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错了。计划的调整与计划的功能并不矛盾。调整了 的计划将导致原先安排的工作、活动随之改变,这种改变是 任何一个组织在运行的过程中都难以避免的,重要的问题不 在于是否改变了什么,而是改变的方向、内容、途径是否正 确合理,这恰恰是计划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必须认识到, 计划过程本身就富有许多积极的意义。如前所述,计划活动 将促使人们去思考、沟通,就组织的目标和怎样达到这个目 标形成共识,这本身就具有重大意义。
第9页
第2节 计划工作的类型
二、具体性计划与指向性计划
从计划内容详尽程度看,计划可分为具体性计划和指向性计划
计划的类型
(按计划内容的详尽程度)
具体性计划
规定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 标的方案,不存在模棱两 可和容易引起误解之处。
指向性计划
只规定一些一般性的方 向。其中最主要的是规 定组织发展的方向,也 即对组织使命的阐述和 传达。
示例3—3 山田本一分解马拉松赛程
第21页
第3节 计划工作的程序
四. 综合平衡
首先,任务之间的平衡。 其次,任务与资源之间的平衡:要保证组织能在适当 的时间筹集到适当品种、数量和质量的资源。 最后,不同环节在不同时间的任务与能力之间的平衡: 要确保组织的各个部分是否能够保证在任何时间都有足够 的能力去完成规定的任务。
目标(具体目标)。
示例3—4 凯灿公司的目标树
第27页
第5节 目标及目标制定
三、目标的构成要素与制定原则 1.目标的构成要素
(1)主体,指负责完成目标的机构或人员; (2)客体,指受目标主体工作行为影响的机构或人员; (3)事项(或维度),即对目标主体应当做什么和不能做什
么的规定,它们构成了考核目标完成情况的标尺; (4)指标(或尺度),指目标主体完成目标任务所应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