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五年级上册 数学1-10完整通过版
- 格式:doc
- 大小:261.00 KB
- 文档页数:25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认识负数达标试题(苏教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姓名等第1、先读一读下面这些温度,再写下来。
汽油蒸发的温度是四十摄氏度。
()℃汽油凝固的温度是零下十八摄氏度。
()℃金星表面的最高温度是四百六十五摄氏度。
()℃2、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放入相应的框内。
$-8 +23 -34 -0 46正数负数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升降机上升12米记作+12米,下降20米记作()米。
(2)庆丰大厦共有24层,地面以下有2层。
地面以上第5层记作+5层,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层,地面以上第1层记作()层。
(3)妈妈于8月8日在银行存入50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元;9月29日取出4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元。
4、如果李华向东走20米,记作+20米,那么李华向西走43米,记作()米。
;如果李华向北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李华走了-30米,表示他()。
5、转动转盘,如果顺时针转动4圈,可以记作“+4”的话,那么逆时针转动3圈,可以记作(),同样,“+6”表示(),“-8”表示()。
6、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水沸腾的温度是()℃。
水结冰的温度是()℃。
7、明明家在苏果超市的南边300米处,记作+300米,现在他从家往北走5分钟,每分钟走120米,5分钟后他所在的位置可以用什么数表示8、下午1时的气温是6℃,傍晚6时的气温比下午1时下降了4℃,凌晨5时的气温比下午1时低9℃。
傍晚6时的气温是多少凌晨5时的气温是多少`9、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小明和小刚骑车从相距500的A、B两地同时向相反的方向骑,小明每分行200米,小刚每分行300米,多长时间,两人相距5千米苏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认识负数》过关测试一、填空。
-1、-10℃读作( ),表示( ),以海平面做0米,+米读作( ),表示( )。
2、摄氏度可表示为( ),零下23摄氏度可表示为( ),青藏铁路最高点海拔高度为5072米,记作( ),读作( )。
2016秋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复习题篇一:2015-2016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测试题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填空题。
(20分)1、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的小数点对齐。
2、0除以一个非0的数仍得();任何两个相同的数(0除外)相除,商是()。
3、4×1.25×0.8×2.5应用()和()可以使计算简便。
4、5.8657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保留整数约等于()。
5、0.444…记作(),2.13535…记作()。
6、根据132÷12=11,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13.2÷0.12=()13.2÷1.2=()7、师徒合做42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做32个,徒弟每小时做28个,两个合做()小时完成任务。
8、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0倍,商就()。
9、在○里填上“>”、“<”、或“=”2.4÷1.2○2.40.35÷0.99○0.350÷9.9○9.97.25÷3.2○7.25÷1.510、如果一个三位小数取近似值是8.70,那么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0分)1、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也扩大10倍。
()2、0.25÷0.12的商一定小于0.25。
()3、0.328328是循环小数。
()4、除不尽时,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5、1.47÷1.2的商是1.2,余数是3。
()三、选择题。
(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1、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
A、除数B、商C、被除数2、下列各数是循环小数的是()A、0.151515B、0.1515……0.C、5115123、除数大于1时,商()被除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篇一:2016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4-9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分析并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有条理地一一列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1.预习题:王大叔用24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1)指名读题(2)明确“读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展示预习(1)小组交流(2)指名展示(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几种解答方法:列表、画图、数的分成等)列表:24÷2=12(米)数的分成:24÷2=12(米)1×11=11 2×10=20 3×9=27 4×8=32 5×7=35 6×6=36 画示意图:(图略)3.评价反思评价:针对展示作业“生生、师生”互评。
反思:问题1:条件“24根1米长的木条”中隐藏着哪些数学信息?问题2:算式“24÷2=12(米)”表示什么意思?问题3:知道了长与宽的和,是不是这个长方形就已经确定了?1小结:虽然长与宽的和一定,但围成的长方形不止一种情况,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把各种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作比较。
4.揭示课题(1)比较各种不同方法的解答过程,体验列举的有序性。
(2)揭示课题:有序思考可以做到列举的情况不重复、不遗漏。
第一单元测评一、填空。
1.7.964保留一位小数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2.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它们的差乘0.1,积是()。
3.8.79×15的积是()位小数。
4.0.56 kg=()g1.6元=()角=()分5.19.36×4.5=87.12,那么193.6×45=()。
6.4.7×10.2=4.7×()+4.7×()7.在○里填上“>”“<”或“=”。
0.58×0.99○0.58 4.76×1○4.769.48×1.1○9.483.725×0.428○0.428×3.7258.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的近似数约是2.6,这个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判断。
1.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小。
()2.3.440与3.44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也相同。
()3.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乘0.99的积一定比它本身小。
()4.4.6×3.7=460×0.037()三、选择。
1.8.8837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A.8.883 B.8.884 C.8.88382.已知甲×0.99=乙×1.01(甲、乙均不等于0),则()。
A.甲<乙B.甲=乙C.甲>乙3.下面与2.6×6.8的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260×0.68 B.0.26×68C.26×6.8 D.0.026×684.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约是2.7,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A.2.75 B.2.74 C.2.65四、直接写得数。
6.2×0.3= 2.5×0.8=0.06×5=0.16×25=5×2.1=0×48.76=五、用竖式计算。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35×1.7≈ 5.63×3.9≈六、简算。
简易方程第一讲(用字母表示数)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课型教学目标1、弄清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的含义及解方程的原理。
2、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能准确解答。
3、会灵活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重、难点1、弄清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的含义及解方程的原理。
2、会灵活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课首沟通师述:这次学习的主要是要求我们学会用字母可以表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当在数字与字母或数字与括号之间相乘时,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但在省略乘号的时候,要把数字写在字母或括号的()。
当字母在等式中代表什么数时,我们应当怎么去解决的问题。
知识导图课首小测口头小测提问:8+9=17 a+b=c 90+3x=120这些可以统称为什么;又有哪些区别?口答:加法:一个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乘法:因数=(),除法:被除数=(),除数=()书面小测1. 解下列方程90+3x=120 x-12×3=20【学有所获】进一步弄清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掌握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答的方法。
导学一:典型例题与易错题分析知识点讲解 1例如:a×b×7.5可以简写为:7.5・a・b或7.5ab。
例 1. 结合a2和2a 的表达方式填空。
42 =()×()=();52 =()×()=()4×2 =()+()=();5×2=()+()=()我爱展示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1)8×a=()(2)25×a×b×s=()(3)m×10=()(4)8×x×x=()(5)x×x-4=()(6)C×8+a=()2.用字母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a表示工作效率,t表示工作时间,s表示工作总量S= a= t=(2)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S= v= t=(3)a表示单价,x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C= a= x=3.一块地为a公顷,另一块地为b公顷,共收粮食x千克,这两块地平均每公顷收粮食()千克。
一、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或者S=a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三角形的周长 =三边之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0 四边形内角和=36009、多边形内角和=(边数-2)×1800二、数量关系1、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总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数量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时间=工效工作总量÷工效=时间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 + 减数7、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8、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9、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10、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三、单位间的进率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1公里=1千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亩≈666.667平方米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米 = 1方容积单位: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时间单位: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星期=7天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年=4个季度 1个季度=3个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四、定义、定理、性质(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精选单元测试题库(1—10)一、先读一读,再把正数和负数填入相应的圆圈内。
-8 +59 0 +639 -270 -2二、填空题。
(1)有着约9000年历史的杰里科,被认为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城市,也被认为是人类最早兴建的城市之一。
其低于海平面300米,可记作海拔( )米。
(2)世界上最低的气温记录是在南极洲东方站测得的,为零下89.2℃,记作( )℃,读作( )。
(3)中国海拔最高的城市——那曲,平均高度高于海平面4500米;记作( )。
三、写出4个正数和4个负数。
正数:负数:四、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
五、某年12月份我国几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城市北京厦门哈尔滨南京平均气温/℃一3 14 一l3 6把这四个城市l2月份的平均气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六、五(3)班举行“l分钟俯卧撑"测试,把l5次作为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表示。
请用正负数记录成绩,填入下表。
姓名张辉李欣然王一磊徐建国陶军丁佳佳次数1l 21 18 13 14 19成绩习题训练(二)一、填空题。
(1)学校图书馆每天还入图书85本,记作+85本,那么借出图书94本可记作( )。
(2)如果-150元表示支出150元,那么+200元表示( )。
二、存下面的方框单埴上正确的数。
三、下面是小红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
请你在“收支”一栏里填入正数或负数。
日期项目收支6月7日爸爸妈妈共领取工资3800元6月9日给爷爷奶奶生活费700元6月12日妈妈购买衣服l80元6月18日爸爸获得奖金700元6月30日缴水、电、煤气、电话费220元6月l~30日购买食品等880元四、(1)小东在+3点的位置上,他走到-2点位置是向( )走了( )格。
(2)小东在+1点位置上,先向东走了3格,又向西走了8格,他最后停在( )的位置上。
五、中央电视台某栏目组举办环保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基本分都是l00分,请算出每个代表队的最后得分。
2016年第十四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试卷(五年级第1试)一、填空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3分)20.16×32+2.016×680=.2.(3分)小猫咪A、B、C、D、E、F排队依次从猫妈妈手中领鱼干,每只小猫咪每次领一条,领完后在道队尾继续排队领,直到鱼干发完.若猫妈妈有278条鱼干,则最后一个领到鱼干的小猫咪是.3.(3分)某房间内的一堵墙上挂有一面镜子,且这堵墙的对面有一块电子表,李明聪镜中看到电子表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间是.4.(3分)如果自然数a、b、c、d除以6都余4,则a+b+c+d除以3,所得的余数是.5.(3分)三位偶数A、B、C、D、E满足A<B<C<D<E,若A+B+C+D+E=4306,则A最小.6.(3分)将100按“加15,减12,加3,加15,减12,加3,…”的顺序不断重复运算,运算26步后,得到的结果是.(1步指每“加”或“减”一个数)7.(3分)如图,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3分)某商店的同种点心有大小两种包装礼盒,大盒85.6元一盒,内有点心32块,小盒46.8元一盒,内有点心15块,若王雷用654元买了9盒点心,则他可得点心块.9.(3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若AB=8,DC=10,S△AMD=10,S△BCM=15,则梯形ABCD的面积是.10.(3分)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分别是3和135,求这两个数的差最小是.11.(3分)14袋糖果每袋的平均重量经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第一位等于90.2克,已知每袋糖果的重量都是整数,则这14袋糖果的总重量是.12.(3分)从数字1,2,3,4,5中任意取4个组成四位数,则这些四位数的平均数是.13.(3分)某数学竞赛有10道题,规定每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或不答扣2分.A、B两人各自答题,得分之和是58分,A比B多得14分,则A答对道题.14.(3分)如图,若长方形S长方形ABCD=60平方米,S长方形XYZR=4平方米,则四边形S四边形EFGH=平方米.15.(3分)有一个三位数A,在它的某位数字的前面添上小数点后得数B,若A ﹣B=478.8,则A=.16.(3分)商店里有若干个柚子和西瓜,其中西瓜个数是柚子个数的3倍.如果每天卖出30个西瓜和20个柚子,3天后,西瓜个数比柚子个数的4倍少26.则商店里原有个柚子.17.(3分)已知a、b、c是3个彼此不同的质数,若a+b×c=37,则a+b﹣c最大是.18.(3分)李双骑车以320米分钟的速度从A地驶向B地,途中因自行车故障推车继续向前步行5分钟到距B地1800米的某地修车,15分钟后以原来骑车速度的1.5倍继续向前驶向B地,到达B地时,比预计时间多用17分钟,则李双推车步行的速度是米/分钟.19.(3分)如图,将一个等腰三角形ABC沿EF对折,顶点A与底边的中点D 重合,若△ABC的周长是16厘米,四边形BCEF的周长是10厘米,则BC=厘米.20.(3分)解放军战士在洪水不断冲毁大坝的过程中要修好大坝,若10人需45分钟,20人需要20分钟,则14人修好大坝需分钟.2016年第十四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试卷(五年级第1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3分)20.16×32+2.016×680=2016.【分析】把2.016×680变形为20.16×68,然后根据乘法的分配律简算即可.【解答】解:20.16×32+2.016×680=20.16×32+20.16×68=20.16×(32+68)=20.16×100=2016故答案为:2016.【点评】本题利用具体的算式考查了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2.(3分)小猫咪A、B、C、D、E、F排队依次从猫妈妈手中领鱼干,每只小猫咪每次领一条,领完后在道队尾继续排队领,直到鱼干发完.若猫妈妈有278条鱼干,则最后一个领到鱼干的小猫咪是B.【分析】共有6只小猫咪,278÷6=46…2,容易得出答案.【解答】解:共有6只小猫咪,每发6条鱼重复出现,而278÷6=46…2,余数是2,则最后一个领到鱼干的小猫咪是B.故答案为:B.【点评】关键是找出周期,本题周期=6.3.(3分)某房间内的一堵墙上挂有一面镜子,且这堵墙的对面有一块电子表,李明聪镜中看到电子表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间是02:55.【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实际的实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颠倒,关于镜面对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画图如下:所以,此时的实际时间是02:55.故答案为:02:55.【点评】本题考查了镜面对称知识,得到相应的对称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点是作出相应的对称图形;注意2、5的关于竖直的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是5、2.4.(3分)如果自然数a、b、c、d除以6都余4,则a+b+c+d除以3,所得的余数是1.【分析】自然数a、b、c、d除以6都余4,则a、b、c、d都可以表示为6×整数+4,后面分析就简单了.【解答】解:因为自然数a、b、c、d除以6都余4,所以a、b、c、d都可以表示为:6×整数+4,四个这样的数的和是:6×整数+16,除以3余1,所得的余数是1.答案是1.【点评】能被6整除,一定能被3整除,只需要把四个余数加起来,看除以3余几,就是答案.5.(3分)三位偶数A、B、C、D、E满足A<B<C<D<E,若A+B+C+D+E=4306,则A最小326.【分析】最大的三位偶数是998,要使A最小,则要让其他的4个数(B、C、D、E)尽量最大,由于三位偶数A、B、C、D、E满足A<B<C<D<E,所以E 最大是998,D最大是996,C最大是994,B最大是992,用5个数的和4306减去B、C、D、E这4个数的和就是A的值;据此解答.【解答】解:最大的三位偶数是998,要满足A最小且A<B<C<D<E,则E最大是998,D最大是996,C最大是994,B最大是992,4306﹣(998+996+994+992)=4306﹣3980=326,所以此时A最小是326.故答案为:326.【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最大的三位偶数是998,要使A最小,则要让其他的4个数(B、C、D、E)尽量最大.6.(3分)将100按“加15,减12,加3,加15,减12,加3,…”的顺序不断重复运算,运算26步后,得到的结果是151.(1步指每“加”或“减”一个数)【分析】加15,减12,加3,…,就相当于每一个计算周期运算3步,增加:15﹣12+3=6,则26÷3=8…2,即运算26步经过了8的计算周期,再加15,减12各一次,然后用100加上6×8,再加上15,再减去12即可.【解答】解:每一个计算周期运算3步,增加:15﹣12+3=6,则26÷3=8…2,所以,100+6×8+15﹣12=100+48+3=151答:得到的结果是151.故答案为:151.【点评】这一类问题一般要利用余数的知识来解答.这就要求我们对题目要仔细审题,判断其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也就是找出循环的固定数,然后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数,最后根据余数得出正确的结果.7.(3分)如图,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72.【分析】可以将图中阴影部分的三角形进行剪切和拼接,变成都是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最后再数出正方形的个数,即可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解:根据分析,如图,将阴影部分进行剪切和拼接后得:此时,图中阴影部分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8个,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2×2=4,故阴影部分的面积=18×4=72.故答案是:72.【点评】本题考查了剪切和拼接,突破点是:将阴影部分进行剪切和拼接,数出小正方形的个数,从而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8.(3分)某商店的同种点心有大小两种包装礼盒,大盒85.6元一盒,内有点心32块,小盒46.8元一盒,内有点心15块,若王雷用654元买了9盒点心,则他可得点心237块.【分析】设大合x 盒,小盒y 盒,依题意有方程:85.6x +46.8(9﹣x )=654解方程可知大小各多少盒,进而可求出块数.【解答】设大合x 盒,小盒y 盒,依题意有方程:85.6x +46.8(9﹣x )=654解方程得x=6,9﹣6=3.所以大合6盒,小盒3盒,共有32×6+15×3=237块.答:可得点心237块.【点评】本题如果用算术法求解,要用假设法.可先假设9盒全是15块一盒的,应花钱46.8×9=437.4元,比实际少232.8元,这是把其中的大合看成了小盒, 1大合看成了1小盒少算85.6﹣46.8=38.8元,大合有232.8÷38.8=6盒,小盒9﹣6=3盒.9.(3分)如图,在梯形ABCD 中,若AB=8,DC=10,S △AMD =10,S △BCM =15,则梯形ABCD 的面积是 45 .【分析】△ADM 、△BCM 、△ABM 都等高,所以S △ABM :(S △ADM +S △BCM )=8:10=4:5,已知S △AMD =10,S △BCM =15,即可求出S △ABM 的面积,进而求出梯形ABCD 的面积.【解答】解:△ADM 、△BCM 、△ABM 都等高,所以S △ABM :(S △ADM +S △BCM )=8:10=4:5,已知S △AMD =10,S △BCM =15,所以S △ABM 的面积是:(10+15)×=20,梯形ABCD 的面积是:10+15+20=45;答:梯形ABCD 的面积是45.故答案为:45.【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对应底的比.突破口是得到S△ABM:(S△ADM+S△BCM)=8:10.10.(3分)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分别是3和135,求这两个数的差最小是12.【分析】首先要知道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如何求得的,最大公约数是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积,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和独有因数的积,所以用最小公倍数除以最大公约数就得到了两个数的独有因数的积,并且两个数的独有因数应该是互质的,然后根据质因数求出差最小的两个数即可.【解答】解:因为135÷3=45,45分解成两个互质的数有两种情况即1和45、9与5,所以差最小的是:9和5,所以这两个数分别是:9×3=275×3=1527﹣15=12答:这两个数的差最小是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解题关键是:最小公倍数除以最大公因数就得到了两个数的独有因数的积,并且两个数的独有因数应该是互质的.11.(3分)14袋糖果每袋的平均重量经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第一位等于90.2克,已知每袋糖果的重量都是整数,则这14袋糖果的总重量是1263克.【分析】首先判断出这14袋糖果每袋的平均重量大于等于90.15和小于90.25之间,这14袋糖果的总重量大于或等于90.15×14=1262.1克和小于90.25×14=1263.5之间,然后求出这14袋糖果的总重量即可.【解答】解: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精确到一位小数能得到90.2的数值范围是:(大于等于90.15和小于90.25之间)所以这14袋糖果的总重量大于或等于90.15×14=1262.1克和小于90.25×14=1263.5之间,因为每袋糖果的重量都是整数,所以糖果的总重量也是整数,在1262.1和1263.5之间只有1263是整数,所以这14袋糖果的总重量是1263克.答:这14袋糖果的总重量是1263克.故答案为:1263克.【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这14袋糖果每袋的平均重量大于等于90.15和小于90.25之间.12.(3分)从数字1,2,3,4,5中任意取4个组成四位数,则这些四位数的平均数是3333.【分析】千位上从5个数字有选择一个,就有5种选择的方法,百位上从剩下的4个数字中选择一个有4种不同的选择方法,十位上从剩下的3个数字中选择一个有3种选法,个位上从剩下的2个数字中选择一个有2种选法,它们的积就是全部的选择方法;5×4×3×2=120(种);组成的四位数中,千位上是1的有24个数字,同理百位上是2,3,4,5的各有24个数字,十、个位上是1,2,3,4,5的也各有24个数字,即1,2,3,4,5在每个数位上各出现的24次,出现的次数相同,所以所有四位数的平均数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是1,2,3,4,5这5个数字的平均数.【解答】解:5×4×3×2=120(个),1×4×3×2=24(个),即1,2,3,4,5在每个数位上各出现的24次,可以组成120个不同的四位数;(1+2+3+4+5)÷5=3;那么平均数的各个位上的数字都是3,这个平均数就是3333.答:这些四位数的平均数是3333.故答案为:3333.【点评】根据乘法原理求出可以组成四位数的个数,再根据这些四位数的特点,找出它们的平均数.13.(3分)某数学竞赛有10道题,规定每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或不答扣2分.A、B两人各自答题,得分之和是58分,A比B多得14分,则A答对8道题.【分析】因为得分之和是58分,A比B多得14分,根据和差公式可得A得了(58+14)÷2=36分,假设全部答对,则应得分为10×5=50分,则共相差50﹣36=14分,因为答错一道或不答和答对一道相差2+5=7分,所以答错14÷7=2道题.【解答】解:(58+14)÷2=72÷2=36(分)答错:(5×10﹣36)÷(2+5)=14÷7=2(道)答对:10﹣2=8道.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了和差问题与鸡兔同笼问题的综合应用,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14.(3分)如图,若长方形S长方形ABCD=60平方米,S长方形XYZR=4平方米,则四边形S四边形EFGH=32平方米.减去S 【分析】将图中面积相等的图形标出来,即等积变形,即长方形S长方形ABCD四边形后剩的八个三角形的面积可分成两半,一半再四边形EFGH中,长方形XYZR从而由此可以求得S.四边形EFGH【解答】解:根据分析,如下图所示:长方形S=S长方形XYZR+△AEF+△EFR+△FBG+△FGX+△HCG+△HGY+△DHE+△长方形ABCDHEZ=S长方形XYZR+2×(a+b+c+d)⇒60=4+2×(a+b+c+d)⇒a+b+c+d=28=△EFR+△FGX+△HGY+△HEZ+S长方形XYZR四边形S四边形EFGH=a+b+c+d+S长方形XYZR=28+4=32(平方米).故答案是:32.【点评】本题考查了等积变形,本题突破点是:利用等积变形,将四边形的面积分割成四个三角和一个长方形,最后求和.15.(3分)有一个三位数A,在它的某位数字的前面添上小数点后得数B,若A ﹣B=478.8,则A=532.【分析】A﹣B=478.8,差是一位小数,说明B也是一位小数,原来的三位数A 变成一位小数就缩小了10倍,也就是A﹣B的差是B的9倍,用478.8除以9即可求出B,再把B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A.【解答】解:A﹣B=478.8,则:B是A缩小10倍得到的478.8÷(10﹣1)=478.8÷9=53.2那么A=53.2×10=532.故答案为:532.【点评】此题应认真分析,通过观察数字得出:小数点,必在十位和个位之间,再根据差倍公式求解即可.16.(3分)商店里有若干个柚子和西瓜,其中西瓜个数是柚子个数的3倍.如果每天卖出30个西瓜和20个柚子,3天后,西瓜个数比柚子个数的4倍少26.则商店里原有176个柚子.【分析】首先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表示出所有的数量列方程即可.【解答】解:依题意可知:3天后卖出90个西瓜和60个柚子.数量差为30个.设后来柚子是x个,西瓜是4x﹣26个.那么原来柚子是x+60个,原来西瓜是4x ﹣26+90;4x+90﹣26=3(x+60),x=116.故答案为:176【点评】本题的考查差倍问题的理解和运用,方程比较简单容易理解,问题解决.17.(3分)已知a、b、c是3个彼此不同的质数,若a+b×c=37,则a+b﹣c最大是32.【分析】要使a+b﹣c的值最大,就要使c的值最小,最小的质数是2,所以c=2;则可得:a=37﹣b×c=37﹣2b,然后再使b最小即可.当b=3时,a+3×2=37,a=31正好a、b、c都是质数将其分别代入a+b﹣c,得32【解答】解:要使a+b﹣c的值最大,就要使c的值最小,最小的质数是2,所以c=2;则可得:a=37﹣b×c=37﹣2b,要使a最大,则使b最小,b最小是3,所以,a最大是:a=37﹣2×3=31,所以,a+b﹣c最大是:a+b﹣c=31+3﹣2=32;答:a+b﹣c最大是32.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解答的突破口是先确定减数c=2,然后根据:因为b在与c的乘积中,所以只有使b尽量的小,才能保证a尽量的大解答即可.18.(3分)李双骑车以320米分钟的速度从A地驶向B地,途中因自行车故障推车继续向前步行5分钟到距B地1800米的某地修车,15分钟后以原来骑车速度的1.5倍继续向前驶向B地,到达B地时,比预计时间多用17分钟,则李双推车步行的速度是72米/分钟.【分析】首先把李双原来骑车的速度看作单位“1”,用李双原来骑车的速度乘1.5,求出修完车后李双骑车的速度是多少;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用1800除以修车前后李双骑车的速度,求出修车前后李双骑1800米用的时间各是多少,再用修车前李双骑1800米用的时间减去修车后李双骑1800米用的时间,求出修车后李双骑1800米少用多少分钟;最后用李双到达B地比预计多用的时间减去15,再加上修车后李双骑1800米少用的时间,求出李双步行5分钟的路程比同样的路程骑车用的时间多几分钟,再用李双骑车的速度乘李双步行5分钟的路程,骑车需要的时间,求出李双步行的路程是多少,再用它除以5,求出李双推车步行的速度是多少即可.【解答】解:1800÷320﹣1800÷(320×1.5)=5.625﹣3.75=1.875(分钟)320×[5﹣(17﹣15+1.875)]÷5=320×[5﹣3.875]÷5=320×1.125÷5=360÷5=72(米/分钟)答:李双推车步行的速度是72米/分钟.故答案为:7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李双步行5分钟的路程比同样的路程骑车用的时间多几分钟.19.(3分)如图,将一个等腰三角形ABC沿EF对折,顶点A与底边的中点D 重合,若△ABC的周长是16厘米,四边形BCEF的周长是10厘米,则BC=2厘米.【分析】△ABC 的周长是16 厘米,因为△ABC 是等腰三角形,且顶点A与底边的中点D重合,所以△AEF 的周长等于△ABC 的周长的一半;可得△AEF 的周长为16÷2=8 (厘米),△AEF 和四边形BCEF周长和为8+10=18(厘米),18厘米正好比△ABC的周长是16厘米多了两条EF的长度,所以EF=(18﹣16)÷2=1 (厘米),又因为EF是中位线;则BC=2 EF=2(厘米).【解答】解:△ABC的周长是16厘米,可得△AEF的周长为:16÷2=8 (厘米),△AEF 和四边形BCEF周长和为:8+10=18(厘米),所以BC=18﹣16=2(厘米),答:BC=2厘米.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和差公式以及中位线的性质求出EF的长度,再进一步求出BC的长度.20.(3分)解放军战士在洪水不断冲毁大坝的过程中要修好大坝,若10人需45分钟,20人需要20分钟,则14人修好大坝需30分钟.【分析】假设每人每分钟修大坝1份,先求出洪水冲毁大坝速度:(10×45﹣20×20)÷(45﹣20)=2(份);然后求出大坝原有的份数45×10﹣2×45=360(份);再让14人中的2人修冲毁大坝的份数,剩下的14﹣2=12人修原有的360份,可求出需要的时间,据此解答.【解答】解:假设每人每分钟修大坝1份洪水冲毁大坝速度:(10×45﹣20×20)÷(45﹣20)=(450﹣400)÷25=50÷25=2(份)大坝原有的份数45×10﹣2×45=450﹣90=360(份)14人修好大坝需要的时间360÷(14﹣2)=360÷12=30(分钟)答:14人修好大坝需30分钟.故答案为:30.【点评】牛吃草的问题关键的是求出青草的生长速度和草地原有的草的份数.。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习题一、基础过关1.口算。
23.6÷10= 10÷4= 3÷6= 0.36÷3=8.4÷2= 0.05×40= 40÷50= 5.7+13=2.根据25×5=125,直接写出下列各题得数。
2.5×5=( ) 125÷5=( ) 12.5÷25=( )1.25÷5=( ) 0.125÷5=( ) 1250÷5=( )二、综合训练1.算一算,比一比。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2÷25=168 26.52÷13=2.416825422517015020020003.确定下列各式商的最高位是什么位?然后列式计算。
4.95÷11 3.01÷7 280.8÷24 0.646÷194.列竖式计算,并用乘法验算。
40.3÷6545.9÷3459.16÷295.列式计算。
(1)什么数扩大15倍是48.15?(2)把31.2平均分成26份,每份是多少?三、拓展应用1.小明购买一套《动物世界》共4本,售价67.2元,平均每本售价多少元?2.居民用电电费标准为每度0.56元,按照这个标准计算,王奶奶家上个月共用了86.8元的电费,请问王奶奶家上个月一共用了多少度电?3.六一儿童节爸爸、妈妈带乐乐和笑笑去看电影,4张票共花了47.4元。
已知儿童票为半价,你知道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吗?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1.2.36 2.5 0.5 0.124.2 2 0.8 18.72.12.5 25 0.5 0.25 0.025 250二、综合训练2.1.68 2.042.041326.522652523.0.45 0.43 11.7 0.0344.0.62 1.35 2.045.(1)48.15÷15=3.21(2)31.2÷26=1.2三、拓展应用1.解:67.2÷4=16.8(元)答:平均每本售价16.8元2.86.8÷0.56=155(度)答:王奶奶家上个月一共用了155度电3.47.4÷3=15.8(元)答:成人票每张15.8元。
(2016- 2017)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班周次月日至月日教学内容节次主备课人18.26——8.26 检查暑假作业小数除法(3课时) 128.29——9.2小数除法 539.5——9.9小数除法 549.12——9.14小数除法 359.19——9.23轴对称和平移 569.26——9.30 轴对称和平移、倍数与因数时)5810.8——10.14倍数与因数 5910.17——10.21倍数与因数 51010.31——11.4多边形的面积 51111.7——11.11多边形的面积 51211.14——11.18分数的意义 51311.21——11.25分数的意义 51411.28——12.2 分数的意义51512.5——12.9 分数的意义51612.12——12.16 组合图形的面积51712.19——12.23组合图形的面积 51812.14——12.18可能性 51912.26——12.30复习 5 20 14---12.31 期末总复习 5主管领导签阅学情分析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学习态度较端正。
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检测的情况看,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后进生人数不少;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学习自觉性差,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教学目标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和图形面积的笔算。
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3、.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课程要求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除法及混合运算,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培养估算意识。
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通过专题的形式进一步加强数学的综合应用,渗透数学思想。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材的重、难点 1、小数除法、轴对称和平移、倍数与因数、多边形的面积、分数的意义、组合图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基本性质,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课程实施设想1、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
2、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尝试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继续尝试使用“自主互助,快乐课堂”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4、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5、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6、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7、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实施教育教学目标的措施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2、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5、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6.、重视抓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求作业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反馈。
7、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实施“课内补课”的方法,组织互帮互学。
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8、.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计划教案,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9、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加强实际操作,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
评价方法设计数学课程改革要求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除了纸笔测试外,还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并且设置档案袋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学生作品评价等质性评价方法,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主管领导签阅总课时数 1 课题开学第一课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重点难点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环节调整及修改一、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二、安全工作的重要性1、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2、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 、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三、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变质或过期食品。
1、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的交通事故。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每个人都要说一说。
然后再全班交流。
2、学生思考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3、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1)、学生讨论。
(2)、集体归纳。
4、学生讨论说一说饮食安全还有那些需要注意的。
不吃街边的油炸食品。
不吃三无食品。
5、关于楼梯安全,下面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a、上下楼梯时,靠右侧行走。
b、下课的时候和同学坐在楼梯台阶上看课外书。
c、玩上下楼梯游戏。
四、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五、安全教育总结新学期开学以来,为提高五年级一班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上好新学期第一堂安全课: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育:一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二是教育学生谨防发生在身边的伤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学生平时严格遵守《守则》《规范》,远离学生伤害事故。
三是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严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传染病的发生,若有发烧症状的及时自觉就医等。
同时,给学生上的安全第一课,坚持安全第一,落实安全措施的原则。
6、学生在安全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1)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2)是教育学生谨防发生在身边的伤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学生平时严格遵守《守则》《规范》,远离学生伤害事故。
(3)是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严防水痘、腮腺炎等春季传染病的发生,若有发烧症状的及时自觉就医等。
(4)对学生进行防水、防电、防火、防毒、四是防骗、防病等知识的宣传及交通法规、卫生知识、安全常规等知识教育,切实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的能力。
板书开学常规教育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1)人身安全(2)交通安全(3)财产安全(4)饮食安全作业设计在网上查阅食品安全的相关内容及图片。
教学反思总课时数 2 课题精打细算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白板。
学具:自制商品标签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环节调整及修改一、展示目标,激趣设疑。
1.口算下面各题280÷7= 36÷6= 54÷2=320÷40= 64÷2= 56÷7=21÷3= 18÷4=384÷6= 213÷3= 90÷3=300÷3=2.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756÷12 = 322÷23 = 3.课件出示图片: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1)引入小数除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先让学生独立看懂图的意思,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二、自主学习,互助探究。
1.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探索怎样求出11.5÷5和12.6÷6的得数。
学生可能从不同角度想出很多方法,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2.指名汇报。
(1)估算。
(2)积的小数位数是一位小数()×2=11.5 1.指名口答:2.请两名同学板演,集体评定。
3.读出在图中所看到的数学信息:甲商店买了5包11.5元;而乙商店买了6包一共12.6元。
4.看懂图意后,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列式解决。
我们以前学的是整数除法,可这里的被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呢?我们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将小数变成整数,然后再计算,算完后得数再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指名汇报:5.利用单位换算进行计算;6.利用竖式进行计算7.集体交流(4)商不变的规律。
讨论:问题一: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问题二:除不尽怎么办?总结: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引导学生可以在余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11.5元=115角3.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时要注意什么?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第1题:注意商中间有0;第2题:要注意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补0后再继续除;补充习题:13.8÷15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的整数部分要写0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