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蜗牛》
- 格式:docx
- 大小:62.4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精选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1教材说明:本课教材中的蜗牛主要是用螺旋线画出不同动态的蜗牛,并添画环境。
教学目的: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2、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
教学难点: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
教具准备: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1、导语: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
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2、板书课题:蜗牛3、新授:(1)讲解怎样画蜗牛。
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
画法步骤(用彩色粉笔画):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
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
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
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抬头的;向前爬的;向后爬的;低头的。
(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
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
(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二(2)》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通过展示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蜗牛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描述蜗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教学重点:1. 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观察和描述蜗牛的外形特点。
教学准备:1. 指导学生准备筷子、放大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2. 准备蜗牛模型或图片等用于展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学到的关于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告诉学生今天将通过观察和描述来更加了解蜗牛的特点。
二、展示和讲解(10分钟)1. 准备一只真实的蜗牛或者使用蜗牛模型或图片等展示给学生观察。
2. 让学生观察蜗牛的外形特点,并引导他们描述蜗牛的形状、颜色、壳的纹路等。
3. 讲解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例如蜗牛爬行的方式、喜欢吃什么等。
三、观察和描述(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各自观察一只蜗牛,使用放大镜等观察工具仔细观察蜗牛的外形特点。
2. 每位小组成员依次描述他们观察到的蜗牛的特点,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和讨论。
3.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引导学生准确和详细地描述蜗牛的特点。
四、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与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对比。
2. 将学生的观察和描述结果展示在教室的展示板上或者课堂博览中,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
3. 分享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和回答,以增加互动和学习效果。
五、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如完成《蜗牛二(2)》的习题或者写一个关于蜗牛特点的小短文。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蜗牛并记录他们的发现。
六、作业布置完成《蜗牛二(2)》的习题或写一篇关于蜗牛特点的小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述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蜗牛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蜗牛(一)-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形成观察和发现蜗牛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认识蜗牛呼吸、移动、觅食等生活特性。
二、教学重点1.蜗牛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观察和发现蜗牛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科学实验认识蜗牛呼吸、移动、觅食等生活特性。
2.学生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发掘科学现象。
四、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实验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引入生活场景,介绍蜗牛的了解情况,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出没情况、形态特征等。
2. 概念及知识点讲解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讲解蜗牛的形态特点、性格等方面的知识点。
3. 实验环节1.学生分小组,进行蜗牛观察实验:分别观察蜗牛的活动时间、行动方式等基本特征。
2.学生参与呼吸实验:通过观察水中的蜗牛是否呼吸和消耗氧气,发现蜗牛呼吸现象。
3.参与蜗牛觅食实验:观察蜗牛对口香糖的反应,了解蜗牛觅食特性。
4. 总结学生小组发表实验结果,展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给予评价和总结。
6. 拓展练习1.向学生介绍蜗牛的分类、分布与生长发育情况。
2.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调查蜗牛的生长环境。
六、教学评估1.学生实验报告。
2.学生口头表述。
3.学生课堂表现。
七、教学反思该节课通过实验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积极发掘、体验蜗牛的生活习性等特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并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
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增强了学生自我探究和发现的能力,同时也更好地培养了其实践、探究、发现、创造的能力。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一课,主要涉及第三章《动物世界》的第二十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蜗牛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蜗牛的基本身体结构,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动物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蜗牛的身体结构及其生活习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理解蜗牛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蜗牛标本、放大镜、投影仪、实验器材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蜗牛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外形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蜗牛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对蜗牛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详细讲解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头部、腹部、足部等。
(2)介绍蜗牛的生活习性,如食物、运动、呼吸等。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观察蜗牛,并记录观察到的特点。
(2)进行蜗牛实验,观察蜗牛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
(2)讨论蜗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关爱小动物。
六、板书设计1. 蜗牛的身体结构头部:眼睛、触角腹部:壳、内脏足部:腹足2. 蜗牛的生活习性食物:植物叶片、果实等运动:依靠腹足缓慢爬行呼吸:通过皮肤进行气体交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蜗牛,记录其生活习性和特点。
2. 答案:(1)蜗牛的生活习性:根据观察到的蜗牛行为,描述其食物、运动、呼吸等特点。
(2)蜗牛的特点:根据观察到的蜗牛外形,描述其壳的形状、颜色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蜗牛养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蜗牛的生长变化。
(2)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蜗牛的身体结构:重点关注蜗牛的头部、腹部和足部的形态及功能,特别是蜗牛的壳和腹足的特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3篇)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1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知道蜗牛和蝗虫的区别。
2.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能根据动物特点,描述动物的大小。
教学准备: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蝗虫、蜗牛壳、放大镜、尺、三角尺、记录用纸和笔。
2.蝗虫、蜗牛、长得跟蜗牛相近的动物、长得跟蝗虫相近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大象、长颈鹿、蜂鸟等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观察蝗虫。
1.观察蝗虫的身体。
☆观察身体的哪些部分?(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触角、嘴;蝗虫的脚;蝗虫的翅)☆用什么方法观察?☆按怎样的顺序观察?2.描述蝗虫的身体的特点。
二、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
1.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
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2.比较蜗牛与蝗虫的不同点。
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睛、触角、嘴、足等不同……三、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1.看课本插图:给与蜗牛相同的动物画“〇”。
与蝗虫相同的动物画“△”。
有疑问的动物画“?”。
剩下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
2.汇报交流:跟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
跟蝗虫长得相近的动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蚂蚁。
长得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猫、青蛙、鱼、鸟、乌龟。
3.你还知道哪些长得像蜗牛的动物和长得像蝗虫的动物?四、观察蝗虫的大小。
1.怎么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2.测量蝗虫的大小。
☆测量什么?☆怎样测量?3.测量并描述一只蝗虫的大小。
五、观察蜗牛的大小。
1.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
蜗牛的身体没有固定的长度,测量存在难度,即使测出了数据也没有多大用处。
2.寻找比较蜗牛大小的方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完整蜗牛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的第三节《软体动物》,主要详细内容为蜗牛的结构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蜗牛的结构特征,掌握其基本生活习性。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对软体动物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增进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蜗牛的结构特征、生活习性。
难点:蜗牛的生殖发育、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标本、图片、视频、投影仪。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记录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蜗牛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蜗牛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蜗牛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观察蜗牛标本,了解蜗牛的结构。
3. 实践活动:分组观察蜗牛,记录观察到的特征,讨论蜗牛的生活习性。
4. 例题讲解:讲解蜗牛的生殖发育过程,分析蜗牛与人类的关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蜗牛及其生活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软体动物——蜗牛2. 内容:结构特征:贝壳、腹足、眼睛、触角等。
生活习性:喜湿、怕光、夜行等。
与人类关系:食用、药用、观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蜗牛,记录其生活习性和行为。
思考蜗牛与人类的关系,举例说明。
2. 答案:蜗牛生活习性和行为记录见学生个人观察报告。
蜗牛与人类关系示例:蜗牛可食用、药用,还可以作为观赏动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蜗牛的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蜗牛,了解更多关于软体动物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培养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
2. 教学过程的观察实践活动。
《蜗牛(一)》教学设计
注意事项观察要耐心,静静地观
察,不要打扰它的生
活。
蜗牛的壳上的螺线有按照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但是最常见的是按照从里向外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观察蜗牛的触角、眼睛和嘴。
睛,蜗牛的视力很差,它在微弱的光线下面要看得远些,在强光下面反而看不远了。
蜗牛是用什么器官吃东西,它有牙齿吗》
蜗牛是一种生活在陆地上的腹足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
蜗牛吃东西的时候就用这把“小搓板”把植物的叶子磨碎,再一点点地吃下去。
当用小棒或笔轻轻碰触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对外界的反应,即观察动物的应激性。
蜗牛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等。
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
第二个活动:观察蜗牛的运动
会运动是动物区别于植物的一项重要特征。
那么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呢?蜗牛用足爬行,它的足叫腹足。
了解蜗牛的生
活环境
借助放大镜观
察蜗牛是怎样
运动的
好习惯。
总结出学生没有
发现的蜗牛生活
环境。
把自主探究留给
学生,发现更多
关于蜗牛的知
观察蜗牛的爬行。
蜗牛在运动时,他的身体会分泌一种黏黏的液体湿润腹足,蜗牛就是靠这种黏液慢慢向前爬,也能在树干上、墙壁上爬上爬下。
把蜗牛放在手掌心,会有一阵一阵被吸起来的感觉。
观察完了蜗牛,让我们来养蜗牛
饲养方法:
在饲养箱或广口一层粗沙,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进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形成一个蜗牛生活的环境,我们就可以饲养蜗牛了。
要注意把它放在阴凉的地方。
每天傍晚用菜叶、青瓜等给蜗牛喂食,第二天早上把食物残渣处理干净。
每天观察蜗牛的生活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
饲养蜗牛
识。
为下节课的学习
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蜗牛几乎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牛体形大小各异,非洲大蜗牛可长达30厘米,在北方野生的种
类一般只有不到1厘米。
身背螺旋形的贝壳,其形
状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
形、球形、烟斗形等等。
了解关于蜗牛
的更多知识
拓宽蜗牛知识
巩固提升一、选择题
1.蜗牛适合在(B)的环境下生存
A.干燥
B.潮湿认真做练习巩固本课所学内
容
2.(B)和蜗牛属于同一种类的动物
A.蚂蚁
B.田螺
3.蜗牛以(A)方式前进的
A.波浪
B.直线
二、判断题
1.蜗牛利用腹足能在物体上爬行,并会留下粘液的痕迹。
(√)
口和腹。
课堂小结蜗牛在运动和身体构造方面有着显著的特点。
它能够对外界产生相应的反应,利用腹足在各种物
体上爬行。
总结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总结
能力
板书蜗牛(一)
观察蜗牛——放大镜
腹足
饲养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