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娃传
- 格式:ppt
- 大小:948.00 KB
- 文档页数:17
浅谈《李娃传》的完满结局中央财经大学易叁武《李娃传》是唐传奇中比较特别的一篇,因它的完满结局,不同于《莺莺传》《霍小玉传》等那样有着凄凄惨惨的下场。
但我以为这样的结局是有着它的成因的。
所以我在结合前人探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几点,以抒我之浅见。
大唐以开明、包容的社会氛围著称。
但它依然未打破世族门阀制度,也依然未破除贱民贱籍的传统。
唐初五大姓,王崔李郭卢,代表了世族门阀的权威和鼎盛。
高宗朝,又中兴了荥阳郑等三姓而为七大家姓,他们是既得利益者,组成世族阶层。
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处在下层的庶族开始兴盛了,他们急需登上历史、政治舞台。
隋唐统治者注意到这样社会势力,便开科举士,让庶族寒士得以有进阶上流社会的机会,但庶族阶层终因先天积累不足而挤得头破血流,如此者与世家大族通婚就是他们争相选择的绿色通道。
在《唐摭言》中有这样的记载:“薛元超在飞黄腾达后,对其亲戚说:‘吾不才,富贵过人。
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足见当时人们崇媚世家门阀婚姻的心理状态。
在《柳毅传》中,龙女也是假托卢姓女,而非其他不知名之姓。
而世族门阀为了保持自己血统的高贵,对此限制苛刻,因而造就了一个个爱情悲剧和婚姻不幸。
而霍小玉之所以被抛弃,因为男主角则是李益。
由此也可见一斑。
而《李娃传》中的郑生,则是高宗朝时中兴的荥阳郑氏一员,他因留恋花柳乡,被“无情无义”的李娃骗得财尽囊空,流落街头,而以唱挽歌谋生,如此不肖子,有辱门庭,自然会被父亲鞭打,进而被驱逐出家,沿街行乞。
李娃看到“枯瘠疥厉,殆非人状”的郑生,心生愧疚,便赎身从良,置室伴读,百般呵护郑生并激励他兴仕业,登及第。
四年后,郑生登甲及第,官拜成都府参军。
当此之时阅历丰富的李娃,知道自己即便已经从良,她和郑生之间仍然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便清醒地对郑生说:“今之复子本躯,某不相负也。
愿以残年,归养老姥。
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
中外婚媾,无自黩也。
勉思自爱。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李娃传》读后感《李娃传》读后感1最近看了《李娃传》,很喜欢,倒不是因为情节多么出彩,仅仅因为只在这部小说里,我看到了古代男子的真心。
虽然同在唐宋传奇中的女子也都各有各的妖娆动人,但男子或是相负,或是猜疑,都或多或少为小说抹上了一层血色的凄丽之色,不可谓不美,但委实看着窝囊。
个人觉得李娃的出场为小女子们抖了回精神,就是她的这般“任是无情也动人”的风致才使人物更加出尘。
李娃跟公子两次相遇后,向李娃求婚,鸨母为了钱就让李娃答应了,中间过程曲折,公子被赶出家门,然后被鸨母计划,让李娃与鸨母跑掉了,然后公子去唱哀歌,被父亲毒打差点死,继而让他师傅救了,之后就沦落为乞丐,终于与李娃再次遇见,李娃帮助公子功成名就,然而偏偏就在公子功成名就的时候,她说了一句:“今之复子本躯,某不相负也。
愿以残年,归养老姥。
君当结嫒鼎族,以奉蒸尝。
中外婚媾,无自黩也。
勉思自爱,某从此去矣。
”功成而身退,竟全不希罕她一手为公子博出的利禄功名。
这许多年的供养和陪伴,从前纵有多少对不起也都偿过了,就算让爱情从头再来,也未必定要离去啊。
看过一些小椴的诗,虽有些刻意做古,不算太高明,但看来看去却爱上一句:“人生尴尬是重来”。
这等高傲的女子,容不得自己以为了偿罪的.身份永伴君侧,与其徘徊,不如归去,倒能让你念着一生一世。
李娃想离开却被公子父亲强留下,还被封了什么夫人,生下的儿子个个当大官……舍不得看到那么美丽平静,带点妖气又颇有些高贵的这抹惊鸿之影最终还是被月光长锁在尘世的镜子里。
然而这种女子,怕连作者也舍不得让她在烟花之地进退自如地孤独一世。
所幸她还有个最终的好结局,虽然俗气,但毕竟幸福。
生活不是小说,世人蝇营狗苟,所求不过是小说家不屑于给的安宁和幸福,只可惜造化却依旧舍不得给予。
小说和世道的颠倒交错,或许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而李娃这种生活在夹缝中从容的过客,终究只不过是我们的梦而已。
《李娃传》读后感2最近看了《李娃传》,很喜欢,不是因为剧情出彩,而是因为只有在这部小说里,我看到了古代男人的真诚。
汉语言文学-《李娃传》中李娃形象浅析
李娃传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它以李娃为主人公,
讲述了她从家庭出身的卑微女子成长为皇后的故事。
在小说中,李娃形象的描写非常生动细致,她展现出了坚韧、聪明、善良和勇敢的一面。
首先,李娃是一个坚韧的女性形象。
她在家庭背景的压
迫下,积极面对生活的困难。
尽管她身世低微,但她不畏艰险,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
她用自己的坚韧和毅力,不断突破自己的限制,最终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女性。
其次,李娃是一个聪明的女性形象。
她具有敏锐的触觉
和超强的学习能力。
在小说中,她以智慧和聪明才智赢得了皇帝的青睐,并最终成为了皇后。
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机智,不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了更好的生活。
同时,李娃也是一个善良的女性形象。
她关心他人,乐
于助人。
在小说中,她经常帮助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们,无私奉献。
她对家人也充满了深深的爱和关怀。
她的善良和慈爱感染了身边的人,也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触动。
最后,李娃是一个勇敢的女性形象。
在小说中,她面对
各种挑战和困难,从不退缩。
甚至在困境中,她也能保持冷静和勇敢的态度。
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面对一切困难,这种勇敢的精神让她在很多时候都能战胜一切困难。
综上所述,李娃是一位具有坚韧、聪明、善良和勇敢特
质的女性形象。
她在小说中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读者。
她的形象展现出了传统中国女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现代女性的独立和坚强。
她是一个令人敬佩和值得学习的女性典范。
李台州传全文翻译
李娃传原文及翻译唐代传奇《李娃传》唐代传奇小说《李娃传》
又称《汧国夫人传》,收入《太平广记》 484 卷,此小说为唐传奇中的名篇,作者白行简。
白行简 (776-826) 唐代文学家。
字知退,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渭南)。
白居易的弟弟。
《李娃传》为其代表作。
另敦煌遗书中存有《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述男女交媾之事。
生平事迹见《全唐文》卷六十八。
编辑本段〖故事简介〗荥阳公子赴京应试,与名妓李娃相爱,几乎被其父鞭挞至死。
后流落街头,得李娃救护督促,发愤用功,应试得中。
其父回心转意,认李娃为儿媳。
全篇情节波澜起伏,结构完整。
后世多改编为戏曲。
《李娃传》虚构了一个娼妓李娃与所爱士人荥阳公子历经磨难,终于圆满结合并获得很高荣耀的喜剧性结局,表现了作者对倡优女子
的同情和品格的赞美,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编辑本段〖《李娃传》原文〗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倡女也。
节行瑰奇,有足称者。
试析《李娃传》之喜与《霍小玉传》之悲摘要:《李娃传》和《霍小玉传》作为唐传奇中极具代表性的爱情故事,前者是历经曲折终成眷属的喜剧,或者则是始乱终弃结局悲惨的悲剧。
造成两者结局相差甚远的原因固与社会制度有着密切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两个爱情故事中,人物性格的迥异也是造成一悲一喜结局的重要原因。
霍小玉和李娃都对自己的地位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李娃的成熟睿智、冷静干练是敏感而又至情的霍小玉所不能相比的,因此,在爱情中,李娃处于主动,而霍小玉只能处于被动。
同时,李益和郑生性格的差异,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两个爱情故事的结局。
关键词:悲剧;喜剧;性格《李娃传》与《霍小玉传》都是写士人才子与名妓的爱情故事,都是唐传奇中之佼佼,且都具有唐传奇的共性特征,“作意好奇”,情节曲折,人物生动,语言华美,但是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结局。
《李娃传》是是历经曲折终成眷属的喜剧,采用的是“大团圆”的范式,而《霍小玉传》则是“痴心女子”的真情被漠视、生命被栽害的悲剧。
在这两个结局迥异的爱情故事中,人物性格的不同对结局的影响甚为重要。
李娃不为情所惑所困,清醒果决,冷静明智,坚强干练,而霍小玉则是个典型的爱情奴隶,至情至诚的性格只能让她在爱情中处于被动地位。
虽然霍小玉对于自己娼妓的身份有着清醒的认识,但其对爱情的过于理想化与李娃审慎清醒的爱情观相比,不免显得些许幼稚。
而在这一悲一喜的爱情故事中,两个男性性格的不同也是造成结局迥异的原因。
李益和郑生的性格中都或多或少的有着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这个特性在李益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李益的怯懦和负约,使长安城中“风流之士,共感玉之多情;豪侠之伦,皆怒生之薄行”,[1]蒋防:《霍小玉传》,见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48页,最终导致霍小玉含恨而终。
而郑生的痴情、真挚使其与李娃最终有了完满的结局。
一、李娃之成熟冷静与睿智干练《李娃传》是白居易之弟白行简根据当时流传的《一枝花》故事加工整理而成,写长安娟女李娃与荣阳郑生的一段曲折的爱情。
白行简与《李娃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三弟白行简(776-826),字知退。
贞元末年(804)进士,后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年间,随兄长白居易从忠州被召入朝返回京都长安,授左拾遗,迁中客郎中。
宝历二年(826)十二月,先家兄而逝,葬于下邽(今陕西省渭南)义津里白氏祖茔,白居易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白行简一生经常和兄长住在一起,以兄为师,攻读诗书,练习写作。
他的文笔颇有居易之风,他擅长诗赋,尤善传奇。
著有《白郎中集》二十卷。
他的《李娃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中写道:“行简本善文笔,李娃事又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
”《李娃传》的素材来源有三:一是根据民间传说《一枝花》加工而成;二是白行简的伯祖父曾任晋州牧,转户部,为水陆转运使,皆与荥阳生为前后任,故详知其事,诉于行简;三是陇西李公佐于贞元年间和行简谈及李娃“操烈之品格,因遂述千国之事”命其为传。
白行简即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59)八月写成《李娃传》。
文中的男女主人公,溯其源历史上真有其人,然而,情节自然是有演绎的。
唐天宝中年常州刺史是河南荥阳人,姓郑。
作者为了避免麻烦,将其真名隐去,显然用心良苦。
李娃则在《中国古今人名大词典》中有专条刊载。
元代的剧作家石君宝所作杂剧《李亚仙花酒曲江池》中称李娃为李亚仙,郑生名郑元和。
明代薛近兖作传奇《绣襦记》也取材于《李娃传》。
1961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黄俊耀同志根据《绣襦记》改编的眉户古典剧《曲江歌女》,上演后引起很大反响。
陕西日报曾于当年5月至6月先后5次,每次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出关于该剧的争鸣文章。
《李娃传》中的千国夫人,是古代一种名誉封赠。
千国就是唐代的千阳郡,一称陇州,约辖今陕西省千河流域中部和甘肃平凉市南部地区。
唐时的封赠比较盛行,曾封郑王元懿曾孙李勉和李怀让为千国公。
作为一种荣誉奖励,对李娃的封赠,是历史事实,还是白行简的虚构?从各种迹象来看,后一种可能性更大。
《李娃传》赏析《李娃传》可说是唐传奇之精品,在故事情节的处理和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十分精彩,值得学习品味。
一、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李娃传》的全部故事情节由院遇、计逐、鞭弃、护读、团圆五部分组成。
荥阳公子才华出众,上京应试,在平康里鸣珂曲中遇见李娃,为之倾倒,于是沉溺于儿女欢情之中,忘记了科考,倾囊买笑,以致资财荡尽,此为“院遇”。
李娃母女用计骗尽公子钱财,人走楼空,荥阳公子惶惑发狂,此为“计逐”。
荥阳公子身无分文,只好流落凶肆以零工维生。
可是在赛挽歌时却被父亲发现,遭到毒打,此为“鞭弃”。
后被人救起,开始了行乞生活,在一次叩门行乞中来到李娃之宅,李娃受情感所责,收留照顾他,并督促其刻苦攻读,此为“护读”。
公子再次赴考,竟得士第,最终与李娃成婚,亦与父亲和好,此为“团圆”。
全文情节变化多端,引领读者深入其境,深深感受到荥阳公子堪称离奇复杂的遭遇过程,体现了作者在情节方面的构思之精。
二、鲜明独特的人物性格《李娃传》塑造了几个较为重要的人物,如毫无社会经验、憨厚淳朴、用情深厚的荥阳公子,以骗取钱财为目的、堪称反派角色的李母,重视功名富貴、讲究门阀等第的荥阳公等,而作者塑造最为出色的则是李娃这个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李娃本为长安倡女,在许多方面她是一个社会经验非常丰富的人,在人情应酬处必是高手,可以玩弄男人的情感,可以隐藏自己的弱点,因此她参与了甩掉荥阳生的计谋。
但李娃也是一位世间女子,她有着对真挚感情的要求,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是逃避不了自己內心深处的真情。
与公子的重逢和公子的悲惨处境,唤起了她潜藏在心中的对公子的感情,同时也使她的善良本性复苏了。
她毅然赎身,照料公子,督促公子日夜苦读,在公子及第得官后又主动提出“愿以残年,归养老姥”。
其善良本性又进而发展为“义”的壮举。
纵观小说,李娃性格中多情与忍情、残忍与善良、逐利与行义等方面都得到了鲜明的表现,在唐传奇多彩多姿的女性画廊中别具风采。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对《李娃传》予以高度评价:“(白)行简本善文笔,李娃事又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
李娃传观后感《李娃传》是唐传奇的经典篇目,是一篇易懂、有吸引力的故事。
它讲述的是妓女李娃与荥阳公子郑生相识相爱的故事。
全文情节跌宕起伏,男主郑生经历多次挫折终究大展宏图、迎娶李娃,逆境重生。
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是这样的,荥阳公子郑生到长安应试,在平安里与与名妓李娃一见倾心,后来资财耗尽,被老鸨设计逐出。
辗转入凶肆(协办丧事的殡仪铺),靠唱挽歌自给。
在天门街的挽歌比赛中,郑生以声情并茂的动人表演为其所在的东肆打败了西肆,却被他进京入计的父亲认出。
其父以他玷辱门庭,“去其衣服,以马鞭鞭之数百”与他断绝父子关系,弃之而去。
经凶肆同辈搭救,郑生保住了性命,却沦为乞丐。
在一个大雪之夜,郑生行乞到安邑东门,被李娃认出。
经李娃调护,郑生恢复了健康,并且科举连中,登第为官,与李娃结为夫妇。
李娃被封为汧国夫人,郑生也与其父和好如初。
内容赋有戏剧性,吸引读者,同时也能从中读出些什么。
下面是我的感悟:首先李娃虽是妓女,但她节操和品行高贵奇特,有很值得称道的地方,我觉得这样的女性也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其次郑生的父亲得知应试的儿子看上妓女并沦落到卖艺十分恼火,认为他伤风败俗,弃之不顾,但后来郑生考取功名,功成名就之时,却又和儿子有所缓和,这种做法未免有点过激,有些心狠;最后是郑生,无论他才能有多出众,但他在应试途中无意遇见貌美的李娃,并不顾应考,想得到李娃,最后落得身无分文,沦落街头的地步,可见他的风流。
不过从故事整体上来讲,极具戏剧性,易懂,便于观看者理解,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共鸣,之所以在当时社会轰动一时,源于当时社会文人考取功名来光宗耀祖的固守思想。
反观主人公李娃,舍不得看到那么美丽平静,带点妖气又颇有些高贵的这抹惊鸿之影最终还是被月光长锁在尘世的镜子里。
然而这种女子,怕连作者也舍不得让她在烟花之地进退自如地孤独一世。
所幸她还有个最终的好结局,虽然俗气,但毕竟幸福。
生活不是小说,世人蝇营狗苟,所求不过是小说家不屑于给的安宁和幸福,只可惜造化却依旧舍不得给予。
李娃传的环境描写《李娃传》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典范之作,是最早出现的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
这篇故事讲的是当年大唐帝国有位后宫佳丽因为思念丈夫而日夜悲痛欲绝,竟然感动上天而感化皇帝,从此大唐盛世才又再次出现的神奇故事。
今天我们便来细读一下《李娃传》。
一个清风徐来、月朗星稀的夏夜,正好是元宵节。
元宵节过后,整个长安城里的百姓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李娃也不例外。
但她却没能与家人团聚,只得依靠着灯光黯淡的油纸伞默默地流泪。
想起以往自己和丈夫的甜蜜时光,再回忆如今孤单的身影,李娃心里不禁涌上一阵莫名的酸楚,顿觉悲伤至极。
又不知哭了多久,突然间听见窗外似乎隐约传来鼓声。
李娃急忙站起身走向窗边,推开窗子一探究竟。
原来外面已经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原来今晚是皇上与皇后结婚的大喜之日,于是百姓纷纷放起了烟花爆竹,共同庆祝。
眼看元宵节就要过去,李娃再也忍耐不住,她飞快跑到街上,直奔皇上的寝殿而去……据说在唐代安史之乱前夕,藩镇割据,各路藩王争权夺利相互攻伐;朝廷内奸臣当道,弄得乌烟瘴气。
这期间唯有玄宗宠妃杨贵妃得到了玄宗的专宠,并生育了三子二女。
其实在他俩刚成亲之初,还曾经恩爱过一段时间。
可惜好景不长,安禄山起兵造反,两人被迫分离。
从此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被迫离开深爱着她的玄宗,而且变得无比的冷漠无情。
李娃虽然与杨玉环形同姐妹,但命运却截然不同。
她受到了玄宗后宫众妃嫔的排挤,几度被贬。
在遭受百般折磨之际,她仍然坚守本心,绝不做伤害杨玉环的事情。
就像那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所描述的情景,一根根细线织进了红绡,织入了李娃的血肉,连接成为一片。
这样不仅使故事更加丰富曲折,也让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因为这样,故事更具戏剧性的效果,让我们随着李娃的视角观察到整个大唐王朝的兴衰,更加感叹历史的沧桑巨变。
看完了全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凄凉荒唐,不可思议”八字。
凄凉:清冷寂寞,凄惨哀愁;荒唐:不合礼仪规矩,违背常理;不可思议:指故事不可信或认识很少或感到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