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消化和吸收_导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
- 格式:pptx
- 大小:171.45 KB
- 文档页数:3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导学案一、导入你是否曾想过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是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这个过程。
二、目标1. 了解食物消化的过程2. 了解食物在消化道中的吸收过程3. 掌握食物消化与吸收的相关知识三、预习请预习相关知识,包括食物消化的器官和过程,食物在消化道中的吸收情况等内容。
四、进修过程1. 食物消化的过程食物在口腔中被咀嚼后,经过食道进入胃部,在胃部经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开始分解。
然后进入小肠,小肠是食物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食物在小肠中通过胰液和肠液的作用被进一步分解吸收,最终残余物质通过大肠排出体外。
2. 食物在消化道中的吸收过程在小肠中,食物会被分解成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这些营养物质会通过肠壁上的细胞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中供能量和营养。
五、教室练习1. 请描述食物在口腔、胃部和小肠中的消化过程。
2. 什么是胰液和肠液?它们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3. 为什么小肠是食物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六、拓展延伸1. 通过观察食物在实验中的消化过程,加深对食物消化的理解。
2. 了解不同食物对消化吸收的影响,如高纤维食物、高糖食物等。
七、总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知道了食物在人体中是如何被分解和吸收的。
这对我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八、作业1. 请写一篇关于食物消化与吸收的总结文章,包括食物在口腔、胃部和小肠中的消化过程以及食物在消化道中的吸收过程。
2.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模型,展示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希望同砚们通过本次进修,能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消化与吸收》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言消化与吸收是人体营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消化和吸收,我们才能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本节课将深入探讨消化与吸收的机制和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奥秘。
二、知识概要1.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2. 消化过程的主要步骤: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3. 营养物质的吸收:在小肠中进行的吸收过程;4. 消化与吸收的调节:神经激素的作用以及调节消化酶分泌和蠕动的方式。
三、学习目标1.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消化过程的主要步骤;3. 理解营养物质在小肠中的吸收过程;4. 了解消化与吸收的调节机制。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1. 学习重点:消化与吸收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学习难点:了解消化酶和激素在调节消化吸收过程中的作用。
五、学习过程1. 学习内容呈现首先,讲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介绍口腔、食道、胃、小肠等器官的作用。
然后,对消化过程的主要步骤进行详细解说,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的过程。
接着,介绍小肠中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讲解肠壁上的微绒毛和细胞间的结构特点。
最后,讨论消化与吸收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激素的作用和消化酶的分泌调节方式。
2. 学习方法指导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消化与吸收的机制和过程。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习任务(1)阅读《消化与吸收》相关知识,做好笔记准备课堂讨论;(2)结合实际生活,分析一种食物在消化和吸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3)设计一个小组讨论环节,让每个小组呈现关于消化与吸收的案例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4. 学习检测课堂结束前,进行一次消化与吸收知识的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梳理学生的思维逻辑和知识结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六、课后拓展1.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消化与吸收的最新研究进展;2. 通过实验和模拟情景,深入了解消化与吸收的过程;3. 调查不同人群的消化与吸收情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方案。
课题《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第1课时人的消化系统教学目标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记住消化的概念。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消化的概念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合作教具试管、碘酒、馒头、消毒棉絮、温度计、清水、热水等教学内容教法,学法问题引入1.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含有哪些营养成份?2.食物中的这些成分只是构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原料。
那么食物中的这些成分是怎样转化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呢?明确目标授课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口腔中有哪些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回忆自己在进食时这些结构分别有什么作用?口腔仅仅起到嚼咀食物的作用吗?下面我们来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请一位同学吃馒头,但不能白吃,要求慢慢地嚼咀,细细地体味。
看能否吃出什么味道。
馒头并未放糖,为什么会吃出甜味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思考回答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消化吸收引入新课。
学生回答牙齿、舌、唾液腺牙齿嚼咀,舌搅拌,唾液腺分泌唾腺,能湿润食物。
学生活动口中有点甜。
学生思考,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我们假设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并与唾液有关。
下面我们来一起探究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提醒:探究中的“提示”部分演示请××同学谈谈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并解释。
口腔中的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变化?哪个试管内的淀粉发生了变化?为什么?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既然牙齿这么重要我们怎样进行保健?科学实验证明:蛋白质、脂肪在口腔中不能被消化,只有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转变成麦芽糖。
麦芽糖有甜味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细嚼馒头有甜味。
麦芽糖还需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
因此,口腔只具有初步消化淀粉的作用。
那么什么叫消化呢?阅读教材P29-30消化的概念。
补充: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不是所有的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只有大分子的有机物,如: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经过消化而水、无机盐、维生素则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一、课前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对教材的认识“消化与吸收”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 人的营养第二节,本章共分三节,教材通过三节的介绍力求将人的营养问题始终与 周围的环境相联系,以便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与第一章相比, 本章加大了探究性学习的力度, 充分体现了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理念, 改变以 往的教学程序。
从全章或全节来看食物的消化过程都应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其中的实验教 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会有亲身体验,可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基于此,正好鼓励学生 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究过程解决问题。
同时注意总结比较实验的结果,分析原因,使学生评 价与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增强。
还可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意识到消 化系统的重要性,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下一节作了铺垫。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及主要消化腺的组成、位置及功能; 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2.2 技能目标:① 观察小肠结构的活动,解释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 点;八、、,② 养成实验的设计、实际操作及科学探索的能力;③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注意口腔卫生、保护消化系统的能力。
2.3 情感目标: ① ② 3、 ① ②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 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 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
他们通 过日常生活经验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但食物在消化系统内怎样消化和吸收的知识比较 缺乏。
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 因此,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直 观化。
学生主要采用“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乐学、会学;通 过各种学习活动, 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动脑想一想、 动耳听一听、 动眼看一看、 动嘴说一说, 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达到课程目标。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过程。
2. 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吸收过程。
3. 掌握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一、食物的消化过程:1. 咀嚼:食物进入口腔后,通过咀嚼,食物被细分成较小的颗粒,增加食物表面积,有利于后续消化酶的作用。
2. 食管:咽喉部将食物送入食管,食管通过蠕动将食物推送到胃部。
3. 胃:胃是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其中含有胃液,能够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4.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主要的吸收器官,食物在小肠中经过进一步的分解和吸收。
小肠壁上有许多绒毛,增加吸收面积。
5. 大肠: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转变成粪便,最终排出体外。
二、食物的吸收过程:1. 糖类:在小肠内,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单糖,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
2. 脂肪:脂肪在小肠内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通过肠壁进入淋巴系统,最终进入血液。
3. 蛋白质: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
4.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起到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导学活动:1. 观察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过程:通过观察模拟食物在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中的消化过程,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路径和过程。
2. 探究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吸收过程:通过实验观察不同食物成分在小肠中的吸收速度和方式,了解食物成分在消化系统中的吸收过程。
3. 思考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讨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人体营养摄取和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和生活习惯。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在平时生活中,学生应该注意合理搭配饮食,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导学案一、导入引导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是关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食物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我们知道食物是如何在我们的身体中被消化和吸收的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二、知识讲解1. 食物的消化过程食物在口腔中开始消化,通过咀嚼和唾液的作用,食物被分解成较小的颗粒。
然后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中,在胃中,食物被胃酸和胃蛋白酶分解,形成半流质的食糜。
接着,食糜会通过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胆汁和胰液的作用下,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进一步分解和吸收。
最后,未被吸收的废物会进入大肠,最终被排出体外。
2. 食物的吸收过程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通过小肠的吸收来进入血液循环,然后被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供给能量和营养。
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中被分解为葡萄糖,脂肪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
这些营养物质通过肠壁的吸收细胞进入血液,然后被运送到肝脏进行进一步代谢。
三、知识稳固1. 选择题(1)食物在口腔中主要被哪种消化液分解?A. 胃酸B. 胰液C. 唾液D. 胆汁(2)食物在小肠中主要被哪两种消化液分解?A. 胃酸和胃蛋白酶B. 胆汁和胰液C. 胰液和唾液D. 胆汁和唾液2. 解答题请简要描述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四、拓展延伸1.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析一种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 你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见效率?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总结反思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同时也了解了食物的营养物质是如何被身体吸收利用的。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进修,更加珍惜食物,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六、教室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食物消化与吸收的知识。
2. 根据今天进修的内容,画出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和吸收示意图。
3. 思考并记录下你一天的饮食结构,分析其中的营养物质来源及吸收情况。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加深对食物消化与吸收的理解。
祝大家进修进步!。
《消化与吸收》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消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3. 了解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 掌握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运输和吸收过程。
二、导学重点:1.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消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3. 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运输和吸收过程。
三、导学内容:1.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肝脏等器官。
-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以便人体吸收和利用。
2. 消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两个过程。
- 机械消化是指通过咀嚼、搅拌等方式将食物切割成小块,增加食物表面积。
- 化学消化是指通过口腔中的唾液酶、胃液中的胃蛋白酶等酶类物质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
3. 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口腔:主要进行机械消化和部分化学消化。
- 食道:将食物从口腔传送至胃。
- 胃:分泌胃液,进行化学消化。
- 小肠:主要进行化学消化和吸收。
- 大肠:吸收水分和储存粪便。
- 肝脏: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
4.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运输和吸收过程:- 食物在口腔经过咀嚼后,通过食道进入胃。
- 胃将食物分解成小块,并分泌胃液进行化学消化。
- 经过胃的消化后,食物进入小肠,通过小肠的蠕动将食物推送至肠壁。
- 小肠的绒毛上有大量的微绒毛,通过微绒毛的吸收作用,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
- 未被吸收的残渣物质进入大肠,经过大肠吸收水分后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四、导学方法:1. 利用图示和实物模型展示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消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3.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 利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答,帮助学生掌握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运输和吸收过程。
五、导学反馈: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让学生描述消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消化与吸收》导学案导学目标:1. 理解消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2. 掌握消化过程中涉及的重要器官和消化液;3. 了解膳食营养的吸收过程;4. 掌握消化与吸收的相关知识,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消化系统概述一、消化系统的结构组成1. 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和胰腺等;2. 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功能,在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消化系统的功能1. 摄取食物:口腔通过咀嚼和吞咽,将食物送入食管;2. 分解食物:胃中的消化液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分解为小分子物质;3. 吸收养分:小肠通过肠壁对养分的吸收,将营养物质输送至全身;4. 排除废物:大肠吸收水分并排除未消化的废物,维持水平衡。
第二部分:消化过程详解一、口腔消化1. 口腔中的唾液包含淀粉酶,可将淀粉质分解为麦芽糖;2. 嚼食通过机械作用和混合唾液,使食物变得更易消化。
二、胃部消化1.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2. 胃酸的主要作用是杀灭细菌和帮助蛋白质分解。
三、肠道消化1. 胰液中的胰酶可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分解为小分子物质;2. 肠道壁上的绒毛能够吸收营养物质,将其输送至血液中。
第三部分:膳食营养的吸收一、蛋白质的吸收1. 在小肠中,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后被吸收至血液中;2. 氨基酸是身体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
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1. 糖类在小肠中分解为葡萄糖后被吸收;2. 葡萄糖是身体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
三、脂肪的吸收1. 脂肪在小肠中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被吸收;2. 脂肪酸是细胞的构建材料,甘油可被转化为能量。
第四部分:消化与吸收的相关知识一、常见消化系统疾病1. 溃疡:胃部溃疡会引起胃痛和消化不良;2. 胰腺炎:胰腺炎会导致胃肠道疼痛和腹泻。
二、膳食调理1. 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2.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维持身体健康。
导学要点总结:1. 消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2. 消化过程中各器官和消化液的作用;3. 膳食营养的吸收过程;4.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和膳食调理的重要性。
第2节消化和吸收-导学案【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不吃早餐有哪些危害吗?思考:1.下面这些食物中主要含什么营养物质?2.我们在吃以上这些食物时,是狼吞虎咽还是细嚼慢咽呢,究竟哪种吃饭方式好,为什么?【教学过程】知识点1:消化和吸收的概念什么是消化?什么是吸收?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需要依赖什么人体系统来完成呢?知识点2:消化系统的组成认一认:※左图中数字分别表示什么结构?思考:这些美食中的营养物质是如何被我们人体消化吸收的?所有的营养物质都必须经历消化和吸收两个过程吗?※左图中的舌头和牙齿在我们进食时有何作用呢?思考:食物在口腔中,经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属于消化过程吗?知识点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取一块馒头放在嘴里细细咀嚼,慢慢你能感觉到甜味。
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馒头为什么会变甜呢?提示:1.设计三组实验:a. 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及唾液的作用b. 只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c. 只探究唾液的作用2.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分解后形成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
3.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4.探究的温度为37 ※。
制定计划: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
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拌匀(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C块不做任何处理。
2.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
约1分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3.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⑴、⑵、⑶号,然后做如下处理:4.将3支试管放入37 ※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各加2滴碘液,摇匀。
观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思考:该实验一共有几组对照实验?分别是哪些?实验现象及分析:结论:思考: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知识点4:消化道和消化腺的功能知识点5:归纳消化的类型知识点6:归纳淀粉、脂肪、蛋白质等三类物质的消化历程淀粉蛋白质脂肪_________ 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导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吸收的概念,了解人体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
2、概述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知道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学习重点:1、消化道各器官吸收的营养物质2、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学习内容: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的过程,叫吸收。
2、人体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其中消化道中基本上没有吸收能力的器官有、、,胃只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和。
大肠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和。
小肠能吸收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3、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1)小肠长米。
(2)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行的,它的表面又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
是,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3)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构成。
小肠绒毛绒毛内有许多和。
学习疑问:1、在小肠绒毛吸收的营养物质中,大部分脂肪成分由小肠绒毛内的吸收。
然后经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其他的营养物质均由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2、在消化道各结构中,只有消化而无吸收功能的是,只有吸收而无消化功能的是,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是和。
视野拓展:1、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是。
在此处完成的生理活动的是。
2、调查身边经常酗酒的人的身体状况,想一想,酒精进入人体后最先受到损伤的应是什么器官?达标检测:1.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A维生素B淀粉C水D含铁的无机盐2、下列物质中,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的是()A甘油B葡萄糖C纤维素D维生素3、一次饮食后,在血液中最先发现的营养成分应是()A麦芽糖B葡萄糖C维生素D D无机盐4、动物在饥饿状态下,组织细胞中首先含量降低的物质可能是()A蛋白质B氨基酸C脂肪D葡萄糖5、小肠绒毛的和其内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壁内,有由黏膜上皮凹陷形成。
6、在消化系统中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
最主要的吸收器官是。
7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3支试管放在_____的温水中,为什么?(2)当我们细嚼馒头时,会偿出一些甜味,这是由于淀粉在_______的作用下,部分转变成__________的缘故。
《消化与吸收》导学案一、导入消化与吸收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它关乎我们身体内部的营养物质如何被利用和吸收。
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我们通过食物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但是这些营养物质并不能直接被身体吸收利用,而是需要经过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才能被身体充分利用。
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消化与吸收的过程。
二、知识讲解1. 消化的过程消化是指将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消化分为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两个阶段。
机械消化是指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胃肠道的蠕动等方式将食物分解成较小的颗粒;化学消化则是指通过胃液、胆汁和胰液等消化液中的酶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2. 吸收的过程吸收是指将消化后的小分子有机物从肠道吸收到血液或淋巴中的过程。
在消化道中,主要吸收的有机物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这些有机物在肠道上皮细胞上通过主动运输、被动扩散等方式被吸收到血液或淋巴中,然后被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细胞中进行利用。
3. 消化与吸收的协调消化与吸收是一个互相协调的过程。
只有在消化充分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吸收的有效进行。
消化不充分会导致营养物质无法被有效吸收,从而影响身体的健康。
三、思考问题1. 为什么我们需要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2. 你知道人体消化道中有哪些消化器官?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3. 请简要描述一下葡萄糖在消化道中的吸收过程。
四、拓展延伸1. 请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消化与吸收的重要性。
2. 你认为如何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3.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消化与吸收的干系。
五、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消化与吸收的基本观点、过程和重要性。
消化与吸收是我们身体内部的重要功能,只有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才能确保我们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维持身体的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消化与吸收的知识,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4.2.2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
2.设计并实施实验,分析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课堂导学】观察29页图422,并参考课本26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1. 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2.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3.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等几种。
学习任务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材料:馒头块、馒头碎屑、试管3个、碘液、试管架1个、玻璃棒1个、大烧杯1个、小刀1把、温度计1支、小木板1块、小烧杯2个、棉絮1块、清水适量、吸管1支、唾液(唾液淀粉酶)等。
1.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2.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口腔中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
3.实验思路:牙齿的咀嚼:一组馒头碎屑,一组馒头块;舌头的搅拌:搅拌和不搅拌;唾液的作用:唾液和清水。
4.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①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
②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任何处理作为一种对照。
③取唾液分泌物: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④取3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然后做如下处理:5.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都有关系。
6.讨论和交流(1)为什么要设计2组实验?形成对照实验。
(2)将3支试管在37度温水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什么?37℃模拟正常人的口腔温度。
(3)牙齿、舌的作用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区别: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二是食物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了麦芽糖。
联系:牙齿的切碎与磨碎以及舌的搅拌,都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混合,促进淀粉的消化。
链接生活:有的人吃饭“细嚼慢咽”,有的人吃饭“狼吞虎咽”。
消化和吸收导学案一.【学习目的】1.描画人体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描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进程。
3.剖析小肠的结构与功用相顺应的特点。
二.【学习进程】〔一〕预习检测阅读课本完成以下预习检测1.食物在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进程叫。
2.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3.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分解构成,最终在小肠内分解构成。
蛋白质在内被初步消化,脂肪的消化终产物是。
4.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二〕自主学习协作探求【学习义务一】消化系统的组成阅读教材,完成以下表格口腔、咽食道____________ ______消化系统______的组成肛门_______ 〔分泌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分泌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分泌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分泌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泌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趣导读:取一小块馒头放在口中咀嚼,咀嚼一会儿后你有什么发现吗?你也许发现了馒头或面包咀嚼一会儿会变甜,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依据下表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填写实验现象,再依据实验现象剖析缘由。
__ 种处置。
(2)以〝唾液〞为变量时,其实验组为第________种处置。
(3)有同窗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置外,还要停止第四种处置: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搅拌。
〞你以为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
(4)2号试管内的馒头,未加,淀粉未被酶分解,所以淀粉遇碘显色。
(5)1号试管内由于加了,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分解成了,所以,加液后 (变蓝或不变蓝)。
〔6〕由上实验可以看出,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作了怎样的变化?这种物质存在于人体的那个结构中?实验结论:。
消化和吸收_导学案(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消化和吸收_导学案(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消化和吸收_导学案(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消化和吸收》教师寄语:愿你像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向地面,指向天空。
教材分析:这节课根据食物的消化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来完成这一事实,首先简介了消化系统的组成.接着,在学生理解消化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讲述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内容.关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先运用消化系统模式图和列表的方式,简要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各器官的所在位置和主要功能,重点讲述胃和小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关于食物的消化,先指出消化的概念和方式,然后按照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进行消化的先后顺序,重点讲述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
本课中关于营养物质的吸收部分,讲述了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作用、吸收的概念,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途径。
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
重点是①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②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难点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9—34,总结概括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口腔::消化道:::消化系统;肛门:::消化腺:::二、合作探究任务一: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消化和吸收》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尝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分析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学习难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学法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习内容:【学前准备】预习并查找相关资料学习新知:一.食物的消化【自主学习】消化的:食物在内分解成的物质的过程。
消化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消化道:包括、咽、食道、、和肛门。
消化腺:包括、肝脏、胃腺、和。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它们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简单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消化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淀粉的消化:淀粉的消化是从开始的。
在口腔中,唾液中的酶将淀粉初步分解成。
淀粉和麦芽糖到达小肠后,进一步被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中的酶分解成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里开始的。
在胃中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并在肠液和胰液中的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被分解成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脂肪的消化主要在中进行。
肝脏分泌的胆汁虽然没有消化酶,但能乳化脂肪,使其变成微小的颗粒。
在肠液和胰液中的酶的作用中,最后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胆汁也是一种消化液,但是胆汁中没有消化食物的。
但胆汁在消化食物中脂肪时,起了作用。
【学生展示,师点拨释疑】淀粉在口腔中被消化成麦芽糖后,在哪个器官被彻底消化?被消化成什么?脂肪是从什么部位被开始消化的?被消化成什么?蛋白质从什么部位被开始消化的?在哪个部位被彻底消化的?被消化成什么?4.人体的最大的消化腺是?【合作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号试管馒头碎屑与2L唾液混合放入37℃的温水5—10分钟加两滴碘液摇匀号试管馒头碎屑与2L水混合放入37℃的温水5—10分钟加两滴碘液摇匀号试管馒头小块与2L唾液混合放入37℃的温水5—10分钟加两滴碘液摇匀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2.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3.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4.为什么馒头咀嚼时会感觉有些甜味?营养物质的吸收【自主学习】小肠的特点。
4.2.2 消化和吸收【学习目标】1.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2.概述事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课前预习】1.消化系统的组成中,能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消化器官是()A.唾液腺B.肝脏C.胃D.胰腺2.某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后,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A.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咀嚼后变甜,是淀粉被消化成了麦芽糖B.可以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消化C.牙齿咀嚼和舌头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不起作用D.唾液可以消化淀粉,该实验需要在37℃条件下进行3.下列有关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可以在口腔中初步消化为麦芽糖B.胆汁参与脂肪的消化属于化学性消化C.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胰液D.小肠内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利于消化和吸收4.下列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胆汁D.肠液5.下列关于细嚼慢咽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磨碎食物,使食物变小B.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C.促进淀粉在口腔内消化D.促进脂肪在胃中的乳化【学习探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消化道:包括、咽、食道、、和肛门。
2.消化腺:(1)大消化腺:位于外,如:唾液腺、和。
(2)小消化腺:位于内,如:胃腺和。
3.消化的概念:食物在里被分解成物质的过程。
4.消化的种类:消化和消化。
5.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1)物理消化:牙齿的和舌的,食物被磨碎并与充分混合。
(2)化学消化: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
6.食物在胃中的消化(1)物理消化:胃壁有发达的层,收缩时引起胃的蠕动,可以和食物。
(2)化学消化:对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呈强酸性,其中含有酶。
6.食物在小肠中消化(1)物理消化:胆汁能将乳化成微粒。
(2)参与消化的消化液:肝脏分泌的,胰腺分泌的,和肠腺分泌的。
互学探究任务一: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材料用具;4、方法步骤:5、现象及结论:6、讨论分析:(1)为什么要设计3组实验?(2)将3支试管在37度温水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什么?任务二:证明胆汁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