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鸣超级轨迹赛竞赛规则
- 格式:doc
- 大小:360.00 KB
- 文档页数:9
课题:驱动前行
授课老师:汤军伟时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超级轨迹赛相关知识。
2、技能目标:学员认识小车零部件,并自己动手拼装,完成小车的基本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于机器人学习的兴趣以及爱好。
二、教学重点:
主要对小车组成零部件进行认识,让学生自己动手拼装小车,实现小车运行三、教学难点:
马达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
三、教学准备:
中鸣智能教育机器人套装——科学风暴Ⅱ
五、教学流程:
1、热身与问候
调节气氛,通过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把视点放到机器人上,并且展开思考
2、新知导入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超级轨迹赛事,并播放比赛视频,通过提问,将学生引入车的组成部件中
3、探究活动
了解小车的组成结构,积木的分类,控制器,马达,传感器的种类
4、实践
根据提示(PPT图片)自己动手组装小车
5、巩固拓展
可以动手试试去调整一下我们的马达的速度,并想办法将马达的控制器连接更稳固
6、归纳总结
本节课通过了解小车的构造,并完成了拼装,完成了马达的调试
六、教师后记:。
贵州省第二届青少年学生机器人竞赛机器人超级轨迹竞赛1、比赛场地规格:(1)机器人轨迹比赛的场地场地上将有一条20MM(±1MM)的黑色轨迹线。
此条黑色轨迹线由起止线、直线、折线、圆弧组成。
具体比赛场地的轨迹图形将由组委会在赛前统一培训时公布。
(2)特殊规则为了更好的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及现场操作能力。
组委会将在竞赛当天,比赛开始前,公布一条特殊规则,适用于各组别的每轮比赛。
(可能是障碍物或者加减黑线)2、竞赛要求:(1)机器人体积大小的设计应不超过,长25厘米,宽25厘米,高25厘米。
(2)使用传感器数量不能超过4个、电机不能超过3个,不能使用循巡迹卡。
(3)机器人完成整个比赛动作不得超过3分钟,不能脱离轨迹运行(即两个主动轮位于轨迹线的同一侧),否则视为犯规,不再记录当次的比赛成绩。
(4)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程序出现明显错乱(如:机器人原地旋转)以及机器人在10秒没有做出任何动作,即终止比赛。
(5)记分方法:本届机器人轨迹比赛将采取分段记录加记录时间的计分方法。
机器人完全通过1-5标记位置转角处,方可得到该路段分数;机器人完全通过终点(6)位置的黑线,并停止运动,方可得到该段分数。
分数设置如表:(6)比赛将进行三轮,按每支参赛队在各场次的得分总和排名。
如果出现并列的情况,以参赛队比赛完成时间总和确定先后;如果仍然并列,以参赛队的单场最高比赛得分确定先后。
3、队伍组成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分别进行竞赛,每队由2名选手及一名教练员组成4、竞赛期间,未尽事宜由竞赛组委会解释。
场地图尺寸为1.8*3.0M。
超级轨迹赛规则竞赛主题: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全球。
中华儿女在抗击本国疫情的同时积极帮助世界各国抗疫,现需要我们发挥聪明才智设计一个机器人帮助祖国运输尽可能多的抗疫物资前往目的地。
参赛对象:10-15岁学生竞赛形式:分小学、初中组,每组2人竞赛器材:不限器材竞赛规则:1.参赛选手可携带搭建好的机器人小车及运输装置参赛。
运输装置不限材料(塑料瓶、拼装货箱等均可);运输装置不可密封。
2.出发区和目的地区域为30CM*30CM的正方形区域,小车和运输装置需完全在区域内,不可超出。
3.出发区提供100个乒乓球,选手需自己将尽可能多的乒乓球一次装入小车,从出发区巡线出发。
4.竞赛场地为彩色喷绘布,尺寸2M*5M,有一条20mm至30mm宽的轨迹线引导至终点区域,其中黑线宽10-12mm。
此条轨道线由起止线、直线、虚线、折线、圆弧等内容构成,具体形状由组委会赛前公布。
此外,在轨道线上随机设置驿站等无线区域。
下图是有可能出现的比赛一种场地图形(该图仅提供参考,具体以公布为准)5.从起点出发,途径走出国门、离开亚洲、到达驿站、进入海洋、穿越冰川、绕经迷宫、到达终点七部分构成,每通过一部分均可得相应分数。
走出国门:10分离开亚洲:10分到达驿站:10分进入海洋:20分穿越冰川:20分绕经迷宫:20分到达终点:10分6.最后到达终点完全进入终点的每个乒乓球可得2分。
7.每轮比赛限时15分钟,在此过程中偏离轨道线需拿回起点重新出发,时间结束或选手示意完成本轮比赛结束;每组有2轮机会,取最高得分。
8.现场公布赛场图所有队伍有60分钟调试及测试时间,调试时间后由裁判封存比赛机器,比赛开始前选手不得接触比赛机器。
第一轮全部结束后再次进行调试,时间为40分钟。
(调试阶段教练员可参与),时间结束后由裁判员继续封存比赛机器等待第二轮比赛。
超级轨迹赛规则1、比赛分组: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2、队伍组成:每支参赛队由2名学生和1名教练员组成。
学生必须是截止到2015年6月仍然在校的学生。
每队限用1台机器人参赛,赛前可准备1台备用机器人,一旦正式进入比赛,备用机器人不能上场。
3、机器人设备要求:3.1、参赛的机器人控制器必须使用中鸣E-RCU或E2-RCU以及配件或附属装置。
参赛前,所有参赛队伍的机器人设备必须提供生产厂家出具的知识产权授权和合法渠道来源证明,并通过大赛的设备检查。
3.2、机器人体积大小的设计应不超过:长25厘米,宽15厘米,高15厘米。
3.3、使用传感器数量不能超过5个(具有多个光电探测头的集成光电传感器是不允许的)、电机不能超过3个。
4、比赛:4.1、项目裁判组统一组织现场搭建、编程和调试,各参赛队必须在给定的时间内(一般为60分钟-90分钟,具体时间有裁判组提前通知)搭建出任务机器人的功能结构,并完成编程和调试,搭建和调试得分不低于总分比例的10%。
机器人完成整个比赛动作不得超过3分钟,不能脱离轨迹运行(即从这个图形跳到另一个图形),否则视为犯规,不再记录当次的比赛成绩。
4.2、机器人必须按照规定路径移动,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终点线(机器人任何一部分到达终点线即可),该种情况视为完成任务。
4.3、以下几种情况视为未完成任务:4.3.1、在规定的路线上行走,但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到达终点线;4.3.2、机器人整体竖直投影完全脱离轨道,即时成绩为本轮比赛成绩;4.3.3、机器人没有按照指定的路径行走;4.3.4、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程序出现明显错乱(如:机器人原地旋转)以及机器人在10s没有做出任何动作,即可终止比赛。
4.4、记分方法:本届机器人超级轨迹赛将采取“搭建调试得分 + 任务分解计分 + 时间得分”的计分方法。
每位选手在连续完成三次比赛任务后,计取最好的两次成绩总分为最终比赛成绩。
竞赛成绩统计时,如果评选等级或名次的最后一名成绩相同时,以机器人技术设计最好或重量最轻(不包含电池)为优胜者。
中鸣教育机器人小学组机器人轨迹竞速赛规则一、 机器人轨迹竞速赛场地1、场地示意图:一、比赛场地规格与要求1本届竞赛须使用广州中鸣机器人完成设计与制作。
参赛队员为1人。
2.两块面积为20厘米 ×20厘米的区域(默认为天蓝色),分别为起点和终点,两个区域的左边绘有黑色的直线,线长20厘米,线宽2厘米。
分别表示起点线和终点的标识线。
轨道水平直线距离为200CM ,两条平行轨道间间距为80CM ,黑色线宽为2CM 。
1号弯道为60度,2号弯为120度,3号弯为60度。
二、比赛现场环境要求机器人搬运赛为室内竞赛项目,对赛场的要求一般为冷光源,低1号弯 2号弯 3号弯照度。
无磁场干扰,但也不排除有外部的各种干扰。
建议各参赛队要做好防干扰的各种准备,按规定做好热身及环境因素的测定。
三、机器人设计与器材要求:1、机器人最大尺寸(包括可伸展部分)长25厘米,宽20厘米,高20厘米。
2、每个参赛队比赛时将使用一个机器人去完成任务,马达数量不超过4个、传感器数量不超过5个,其它用于结构搭建的材料不限;每台机器人的电源为标准5号AA电池,输入电压不超过9伏;机器人部件之间的衔接可以使用胶水、螺丝钉等材料进行固定。
3、各参赛队必须对参赛机器人进行个性化设计,机身上要有明显的本队标志。
4、各代表队须自备竞赛所需的机器人套装器材,并带齐常用工具、电源接线板、转换插头等。
如各代表队有手提电脑推荐自带。
四、任务要求:1、机器人由起点出发,沿着黑色轨道运行,通过分别通过1、2、3号弯道,最终回到终点(机器人的垂直投影一半以上进入蓝色终点区域内并停止),时间短的为优胜2、机器人在起始区摆放的位置,其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不得超过起始边线。
3、当裁判宣布机器人违规运行时,操作员必须立刻停止机器人。
4、比赛场内必须由参赛队员自行调试,比赛时领队、教练员不得在比赛场地内指导。
5、竞赛过程中参赛队员可以控制机器人的启动,机器人起动后,应让其自动运行完成规定任务,参赛队员不得再进行干预。
附件10中鸣超级轨迹赛竞赛规则一、参赛围(一)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二)参赛人数:每队由一名学生组成(三)指导教师:每队限报一名指导教师二、竞赛主题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
从运输方式上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西方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它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
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或One Belt And One Road,简称“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或Belt And Road,简称“BA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今天的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共有五条线路。
(1)北线A: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国—东海(日本海)—海参崴(扎鲁比诺港,斯拉夫扬卡等)—————蒙古国—俄罗斯—欧洲(北欧,中欧,东欧,西欧,南欧)。
(2)北线B:—俄罗斯—德国—北欧。
(3)中线:———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4)南线:—————河—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罗毕—雅典—威尼斯。
(5)中心线:————新疆—中亚—欧洲。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
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涵。
机器人创新挑战赛(中鸣)规则一、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简介( )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是一项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项目。
要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程序设计。
参赛的机器人可在特定的竞赛场地上,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
机器人创新挑战赛的目的是通过电脑资讯及科学原理的融合运用,启发参赛者的科技运用及创意,并以机器人设计的竞赛活动,达到推动创新科学教育的目的,激发青少年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每队人。
二、竞赛主题为“勇攀高峰”本届创新挑战赛的主题为“勇攀高峰”。
三、.参赛范围本次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竞技赛主题与规则竞技赛简介参赛选手自行拼装机器人、编制机器人程序、调试和操作机器人。
机器人从下层基地出发,爬上长的斜坡,在上层完成分辨、装配、部署、凯旋等任务。
竞赛场地和环境高度,坡约度图为比赛场地示意图下层基地 *;上层内尺寸 *,边框高;斜坡宽,长,斜度度。
道具:圆环个直径,厚。
彩色圆柱个,底面直径,高。
圆木球个,直径。
圆环个直径,厚。
木八角个,直径。
竞赛场地以现场公布为准。
机器人规格机器人尺寸长宽不超过,高度不限。
控制器个,电机不超过个,不采用集成循迹卡,电池不超过,其它传感器不限。
机器人必须设计成只用一次操作(如,按一个按钮或拨一个开关)就能启动。
中鸣任意一款积木式套装均可参加。
任务要求:登顶:从下层基地攀爬至上层基地。
凯旋:在上层基地放歌并点亮基地彩色屏幕(颜色比赛前公布)。
部署:下层基地携带个八角木块,分别部署至上层左下角和右上角。
(小学组个,初中组、高中个),小学组部署位置赛前公布。
辨色:将颜色木柱移入匹配的圆形区域。
(小学组个,中学组个,高中组个),木柱顺序赛前公布装配:个圆环装配至左上角圆球上。
(小学组个,中学高中组个),小学组位置赛前公布。
返营:完成一定任务后,机器返回上层基地。
机器人部分接触基地,视为返回基地。
比赛比赛分为轮进行,最后成绩为轮总分之和。
搭建机器人与编程参赛学生检录后方能进入赛场。
2016中国遥控飞行器竞速巡回大奖赛竞赛规程一、办赛宗旨为落实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持续推动航空运动进展,增进遥控飞行器运动的普及,壮大爱好者队伍,增进飞手的交流,吸引社会及公众对遥控飞行器飞行运动的关注和支持,特开办本赛事。
二、赛会名称2016中国遥控飞行器竞速巡回大奖赛2016 China Drone Race Tour三、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承办单位:中国遥控飞行器竞速推行委员会北京航程投资治理深圳第一视角科技协办单位:各赛区组织单位四、举行时刻及分站赛地址:重庆2016年5月成都2016年7月上海2016年8月深圳2016年9月荆门2016年10月安吉2016年10月北京2016年11月深圳(年关总决赛)2016年12月每站赛期为两到三天五、竞赛方法:1 项目设置:1)竞赛按旋翼类和固定翼类飞行器分类设项。
每一个分站赛都将设置旋翼类飞行器的竞赛,并视条件设固定翼类飞行器的竞赛项目。
2)两类飞行器均设有竞速、耐力和花式演出三个项目的竞赛。
2. 竞赛通那么:1)参赛选手在竞赛进程中,须依照规定线路飞行,并按规定顺序穿越障碍,假设未能穿越既定障碍那么会受到加时惩罚。
赛道不许诺逆行,假设飞行器已经飞过障碍,不得回飞补标。
2)竞赛起飞采纳散布起飞模式,静止起飞,起飞位置由抽签决定。
3)各项竞赛的分组及出场顺序均由公布抽签确信。
抽签时须有仲裁和参赛选手、参赛队的代表到场监督。
4)主办方将依照具体情形设定种子选手。
5)在竞赛进程中若是发生飞行器与飞行器之间碰撞,互不承担任何补偿责任。
6)被碰撞的飞行器若是能继续进飞行或事故后能自主平安起飞,那么可继续完成竞赛。
如不能飞行,那么终止竞赛。
此轮竞赛终止后方可捡回飞行器。
7)遥控飞行器必需在竞赛规定的区域内飞行,裁判长有权取消任何严峻违背平安规定者的竞赛成绩。
3.分项细那么1)竞速赛a..竞赛场地设置障碍赛道,并采纳计时竞赛系统。
1新纪元2120 年,两支带着人类火种的星际探索队,经过漫长艰辛的星际之旅,终于穿越“时空门”,在宇宙深处Y1799 星球胜利会师。
这里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探索队决定在此建设新的人类家园。
在这颗陌生的星球中新建人类家园,将面临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居民区及工业区的快速建设、资源的勘探采集、危险因素的排查清理等等。
为延续人类生存的火种,科学家们将带领星际探索队转型为星际家园建设队,在这颗美丽又陌生的星球为人类重新建设一个繁华充满生机的星际家园。
本次任务的主题为“星际家园”。
在比赛中,各队选手在有限的时间里设计和制作出机器人来完成“星际家园”的开启通讯站、时空桥传输、居民安置工程等任务。
2比赛场地由地图和任务模型组成,如图1(该图仅供参考用,实际场地以比赛公布为准)。
12.2地图为一张尺寸为2000×5000mm 的彩色喷绘布。
地图分为飞行航道及家园建设区,飞行航道指环绕整个地图的区域,家园建设区位于场地图一侧,如图 2 所示(该图仅供参考用,实际场地以比赛公布为准)。
2.2.1 飞行航道:飞行航道是探索机器人活动及探索任务放置的区域,正中是一条宽20mm 至30mm 的黑色轨迹线,由直线、虚线、折线、圆弧等组成。
2.2.2 家园建设区:家园建设区是建设机器人活动及建设任务的区域,是一块500mm 宽的正方形区域,家园建设区内设置有建设机器人的工位以及放置建筑模型和工业模型的区域。
2.2.3 启动区:启动区连接着飞行航道,是一个边长为250mm 的红色正方形区域。
它是机器人行进的起点和终点区域,启动区内标注有机器人出发/返回的方向。
2.2.4 工位区:工位区设置在家园建设区正中心,是一个边长为 200mm 的蓝色正方形区域。
它是建设机器人放置的位置,比赛全程建设机器人不得离开工位区。
2.32.3.1 比赛现场提供当地市电标准接口。
如果参赛队需要任何电压或者频率的转换器,请自行准备。
距离参赛队最近的电源接口可能与参赛队的指定调试桌有一定距离,请自备足够长的电源延长线,同时在现场使用延长线时请注意固定和安全。
附件10中鸣超级轨迹赛竞赛规则一、竞赛任务比赛中,机器人从起点出发,开启征程。
在征途上,将会遇到各种路况,有急转的弯道、有颠簸的碎石路、有狭窄的山洞、有湍急的河流等等,机器人需要稳定快捷的征服各种情况,最终到达彼岸的终点!二、竞赛细则1、比赛时间和计分方法比赛共分两轮,单轮比赛时间为3分钟。
比赛将采取任务分解计分和记录时间的计分方法(单轮的比赛分=完成任务的分数+时间加成分数,其中时间加成分只有在顺利完成所有任务的情况下才进行计算)。
竞赛成绩统计时,取两轮的总和为最终比赛成绩,如果评选等级或名次的成绩相同时,以机器人电机和传感器数量合计较少为优胜者;都相同情况下,重量较轻为优胜者。
2、队伍顺序在比赛开始之前进行抽签,确定参赛队的比赛顺序,抽签结果一经确定不可更改。
单轮比赛中,上一个队伍开始比赛时,会通知下一个队伍上场准备。
在规定时间内(裁判通知后的1分钟内)没有准备好的机器人的队伍将丧失本轮比赛机会,但不影响另一轮的比赛。
3、赛前搭建与调试参赛队伍机器人需要现场搭建、编程和调试。
入场器材要求积木式散件,不允许有结构相连部分。
每轮比赛开始之前会预留封闭搭建调试时间(合计1小时,具体以现场安排为准),用于参赛队搭建、修改机器人的参数、机器维修工作、程序调整等。
封闭搭建调试结束后,机器人由裁判封存(封存的材料不含电池),参赛队员未经允许不得再接触机器人,否则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4、场地比赛场地采用彩色喷绘布,尺寸2m*5m。
从场地上的起点区域出发,有一条2.0cm至2.5cm宽的黑色轨迹线一直延伸到终点区域。
此条黑色轨迹线由起止线、直线、虚线、折线、圆弧等组成,具体组成方式以组委会赛前公布的为准。
此外,在黑色轨迹上将随机分布不同数量的竞赛任务模型。
下图是有可能出现的一种场地图形(该图仅供示例参考用,实际场地以比赛公布为准):图1.竞赛场地示意图5、机器人规格和材料标准(1)尺寸:机器人在起点区的最大尺寸为25cm×25cm×15cm(长×宽×高),离开出发区后,机器人的机构可以自行伸展,但必需确保通过终点区时的尺寸不大于25cm×25cm×15cm(长×宽×高),以保证通过终点区的计时装置。
(2)控制器:每台机器人只允许使用一个控制器(长×宽×高不超过:115*75*45mm) ,主频不低于72Mhz,控制器马达端口不得超过4个(包含4个),输入输出端口不得超过8个(包含8个),内置2.4寸彩色液晶触摸屏。
(3)电机:每台机器人必需使用闭环编码电机(电机尺寸除输出轴外不超过32mm*40mm*95mm,;重量不超过60g;驱动轮直径65±2 mm),电机数量不超过2个(包含2个)。
(4)传感器:机器人禁止使用集成类传感器,如循迹卡、灰度卡等。
禁止使用带危险性传感器,如激光类传感器。
相同类型的传感器数量不超过5个(包含5个)。
(5)结构:机器人必须使用塑料积木搭建,不得使用螺丝、螺钉、铆钉、胶水、胶带等辅助连接材料。
(6)电源:每台机器人电源类型不限,但电源输出电压不能超过10V。
三、竞赛任务1、竞赛任务设置竞赛中根据各个组别的情况,设定不同的任务数。
任务设置如下:初级组:任务数量包含至少2个;中级组:任务数量包含至少4个;2、竞赛中任务失败重试说明(1)竞赛中机器人运行中脱离轨迹线,比赛结束。
(2)竞赛中机器人在某个任务失败后,比赛结束。
(3)机器人在任务失败后无法得到最后的时间分数加成。
3、比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任务(1)赛道(a)任务说明在整个场地黑色引导线上将以“赛道A、B、C”等字样标记若干个赛道。
所有赛道中,图1中的虚线赛道在整个赛道中至少存在一段,虚线段赛道的长度至少超过40cm。
(b)得分说明机器人成功通过一个赛道标记记10分,失败记0分。
(2)山洞(a)任务说明在场地的随机一段直线赛道上,将可能出现一段长20cm、内宽28cm、内高15cm的山洞。
该道具的模型如下图所示:山洞模型,机器人需要从中间通过并且不能碰到模型图2.山洞模型图(b)得分说明成功通过山洞记10分,失败记0分。
成功通过的标准为,机器人通过山洞时任何部分都没有碰到山洞模型。
(3)巨石(a)任务说明在场地的任何一段线上,有可能出现一块巨石,机器人在通过这个区域时,需要将巨石从引导线上移开。
巨石的模型如下:巨石模型,放置在场地引导线上图3.巨石模型示意图(b)得分说明成功移开巨石记10分,失败记0分。
巨石的横竖放置不对比分造成影响。
成功移除巨石的标志为,巨石的任何垂直投影不在赛道的所有引导线上。
(4)碎石障碍(a)任务说明在场地的一段直线引导线上,将出现三条直径5mm、长大于25cm的十字碎石柱子。
每条柱子平铺在场地上,并与经过的引导线垂直,柱子与柱子间的间隔在10-20cm之间,柱子间存在黑色引导线。
柱子的模型图如下:碎石柱模型,由两根拼接粘在场地上图5.碎石模型示意图(b)得分说明成功通过所有三条柱子记10分,只要失败一条记0分。
(5)浮桥(a)任务说明在场地的一段直线引导线上,可能出现一块浮桥,浮桥模型为一块宽30cm,长20cm的积木板,板放在可以旋转的积木架上,机器通过时,浮桥会因为机器的重心改变而发生倾斜。
浮桥的模型图如下:浮桥起始状态浮桥通过状态图6.浮桥模型示意图(b)得分说明成功通过浮桥记10分,失败记0分。
成功通过的标志为,机器人全程从浮桥正向通过。
从侧边通过或者在通过过程中发生翻车等都判定为失败。
(6)河流(a)任务说明在场地上将断开一段20cm的引导线,该段区域产地上画有浅色波纹状的图形作为一段河流赛道。
机器人需要在没有引导线的情况下顺利通过该段河流赛道。
(b)得分说明成功通过该段区域记10分,失败记0分。
成功通过该段区域的标志为,机器人脱离引导线后顺利从另一端的引导线进入接下来的赛道。
脱离后无法进入后面的引导线则判定为失败。
(7)伪装(a)任务说明在场地引导线上,存在一段10cm宽度的伪装带,伪装带的颜色为红绿蓝三种颜色中的任意一种。
机器人通过伪装带时,使用控制器内置彩色液晶屏显示伪装带的颜色,并且停止两秒钟。
为了方便裁判观察,屏幕显示的面积至少为3cm*3cm(长*宽)。
其中伪装带中没有引导线。
(b)任务得分成功完成伪装任务记10分,失败记0分。
在通过伪装带前提前显示则判定任务失败。
由于印刷原因,机器人显示屏上显示的颜色和场地上伪装带的颜色允许存在一定的偏差。
(8)比赛时间分(a)任务说明机器人在竞赛的中,顺利完成所有的任务,并且在比赛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将额外获得时间分数。
(b)任务得分机器人顺利完成所有任务,每提前1秒获得1分。
只要有一个任务失败,时间分为0。
四、相关名词1、场地:包括场地喷绘布、场地模型、任务模型;2、任务模型出界:移动物体的垂直投影与参照物(区域边界)分离即为出界,移动物体的垂直投影与参照物(区域边界)重叠或包含即为不出界。
3、出发:机器人离开起点的动作称为出发,完全离开起点即认为出发动作已完成。
4、终点:机器人的垂直投影接触终点即认为机器人到达终点。
5、终止比赛:(1)比赛过程中,机器人或参赛队员故意破坏场地、干扰比赛或冲撞裁判时,裁判有权直接终止比赛,之前得分有效,且不影响另外一轮比赛的成绩。
(2)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可以随时向裁判申请终止比赛,之前得分有效,且不影响另外一轮比赛的成绩。
五、任务随机性场地上的任务模型的位置并不固定,第一轮封闭调试开始时任务模型的位置才会确定,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比赛的趣味性。
场地上任务模型的位置变化分为几种:(1)同一区域内平移,任务模型在“默认位置”附近前后或者左右移动,方向不变。
(2)任务模型放置的位置不同。
六、其他1、现场环境(1)现场的电源比赛现场提供当地标准电源接口,如果参赛队需要任何电压或者频率的转换器,请参赛队自行准备。
距离参赛队最近的电源接口可能距离参赛队的指定调试桌有一定的距离,请参赛队自行准备足够长的电源延长线,同时在现场使用延长线时请注意固定和安全。
(2)现场的光线比赛现场为日常照明,正式比赛之前参赛队员有时间标定传感器,但是大赛组织方不保证现场光线绝对不变。
随着比赛的进行,现场的阳光可能会有变化。
现场可能会有照相机或摄像机的闪光灯、补光灯或者其他赛项的未知光线影响,请参赛队员自行解决。
(3)场地平滑度现场比赛的场地铺在地面上,组委会会尽力保证场地的平整度,但不排除场地褶皱等情况。
2、竞赛争议竞赛期间,规则中如有未尽事项以竞赛裁判委员会现场公布为准。
七、通用附则(见附件11)附录中鸣机器人挑战赛—“超级轨迹”竞赛记分表参赛队: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____裁判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赛队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