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25
江西省2018年中考地理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读甲、乙两个国家部分区域图(图1、图2),完成1~4题。
1.甲、乙两国
A.同在东半球 B.都为发展中国家 C.同临太平洋 D.都以黄色人种为主
【解析】两图显示的都是某图局部图,从图中的城市名可以判断甲为澳大利亚,乙为美国,都是发达国家,两个国家都临太平洋。根据图中经线可判断东西半球,凡东经>160°的在西半球,凡西经<20°的在东半球。图1都为东经且<160°,故为东半球;图2都为西经且>20°,所以为西半球。两国均以白色人种为主。
2.甲、乙两国出口量都较大的农产品是
A.小麦 B.稻谷 C.咖啡 D.天然橡胶
【解析】咖啡、天然橡胶属于热带作物,美国大部分在温带,所以应排除。在美国的中部和北部有小麦区,澳大利亚的小麦-绵羊混合农业区都盛产小麦。
3.世界微电子工业中心——硅谷位于
A.悉尼 B.堪培拉 C.圣弗朗西斯科 D.洛杉矶
【解析】旧金山,即圣弗朗西斯科,是世界高科技产业中心。
4.以下动物(图3),甲国特有的是
【解析】企鹅是南极代表动物,大象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长颈鹿生活在热带草原,袋鼠是澳大利亚的代表动物。澳大利亚因远离其他大陆,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所以澳大利亚的动物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读埃及略图(图4),完成5~8题。
5. 关于埃及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临红海 B.位于尼罗河的上游
C.跨非、亚两大洲 D.主要位于热带地区
6.图中运河沟通了
A.大西洋和印度洋 B.大西洋和太平洋 C.印度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1 江西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
1.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共计120分钟 。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确凿(záo) 告磬 如法炮制(pào) 物竞天择
B.归咎(jiù) 馈赠 风雪载途(zài) 通宵达旦
C.殷红(yīn) 销蚀 恪尽职守(kâ) 珠丝马迹
D.狡黠(xiã) 绰号 叱咤风云(zhà) 略胜一筹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步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⑥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⑥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③④ D.②⑥①⑤④③
1
2018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脸颊.(xiá) 讪笑 锐不可当.(dāng) 持之以衡
B.怂.恿(sǒng) 瓦砾 万恶不赦.(shâ) 长吁短叹
C.孱.水(chàn) 羁伴 相形见绌.(zhuó) 寻章摘句
D.牟.取(móu) 啜泣 踉.踉跄跄(liàng) 遮天敝日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
机密★启用前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Z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①蝉则千转不穷,口口口口口口。(吴均《与朱元思书》)
②南宋诗人赵师秀《约客》中“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独坐灯下的寂寞心情。(2分)
③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分)
④口口口口口,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⑤请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4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按拼音写词语。(4分)
①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②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wān yán( )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③“jū gōng jìn cuì(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④希望你能够客观的分析前因后果,作为借鉴,以免chóng dǎo fù zhé(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作痛。
1 江西省2018年中考
英语试题
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听力测试(27分)
现在是试听时间。请听一段对话,然后回答问题。
What is the boy going to buy?
A. Some juice.
B. Some oranges.
C. Some apples.
答案是C
A)请听下面8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将有10秒钟的时间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读两遍。(每小题1分)
1. What would the girl like to buy?
A. A phone.
B. A camera.
C. A watch.
2. Where is Linda?
A. In the laboratory.
B. In the library.
C. In the bookstore.
3. How's the weather today?
A. Cold.
B. Warm.
C. Cool.
4. Who is playing a video game with Jack?
A. His brother.
B. His sister.
2 C. His cousin.
5. What's the doctor's advice?
A. Talking more exercise.
B. Taking some medicine.
C. Drinking some milk.
6. Why is Jane crying?
A. Because she is hungry.
B. Because she needs sleep.
C. Because her toy is lost.
7. When does the movie finish?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脸颊(xiá) 讪笑 锐不可当(dāng) 持之以衡
B.怂恿(sǒng) 瓦砾 万恶不赦(shè) 长吁短叹
C.孱水(chàn) 羁伴 相形见绌(zhuó) 寻章摘句
D.牟取(móu) 啜泣 踉踉跄跄(liàng) 遮天敝日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
河南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殷.勤∕踏.青 咀嚼.∕咬文嚼.字 风调.雨顺∕南腔北调.
B.儒.雅∕懦.弱 侍.奉∕恃.才傲物 咄.咄逼人∕相形见绌.
C.卡.片∕关卡. 屏.障∕屏.气凝神 置之度.外∕度.日如年
D.譬.如∕偏僻. 栅.栏∕姗.姗来迟 前仆.后继∕赴.汤蹈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松驰 慰藉 天然气 崭露头角 记忆犹新
B.馈赠 涣散 座谈会 食不果腹 源远流长
C.精湛 遨游 俯卧撑 谈笑风声 通宵达旦
D.彰显 闲暇 水笼头 耳熟能详 真知灼见
3.古诗文默写(8分)
(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白居易《观刈麦》)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 , “ 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 , “(《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期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 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山西省2018年中考试题
语 文
一、读·书(12分)
1.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说出其字体,并用楷体将“少年易老学难成”的下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关关雎鸠, 。 (《诗经·关雎》)
(2) ,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李贺)
(3) ,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4)马作的卢飞快, 。 (《破阵子》辛弃疾)
(5) ,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陆游)
(6)但知其一, ,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纪昀)
(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惆怅。
(8)《送东阳马生序》中,“ , ”说出了宋濂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二、读·思(38分)
(一)
“初心”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关乎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请积极参与“学语文·悟初心”主题活动,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画说“初心”】
3.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初心”二字的本源,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细心的你发现两段“解说”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1)图一“解说”中“ ”改成“ ”(2)图二“解说”中“ ”改成“ ”
【读文赏句】
不忘初心
女 什么是初心?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也许是一个质朴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智慧。
2018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2.00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脸颊.(xiá) 讪笑 锐不可当.(dāng) 持之以衡
B.怂.恿(sǒng) 瓦砾 万恶不赦.(shè) 长吁短叹
C.孱.水(chàn) 羁伴 相形见绌.(zhuó) 寻章摘句
D.牟.取(móu) 啜泣 踉.踉跄跄(liàng) 遮天敝日
2.(2.00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2.00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2.00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
5.(2.00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Cu:64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在相应的位置上)
1、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是
A.汞 B.金 C.银 D.铝
2、今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下圈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
3、硫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
A.混合物 B.化合物 C.非金属单质 D.金属单质
4、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氨水 B.汽水 C.冰水 D.糖水
5、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B.分子质量变小 C.分子体积变大 D.分子运动速率变大
6、在化肥中硫酸铵【(NH4)2SO4】属于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复合肥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8、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9、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一氧化碳从氧化鉄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絶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化学反应通常有能量变化,所以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
10、t2℃时,向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加入13g固体甲,搅拌后固体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固体析出,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P点表示甲的溶解度为98g
德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28分)
1.柳公权的楷书用笔出自颜真卿,但又改变了横细竖粗的态势。柳体笔画匀衡瘦硬,爽利挺秀,结体严紧,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属于柳体的是( )(3分)
2.下面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3分)
生活中总有些人,尽管不够幸运,甚至深陷泥沼、走tóu( )无路,但内心始终翻腾着一股zào( )动,就像遥远地平线上的光,挣.( )脱山峦的围缚,越过无垠的原野,迸.( )射出野蛮生长的力量。
A.头 燥 zhènɡ bìnɡ B.投 躁 zhènɡ bènɡ
C.投 燥 zhēnɡ bènɡ D.头 躁 zhēnɡ bìnɡ
3.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一系列藩篱..的不断消失,游戏行业的天花板被不断突破,整个行业又将迎来黄金期。
B.新版《鹿鼎记》将于2018年6月开拍,制作方所选的演员都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明星。
C.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嘉宾们就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用好政府、市场“两只手”,让政府和市场各行其是....,相得益彰。
D.小明买了一束玫瑰花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丽,但被她毫不客气地退了回来,他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B.“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赐教、寒舍、见谅等。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张”是姓,“十八”是他的排行。唐代以称人排行为高雅的风尚。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
说明:
1.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脸颊(xiá) 讪笑 锐不可当(dāng) 持之以衡
B.怂恿(sǒng) 瓦砾 万恶不赦(shè) 长吁短叹
C.孱水(chàn) 羁伴 相形见绌(zhuó) 寻章摘句
D.牟取(móu) 啜泣 踉踉跄跄(liàng) 遮天敝日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 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2018年陕西中考语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2分)
A.星宿.(xiù) 伫.立(chù) 慰藉.(jí) 退避三舍.(shè)
B.拂.晓(fú) 收敛.(liǎn) 自诩.(yǔ) 期期艾.艾(ài)
C.揩.油(kāi) 裨.益(bì) 明眸.(móu) 鞭辟.入里(pì)
D.蓦.然(mù) 旌.旗(jīng) 媲.美(bì) 面面相觑.(xù)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2分)
A.生涯 惬意 通霄达旦 顾明思义
B.潮汛 拌嘴 记忆犹新 呕心沥血
C.诸候 遐想 莫衷一事 来势凶凶
D.娇艳 眼睑 更胜一筹 白壁无瑕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3.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1)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和普法的力度,营造爱护文物的杜会氛围,有助于从源头上 扼制(制裁 扼制 惩戒)不文明行为。
(2)从看日出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蒸蒸日上的朝气,感觉到生命的活泼,感觉到从绝望黑夜进入希望黎明的 柳暗花明 (熠熠生辉 五光十色 柳暗花明)。
抚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伎俩 匀称.(chèn) 沥尽心血 鳞次栉.比(zhì)
B.藉贯 锃.亮 (zèng) 语无伦次 忍俊不禁.(jìn)
C.妖娆 主宰. (zhǎi) 获益非浅 毛骨悚.然( sǒng)
D.伫立 泯.灭 (mǐn) 心无旁鹜 断壁残垣.( gèn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拆迁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B.马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D.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B.为了更好地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我们一定要做好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
C.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活跃、强盛和存在。
D.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在孩子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没有什么不能实现的,但如此神奇和美丽的想象力,却如花蕊中的一点露珠一样脆弱,所以轻轻的一点外力,便可能摧残掉它。
②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天然的想象力有多重要,他们天然的想象力又是如何表现的。
③我们很多成年人,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在生活中,常无心扮演着这个非常可怕的角色。
④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但最美的大概就是孩子那种天然的想象力了,清澈,晶莹,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和无限的可能性。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脸颊(xiá) 讪笑 锐不可当(dāng) 持之以衡
B. 怂恿(sǒng) 瓦砾 万恶不赦(shè) 长吁短叹
C. 孱水(chàn) 羁伴 相形见绌(zhuó) 寻章摘句
D. 牟取(móu) 啜泣 踉踉跄跄(liàng) 遮天敝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字形字音的识记。A. 脸颊(xiá)-(jiá) 持之以衡-持之以恒。 B.正确。C. 孱水-羼水 羁伴-羁绊 相形见绌(zhuó)-(chù)。D.遮天敝日-遮天蔽日。据此,答案为B。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 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宽宏大量:待人宽厚,度量大,能容人。使用正确。B开卷有益: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得益。使用正确。C草长莺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使用正确。D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与语境不符。据此,答案为D。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 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 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 《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正确。B句式杂糅,是将“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和“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的情况是可以预期的”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C关联词语的位置错误。关联词语的位置是由主语决定的,主语相同,关联词在主语后面,相反则在主语前面。把“不仅”和“议论”的位置互换。D句子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过程”。据此,答案为A。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脸颊(xiá) 讪笑 锐不可当(dāng) 持之以衡
B.怂恿(sǒng) 瓦砾 万恶不赦(shè) 长吁短叹
C.孱水(chàn) 羁伴 相形见绌(zhuó) 寻章摘句
D.牟取(móu) 啜泣 踉踉跄跄(liàng) 遮天敝日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第1页(共25页)
2018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2.00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脸颊.(xiá) 讪笑 锐不可当.(dāng) 持之以衡
B.怂.恿(sǒng) 瓦砾 万恶不赦.(shè) 长吁短叹
C.孱.水(chàn) 羁伴 相形见绌.(zhuó) 寻章摘句
D.牟.取(móu) 啜泣 踉.踉跄跄(liàng) 遮天敝日
2.(2.00分)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2.00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4.(2.00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①③⑤
5.(2.00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 春季,微风过处,
第2页(共25页)
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
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B.不过,哈尼梯田是什么样子,更取决于你在什么季节看到它。
C.是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这样,无论什么季节看哈尼梯田,它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6.(4.0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各题。
临江仙①
[宋]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②,予客济源③,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
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
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第3页(共25页)
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7.(12.0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①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②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诸鲁。既反.,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③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孟氏父子舍然无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节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干:这里是劝说的意思。②宫:酷刑的一种。下文的“刖”也是酷刑的一种。③让:责问,责备。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羡/施氏之有 B.孟氏/之一子之秦
C.当今/诸侯力争 D.遂/宫而放之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抚. ②反. ③愠.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
②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4)选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8.(8.00分)古诗文积累。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第4页(共25页)
(1)山河破碎风飘絮,
。
(2) ,风正一帆悬。
(3) ,长河落日圆。
(4)斯是陋室, 。
(5)天接云涛连晓雾, 。
(6)苟全性命于乱世, 。
(7) ,在河之洲。
(8)
,浅草才能没马蹄。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9.(16.0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黄河一掬
余光中
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我存和幼珊都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跟着永波、建辉、周晖,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这是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车沿着二环东路一直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
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夐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
第5页(共25页)
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
“河面怎么不很规则?”我转问建辉。
“黄河从西边来,”建辉说,“到这里朝北一个大转弯。”
这才看出,黄浪滔滔,远来的这条浑龙一扭腰身,转出一个大锐角,对岸变成了一个半岛,岛尖正对着我们。回头再望此岸的堤坝,已经落在远处,像瓦灰色的一长段堡墙。又回头对建辉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永波和建辉领路,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带着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
第6页(共25页)
就等于中国断奶。山大副校长徐显明在席间痛陈国情,说他每次过黄河大桥都不禁要流泪。这话简直有《世说新语》的慷慨,我完全懂得。
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我存和幼珊都也相继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略有删减)
(1)文章围绕“看黄河”写景叙事。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写文字,概括“我”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及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
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
长风挟着细沙卷地刮来→① →② →堤坝像瓦灰色堡墙
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
黄河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遭受的磨难→③
→④
→徐显明过黄河感慨流泪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中一处细节描写具体分析。
(3)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语言特点。
10.(14.0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廊•亭•桥
陈从周
廊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一千多年前的唐诗,就点出了廊在庭院中的妙用。我国古代建筑的单体与单体之间,必依靠廊来作联系,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在园林等风景区,则更是因地制宜,巧于安排,构筑了曲直、高低、爬山、临水等多种式样的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