实在不理解的在下面画上横线,在交流中解决。
记一记上面的词语。
(2)注意本课多音字的读音,写出读音并组词。
----() ---() ---() ----()似转几落 ----() ----() ----() ----()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三、默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自主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段话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我参与
1、对子互学(同桌互助,解决疑难,交流分享,共同进步)。
2、组内群学(对子疑难,组内解决,红笔补充,讨论预展)。
展示探究,我愿意
1、展示时,每组选择一个学习内容作为主要展示内容。
2、小组成员要全员参与展示。
3、精彩之处要学会欣赏,错误之处要能宽容并诚恳纠错。
4、及时补充点评,适时与老师同学互动,丰富展示内容。
达标检测,我能行
一. 拼一拼,写一写。
zýng tiün yǎn zòu yÿn fú dàng yàng
()()()()
zàn mþi dào tián jù lǒng lûâguò
()()()()
二、比一比,组词语。
掠()尖()偶()圈()
谅()尘()遇()倦()
三、想一想,填一填。
()的春天()的燕子()的柳丝()的羽毛()的细雨()的花()的尾巴()的翅膀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反思成长,我收获
1、本节课我的表现(优秀良好一般)。
2、把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或要提醒自己的话用红笔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