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过渡段)掺比计算表
- 格式:xls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路堤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工法1 前言1.1工艺概况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铁路设计时速不断提高,对铁路路基设计、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铁路路堤是由基床及路基本体两部分组成,基床是列车动应力作用的有效部分,基床的强度和稳定性须能适应复杂的动荷载和自然条件的变化,以防止基床病害的产生。
基床又分为基床表层及基床底层两部分,基床表层是轨道的直接基础,受到列车动荷载的剧烈作用。
路堤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法就是在新形势下发展并成熟起来的。
1.2工艺原理利用碎石的强度及各种级配碎石颗粒间的摩擦作用、嵌锁作用和粘结作用,再通过碾压达到压实标准,以足够的强度及刚度传递和分散列车动静荷载,提高路堤的稳定性。
2 工艺特点1、采用场拌级配碎石,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安全易保证,施工效果好。
2、压实标准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三个指标,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3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铁路路堤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施工。
4 主要技术标准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3、《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4、设计图纸及合同文件5 施工方法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级配碎石,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工艺组织施工。
自卸汽车运料,摊铺机摊铺,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试验检测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三个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工艺流程图1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图6.2操作要点6.2.1施工前准备进行级配碎石材质及级配试验,材质及级配均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调试拌合设备,确保拌合设备计量准确;施工前做好级配碎石备料工作,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砂砾等集料分别堆放。
在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混合料颗粒密度、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等工艺参数。
路基级配碎石施工技术交底一、概述我施工管段路基级配碎石施工长度为3公里,分三段进行施工,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厚度为0.6m。
级配碎石压实度标准二、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级配碎石采用《铁路碎石道床底碴》的标准要求,其配比由中铁四局中心试验室制定,并由六公司设拌合站为我项目部集中供料。
经试验,确定级配碎石施工级配为:20~30㎜:10~20㎜:5~10㎜:5 ㎜以下438㎏:482㎏:504㎏:766㎏20%:22%:23%:35%加4%的水,即1m3的级配碎石加水91.25㎏。
注:20~30、10~20、5~10均为材料粒径,单位:㎜(2)、各作业队须配备的机械设备(3)、人员配备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施工人员配置30人左右。
三、施工过程(1)由于级配碎石总填厚为0.6m,按两层进行施工,先基床下层填筑35㎝厚,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再基床上层25㎝厚采用摊铺机或推土机配合平地机进行施工。
(2)为保证基床表层填筑厚度,测量基床底层顶面标高,打桩控制基床表层下层的虚铺厚度,为精确控制填筑标高,按路基设计断面每10米打设断面桩。
在所打设的断面桩上按交底标高打上标记。
左、右边桩分别用细红绳按所作标记挂线控制。
(3)摊铺:自卸车将拌好的级配碎石运到现场后,听从现场施工人员的指挥,卸料时尽量做到轻、稳,尽可能将拌和料的离析降到最小,卸料间距按下式计算:间距=√每车方量/虚铺厚度压实方:松散方=1:1.174。
虚铺厚度采用35㎝,压实后厚度平均值为29.8 ㎝。
压实系数为35/29.8 = 1.174摊铺时的虚铺厚度以实际所要铺的厚度乘以压实系数。
压实系数依据试验段施工确定。
基床表层下层采用推土机按桩位所示标高粗略摊平,平地机精确摊铺,整平。
人工横向拉线,将凹凸不平的地方人工用铁锹铲平,平地机反复多次精确整平,到平整度、标高均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级配碎石摊铺时,如出现部分集料发生离析,需进行人工二次拌和后使用。
哈大铁路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与现场检测摘要:通过分析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加强现场施工控制,多个检测技术指标,确保路基填筑质量。
关键词: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试验段;现场检测控制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subgrade transition section graded gravel mix proportion design, strengthening the control of on-site construction, testing technology indicator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roadbed construction.key words: graded gravel; mixture ratio design; test section; field testing control中图分类号:u41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1前言高速铁路以其快速、可靠、舒适、经济等特点,赢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铁路发展方向;众多的优越性,必然有着更高的施工质量要求,对于保证施工质量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
高速铁路高安全性、高舒适性要求轨道结构在列车荷载长期动力作用下保持高平顺性,这就要求严格控制路基、桥涵和隧道工程的工后沉降。
从概念上来看,差异沉降包含在不均匀沉降中,不均匀沉降、均匀沉降则包含在工后沉降中。
线路设计、施工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工后沉降、消除不均匀沉降。
从满足列车高速、安全、舒适度要求出发,控制线路的沉降满足规范要求是最终目标,追求差异沉降、不均匀沉降为零是线下工程的理想目标。
为了能满足路基沉降要求,在路桥、路隧道等设置了过渡段,最大限度减少路基差异沉降。
目前从已建成的高速铁路来看,成败的关键在于路基的施工,路基的成败关键在于过渡段。
**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内容**客运专线**站场以及维修工区、牵出线(DK119+395.37~DK122+767,GDK122+767~GDK123+540.5,LYK9+400~LYK10+600)的过渡段加5%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加3%~5%水泥级配碎石填筑。
1.2、试验段要求:试验段按级配碎石掺5%水泥、级配碎石掺3%水泥分别进行现场工艺试验。
1.3、施工步骤:过渡段:过渡段基底处理(表层清理)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拌和水泥级配碎石(材料需检验合格)汽车运至施工现场台背、基坑回填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碾压过渡段基床底层分层填筑、碾压过渡段基床表层分层填筑、碾压养护质量检测与验收形成试验段成果。
1.4、所需设备:Pc300-5挖掘机、柳工LG859装载机、山东TY220推土机、加拿大冠军牌740A平地机、BW219D宝马压路机(力压68t)、17t 重庆铁马自卸车,WCB-300稳定土拌和设备。
2 试验目的为确保**铁路客运专线洛阳南站的过渡段级配碎石工程质量,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混合料颗料密度、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等工艺参数,用以指导本标段内的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
3 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4 适用范围根据各方面综合考虑,在DK120+100 1-1×1.6m框架涵过渡段作为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
试验总结出最佳施工工艺用于指导本标段内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
5 试验内容5.1、石料:通过对施工地点附近的石场进行多次调查并能过试验,最终确定采用**石场石料作为级配碎石石料,能过室内试验确定级配碎石配合比,破碎卵石(5~16mm):破碎卵石(16~31.5mm):石粉=30%:20%:50%,过渡段基床表层掺5%水泥,过渡段基床表层掺5%水泥,过渡段本体及回填掺3%水泥。
高铁级配碎石某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运营时速达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代表着当时我国铁路设计和施工技术的最高水平。
该线在基床表层和桥涵过渡段首次设计为采用“级配碎石”进行填筑,达到设计要求的级配碎石,能够确保承接、传递和均匀分布上层荷载,使高速列车在桥涵过渡段快速平稳通过,从而将对保证列车的高速和平稳运行起到极关键的作用。
1 “级配碎石”的定义铁路“级配碎石”的定义应为:用天然砂砾、坚硬的岩石、砾石、稳定的矿物料经破碎筛选后其各种粗细颗粒组成符合密实级配要求的混和料,该混和料称为“级配碎石”。
2“级配碎石”的质量要求(1)符合 TB/T2897-1998 《铁路碎石道床底碴》的技术要求、试验规则。
(2)符合某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细则》对“级配碎石”的检验技术标准,该标准如下:3“级配碎石”的设计3.1原料取用某施工的XXX、XXX标段所用级配碎石原料均需从平均运距80km以外的辽阳运来,级配碎石主要由石灰块岩轧制的粗细颗粒掺配而成。
3.2设计方法配合比设计主要采用了三种方法,对这三种方法我们归纳和命名如下:⑴计算法:将拟采用的不同粒径的几种原料分别筛分后,然后根据规范中级配要求(宜取中值)计算几种料掺配比例。
⑵试配法:根据规范级配要求,按照“优选法”反复比选进行配料,直至符合要求。
⑶补缺法:对一种主料(主要为未筛分碎石)进行筛分分析后,通过改进轧制机械,改变筛孔使主料达到最佳状况,然后再掺入级配中所缺的石屑、石粉、砂等附料使组成料完全符合级配。
3.3下面是某各基层使用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级配碎石配比:5mm石屑三种原料掺配,比例为40.4%:15.0%:44.6%~10mm碎石,0~31.5mm碎石, 5~①55mm石屑三种原料掺配,比例为35%:25 %:40%~10mm碎石,0~30mm碎石,5~②105mm石屑二种原料掺配,比例为50%:50%~31.5mm未筛分碎石,0~③05mm石屑,细砂三种原料掺配,比例为50%:35%:15%~40mm未筛分碎石,0~④040mm一种未筛分碎石~⑤040mm未筛分碎石,细砂二种原料掺配,比例为85%:15%~⑥0。
1、级配砂砾石施工工艺流程为:底层验收→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
2、级配砂砾石材质要求及配比根据设计要求,拌制后的级配砂砾石要达到如下标准:方孔筛边长mm 0.075 0.1 0.5 1.7 7.1 16 25 45过筛质量百分率 0-7 0-11 7-32 18-46 41-75 67-91 82-100 100(1)且0.5mm筛以下的细集料中通过0.075mm筛的颗粒含量应小于等于66%;(2)在粒径大于16mm的粒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不少于30%;(3)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洛杉矾磨耗不大于50%;(4)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12%;(5)粒径小于0.5mm的细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数小于6%;(6)粘土团及其它杂质含量的质量百分率小于等到于0.5%。
经现场地材调查及取样试验,结合本区石料量少、运距远的特点,选用砂砾石场的粗、细集料。
经铁五局中心试验室反复试配,各种集料调整后的比例如下:2-4CM砂砾石:1-3CM砂砾石:0.5-2CM砂砾石:0.5-1CM砂砾石:石粉:水=12:19:15:24:30:4.8。
经坚固性试验,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为 5.0%;经磨耗试验,洛杉矶磨耗率为32.3%;石粉液限为20.4%,塑性指数为5.8%。
各种规格集料均满足相应的标准。
3、级配砂砾石拌和、运输采用山西榆次筑路机械厂生产的SWB300型水泥稳定土拌和调设备。
该设备配备5个容量各为6.5M3的配料斗,通过电磁调速电机(调速范围为1250~125r/min),结合各种集料的容重和比例进行调速。
一旦调速电机调试好后不能随意调整。
各种集料从料斗出料口出来后,经输送皮带传送至拌和缸。
拌和缸为二个18.5Kw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带动的强制式搅拌机。
该搅拌缸的生产效率要可达200~250m3/小时。
经搅拌缸拌制后的成品经传输皮带传至成品料仓。
级配碎石365JT施工工艺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时速达200Km的高速铁路,其路基工程具有强度高、刚度大、整体性强、工后沉降小的特点(路基工后沉降不大于15Cm,过渡段工后沉降不大于8Cm,工后沉降速率不大于4Cm/年)。
根据《暂规》及365JT设计施工图,要求基床表层0.6M及过渡段均填筑级配碎石。
级配碎石填筑压实后,要求基床表层达到孔隙率n<15%,地基系数K30>190Mpa/m,过渡段达到孔隙率n<20%,地基系数K30>150Mpa/m。
同时还得满足相应的检测指标(包括几何尺寸、平整度、横坡、标高等)。
为确保级配碎石施工后达到设计标准,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予以质量控制:1、各种集料材质要求及配比;2、拌合、运输;3、摊铺、压实;4、修整。
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流程为:底层验收→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
一、级配碎石材质要求及配比根据设计要求,拌制后的级配碎石要达到如下标准:方孔筛边长mm 0.075 0.1 0.5 1.7 7.1 16 25 45过筛质量百分率 0-7 0-11 7-32 18-46 41-75 67-91 82-100 1001、且0.5mm筛以下的细集料中通过0.075mm筛的颗粒含量应小于等于66%;2、在粒径大于16mm的粒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不少于30%;3、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洛杉矾磨耗不大于50%;4、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12%;5、粒径小于0.5mm的细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数小于6%;6、粘土团及其它杂质含量的质量百分率小于等到于0.5%。
经现场地材调查及取样试验,结合本区石料量少、运距远的特点,选用北宁市汪家坟碎石场的粗、细集料。
经铁五局中心试验室反复试配,各种集料调整后的比例如下:2-4CM碎石:1-3CM碎石:0.5-2CM碎石:0.5-1CM碎石:石粉:水=12:19:15:24: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