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铁限界标准 CJJ96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车辆与限界建设标准第1条车辆类型应根据当地的预测客流量、行车密度、线路条件、供电电压、车辆与备品来源、技术发展、产品价格和维修能力等因素,综合比较而选定。
车辆基本型式应按以下类型选择:一、按车体宽度和驱动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类、六种车型:(一)粘着牵引系统:A、B型车,车体宽度为30m、28m的四轴系列车型;C、D型车,车体宽度为26m,车地板不同高度的铰接车系列车型;单轨胶轮车,车体宽度为30m的跨座式单轨胶轮系列车型。
(二)非粘着牵引系统:L型直线电机车辆系列。
二、按车辆的牵引控制系统,可选用交流变压、变频车。
三、按车体材料,可选用不锈钢车、铝合金车和耐候钢车。
四、按受电方式,可选用受电弓车、受流器车、受电弓加受流器车。
五、按电压等级分:有直流1500V和直流750V。
第2条同一城市内的车辆型式应从线网规划统筹考虑,类型不宜过多。
各类车型的主要技术规格,可按表6规定确定,并严格遵循车辆国产化的原则和政策。
第3条对各类车型应规定相应的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
A、B型车的限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铁限界标准》CJJ96的有关规定,其他车型的限界可按《地铁限界标准》CJJ96规定的计算方法确定。
第4条车辆构造速度应高于车辆设计最高速度的10%或10km?h。
车辆设计最高速度应满足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并允许出现瞬间超速5km/h。
第5条制定限界的计算车辆应采用无驾驶室车辆的基本参数,进行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计算。
各类车型的计算车辆参数见表5。
车站限界(站台)应满足列车停站、开门状态时的车辆限界,且满足列车过站时的车辆限界。
各类车型计算车辆参数表5项目名称A型车B型车C型铰接车D型铰接车L型车单轨车车长221190——1708148车宽3028262628298车高383837373625384?53转向架中心距157126——111496固定轴距252319192025车厢地板高度113110095035093113第6条列车端部车辆应设置专用前端门或指定侧门为乘客紧急疏散门,并应配置下车设施。
地铁电客车V型和鼓型车体选型分析摘要:目前城市轨道地铁B型电客车辆主要有V型和鼓型两种车体形状,本文对两种形状的车体断面形状、内部空间、限界等方面进行对比,为车体选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B型电客车;车体;选型CJJ96-2003《地铁限界标准》[1]规定了地铁B2车辆的车体限界。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B2型车辆车体主要有V型和鼓型形状,如图1。
目前车体形状的名称是业内约定俗成的说法,在相关标准中并无定论。
本文从车体断面形状特点、内部空间、限界等方面对国内目前存在的三种B2型地铁车辆车体车型进行了综合比较,为车体选型提供参考。
1 车体断面形状V型、鼓型车体一、鼓型车体二断面如图1所示。
V型和鼓型车体一由于车体断面最大宽度均为2800mm,两种型式的车辆外观效果比较接近。
而鼓型车体二最大宽度在地板面高度约600mm-700mm处,最大宽度约为2890,外观上看起来更立体美观。
车辆需满足CJJ96《地铁标准限界》、用于车辆铁路回送的GB146.1《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2]、地铁公司制定的适应性限界要求。
无论是哪种车体,车辆都必须能够在地下线路,地上线路和高架线路的安全运行要求。
车辆限界包括:车辆轮廓线、车辆动态限界。
只要车辆断面满足标准规定的车辆轮廓线要求,就一定满足标准规定的动态限界。
鼓形车体的出现有如下原因:由于地铁建设初期,相关的建设规范未形成,线路遂道相对较小,为了尽可能的利用遂道断面,采用鼓形车体以增加车内定员,如北京地铁13号线、天津地铁1号线、武汉地铁1号线。
鼓型车体二虽超出车辆轮廓线,但是仍满足车辆动态限界要求。
2 车体内部对比图2给出了V型车和鼓型车车体二座椅安装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与V型车体相比,鼓型车体一座椅边缘可外移30~40mm左右。
鼓型车体二可在座椅边缘也可外移40~50mm左右,座椅靠背处向外扩展60~70mm左右,可明显增加站立面积,有利于增加车辆的乘员3 结论1、鼓型车体一与V型车体车体比较,在断面宽度、外形和内部空间上无较大优势。
第五章限界5.1一般要求1.某某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四期工程限界设计应符合如下规X:《地铁设计规X》〔GB50157-2013〕《铁路隧道设计规X》〔TGJ3-2001〕2.设计X围:某某市轨道交通1号线四期工程全线正线和辅助线。
3.轨道交通限界是确定行车构筑物净空的大小和安装各种设备、管线相互关系的依据。
限界的尺寸应根据车辆的轮廓尺寸和技术参数、轨道特性、受电方式、施工方法、设备安装等综合因素进展分析、计算确定。
应力求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限界包括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
4.车辆限界车辆限界是制定建筑限界的依据。
根据本线选定的车辆主要尺寸等有关参数、并考虑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所达到的横向、竖向偏移量与偏移角度,按可能发生的最不利的情况计算确定。
5.设备限界根据车辆限界、轨道状态不良引起车辆的偏移和倾斜,并考虑适当的安全量等因素计算确定。
6.建筑限界建筑限界是满足车辆运行和设备安装有效净空的最小尺寸。
各种断面型式的建筑限界与设备限界之间的空间,需满足各种电缆、水管、动力箱、消防箱、信号机、照明灯、接触网与其固定设备的安装要求。
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应在直线段建筑限界的根底上进展加宽和加高。
道岔区建筑限界应在直线段建筑限界的根底上,根据道岔的种类和车辆有关尺寸计算加宽和加高量并以此进展加宽和加高。
竖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如在限界计算中已计入竖曲线加高量,建筑限界可不再考虑加高,否如此,应进展加高。
7.限界设计还应包括人防隔断门建筑限界、过渡段建筑限界等其它建筑限界的设计。
同时应与相关专业协调确定区间各种设备和管线安装位置的空间分配原如此。
5.2主要技术条件1.车辆主要尺寸和参数(1)车体计算长度:19000mm(2)车体最大宽度:2800mm(3)车体最大高度:3800mm(4)车辆定距:12600mm(5)车辆转向架轴距:2200mm(6)车厢地板面距轨面高度:1100mm(7)列车最高运行速度:80km/h2.线路、轨道主要技术标准区间正线平面最小曲线半径300m,困难情况250m。
现代有轨电车轨道工程限界检测车作者:张雄超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7年第13期1工程概况武汉市大汉阳地区现代有轨电车试验线工程为武汉市首条有轨电车工程,本工程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起黄陵官莲湖路站,沿凤凰大道、硃薛路、全力三路、后官湖大道、车城西路、沌阳大道、东风大道行走,东至东风大道,线路全长约17公里。
其中包含路基段、U型槽段、桥梁段,在凤凰大道北侧设官莲湖车辆段1处,设控制中心一处。
正线最小平面曲线半径50m,正线最大纵坡40‰。
车辆基地最小曲线半径25m(官莲湖车辆段),最大纵坡40‰(入场线)。
本工程左线里程:XDK0+008.000~XDK16+852.185,右线里程:SDK0+008.000~SDK16+852.185;T1支线里程为:T1XDK0+016.000~T1XDK0+391.271,T1SDK0+016.000~T1SDK0+385.607;官莲湖车辆段出入段线,出段线里程:CDKⅠ0+000~CDKⅠ0+143.228,CDKⅡ0+000~CDKⅡ0+101.720;入段线里程:RDK0+000.000~RDK0+134.411;避车线:DK7+532.598~DK7+664.354。
2限界检测车设计原则(1)限界设计按《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及《地铁限界标准》(CJJ96-2003)执行。
(2)有轨电车限界应根据确定的车辆轮廓尺寸和车辆限界、线路技术参数、轨道特征、设备布置、供电方式和施工工法等因素,经综合分析、计算后确定。
具体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曲线内侧加宽:Dn=Xncosα+Ynsinα+b1(或b2)+c曲线外侧加宽:Dw=Xwcosα-Ywsinα+b2(或b1)+c(Xw,Yw)、(Xn,Yn)——曲线地段限界控制点坐标值(单位:mm);b1,b2——左右侧设备安装最大宽度值(单位:mm);c——设备安装误差值(单位:mm);α——轨道超高角度(直线段取值为0,单位:°)。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篇一:地下铁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井点降水应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底以下0.5米,停止降水时,必须验算涌水量和明挖隧道结构的抗浮稳定性,当不能满足要求时不能停泵。
降水井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井点距基坑边缘不应小于1.5米,距暗挖隧道结构不应小于2米;2.井点应沿基坑或暗挖隧道布设,并应成封闭形,当不能封闭时应延长1倍以上的基坑或暗挖隧道横断面宽度;3.暗挖隧道如地面无条件布设井点时,可在隧道内设置水平井点或采取其它隔水措施;4.井点间距应根据计算确定,当基坑较宽满足不了降水深度时,应在基坑内增设井点。
2.1.6 井点施工前应复测基坑(暗挖隧道)平面位置测放井点孔位;清除地面,地下障碍物并将保留的地下管线挖露出来,平整场地并挖设泥浆坑。
2.1.7 井点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钻孔的空口处应设置护筒;2 孔径应比管径大200-300毫米3 孔径应垂直、上下一致,孔底比管底深0.5-1.0米4 钻进中应取土样并做好记录2.1.8 分节组装的井点管径应一致。
钢管井点管的滤管应采用穿孔钢管,空隙率不应小于25%,外壁垫筋缠镀锌铅丝后并包上工布滤网。
管井井点管采用无砂混凝土管时,其空隙率不应小于20%,并外壁应垫筋、缠丝、包土工布滤网。
2.1.9 井点管沉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沉设前应先配管;2 沉设位置应居中,垂直、管井的滤管应置于含水层中;3 分节沉设时,各节应同心并连接严密;4 管井井点管应高出地面300-500毫米,井点管就为固定后,管上口应临时封闭。
2.1.10. 滤料应洁净,其规格为含水层筛分粒径的5-10倍,投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滤料投放前应清空稀释泥浆;2 滤料应沿井管周围均匀投放,投放量不得小于计算量的95%;3 滤料填至井口下1米左右时应用粘性图填实夯平,2.1.11 井点管沉设后,应检查渗水性功能,当投放滤管口有泥浆水冒出或向管内灌水能很快的下渗时方为合格。
2.1.12 排水管路断面应根据排水流量确定并连接严密,排出的水经过尘沙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管道。
1 地铁限界标准CJJ96-2003 技术
2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质量
3 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技术
4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2 技术
5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l0204-2002 技术
6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4-8
7 安全
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质量
8 建筑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质量
9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 2003 质量
10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技术
11 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护技术规定GJB02-98 技术
12 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91 技术
13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042-94 技术
1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安全
15 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规程JGJ106-2003 试验
16 钢筋焊接与验收规范JGJ18-2003T 质量
17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114-97 技术
18 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04:99 技术
1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测量
20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资料
2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质量
22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141号文令质量
23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安全
24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安全
25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81 质量
26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质量
27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试验
28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测量
29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测量
3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安全
3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安全
3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技术
33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设计
3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试验
3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质量
36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GBJ01-90-2004 质量
37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 技术
38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 技术
39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 技术
40 《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焊接目视检验规范》CECS71:94 质量
41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3 技术
42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技术
43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7-2003 质量
44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03 质量
45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 商务
46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34-90 质量
47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技术
48 《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TB10109-95 技术
49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技术
50 《铁路隧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质量
51 《铁路隧道防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 技术
52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4-87 安全
53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 技术
5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技术
5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安全
5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安全
5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