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质图件的编制
- 格式:ppt
- 大小:899.00 KB
- 文档页数:48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勘探一分队地质图件编绘与地质报告编辑格式使用手册(修订稿)勘探一分队综合办公室二〇一三年六月目录1、编制说明 (1)1.1 适用范围 (1)1.2 编写目的 (1)1.3 本手册主要起草人员 (1)1.4 使用本说明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1.5 参考文献或引用标准 (2)2、地质图件编绘中常见要素的格式要求 (3)2.1 等高线 (3)2.2 水系 (4)2.3 道路 (5)2.4 居民地建筑物及相关标志 (5)2.5 测量控制点及地貌 (6)2.6 境界 (7)2.7 地质界线 (8)2.8 地质注释、地层颜色、岩浆岩颜、岩脉 (8)2.9 褶皱 (14)2.10 断层 (15)2.11单体符号 (16)2.12 工程类 (19)2.13 植被 (20)2.14 岩性花纹 (21)2.15 异常线 (32)2.16 填图或采样点 (33)2.18 图例 (41)2.19 图签或责任表 (41)2.20 其他修饰部分 (42)3、图件分类说明 (44)3.1 交通位置图 (44)3.2 水系图 (45)3.3 地貌图 (45)3.4 构造纲要图 (46)3.5 地形图 (47)3.6 地形地质图 (48)3.7 勘探线剖面图 (50)3.7 钻孔柱状图 (51)3.8 资源储量计算平面图 (52)3.9 矿体水平断面图 (54)3.10 探矿工程素描图 (55)3.11 云南省构造分区图 (60)3.12 云南省水系图 (61)3.13 溶解性表 (62)3.14 元素周期表 (63)3.15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64)3.16 空间坐标系及其参数规定 (66)4、成果整理 (67)4.1 报告 (67)4.3 图件 (77)4.4 资料清单 (78)5、矢量化步骤 (79)6、图件的审校与验收 (80)6.1 审校与验收内容 (80)6.2 审校及验收方法 (81)7、野外地质工作 (82)7.1 野簿的记录格式 (82)7.2 野外资料及成果保密工作 (84)8、附录 (85)8.1汉语拼音字母表 (85)8.2英文、拉丁文字母表 (86)8.3希腊字母表 (87)8.4俄文字母表 (88)8.5植字字级表 (89)8.6地质界线、断层的绘制方法 (90)8.7槽探、井、坑工程绘制及编录 (91)8.8野外记录薄记录格式 (93)8.9脉岩代号 (94)8.10测试样品代号 (95)8.11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分类表 (96)8.12物、化探代号举例 (97)8.13工程代号 (99)8.14地质年代(年代地层)表 (100)8.15第四纪分期与分界年龄 (101)8.16各种观察点代号 (101)8.17山地的高度分类 (101)8.18云南省手持GPS参数 (102)8.1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框架图 (112)1、编制说明1.1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云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勘探一分队区调、矿调、矿产普查和物(化)探各专业、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地质图阅读与编制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
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
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
2、地质剖面图在平面图上,选择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面,以表示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地质图件是地质学领域中常用的工具,用于描绘和分析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地质情况。
地质图件可以包括多种类型,其中常见的有地形图、地质剖面图和地质构造图等。
本文将对这些地质图件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读。
一、地形图地形图是描绘地球表面地形起伏和地貌特征的地质图件,用于研究地形和地势分布、地貌类型和演化过程等。
地形图使用等高线和颜色填充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地表的高低起伏。
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表示地形的陡峭程度,颜色填充则用来区分不同地貌类型。
地形图还标注有河流、山脉、湖泊等地貌要素的位置和名称,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二、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是研究地下岩石分布和构造特征的地质图件,通过对地下地层的垂直展示,帮助我们了解地质结构的分布和变化。
地质剖面图通常是由一条剖线上的观测数据绘制而成,具体包括地层厚度、构造断层、岩石种类、岩性变化等信息。
这些数据通过一种特定的绘图方法来表达,如叠加法、比例法等。
地质剖面图可用于分析岩层的分布规律、构造变化以及可能的地质问题,为地质调查和地质工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地质构造图地质构造图是描述地球内部构造特征的地质图件,用于研究地球的地质演化和构造变化。
地质构造图记录了岩石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的各类构造变形,如褶皱、断层、蚀变等。
地质构造图中使用了符号、颜色和箭头等图形元素来表示不同类型的构造特征,并标注了相应的测量数据和解释说明。
通过地质构造图,我们可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特征的分布、演化历史、构造力学等,对于研究地质变形和构造运动有重要的意义。
四、其它地质图件除了上述常见的地质图件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地质图件,如:遥感图、地震剖面图、重力异常图等。
这些地质图件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和观测方法,提供了更为详细和全面的地质信息。
例如,遥感图利用卫星或航空平台采集的遥感图像,可以揭示地表的植被、土壤、岩石等特征;地震剖面图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征,研究地下构造和岩石的物理性质;重力异常图通过测量地表重力场的变化,推测地下密度和物质分布等。
地质图件造样品区的过程
一.1.基础线上(需要造样的线上)造平行线1mm;
2.从硐口的位置输入线按F12键设置硐口到样品的距离,画出第一根样线与
两条线垂直;
3.用第一根样线造平行线(在输入线里),选择与原线同向,设置平行线距
离(样长),再从第二根样线继续造平行线,直到最后一个样;(如果是水平线直接用第一根线阵列复制)。
二.1.在设置菜单下设置系统参数---结点/裁剪搜索半径0.3-0.8;
2. 其它菜单下---边缘靠线处理---线边缘靠线处理。
然后逐个点击样品两边的线,会自动与所有的线头靠近线。
三.1. 在工作区菜单下,存部分线,把所有的样线拉框部分存线,存个临时线文件;
2. 打开临时文件,把别的线删除;
3. 设置菜单下,设置系统参数---结点/裁剪搜索半径设为0.0001;
4. 在其它菜单下—自动剪断线,把多余的线删除;
5. 在其它菜单下—拓扑错误检查(线拓扑错误检查);
6. 区编辑下—线工作区提弧(拉框选择所有线);
7. 在其它菜单下—拓扑重建---修改区参数(把所有的颜色拉框改成9号色)存样区文件;
8. 关闭窗口不用存线了。
温馨提示:样区一定要单独一个文件在工程文件中,方便修改。
地质图件编制【摘要】:地质图件的编制、主要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
根据不同矿区的实际需要,分别编制矿区(床)地形地质图、阶段地质平面图、勘探线剖面图、矿体垂直纵投影图、矿体水平投影图、矿体底(顶)板等高线图、矿体等厚线图、地表矿石品级分布平面图、辅助地质图等。
编制这些图件时,应结合开采设计需要,做到比例尺适当、内容完整、线型合理、字体工正、精度符合要求。
地质图件的编制、主要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
根据不同矿区的实际需要,分别编制矿区(床)地形地质图、阶段地质平面图、勘探线剖面图、矿体垂直纵投影图、矿体水平投影图、矿体底(顶)板等高线图、矿体等厚线图、地表矿石品级分布平面图、辅助地质图等。
编制这些图件时,应结合开采设计需要,做到比例尺适当、内容完整、线型合理、字体工正、精度符合要求。
一、矿区(床)地形地质图,比例尺为1?500,1?2000。
图上需表示座标线、地形等高线、水系、各种实测与推断的地质界线、主要建(构)筑物、交通线、主要探矿工程、剖面线等,并由采矿专业附上露天开采境界、爆破危险范围或地下井巷的地表井口位置(或投影位置)和开采错动带等,参见图1。
图1 矿区(床)地形地质1,上二叠统玄武岩;2,下二叠统粉砂岩;3,下二叠统结核灰岩;4,下二叠统结核灰岩泥灰岩;5,矿体及编号;6,露天开采界线;7,爆破危险范围(因故图表不清,需要者可来电免费索取)二、阶段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500,1?2000。
图上需表示座标线、勘探线、勘探工程、地质界线、矿体和矿石品级界线、矿石类型界线、储量级别。
露天开采的阶段地质平面图,尚应表示阶段地形线、露天开采境界,地下开采的阶段地质平面图,应表示井巷位置、采空区和老隆位置。
露天开采阶段地质平面图,有按阶段标高、按阶段顶底线标高和按阶段中线标高三种编制方法、分别参见图2、图3、图4。
图2 阶段地质平面图(按阶段标高)1,云英岩或云英岩化花岗岩;2,爆发角砾岩;3,露天开采界线图3 阶段地质平面图(按阶段顶、底线标高)1,大理岩;2,?级品矿石;3,?级品矿石;4,?级品矿石; 5,220m标高地质界线;6,210m标高地质界线图4 阶段地质平面图(按阶段中线标高)1,表土;2,露天开采界线;3,?级品矿石;4,?级品矿石地下开采阶段地质平面图,均按阶段标高编制,见图5。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图件编制规定一、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是对野外地质观察、编录、取样等所取得的原始地质资料进行加工的过程,是用地质规范、术语、符号、图表等进行集中反映地质成果。
(一)、地质资料整理分类1、各种比例尺填图资料的整理对野外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应对岩性、构造、矿化点的描述等文字先核对,对有错误或不完善的地方修正、补充完,对地质点编号、产状等数字、以及所采样品的编号进行着墨,对信手剖面图、地质素描等资料进行整饰上墨;并把地质点投在实际材料图上,绘出该点和有地质内容的路线地质岩性、构造、产状以及矿化特征。
2、各类工程编录资料的整理钻孔、坑道、探井、探槽等工程编录资料整理,应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下发的《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为准。
3、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是编制地质报告的基础,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编制综合图件:(1)、小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反映内容为区域性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化探、矿床(点)等,所取得矿权范围;(2)、大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1: 1, 1: 50, 1: 20,1: 10 ),反映的主要内容为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在地表的展布特征,大比例尺的化探成果等;(3)、地表取样平面图、中段取样平面图,目的是微观反映矿体的平面特征,根据所施工工程的取样分析成果对矿体进行圈联,圈出矿体在平面上的形态,主要内容有所施工工程,取样分析成果,矿体,不同的地质、构造界线等,并附取样分析成果表。
(4)、地质剖面图,目的是反映矿体的产状,纵向上的延伸情况,主要内容有地表的地质特征,矿体,所施工工程的位置,剖面上的取样分析成果等;(5)、矿体资源量估算图,目的是对矿体有多少资源作图估算,是对地质成果的综合反映,有垂直纵投影和水平投影两种;(6)、各类工程素描图、钻孔柱状图。
(二)、是编制各类表格1、工程测量坐标成果表2、各类样品分析化验、鉴定成果表3、资源量估算表(三)、是文字报告的编制(四)、资料的归档对野外所收集的原始资料,编制的图、表、文等分门别类进行清理,装袋,并附上目录,交到资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