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轨迹赛第一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94.65 KB
- 文档页数:2
轨迹【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和圆三条基本轨迹了解轨迹的意义;2.会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画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和圆三条基本轨迹。
【教学重难点】1.能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来归纳出点的轨迹;2.理解“轨迹上的任何一点都符合所述的条件”和“符合所述条件的那些点都在轨迹上”。
【教学准备】黑板、粉笔、电脑、学生准备课堂练习本。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例:鉴于中国经济不断的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不断强盛。
跨国公司都纷纷进驻中国市场。
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正在积极的进入中国市场,计划在长三角区域内建立一个超大型的仓储配送中心W ,要求到图上三个城市的距离相等,点W应该在哪里?W ?杭州上海南京【说明】通过引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进行国情教育。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实例:1.用课件演示钟摆的运动路线、抛出的篮球在空中的运动路线。
给学生轨迹的初步映像。
钟摆摆动的运动路线给我们以轨迹的形象。
2.通过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来学习轨迹的意义,并理解轨迹的纯粹性和完备性。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和 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的集合 理解(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每一个点都符合“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这一条件; 理解(2)凡是符合“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都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归纳概念:我们有时把符合某些条件的所有的点的集合叫做点的轨迹。
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说明】让学生初步了解“轨迹上的任何一点都符合所述的条件”和“符合所述条件的那些点都在轨迹上”3.学习角的平分线轨迹概念: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且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说明】学生观看课件,感受轨迹的初步映像。
归纳轨迹的意义。
得出第一条基本轨迹。
通过学生自己概括总结,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训练了他们归纳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概括给予肯定或否定,纠正后板书。
第二十二届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SuperAI超级轨迹赛比赛规则(讨论版)(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1、超级轨迹赛简介新纪元2120年,两支带着人类火种的星际探索队,经过漫长艰辛的星际之旅,在宇宙深处Y1799星球胜利会师,并决定在这颗美丽又陌生的星球为人类重新建设一个繁华充满生机的星际家园。
通过前期的生产生活必要设施的建设,新家园已经初具规模,为进一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人类将组建星际联盟共同守护新家园,并将驾驶全新飞船穿越星际,开启新一轮星际探索之旅。
本次比赛要求青少年参赛选手在比赛现场使用自行制作机器人编写程序,并进行调试和比赛任务。
本赛项主题为“星际联盟”。
星际探索及联盟建设的过程将以任务的形式呈现,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动手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2、组队方式比赛分为小学、初中、高中等三个组别,以团队方式完成,每支队伍由1-2名参赛选手和1-2 名指导老师组成,参赛选手为截止到2023年6月在校学生。
注:参赛选手及指导老师定义详见《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总则》。
3、比赛场地3.1 比赛场地图1比赛场地示意图3.2 赛场规格3.2.1 机器人比赛场地由地图和任务模型组成,图1为比赛场地的示意图,实际场地以比赛现场公布为准,其中场地尺寸为长3000mm、宽2000mm。
3.2.2 场地中不规则分布有两条由宽20mm至30mm黑色轨迹线和白底组成的飞行航道,飞行航道是机器人活动的主要区域,部分飞行航道是不连续的。
3.2.3在比赛场地左侧有两个长250mm×宽250mm的启动区,是机器人启动的区域,比赛开始后机器人由此处出发前往各个任务区域,并到达联盟区。
3.2.4在比赛场地中有一个长500mm×宽250mm 的联盟区,这里是两台机器人行进的终点区域。
3.2.5 两条飞行航道各分布2个固定任务区,任务区标记有如“1、2”的标识,对应任务模型由裁判粘贴基本在选定的任务区内。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迎奥运机器人轨迹赛》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迎奥运机器人轨迹赛》教学设计1、通过迎奥运机器人轨迹赛,使学生学习了解奥林匹克精神和奥运会的有关知识,理解北京申奥的伟大意义,体验申奥成功的无比欢欣和喜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引导学习扎扎实实努力实践,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北京举办_年第29届奥运会做贡献。
2、学以致用,通过实践主学生进一步了解机器人相关知识,破除神秘感,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机器人的搭建、编程、下载、调试等操作,了解传感器、驱动装置、控制系统等部件的作用,体会计算机程序对机器人的控制作用,从而加深对计算机程序的理解。
同时,通过为机器人编写程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复习机器人的基本功能及简单应用,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由于学习内容所需时间较长,将采取二课连上方式,将班队活动与信息技术合为一体,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开展比赛,借比赛之机让学生走向奥运知识的殿堂。
学生解说:人们从高楼、四合院、小巷,汇成一股洪流涌向了广场。
所有的汽车竟忘记了前行,一起鸣响了喇叭,向苍天致谢。
所有的手机、呼机响起来了,千言万言语化作了一句话我们赢了!花店的小老板免费送上了鲜花;冷饮店有人在呐喊:今天不要钱!无数面小国旗在人们手中挥着、舞着,还有叔叔们脱下的衣衫。
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久久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不肯离开。
他看不见啊,可他说:我的心能听得见!如今,有百年历史的奥运也来到了中国。
越是来之不易的东西,越会倍加珍惜。
世界给中国一个机遇,中国将还世界一个惊奇。
那时,北京将更加美丽。
那时,中国将更加傲然挺立主持人:更快、更高、更强这句格言中充盈着奥林匹克拼搏、竞争的精神,所到之处,无不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我们今天全班小朋友也准备在这儿一较身手,让机器人来打打擂,看哪个小组的机器人在比赛中获胜。
粤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8课《线路图上的图画——指定轨迹运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8课《线路图上的图画——指定轨迹运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在Scratch编程软件中使用运动积木制作指定轨迹运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Scratch的基本操作和运动积木的使用,对编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但学生在指定轨迹运动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指定轨迹运动的概念,学会使用运动积木制作指定轨迹运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指定轨迹运动的作品。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动积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指定轨迹运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Scratch编程软件和投影仪,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正常操作和观看。
2.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指定轨迹运动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这样的作品。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指定轨迹运动的概念,并通过PPT或投影仪展示运动积木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利用运动积木制作简单的指定轨迹运动作品。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在作品中添加更多的元素和功能。
课题:驱动前行
授课老师:汤军伟时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超级轨迹赛相关知识。
2、技能目标:学员认识小车零部件,并自己动手拼装,完成小车的基本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于机器人学习的兴趣以及爱好。
二、教学重点:
主要对小车组成零部件进行认识,让学生自己动手拼装小车,实现小车运行三、教学难点:
马达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
三、教学准备:
中鸣智能教育机器人套装——科学风暴Ⅱ
五、教学流程:
1、热身与问候
调节气氛,通过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把视点放到机器人上,并且展开思考
2、新知导入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超级轨迹赛事,并播放比赛视频,通过提问,将学生引入车的组成部件中
3、探究活动
了解小车的组成结构,积木的分类,控制器,马达,传感器的种类
4、实践
根据提示(PPT图片)自己动手组装小车
5、巩固拓展
可以动手试试去调整一下我们的马达的速度,并想办法将马达的控制器连接更稳固
6、归纳总结
本节课通过了解小车的构造,并完成了拼装,完成了马达的调试
六、教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