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南方经济的发展1
- 格式:pdf
- 大小:648.31 KB
- 文档页数:12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内容知识学习七年级历史课本知识的对头是自满。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内容知识,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内容知识(一)南方经济的发展一、人口南迁1、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2、西汉时,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
3、北方人口开始南迁的原因:为了躲避战乱。
4、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5、相关成语:祖逖----闻鸡起舞二、淝水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1、东晋(胜)—前秦(败)。
2、相关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1、农业: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2、丝织业:三国时期,蜀锦。
3、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4、制瓷业:青瓷。
5、城市:建康。
6、 230年,孙权还派人(卫温)航海到达夷洲。
北方的民族汇聚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1、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合称“五胡”。
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1、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⑴、迁都洛阳(从平城迁到洛阳)。
⑵、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内容知识(二)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齐桓公称霸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2、春秋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霸。
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齐恒公任用管仲为相。
4、齐恒公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5、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候盟会,正式成为中原霸主。
二、合纵连横1、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2、战国七雄指:齐、楚、秦、燕、赵、魏、韩等七国。
3、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古书中把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耕作描写为“千耦其耘”。
第16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情感、价值观第二部分课堂教学设计一、关于教材分析与处理1、基础知识:知识识记①了解政权分立的基本特征以及江南六朝的概念②知道北方人口南迁和世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2.能力培养①识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②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③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
④结合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①明确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②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教学要点〗1.重点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这是继春秋、秦汉以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
并对我国南北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难点混乱复杂的政权分立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个中原因错综,时间漫长,政权繁多,政局杂乱,难以简洁明了地讲清楚,学生对此只要有个印象即可。
〖教学建议〗1.政权分立的纷乱通过阅读“东汉至隋政权分合示意图”,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一时期的大致情况,对长达300年的政权分立混乱的状况有个感性的认识。
②知道这一时期江南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朝代名称,知道六朝古都南京。
明确江南六朝在摆脱落后停滞状态和发展地区经济所具有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2.江南经济的发展通过指导学生制作“江南经济开发图表”,使学生对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和概况有进一步的理解。
①人口大量南迁⑴指出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稳定造成的,同时,江南六朝“人口大量南迁”是我国古代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
②⑵运用“北方人口南迁图”,使学生知道三条南迁的路线的大致情况。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知道北方人口的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二、能力目标1、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2、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
三、情感目标明确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通过此学习,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
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这是继春秋、秦汉之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并对我们南北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一、人口大量南迁一是指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造成的,同时,“人口大量南迁”是我国古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
二是运用“北方人口南迁图”,使学生知道三条南迁路线的大致情况。
三是分析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作用:一是改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有利于垦辟荒地;二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资料]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往往与战争有关。
从东汉末军阀混战开始,虽中间有三国的局部缓和、西晋短暂统一的间歇,但“八王之乱”后接着更是出现空前的大混乱、大破坏,内乱不已,战火遍野,北方人口大量逃移形成的人口流动,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史所罕见。
西晋后期,经过东晋,直到南朝,北方战乱频仍,流民避乱到江南的十居六七。
大体自永嘉元年(307年),晋元帝时为琅邪王,移镇建业时的前后,就有大批北民南迁。
如祖逖迁居淮泅,后再南渡。
及洛阳失守,石勒南至葛陂(河南新蔡北),又一次大量人民南渡。
桓温北伐关中和败退前后,也有许多人民南迁。
桓温即曾迁关中、洛阳数千家到南方。
及至荷坚南下,淝水之战时,也有许多北方流民渡江。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北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八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南方比较安定②北方人口大量南下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C、南方地区比较安定D、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起到促进作用B、江南人民开始重视农业生产C、.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技术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有( )①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②自然条件优越③战乱少,社会稳定④国家的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技术等C、南方战乱少,社会较稳定D、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A、东汉末年B、西晋初年C、西晋末年D、东晋初年【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后果是( )A、江南经济的发展B、北方文化繁荣C、专制统治加强D、国家统一完成【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其中人口达百万,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都市的是。
( )A、洛阳B、官渡C、成都D、建康【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为南朝青瓷莲花尊,反映了当时南方制瓷业较高的发展水平。
初一历史南方经济的发展试题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方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B.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C.南方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D.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答案】B【解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ABCD都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原因。
其中,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最主要原因。
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2.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长平战役B.官渡战役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和曹操在赤壁之间进行一场战争。
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符合题意;长平战役发生在战国末期的秦国和赵国之间,A不合题意;官渡之战是发生在袁绍和曹操之间的一次战争,是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决定之战。
B不合题意;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年,东晋时期北方的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
D不合题意。
由此分析可知,ABD 不合题意,选择答案C。
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概述的是()A.都江堰修筑的功效B.张骞通西域的结果C.佛教传入中原的过程D.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魏晋时期,北民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的发展,为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故选D。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更无千金之家。
——《史记》材料二(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1)材料一反映的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如何?(2)材料二反映,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的经济有哪些发展?(3)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