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巧用对称图形.ppt
- 格式:ppt
- 大小:736.50 KB
- 文档页数:10
2019年人美小学美术四下《第 6 课巧用对称形》教案(3)说课内容:人美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一单位《巧用对称形》。
我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1. 教材编排的地位、特点和作用:《巧用对称形》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初步形成了空间观念的基础上教学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具有对称的特性,也为学生认识对称图形提供了必要的感性认识。
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借助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形,及对称形在生活中的广博运用,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对称美。
虽然用剪刀剪出对称图案并不难,但是要应用这种技巧服务于生活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对称图形的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发现,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观察、思考、归纳、创造美的方法与特点。
能力目标:在巧用对称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与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对称的美,培养热爱生活美的情感和乐于创造的态度,体会创新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用所学对称知识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
教学难点:如何精巧的运用对称形,使其具有美感。
4. 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彩纸、剪刀、胶水、尺子、卡通动物头像、对称图形图片和多见几何图。
学具准备:彩纸、剪刀、胶水、尺子、各种平面图形纸片一份。
二、说教法运用本课是一节“造型。
表现”领域的课程,根据其性质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以实例为线索,采用欣赏、启发、分析、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然后运用场示范法”及多媒体演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并提问例外层次的学生来了解理解程度。
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理解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说学法指导“巧用”对称形,需要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设计并制作出一个生活用的对称形,是有一定的难度。
巧用对称形》教学设计
1. 会剪好很重要,巧用更重要。
接下来请同学们小
组探究共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对称形装饰的是什么生活用品?
(2)对称形装饰在了物品的什么位置?
(3)对称形与物品之间的颜色有什么不同?请大家打开材料袋,拿出作品,开始讨论。
2. 小组汇报:
(1)信插、笔筒、花瓶、灯罩
(2)整体装饰、局部装饰
(3)颜色对比(冷暖、明度)
3. 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探究,我们知道了对称形可以张氏生活中的很多物品,比如挂饰、信插、花瓶等;在装饰位置上,既可以整体装饰,也可以局部装饰,他们分别会产生饱满和灵动两种风格,这是巧用对称形的位置之巧(板书:位置)颜色的冷暖、
明暗之间的对比会让对称形更加。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巧用对称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利用对称的图形来装饰生活中的物品,以达到美化生活的目的。
教材中共分两页,出示了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图形在生活中可广泛地应用。
其中左侧的图片中,展示了信插的制作方法和用对称形设计的挂饰。
让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环境,哪里有对称的图形,探究生活中的对称形给人怎样的情感。
在右侧版面中,更多的是应用,如灯罩、花瓶、笔筒、书桌小摆饰、贺卡、月历以及过节用的装饰等。
通过这些大量的例证图片,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广泛的设计思路。
学生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对称形并不陌生,能用剪刀剪出对称的图案也不是难事,但是要如何应用这种技巧服务于生活实际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与审美。
在课前时常向学生渗透,学习美术要服务于生活,服务与社会,要让别人得到美的享受,令自己的身心愉悦。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始潜心搜寻美丽的图案,所以,在本课的前一节课《植物写生》中,学生了解了花卉图案的基本长势,这为图案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了解对称形、会剪对称形的基础上,学会利用对称形装饰生活中的物品,或者利用对称形制造小装饰品;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设计图案,以及剪、贴的制作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积极创新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欣赏对称的美以及美化生活的情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件用对称形装饰的小饰品。
难点:在剪对称形时对原稿图形与镂空图形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摩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师备:课件、心形图片3张、纸袋、资料图(画出可以用来剪对称形的图案)、磁力扣、剪刀、双面胶、胶棒、创可贴(备用)、纸制品的奖杯。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检查用具,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并强调纪律。
(让学生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在一起,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要强调纪律)一、以比赛的形式导入1.教师出示两张同样的心形图片。
《巧用对称形》【教材分析】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巧用对称形》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彩,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巧用对称形》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漂亮的花瓶》《百变团花》基础之上,将所学知识贯通融合,并加以运用。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具有对称性,也为学生认识对称图形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教材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有关对称形、借助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对称形,以及对称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让学生感受对称美。
对四年级学生而言,虽然用剪刀剪出对称图案并不难,但是要把这种技巧服务于生活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
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线条的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对称形与生活的关系,巧妙地设计对称形并应用到生活中。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感受、探究领会、拓展思维、实践创作、展示评价的过程中,使用剪贴、绘画等方法,完成运用对称图案装饰生活物品的设计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并应用对称图案装饰美化生活。
难点:对称形的巧妙运用。
【教学方法】教法:复习巩固、启发引导、直观示范、展示评价学法:观察分析、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归纳总结【教学准备】彩纸、剪子、刻刀、胶水、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巧用对称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什么是对称形。
2、过程与方法:会剪对称形,会运用对称形装饰生活中的物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设计活动的欢乐,了解艺术形式的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的美化和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称形的运用。
难点:对称形运用的精巧、适合,富有美感。
教法与学法引领探究、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设情导入1、同学们,春节联欢晚会大家都看了吗?学生,看了!你们还记得一位来自台湾的魔术大师刘谦表演的魔术吗?他表演的魔术简直是出神入化!今天老师也用这一张张纸变了许多幽美的剪纸图案,谁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左右一样,都是对称的。
对,这就是对称形。
板书对称形解题?那谁能再详细说说什么是对称形。
老师告诉大家对称形就是以中心直线对折,左右两部分的外形、大小、图案、色彩都一样。
明白了吗?二、情知融合1、欣赏;你在生活中见过那些对称形?其实大自然中也存在着这种对称【课件:蝴蝶】建筑上、衣服上、窗帘等等,又给你怎样的感受呢?平均、装饰美。
学生回答。
老师把小蝴蝶贴到衣服上,是不是这样呢?有一种点缀装饰美的感觉!是!那么,怎样剪出幽美的对称形剪纸花纹呢?2、师生共同剪纸:了解了这些对称形的剪纸方法,你们能不能不用老师的演示自己做呢?学生能!那老师就来考考大家识图.剪纸能力。
【课件出示】……代表什么?折。
把纸对折后画上图案再剪。
/代表什么?剪掉。
很棒啊!好,每人准备一张彩纸,可以不照着老师给的图样,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形剪纸花纹。
看谁做的又快又好!老师和大家一起做!老师剪完了,你们剪好了吗?举起来大家互相看看!很幽美!如果再加上一些剪纸的小法宝就更好了!【课件出示】大家互相提点建议再装饰一下吧!非常棒!三、学习实践巧用对称形考考大家如何巧用对称形剪纸美化我们每组的瓶子,让它变成一件艺术品,板书巧用让他们更加幽美。
我们先看看你们同龄学生是如何巧用对称形的。
课题课题第九课《对称的美》执教人朱宗亮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具有对称美感的艺术作品,学生通过绘画或剪纸设计、制作、运用对称形,感受对称形的形式美感。
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美化能力。
教师还把本课内容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到,剪纸的制作方法中就有利用对称形来制作的。
教学目标1、在了解对称形、会剪对称形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对称形装饰生活中的物品。
2、教会学生运用“对称”的形式原理组合作品。
3、提高对物品的美化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会学生运用“对称”的形式原理组合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创意,运用“对称”的形式原理组合作品。
教学策略1.引导阶段2.发展阶段3.展示与评价阶段4.收拾与整理阶段教学资源环境教师:辅助课件、剪刀、刻刀、彩纸等。
学生:美术工具和材料、与剪纸有关的材料。
教学评价1、学生能否认真观察对称物体的特点?2、学生能否用绘画、剪纸等形式表现人物或动物对称的组合?3、学生的绘画或剪纸作品中能否体现对称的美?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同学们,你们知道“设计师”是干什么的吗?2. 对,设计师们心灵手巧、思维敏捷,他们善于发现身边的美,他们把智慧应用到了生活当中,他们设计出了一件件漂亮的东西。
老师这里就有一些设计师们设计的精彩作品,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
(课件)大家仔细看一看这些设计师们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谁发现了?这位同学说的你们同意吗?这位同学说的可真好!这些设计师巧妙地运用对称形把这些东西设计、装饰得这么美,对称形原来这么神奇。
今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如何“巧用对称形”好不好?(出示课题)3、欣赏、讨论课本作品(1)有一群心灵手巧的小设计师,将剪纸艺术运用到了我们生活当中,我们把书打开,看看书中的工艺品。
(2)书中的小设计师都将对称形运用到了什1.知道,他们是设计装饰房屋的;他们是专门设计一些东西的;我们生活中很多漂亮的东西都是他们设计出来的……2.他们都是对称的!装饰的花纹造型了解设计师的设计特点,并激发学生产生学习设计想法。
巧用对称形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内容的课,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运用对称形,感受对称形的形式美感。
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美化能力。
教师还把本课内容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到,剪纸的制作方法中就有利用对称形来制作的。
教学目标1、在了解对称形、会剪对称形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对称形装饰生活中的物品;2、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了解艺术形式的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3、提高对物品的美化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提高动手能力。
4、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件小装饰品。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重点:对称形的运用。
教学难点:对称形运用得巧妙、合适、富有美感。
教学准备:工艺课用具、彩色纸、课件、对称形物品教学过程:实物展示:1、老师拿出一个对称的剪纸作品蝴蝶让学生欣赏。
问:这张剪纸有什么特点?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有对称的装饰花纹?你们能动手剪出来吗?[学生操作]教师:好,今天我们也利用对称知识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
(板书课题:巧用对称形)2、课件出示一些对称形图案让学生欣赏。
讨论: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法设计制作的?(提名学生回答)教师:示范灯罩制作步骤,学生试着剪制。
3、小组研究:你发现生活中哪里有对称,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研究一下对称式图案的美感。
(学生各抒己见)4、学生活动: 巧用对称形制作小作品。
(继续灯罩的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
5、布置作业:利用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两件小装饰。
6、展示作品,集体评价。
教学反思:这课我主要希望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方式下,掌握对称形的装饰技巧。
我认为如何巧用“对称形”服务生活、美化生活是本课重点和难点。
所以在深入探究这块学习领域中,我引导学生欣赏范作中的优点,欣赏作品的装饰性。
充分利用图片的引导,打开学生思路,让能力稍弱的学生能完成作业,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