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学院课程考核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3
××× 试卷 第1页(共7页)广西师范学院课程考试试卷旅游资源与开发 试卷A(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 岭南园林具有综合型园林的特征,其中被誉为粤中四大名园的是: 【 】 A.余荫山房、可园、清晖园、梁园 B.余荫山房、可园、清晖园、留园 C.可园、清晖园、留园、梁园 D.余荫山房、可园、清晖园、狮子林 2.属于水体旅游资源吸引因素的有: 【 】 A.水形、水色 B.水形、瀑布 C.瀑布、温泉 D.水流、水声 3.园林的构景手法很多,其中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使之能获得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构景手法称之为: 【 】A.借景B.配景C.对景D.分景 4.被称为我国八大菜系的有: 【 】 A.京菜、川菜 B.粤菜、徽菜 C.鲁菜、桂菜 D.京菜、粤菜 5.我国著名的七大古都有: 【 】 A.苏州、北京 B.北京、南阳 C.安阳、杭州 D.南阳、杭州6.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有: 【 】 A.普陀山、青城山 B.普陀山、九华山 C. 青城山、九华山 D.五台山、青城山 7.中国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节日,其中属于蒙古族民族节日的是; 【 】 A.那达慕大会 B.雪顿节 C .三月街 D.泼水节 8.依据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的开发主题主要有: 【 】 A.宗教文化、回归自然 B.特色文化、乡土风情 C.乡土风情、回归自然 D.宗教文化、乡土风情9.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应用功能有:【】A.管理功能、传播功能B.管理功能、娱乐功能C.分析评价功能、开发与决策功能D.传播功能、娱乐功能10.我国的四大名绣是:【】A.苏绣、粤绣、湘绣、蜀绣B. 杭绣、粤绣、湘绣、蜀绣C. 苏绣、沪绣、湘绣、蜀绣D. 苏绣、粤绣、京绣、蜀绣11.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等,其中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指标有:【】A.规模与组合状况、区位条件B. 规模与组合状况、旅游功能C. 区位条件、旅游功能D. 美学观赏性、区位条件12.破坏旅游资源的人为因素有:【】A.环境变迁、旅游活动B.环境变迁、经济活动C.旅游资源开发、经济活动D.旅游资源开发、环境变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2 0个空,每空1 分,共 20 分。
广西师范学院师范类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广西师范学院师范类心理学真题及答案1、平常所说的“大器晚成”表现了智力(的个别差异。
A.能力结构B.发展水平C.语言思维D.表现早晚正确答案:D解析:人的智力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和智力的性别差异等方面。
智力表现早晚差异是指智力的成熟有早晚之分,有人早慧,有人则大器晚成。
2、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正确答案:A3、新课改实行课程三级管理,突出校本课程,所以新课程应以校本课程为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4、用一个测验去测量同一群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所测得的分数几乎是相同的,这说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
A.信度B.效度C.常模D.标准分数正确答案:A5、过去,人们片面追求的GDP增长,是以资源的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为代价换来的,这种增长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对此专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同样,在教育方面也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试分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正确答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在社会发展观念转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就教育自身而言,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育的规模、布局、比例、结构要合理。
即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强调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经济、人员的投入比例、三级教育的发展比例、师生的比例、专业结构、学科结构、课程结构等要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相协调;二是教育要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把终身教育的观念纳入学校教育。
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特别是创造性学习品质的培养。
就教育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而言,教育是传播和确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1、家庭教养方式分为()A.专制型B.放任型C.民主型D.关爱型正确答案:ABC家庭教养方式包括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广西师大网上考试试题广西师大网上考试试题2010年9月26日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这个答案的号码前边打“√”)1.“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属于:①《易经》中的卦、爻辞;②《诗经》;③甲骨卜辞;④商代的彝器铭文2.被鲁迅称为“古之巫书”的是①《尚书》②《山海经》③《列子》④《淮南子》3.《诗经》中的诗①主要是各地的民歌,部分为公卿列士所作②主要是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所作③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为乐师所作④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采自民间4.《战国策》①分国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②经刘向整理汇编,按十二国顺序,分列为三十三篇③分国记载鲁、齐、晋、郑、秦、楚、吴、越八国的史事④按鲁国十二公顺序分年记事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①《荀子·劝学》②《孟子·滕文公上》③《庄子·养生主》④《庄子·逍遥游》6、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作家有①贾谊②王符③仲长统④崔寔。
7.关于《离骚》的题义①司马迁释为“别愁”,班固释为“离忧”,王逸解为“遭忧”;②司马迁释为“离忧”,班固释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③司马迁释为“劳商”,班固释为“别愁”,王逸解为“遭忧”;④司马迁释为“遭忧”,班固释为“劳商”,王逸解为“离忧”。
8.秦统一后的文学主要是①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②歌功颂德的刻石之文和诏令奏议等应用性文字;③临潼兵马俑等造型艺术和阿房宫等建筑艺术;④李斯的《谏逐客书》和贾谊的《陈政事疏》。
9.汉赋四大家是指①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②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③东方朔、司马相如、扬雄、张衡;④贾谊、枚乘、东方朔、司马相如。
10、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①班固的《咏史》②张衡的《同声歌》③蔡邕的《翠鸟》④辛延年的《羽林郎》。
广西师范学院课程考试试卷(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注:①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②仅可以使用词典(电子词典除外),不得使用其他任何工具资料书籍。
课程名称:翻译(英译汉)外语系2003级英语专业本科班试卷编号 B 考试时间120分钟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Chinese (3 points×10=30 points).1. To put it in old economy terms, can you imagine postponing maintenance on an aircraftfor six months?2. If westerners think they are healthy eaters, they will have to think again.3. May I introduce you to him, one of your longtime admirers'?4. The grass blades, brushing with the movements of their growth, made joyous gentlesounds, like the sighs of a maiden in love.5. Most economists acknowledge this trading system as one of the greatest contributors tothe world's rapid recovery from the desolation of the Second World War.6. Two weeks later, the patient was up and about again.7. We believe ourselves to be unique among nations in our generosity of spirit and ourreadiness to put up with all kinds of people.8. The tolerance they are talking about does not in fact exist but is invented as ajustification for present intolerance.9. His readiness to accept the invitation cheated all that were present that day.10. A look at the companies pursuing the technology gives a good indication of its potential.II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parts of the passage into Chinese(6 points×5=30 points)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today are beginning to hear and learn more and more about the problem of pollution. (1) Pollution is caused either by the released by man of completely new and often artificial substances into the environment or by releasing greatly increased amounts of a natural substance, such as oil from tankers into the sea.(2) The whole industrial process which makes many of the goods and machines we need and use in our lives, is bound to create number of waste products to upset the environment balance, or the balance as it is also known. Many of these waste products can be prevented or disposed of sensibly, but clearly while more and more new goods are produced and made complex, there will be new dangerous wastes to be disposed of, for example, the waste products from nuclear power stations. Many people, therefore, see pollution as only part of a larger and more complex problem, that is, the whole proces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goods.(3) Others again see the problem mainly in connection with agriculture, where newmethods are helping farmers grow more and more on their land to feed our ever-increasing populations. However, the land itself is gradually becoming worn out as it is being used, in some cases, too heavily, and artificial fertilizers cannot restore the balance.(4) Whatever its underlying reason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much of the pollution cause could be controlled if only companies, individual and governments would make more efforts. In the home there is obvious need to control litter and waste. Food comes wrapped up three or four times in packages that all have to be disposed of; drinks are increasingly sold in bottles or tins which can't be reused. This not only causes a little problem, but also is a great waste of resources, in terms of glass, metals and paper. (5) Advertising has helped this s process by persuading many of us not only to buy things we neither want nor need, but also throw away much of what we do buy. Pollution and waste combine to be problem everyone can help to solve by cutting out unnecessary buying, excess consumption and careless disposal of the products we use in our daily lives.III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into Chinese(20 points×2=40points ).(1)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s capital markets that has occurred in the past 10 years will be replicated right across the economy in the next decade.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has become central to management. Without it managers are operating in ignorance and cannot understand what is happening to them and their firms. Partly because of globalization and partly because of demography, the work forces of the next century are going to b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last century. Most firms will be employing more foreign nationals. More likely than not, you and your boss will not be of the same nationality. Demography and changing social mores mean that white males will become a smaller fraction of the work force as women and minorities grow in importance.(2)All of these factors will require changes in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managing the work force. In addition, the need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at quality levels previously thought impossible to obtain in mass production and the spreading use of participatory management techniques will require a work force with much higher levels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Production workers must be able to do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production workers must be able to do just-in-time inventories. Managers are increasingly shifting from a "don't think do what you are told" to a "think, I am not going to tell you what to do" style of management.。
∶∶∶∶∶∶∶∶∶∶装∶∶∶∶∶∶∶∶∶∶∶订∶∶∶∶∶∶∶∶∶∶∶∶∶线∶∶∶∶∶∶∶∶∶∶∶∶∶∶∶∶广西师范学院课程考核试卷(2007— 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课程)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由前言、、、附录四部分组成。
3、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是:(1);(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闭卷考试在命题上应该体现目标性、结构性、、和灵活性。
5、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是:(1)文本解读;(2);(3);(4)情境设置;(5)活动设计;(6)作业设计;(7)板书设计;(8)。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新时期的教学设计的新理念有哪些?2、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是什么?答:3、课堂评价中应该贯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想像作文训练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三、案例分析题(20分)阅读窦桂梅老师教学《落叶》一课时的一个片段,然后运用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加以评价(300字以上)。
老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这是课文的第一句话:“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B卷),第 1 页,共6 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B卷),第 2 页,共6 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B 卷),第 3 页,共 6 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B 卷),第 4 页,共 6 页∶∶∶∶∶∶∶∶∶∶ 装∶∶∶∶∶∶∶∶∶∶∶ 订 ∶∶∶∶∶∶∶∶∶∶∶∶∶线∶∶∶∶∶∶∶∶∶∶∶∶∶∶∶∶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
”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这一句话,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很有趣,大家找一找!找到了请举手回答。
生:老师我找到了,是“一片片”这个词。
师:老师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词,谁愿意? (生踊跃举手,师让生读“一片片”)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树叶,问大家)这是一片片的树叶吗? 生:(齐答)不是。
广西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教育类真题及答案广西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教育类真题及答案1、态度的三种成分总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2、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相一致。
A.动机原理B.强化原理C.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D.成熟概念正确答案:CC[解析]桑代克的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学习者有准备而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无活动就会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其活动也会感到烦恼。
故本题选C。
4、能正确辨认熟悉的音乐作品的情绪、性质,感知作品中的细节部分,区别不同类型的作品。
这是(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发展的特点。
A.小小班B.小班C.中班D.大班正确答案:D能正确辨认熟悉的音乐作品的情绪、性质,感知作品中的细节部分,区别不同类型的作品。
这是大班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发展的特点。
5、()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
A.董仲舒B.柳宗元C.韩愈D.王安石正确答案:C略20.拨电话时,对新查出的电话号码的记忆是(。
正确答案:B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信息在头脑中保持l分钟左右的记忆叫短时记忆。
21、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正确答案:A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有: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为主。
2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 1岁B. 3岁C. 5岁D. 7岁正确答案:BB[解析]自我意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成熟的时间是不同的,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3.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课程考核试题参考答案或实验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植物生物学(下)课程序号:BZ10224201开课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年级、专业:考核方式:闭卷 开卷□实验操作□试卷序号:A 卷命题教师:薛跃规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时间:2008年6月1日一、填空题(本大题共40空格,每空0.5分,共计20分)请在每小题的下横线上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在空格处所填字词简要,内容正确,不要求完全按书本或规定形式填写。
1.细胞、种群(器官)、群落、生态系统(景观)----(有序)2.亲缘关系、系统发育3.孢子减数分裂、配子减数分裂、合子减数分裂4.配子体、孢子体-----(有序)5.蕨类植物、颈卵器植物-----(有序)6.载色体---(有序)、叶绿体、色素体7.游动配子配合、配子囊配合、配子囊接触配合、体配8.亚热带温带栎真菌9.红豆杉荔枝在不育的大孢子叶种柄10.珠槿锦葵科向日葵菊科11.春兰丹参小麦益母草胡萝卜12.葫芦科唇形科芸香科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 B B A C C D D B B D A D C B三、名词解简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名词解释评分标准,一般要求回答该名词的位置及结构特点、主要功能、代表植物类群等,如果缺少其中某一项或几项内容,则只能酌情分别得4分、3分、2分或1分。
1.世代交替:生活史中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世代有规律地进行交替。
2.原核生物:凡细胞不具核膜、核仁,没有膜包围的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生物。
3.无花果(隐头花序)答:被子植物桑科无花果属(Ficus )的花序(1分),所有单性花、中性花都(隐弊)生长在肉质闭合的花序托之内(2分),成熟的果实也在花序托内部发育(1分)。
广西师范学院课程考试试卷课程名称:教育学(A卷)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卢梭D、杜威2、在我国近代首次规定中小学六三三制的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戍学制D、壬丑学制3、在教育过程中,“揠苗助长”、“凌节而施”等方法违反了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4、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福禄倍尔B、卢梭C、杜威D、涂尔干5、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法国B、德国C、英国D、美国6、主张课程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7、“文以载道,教书育人”,要求教学要遵循()原则。
A、启发性B、直观性C、巩固性D、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8、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讨论法C、讲授法D、谈话法9、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B、班级上课制C、道尔顿制D、特朗普制10、教育学生关怀同学、互助友爱、乐于助人属于()教育。
A、爱国主义B、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C、集体主义D、社会公德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的一门科学。
2、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归根到底产生于。
3、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即把教育看作是,这也是教育区别于其它活动的根本特征。
4、人的发展,包括和两方面的发展。
5、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作用。
6、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
7、我国现有学制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
8、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必须从普及做起,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普及。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据历史记载,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
A、夏B、商C、周D、秦2、《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
A、杜威B、梅伊曼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3、人文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泰勒B、斯宾塞C、卢梭D、洛克4、认为教育能够影响社会的变化,这是( )课程论的观点。
A、学科中心B、人文主义C、社会再造主义D、建构主义5、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潜在课程D、外显课程6、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
A、《论语》B、《论演说家的培养》C、《理想国》D、《学记》7、“文以载道,教书育人”,表明教学要遵循( )原则。
A、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B、直观性C、巩固性D、启发性8、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B、讨论法C、讲授法D、谈话法9、以“知识即道德”的假设为基础的教学理论是( )教学理论。
A、哲学取向的B、行为主义的C、情感D、认知10、儿童在讨论道德两难问题时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的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称之为( )。
A、科尔伯格效应B、布莱特效应C、体谅模式D、劳顿效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格1分,共15分。
请将答案写在横线上。
)1、西周以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之分。
2、东西方的古代教育具有等级性、、专制性、和象征性功能等共同特征。
3、孔子认为,“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
4、学校教育的目的有三个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和课程或教学的。
5、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可以划分为和两个层次。
6、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是关系、在人格上是关系、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一.命名下列化合物:(每小题1分,共10分)分) CH 3CH 2CHCH 2CH(CH 3)2CH(CH 3)2CCH 3C H CH(CH 3)2CH 3OSO 3HCH 3OHCH 3CH C 2H 5CH 2CH CH 3OHCH 3O C ONH CH 3CH 3CH 2C CH 2CH 2C OCH 3COOH COOHH NOOOCH 2OHOHOHOHOCH 31. 2. 3.4.5. 6.7.8.9.10.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每小题1分,共10分)分) 1. 2 , 4-二硝基氟苯-二硝基氟苯-二硝基氟苯 2. 3-苯基丙醛-苯基丙醛3. 4-甲基环己醇-甲基环己醇 4. 3-乙基戊二酸酐-乙基戊二酸酐 5. 2R , 3S -酒石酸-酒石酸-酒石酸 6. 1 , 4-丁二胺-丁二胺-丁二胺 7. β-萘乙酸-萘乙酸 8. 氯化对异丙基重氮苯氯化对异丙基重氮苯 9. 乙酰乙酸乙酯的烯醇式乙酰乙酸乙酯的烯醇式 10. 丙氨酰甘氨酸丙氨酰甘氨酸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分) 1.1–甲基–4–叔丁基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是:–叔丁基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是:2.醇与Lucas 试剂的反应属于:试剂的反应属于: A. 亲电取代亲电取代 B. 亲核取代亲核取代 C. 亲电加成亲电加成 D. 亲核加成亲核加成 3.甲苯、苯甲酸在相同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 A. 甲苯比苯甲酸难甲苯比苯甲酸难 B. 苯甲酸比甲苯难苯甲酸比甲苯难 C. 二者相同二者相同 D. 无法判断无法判断 4.旋光性物质具有旋光性的根本原因是: A. 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B. 分子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分子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 C. 分子具有不对称性分子具有不对称性 D. 分子不存在对称面分子不存在对称面 5.下列化合物能与Fehling 反应的是:6.R -2-溴丁烷与NaOH 水溶液发生S N 2反应的主要产物是:反应的主要产物是:A. S -2-丁醇-丁醇B. Z -2-丁烯-丁烯C. E -2-丁烯-丁烯D. R -2-丁醇-丁醇 7.下列碳正离子最稳定的是:.下列碳正离子最稳定的是: 8.下列化合物碱性最强的是:.下列化合物碱性最强的是:A.B. C.D.CH 3C(CH 3)3C(CH 3)3CH 3CH 3C(CH 3)3CH 3C(CH 3)3CH 3CH 2CH CH 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CH 3CH 3CHCH CH 2A. B. C. D.A.B. C.D.O CHOHOCH2C OCH 2OHCH 3CH 2C OCH 39.下列碳水化合物没有半缩醛羟基的是:A. 甘露糖甘露糖B. 麦芽糖麦芽糖C. 蔗糖蔗糖D. 淀粉淀粉10.谷氨酸(pI=3.22)溶于水后,主要以何种离子形式存在;在电场中向哪极移动: A. 正离子;阳极正离子;阳极 B. 正离子;阴极正离子;阴极 C. 负离子;阴极负离子;阴极 D. 负离子;阳极负离子;阳极 四.完成下列化学反应式:(每步反应2分,共20分)分) 1. 2.3. 4.5. 6.7.8.9.(CH 3)2CHCH CH 2HBr CH 3COCH 2COOHNaBH4( )( )CH 2ClCl1)NaCN 2)H 2O/H+CHOCH 3CH 2CHOOHOCH 2CH 2OH无水AlCl 3( )( )+稀OH-( )CH 3CH 3CH 2CH 2Cl无水AlCl 3( )CH 3CH 2COOH CH 2CH 2OHH 2SO 4( )KMnO 4H +( )ClCH 3KOH醇( )1mol HBr( )过氧化物五.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共12分)分) 1.丙醛、丙酮、丙酸.丙醛、丙酮、丙酸2.2–戊醇、戊醛、2–戊酮–戊酮 3.水杨酸、苯甲酸、半胱氨酸.水杨酸、苯甲酸、半胱氨酸六.制备下列化合物,无机试剂任选:(共14分)分) 1.用正丙醇为原料制备乙胺.用正丙醇为原料制备乙胺 2.用叔丁基苯为原料制备3 , 5-二溴叔丁基苯-二溴叔丁基苯-二溴叔丁基苯 3.用正丙醇为原料制备2-甲基-3-戊醇-戊醇 七.推导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共14分)分) 1.某化合物A 的分子式为C 8H 14O ,A 可使溴水褪色,与苯肼反应生成黄色沉淀,能发生碘仿反应,但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广西师范学院课程考核试卷
(2007— 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课程
)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由前言、、、附录四部
分组成。
3、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是:(1);(2);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闭卷考试在命题上应该体现目标性、结构性、、和灵活性。
5、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是:(1)文本解读;(2);
(3);(4)情境设置;(5)活动设计;(6)作业设计;(7)板书设
计;(8)。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
1、新时期的教学设计的新理念有哪些?
2、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3、课堂评价中应该贯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想像作文训练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三、案例分析题(20分)
阅读窦桂梅老师教学《落叶》一课时的一个片段,然后运用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加
以评价(300字以上)。
老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这是课文的第一句话:“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
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
”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这一句话,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很有趣,大家找一找!找到了请举手回答。
生:老师我找到了,是“一片片”这个词。
师:老师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词,谁愿意?
(生踊跃举手,师让生读“一片片”)
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树叶,问大家)这是一片片的树叶吗?
生:(齐答)不是。
师:(转身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树叶,问大家)那么是两片喽?
生:(齐答)不是两片。
生:“一片片”是指好多好多片树叶!
生:是指许多片树叶!
师:对!“一片片”是指有好多树叶。
那应该怎样读这个词呢?
(于是,学生轻轻地读起来: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
师:(提示)要读出你的体会,要读出你的理解!一会儿,窦老师请学生起来读这一句话。
生:一片片!(读得很流利,但不够有感情)
师:这是你的感受,很好!
生:一片片!(读得很有感情,在读“落”和“一片片”的时候放慢了速度,加重了语气)
师:(肯定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随后问大家)你们想想,树叶是怎样往下落的?生:慢慢地、一片一片地往下落。
(边说边加上优美舒展的动作)
师:这落叶多美啊!飘飘洒洒……
生:(不由自主地接了上去)随风舞动……
师:很有诗意啊!(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师:还有想说的吗?
生:树叶慢慢地飘落下来……
师:(边说边做动作)是啊,就这样,落叶像小蝴蝶、像小蜻蜓,多快乐啊!大家快读啊,现在,你就是小蝴蝶、小蜻蜓,轻轻地落下来了……
生:一片片(边表演,边朗读课文,教室里气氛很热烈)
……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一)识字教学设计:设计“人”、“天”两个字的教学过程。
(20分)
要求:1、设计内容包括:文本分析、目标设定、情景设置和教学活动设计四个部分;
2、要求用表格式来呈现教学流程(参见教材19—22页),点评可以省略;
3、注意选择适当的识字教学方法,落实识字教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