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公示名单
- 格式:xls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8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六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
奖获奖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09.09.19
•【字号】浙教高教〔2009〕153号
•【施行日期】2009.09.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六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
项目的通知
浙教高教〔2009〕153号
各高等学校:
根据第六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评审办法,经学校推荐,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网上公示,并报经省政府批准,评定浙江大学“多学科融合国际化拓展――生物系统工程专业创建与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等80项成果为省级一等奖,浙江大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和整体性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等120项成果为省级二等奖,现予以公布(名单附后)。
望各高等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借鉴和应用这些获奖成果,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
附件:第六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浙江省教育厅
二○○九年九月十九日。
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历年获奖名单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历年获奖名单1. 引言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教育系统的最高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对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团队和学校。
自1985年设立以来,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已经评选出了一大批在教育教学领域具有卓越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本文将综述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历年的获奖名单,并对其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2. 发展历程与评选标准自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设立以来,评选标准和评审方式有所变化和完善。
最初的评选主要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评选标准逐渐扩展到教育理论研究、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师资培养等多个方面。
评审过程也更加科学化和专业化,引入了专家评审、实地考察和学术论证等环节。
3. 历年获奖名单回顾3.1 1985-1995年获奖名单在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最初的十年,获奖作品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如小学和中学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研究等。
这些获奖项目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3.2 1995-2005年获奖名单进入1995年后,高等教育领域的获奖项目逐渐增加。
大学课程的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教师发展计划的实施成为获奖项目的重要内容。
这些获奖项目反映了高等教育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视。
3.3 2005-2015年获奖名单在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教育信息化成为获奖项目的一大亮点。
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方向的项目获得了高度评价。
这些项目不仅解决了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教学效果不稳定的问题,还推动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创新。
3.4 2015年至今的获奖名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关注全人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项目受到了重视。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获奖项目的重要内容。
倡导开放教育、跨学科教育、国际交流等也成为一些项目的关注点。
4. 典型案例分析4.1 基础教育方向:某中学的教学模式创新某中学在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中获奖的项目是他们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
衡水学院教务处(点击下面图片直接进入界面)衡水学院教务处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23年的直隶第六师范,1949年改建为河北冀县师范学校,1960年迁至衡水并更名为河北衡水师范学校。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衡水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衡水师范专科学校。
2022年5月17日,升格为衡水学院。
[1]据2022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校园占地面积32.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07万册。
衡水学院现有13个二级学院,6个公共教学部,45个本科专业,分属9个学科门类。
共有专任教师743名,有全日制在校生一万一千多名,其中本科生11025人,专科生859人,另有函授生651人。
1历史沿革衡水师范专科学校校园风光(11)1923年,创建直隶第六师范。
[1]1928年,直隶第六师范学校更名为河北省立第六师范学校。
1934年,河北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更名为河北省冀县师范学校。
1937年,河北省冀县师范学校停办。
1948年,河北省冀县师范学校(部分资源)改建为冀南军政干部建设学院。
[1]1949年,冀南军政干部建设学院为河北省立冀县师范学校。
1950年,河北省立冀县师范学校更名为河北省冀县师范学校。
1960年,学校迁至衡水,河北省冀县师范学校、衡水县师范学校合并为河北衡水师范学校。
[1]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衡水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衡水师范专科学校。
[1]衡水教育学院1978年,衡水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创建。
1981年,衡水地区教师进修学校改建为衡水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4年,衡水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升格为衡水地区教育学院。
1996年,衡水地区教育学院更名为衡水教育学院。
1998年10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衡水师专与衡水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衡水师范专科学校,并以此为基础筹建衡水学院。
[1] 衡水工业学校1970年,衡水地区农业机械化职业学校更名为衡水地区机电学校。
1973年,衡水地区机电学校更名为衡水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布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和第四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3.29•【字号】川府函[2010]54号•【施行日期】2010.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布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和第四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决定(川府函[2010]54号2010年3月29日)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有关单位:为鼓励取得教学成果的集体及个人,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国务院令第151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92号)规定,经省政府第52次常务会审议,《适应中国石油发展战略的石油工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等110项成果荣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信息安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等120项成果荣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突出“五开放”特色的创新性实践教学新平台的构建与实践》等130项成果荣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里泼民俗文化开发与民族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研究》等30项成果荣获四川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构建民主和谐的学校管理新机制--中国公办中小学民主管理委员会建设的实验研究》等96项成果荣获四川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管理策略的实践研究》等138项成果荣获四川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抓好教育科学研究。
希望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借鉴和应用这些成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附件:1.第六届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名单2.第四届四川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名单附件1第六届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名单。
教育部关于颁发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文社会科学)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3.03.22
•【文号】教社科[2013]2号
•【施行日期】2013.03.2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教育部关于颁发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
社会科学)的决定
(教社科[2013]2号)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评奖工作业已完成。
按照我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经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共有830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250项,三等奖518项,成果普及奖17项。
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开展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工作,是教育部为表彰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取得的突出成绩,鼓励和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铸造精品,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以本次评奖工作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和质量导向,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名单(830项)
教育部
2013年3月22日附件: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获奖成果名单(83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