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a射线装置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要求要点

1.a射线装置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要求要点

1.a射线装置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要求要点
1.a射线装置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要求要点

射线装置使用单位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须提交的材料清单

(按顺序将以下材料用A4纸打印装订成册,一式四份,加盖单位骑缝公章)

1.书面申请(书面申请为申请单位正式编号的红头文件,并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申请内容: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的申请,要写明所用射线装置的类别、数量、用途等);Ⅲ类射线装置单位报送部门为临沂市环境保护局,Ⅱ类射线装置单位填写的报送部门为山东省环境保护厅。

2.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

3.(a)申请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

本复印件(b)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c)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4.申请单位现有或拟新增加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明细表(无放射源的要在

明细表里填写无)

5.申请单位设立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指定专、兼职人员

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正式文件(红头)

6.申请单位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应提供专、兼职技术人员的学历证明材料(即毕业证复印件,Ⅲ类射线装置单位要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Ⅱ类射线装置单位要有1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并需用文件形式明确其管理职责、是专职或兼职)

7.申请单位从事辐射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的证

明材料(即单位人员参加环保部门培训获得的各岗位培训合格证复印件)8.申请单位制定的与本单位辐射活动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

(1.健全的设备操作规程(如X线机操作规程等)(2.岗位职责

(3.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4.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5.人员培训计划(没参加培训单位要写培训承诺书)

(6.放射诊疗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检测计划(放射源为登记制度)

(7.辐射监测方案(说明:另外射线装置使用场所有防止误操作、防

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必须有放射性警示标志等)9.申请单位制定的与本单位辐射活动相适应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其中要

分析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并有事故发生后具体的报送程序和联系电话,比如要

写明“如发生辐射事故,应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并于2小时内报送当地

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发生超剂量照射的同时报卫生部门,并有当地三部门等单

位的联系电话”等)。

10.配备与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仪器(即附相应购买发票的复印件);

11.申请单位辐射工作场所平面位置图—注明射线装置的位置。

12.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书(要盖章、单位法人签字)

13.《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条件核查表(单位盖章,县区环保局要填写核查意见并盖章)

注意:申请材料按先后顺序整理并列一个目录表

14. 经审批的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如果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还经未审批,Ⅲ类射线装置即填报环评登记表、Ⅱ类射线装置应报送有资质单位编写的环评报告表,)

附件一:

辐射安全许可证

申请表

申请文号:

附件一:

附件一:

辐射安全许可证

申请表

申请文号:

附件一:

辐射安全许可证

申请表

申请文号:

申请单位(盖章)

申请日期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填表说明

一、申请表封面右上角框内内容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填写。

二、申请单位应如实填写,内容准确完整,涂改无效。所附材料均使用A4规格纸打印(宋体小4号)或复印,并加盖申请单位骑缝章。

三、申请活动的种类和范围

(一)申请活动种类分为生产、销售、使用。

(二)申请活动范围分为Ⅰ类放射源、Ⅱ类放射源、Ⅲ类放射源、Ⅳ类放射源、Ⅴ类放射源、Ⅰ类射线装置、Ⅱ类射线装置、Ⅲ类射线装置。

(三)申请活动种类和范围填写申请许可种类和申请许可范围的组合,如生产Ⅰ类放射源和Ⅱ类放射源,使用Ⅰ类射线装置。

(四)特别的,生产、销售、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申请活动种类和范围填写甲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或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建造Ⅰ类射线装置的,填写销售(含建造)Ⅰ类射线装置。

四、“日等效最大操作量”、“最大等效年用量”、“工作场所等级”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确定。

五、辐射安全许可内容申请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设计规模和内容进行填写。

辐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

辐射安全许可内容申请

(一)放射源

(本表按规划设计规模量填写)

辐射安全许可内容申请

(二)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本表按规划设计规模量填写)

(三)射线装置

(本表按规划设计规模量填写)

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专/兼职管理人员表

监测设备、报警仪器和辐射防护用品登记表

现有或拟新增加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明细表

(一、放射源)

单位名称(公章):

12

现有或拟新增加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明细表

(二、射线装置)

单位名称(公章):

13

开放性核素明细表

(三、放射性同位素)单位名称(公章):

14

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书

为防治放射性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落实辐射工作安全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承诺:

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为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人。

二、设置专职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放射性

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

三、在许可规定的范围内从事辐射工作。

四、健全安全、保安和防护管理规章制度,制定辐射事故应急方案,并采取措施防

止辐射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将立即报告当地环保部门。

五、建立放射性同位素的档案,并定期请点。

六、指定专人负责放射性同位素保管工作。放射性同位素

单独存放,不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等物品混存。确保贮存场所具有效防火、

防水、防盗、防丢失、防泄漏的安全措施。贮存、领用、使用、归还放射性同

位素时及时进行登记、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七、保证辐射工作场所安全、防护和污染防治措施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并确保这些

设施正常运行。

八、发生任何涉及放射性同位素的转让、购买行为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备案登记

手续。

九、在运输或委托其他单位运输放射性同位素时,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突发事

件的应急方案,并有专人押运。

十、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置放射性废物或及时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贮存。

十一、对本单位辐射工作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和应急响应等知识的培训教育,持证上岗。

十二、每年对本单位辐射工作安全与防护状况进行一次自我安全评估,安全评估报告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方案,安全评估报告报省市环保部门备案。

十三、建立辐射工作人员健康和个人剂量档案。

十四、认真履行上述责任,如有违反,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依法承担有关法律及经济责任。

单位(公章):负责人:

法定代表人:联系人:

日期:联系电话:

《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条件核查表

附件:

核技术应用项目

环境影响登记表

项目名称

填表人联系电话

项目联系人联系电话

填报单位全名称

填报单位公章

年月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制

填表说明

1.本登记表一式5份,由建设单位填报,报有审批权的环

境保护主管部门签署审批意见。

2.凡生产、销售、使用III类射线装置,销售、使用V类放射源的核技术应用项目,均填报本表。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拟建设地址及邻近环境状况示意图(如非占用整栋厂房,须注明上下层使用情况)

三、放射源

注:密封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

四、射线装置

辐射、射线安全防护专项措施

辐射、射线安全防护专项措施 1.适用范围 本安全措施适用于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项目现场射线检测过程中安全作业要求,射线安全防护的方法、要求及检测时应注意事项。 2.检测前准备 2.1.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2.2.进入检测现场前应对检测人员进行现场的安全教育,严格遵守业主和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规定。 2.3.设备需提供相关的资料如合格证书、鉴定书等,无需经过部门鉴定的设备必须提供设备自校检验记录表。 2.4.对从事射线操作和射线安全监督人员,必须配备完好的个人计量仪、报警器及作业现场备好辐射仪等安全防护品。 2.5.每次的探伤作业应提前开具相应的射线作业票,并根据射线源的能量强度大小计算出安全区域包括控制区、监督管理区,通过业主或施工单位把作业时间、地点以及警戒范围告知给相关单位。 3.放射性同位素装置的安全管理

3.1.检测现场不设立临时的储源库,源应存放在公司的储源库或租用检测现场附近的专业储源库,X射线装置由现场的指定点存放。 3.2.放射源的使用,每次领用人必须填写《放射性同位素装置领用登记表》。 3.3.设备领用登记表中的经办人必须由安全员签字有效,表中的工程名称(地点)、领用人、领用日期及时间必须写明。 3.4.归还时,安全员用监测仪器检测无泄漏方可起运入库,在设备领用登记表上签字并填写好归还日期、时间。 3.5.放射源的运输,应用专用的机动车辆(设置放射性标志、固定源罐装置或保险箱)运输,由专人运送。 3.6.运送放射源的人员应携带防护用品、监测仪器。严禁未携带监测仪器和防护用品运送放射源。 3.7.起运前、运输途中及到达目的地后,必须用监测仪器分别测量有无泄露超标情况,确定无泄露超标才准装卸、起运。 4.现场射线检测安全规定 4.1.检测前须进行清场把无关人员撤出监督管理区域边界线之外,并按划分好的控制区和监督管理区域进行警戒。控制区边界应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放射性工作场所标牌,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入该范围。监督管理区域允许相关人员在此区活动,培训人员或探访者也可进入该区域,边界线应有当心,电离辐射!标牌,公众不得进入该区域。并在不同区域边界拉好警戒绳,放置

辐射安全许可证所需材料

(二)许可证变更 辐射工作单位变更单位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应当自变更登记之日起2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并提交以下有关材料: 一、许可证变更申请红头文件; 二、《辐射安全许可证变更申请表》(在申报系统填报); 三、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审验后留存复印件(加盖公章),变更单位名称的还需提交由工商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或其他有效证明材料; 四、年度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合同复印件; 五、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 四)许可证延续

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至少提前30日),向原发证机关提出延续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许可证延续申请红头文件; 二、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办理意见表(辖区环保部门盖章); 三、《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申请表》(在申报系统填报); 四、监测报告:许可证有效期内最后一年的辐射工作场所辐射环境监测报告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 监测报告各1套(复印件)。所提交的监测报告应由有资质的单位出具。 五、辖区环保部门近期关于辐射安全的监察记录; 六、许可证有效期内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换证周期内辐射工作总结包含内容(包括辐射工作场所、射线装置、年工作量等方面)变化情况;核技术利用项目新建、改建、扩建情况;射线装置台账;单位内部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变化情况;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及责任落实情况;辐射日常管理情况;年度评估报告履行情况;辐射工作人员培训情况;辐射工作场所、人员受照检测情况;辐射工作档案建立管理情况;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使用维护情况;

监管部门提出整改要求的落实情况;辐射安全防护仪器设备配备情况;辐射应急情况等。 七、有效期内所有辐射工作人员辐射安全与防护合格证; 八、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合同复印件; 十、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2011年18号令)

精心整理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部令 第18号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已由环境保护部2011年第一次部务会议于2011年3月24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环境保护部部长? 周生贤 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主题词:环保 法规 放射性 令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射线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放射性同位素的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和射线装置,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放射源上能够设置放射性标识的,应当一并设置。运输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工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或者显示危险信号。 第六条? 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运行故障,并避免故障导致次生危害。 第七条? 放射性同位素和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对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应当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的安全措施。

对放射源还应当根据其潜在危害的大小,建立相应的多重防护和安全措施,并对可移动的放射源定期进行盘存,确保其处于指定位置,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第八条? 在室外、野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应当按照国家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第九条?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环境监测规范,对相关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并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负责;不具备自行监测能力的,可以委托经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 第十条?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涉及的辐射监测和退役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终态辐射监测,由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委托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的有相应资质的辐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 第十一条?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的日常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整改;安全隐患有可能威胁到人员安全或者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应当立即停止辐射作业并报告发放辐 关申请退役核技术利用项目终态验收,并提交退役项目辐射环境终态监测报告或者监测表。 依法实施退役的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自终态验收合格之日起二十日内,到原发证机关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变更或者注销手续。 第十六条?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在依法被撤销、依法解散、依法破产或者因其他原因终止前,应当确保环境辐射安全,妥善实施辐射工作场所或者设备的退役,并承担退役完成前所有的安全责任。 第三章? 人员安全和防护 第十七条?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部审定的辐射安全培训和考试大纲,对直接从事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操作人员以及辐射防护负责人进行辐射安全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第十八条? 辐射安全培训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级别。 从事下列活动的辐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中级或者高级辐射安全培训: (一)生产、销售、使用Ⅰ类放射源的;

浙江省环保厅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docx

受理编号: 受理日期:年月日 辐射安全许可证 申请表 申请文号: 申请单位(盖章)

申请日期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填表说明 一、申请表封面右上角框内内容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填写。 二、申请单位应如实填写,内容准确完整,涂改无效。所附 材料均使用 A4 规格纸打印(宋体小 4 号)或复印,并加盖申请单 位骑缝章。 三、申请活动的种类和范围 (一)申请活动种类分为生产、销售、使用。 (二)申请活动范围分为Ⅰ类放射源、Ⅱ类放射源、Ⅲ类放射源、Ⅳ类放射源、Ⅴ类放射源、Ⅰ类射线装置、Ⅱ类射线装置、Ⅲ 类射线装置。 (三)申请活动种类和范围填写申请许可种类和申请许可范围 的组合,如生产Ⅰ类放射源和Ⅱ类放射源,使用Ⅰ类射线装置。 (四)特别的,生产、销售、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申请活动种类和范围填写甲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或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建造Ⅰ类射线装置的,填写销售(含建造)Ⅰ类射线装置。 四、“日等效最大操作量” 、“最大等效年用量” 、“工作场所等级” 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确定。 五、辐射安全许可内容申请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放射性 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设计规模和内容进行填写。

辐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 申请单位名称 申请单位地址邮编 名称地址负责人 工作场所名称地址负责人 名称地址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 辐射安全与环境 负责人 保护管理机构 联系人联系电话 申请活动的种类 和范围 所附材料:(请在所提供材料前的□内打“√”) □1.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正本复印件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 印件; □2.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已有或拟有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明细表; □4.满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至第十六条 相应规定的证明材料; □5.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 所附申报材料应按以上顺序排列,使用明显的标志区分,并装订成册。 法定代表人声明:本申请表所提供的全部资料均为真实信息。本人已熟悉《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 号)的要求,愿依法对本申请表的申请事项的安全和防护工作负责,并依法对其造成

放射性实验室注意事项

放射性实验室注意事项 目前高等学校物理实验中开设核的具有 代表性的四个实验:盖革-密勒计数器及核衰 变的统计规律;闪烁计数及γ 能谱测量;符 合测量;相对论电子的动能与动量关系的 测量。图4-2 放射性警示标识以上四个实验要配备放射源60Co(鈷60,强度约为2 微居里)、137Cs(铯137,强度约为2 微居里)、90Sr-90Y(锶90-钇90,强度约为1 毫居里)。 特别要指出的是,因为这些都是教学实验,它们所需用的放射源均为第V 类放射源,属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体造成永久性损伤。在此强调这一点,一是对任课教师和学生解除对核放射恐惧的心理障碍;二是要提醒:尽管如此,在实验过程中,当接触放射源时,仍然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按照放射源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实验,以防万一。 1.全体人员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有关辐射防护法律、法规,接受、配合各级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2.在从事辐射工作前,工作场所须请有资质的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并报环保部门获批。涉辐人员须通过环保局组织的培训,领取《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从事辐射工作,超过《合格证书》有效期的需要复训。 3.涉辐场所需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射线装置的使用场所设置放射性标识和防护警戒线,报警装置或者工作指示灯。I 类、II 类放射源应有联锁装置。

4.从事辐射工作人员上岗前需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无禁忌症方可上岗,上岗后每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体检结果由专人存档。辐射工作期间,辐射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每季度接受剂量监测,尽可能做到“防护和安全的最优化”原则,监测结果由专人负责记录,并存档。 5.涉辐场所每三个月自行监测一次,并做好记录,以备环保部门核查。每年须请有资质的单位(CMA)进行涉辐场所监测,监测报告需交环保部门备案。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在辐射实验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规范操作。 6.建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台账管理和日常领用登记制度,定期对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进行全面的核对和盘查,做到账物相符。射线装置必须做好维修记录。 7.放射性物品按学校规定的程序购买,办理相关手续;放射性废弃物应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做好分类和记录,收集到一定量后,须交城市废物库收贮。 8.发生放射性事故(放射源被盗、丢失、严重污染、超剂量照射或射线伤害事故等),必须立即启动本单位相应等级的事故应急处理,保护现场,同时向校保卫处及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报告,由学校向环保、公安、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注:射线装置是指工作电压≥5kV。

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指南

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指 南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指南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的规定申请领取许可证,办理登记手续。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八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事先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许可申请,并提交符合第七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进行放射诊疗的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当获得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以下简称“辐射工作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第四条:生产放射性同位素、销售和使用Ⅰ类放射源、销售和使用Ⅰ类射线装置的辐射工作单位的许可证,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前款规定之外的辐射工作单位的许可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简称“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二、受理内容 受环境保护部委托审批内容 1. 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 2. 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内容

1. 销售、使用Ⅱ类、Ⅲ类、Ⅳ、Ⅴ类放射源; 2. 生产、销售、使用Ⅱ类、Ⅲ类射线装置; 3. 乙级、丙级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 三、需提交的材料: (本材料一式二份,单位留存一份,提交一份及电子文件一份) 1.《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含现有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明细表)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及复印件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及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3.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文件的复印件 4.放射源或非密封源回收证明材料(射线装置不需要) 5.单位对辐射安全管理负责人的确认文件 6.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负责人学历证明复印件 7.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参加《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合格证》复印件 8.与辐射类型、水平相适应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照片 9.单位入口(有单位的名称)、工作场所出入口(有放射性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和辐射设备(有放射性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的照片 10.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⑴.操作规程⑵.岗位职责⑶.辐射防护制度⑷.安全保卫制度⑸.设备检修维护制度⑹.人员培训制度⑺.台帐管理制度⑻.监测方案⑼.建立事故应急响应机构,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和应急人员的培训演习制度⑽.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的规定,辐射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操作规程 1、每天上岗前做好摄片机保洁工作,保持机器良好的工作环境。 2、开机后应注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其他功能键是否选择正确。 3、操作机器时应该小心仔细,尤其注意电源电压,不得超过标识的标准电压。 4、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杜绝一切非法操作。 5、随时观察照片质量,出现异常应检查摄片机是否正常,如果异常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 6、工作结束后应关闭摄片机并将电源关闭。 第二章岗位职责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2、要正确使用使用射线装置,作到专人专管专用。 3、工作时,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笔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4、从事射线装置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杜绝非法操作。 5、发生辐射事故,立即上报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得拖延或者隐瞒不报。 第三章辐射防护制度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2、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应该配备个人剂量笔,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3、射线装置应设有专门工作室,工作室设立专人管理,非相关人员不得入内。 4、作好辐射安全防护工作,设立辐射标志、声光报警等防止无关人员意外照射。 5、严格检查玻璃破损情况,使门窗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第四章台帐管理制度 1、建立射线装置台帐管理制度,设有仪器名称、型号、管电压、输出电流、用途等。 2、严格射线装置进出管理,坚决杜绝外借现象发生。 3、对退役的射线装置应该选择有资质单位或厂家回收,杜绝私自销毁或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第五章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1、安全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具体工作人员坚持每天检查一次射线装置,加强卫生清洁和管理,使射线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严格检修注意事项,对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上报并立即防止使用。 3、设备出现事故应请专业人员或设备生产厂家进行维修、建立设备检修及维修记录,并专人专管。 第六章人员培训制度

辐射、射线安全防护专项措施

编号:AQ-JS-04815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辐射、射线安全防护专项措施Special measures for radiation and radiation safety protection

辐射、射线安全防护专项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适用范围 本安全措施适用于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项目现场射线检测过程中安全作业要求,射线安全防护的方法、要求及检测时应注意事项。 2.检测前准备 2.1.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2.2.进入检测现场前应对检测人员进行现场的安全教育,严格遵守业主和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规定。 2.3.设备需提供相关的资料如合格证书、鉴定书等,无需经过部门鉴定的设备必须提供设备自校检验记录表。 2.4.对从事射线操作和射线安全监督人员,必须配备完好的个人计量仪、报警器及作业现场备好γ辐射仪等安全防护品。 2.5.每次的探伤作业应提前开具相应的射线作业票,并根据射线

源的能量强度大小计算出安全区域包括控制区、监督管理区,通过业主或施工单位把作业时间、地点以及警戒范围告知给相关单位。 3.放射性同位素装置的安全管理 3.1.检测现场不设立临时的储源库,源应存放在公司的储源库或租用检测现场附近的专业储源库,X射线装置由现场的指定点存放。 3.2.放射源的使用,每次领用人必须填写《放射性同位素装置领用登记表》。 3.3.设备领用登记表中的经办人必须由安全员签字有效,表中的工程名称(地点)、领用人、领用日期及时间必须写明。 3.4.归还时,安全员用监测仪器检测无泄漏方可起运入库,在设备领用登记表上签字并填写好归还日期、时间。 3.5.放射源的运输,应用专用的机动车辆(设置放射性标志、固定源罐装置或保险箱)运输,由专人运送。 3.6.运送放射源的人员应携带防护用品、监测仪器。严禁未携带监测仪器和防护用品运送放射源。 3.7.起运前、运输途中及到达目的地后,必须用监测仪器分别

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制度

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Purpose 为认真贯彻《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方针,开展企业辐射管理工作,完善体制,防止和减少辐射事故,保障员工健康,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Scope 适用于全公司。城东厂区、滁州公司、宿迁公司应根据属地政策,参照本制度制订各自的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制度。 3 定义Definition 3.1 射线装置,是指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3.2 辐射作业人员,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3.3 辐射事故,是指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意外的 异常照射。 4 安全Safe 无 5 职责Responsibility 5.1 公司辐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职责 5.1.1 公司安全环保处为辐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司辐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协调。 5.1.2 贯彻国家、省、市有关辐射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文件等要求,推进公司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5.1.3 负责江阴厂区辐射项目环评的申报及辐射安全许可证的申办工作,并指导外地厂区的工作。 5.1.4 负责公司辐射安全相关管理制度的起草、编写、修订、完善。 5.1.5 定期组织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有权责令改正。 5.1.6 与外部业务单位工作联络,传达及布置政府部门下发的工作要求。 5.1.7 负责联系有资质单位对射线装置进行工作场所环境质量检测。 5.1.8 实施辐射作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5.1.9 负责重大辐射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5.2 各实体中心、各厂负责人职责 5.2.1 全面负责本中心/厂辐射安全工作。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汇总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 1.0目的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就是指导射线检验人员正确的进行检验工作,规则中包括射线检测设备和器材及射线的技术参数选定、现场检验步骤、射线安全防护、暗室cv处理以及最终的底片评定等内容。 2.0 射线检验范围 射线检验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如焊接件、铸、锻件)、非金属材料及组合件等内部质量的检验。本规程规定2-100mm母材厚度钢熔化对接接头焊缝的X射线和γ射线照相方法。 3.0 人员资格 从事射线检验的人员应持有ABS、中国船检、DNV或其他机构颁发的射线检验二级资格有效证书。 4.0 管理职责 4.1 设备管理责任 为了正确使用和充分发挥仪器的功能,顺利完成射线检验工作,设备应有专人管理负责,设备的进出有登记,领取设备,必须有管理人员签字,同时还要有安全员签字。设备在运输及现场运作过程中,应有工作主管负责。设备发生事故,应填写在运转记录中,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4.2 射线现场作业管理者职责

现场从事射线作业的人员,由主管负责统一指挥,其对安全、工作质量负责。 4.3 暗室的管理职责 暗室操作人员应严格按自动洗片机操作规程操作,随时注意自动洗片机的运转情况,严格调试控制显、定影温度和烘干温度,检查显、定影的补充情况,以及辊子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发现异常应随时停机检查处理。手工冲片装置等应精心使用和保管显、定影的化学药品,按规定必须要有质量合格证明,应按规定的比例和顺序配制显、定影液。胶片不应大量存放暗室,应随用随领,以防变质。暗室红灯应调整适当的亮速,以防底片产生附加灰雾度。 4.4 评片职责 具有II级及以上资格的检验人员才能评片,评片人应在了解射线照相操作人员所提供的实际操作情况及参考图纸和原始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底片评定,然后签发射线报告,评片人员应对评定的底片和报告负有责任。评片报告、档案资料应按年、月,按一定的编排顺序装订成册归入档案,由专人进行管理,一般底片和档案资料报告等技术文件存期为5年,压力容器方面的底片和技术文件资料为7年。 5.0 工艺规程 5.1 射线检验设备和器材 5.1.1 X射线机 可选用X射线机表1所示

辐射安全许可证资料.

辐射安全许可证 xxxxxxxx 申请资料 目录 一、关于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的申请报告 二、关于成立辐射安全领导小组的通知 三、辐射安全责任书 四、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 五、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六、组织机构代码证 七、法定代表人证明书 八、资格证书及学历证明 九、辐射环境监测计划 十、人员培训计划 十一、安全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十二、X射线装置使用管理规定 十三、探伤岗位安全环保职责 十四、探伤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十五、曝光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十六、暗室操作规程 十七、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十八、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十九、辐射工作场所平面位置图 二十、公司场地平面图 xxxxxxxxx文件 关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证》的申请 xxxxxxxx(2013)1号 环保局: 您好,我公司现有射线机1台(XXQ-2505),主要用于压力容器检测,根据国家环保部《放射性同位素与X射线装置安全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99号令》和《放射性同位素与X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有关规定,我公司使用的X射线机已具备领取许可证条件, 特此申请。 请领导批示。 xxxxxxxx 2013年03月09日

xxxxxxxx文件 关于成立辐射安全领导小组的通知 xxxxxxxx(2013)2号 公司各单位: 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法规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成立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领导小组,具体人员如下: 组长:xxxxxxxx 副组长:xx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 领导小组自通知下发之日起履行职责 xxxxxxxx 2013年03月09日 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书 为防治放射性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落实辐射工作安全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99号)的有关规定, 一、单位负责人 xxxxxxxx (职务总经理)为本单位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人。 二、设置专项机构辐射安全领导小组(机构名称)或指定专人 三、在许可规定的范围内从事辐射工作。 四、健全安全、保安和防护管理规章制度,制定辐射事故应急方案,并采取措施防止辐射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将立即报告当地环保部门。 五、建立放射档案,并定期清点。 六、指定专人 制订预防泄漏的安全措施。 七、保证其辐射工作场所安全、防护和污染防治设施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并确保这些设施正常运行。 八、发生任何涉及放射性同位素的转让、转移行为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审批、备案手续。 九、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 十、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置放射性废物。 十一、对本单位辐射工作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和应急响应等知识的培训教育,持证上岗。 十二、每年对本单位辐射工作安全与防护状况进行一次自我安全评估,安全评估报告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方案。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完整版)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 辐射(放射)科 安全防护管理 安全防护制度 放射岗位职责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医务科 二0一五年十月

目录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操作规程 (1)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2)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2) 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2) 人员培训制度 (3) 辐射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 (3)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辐射监测方案 (4) 学习培训制度及记录 (5) 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6) 辐射(放射)设备操作规程和使用制度 (6)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7)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7) 辐射(放射)科组织管理制度 (8) 登记室管理制度 (8) 资料存档保管制度 (9) 借片管理制度 (9) X线摄影室管理制度 (9) 暗室管理制度 (10) CT室管理制度 (10)

DSA室管理制度 (10) 综合读片制度 (11) 疑难读片讨论制度 (11) 放射介入手术随访制度 (11) X线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1) 导管(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 (12) 进修,实习医生管理制度 (12) 登记室岗位职责 (13) X线摄影室岗位职责 (13) 暗室岗位职责 (13) CT室岗位职责 (14) DSA室岗位职责 (14) 辐射(放射)科岗位职责和各级人员职责 (15) 放射科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流程 (19)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及省环保厅、市环保局相关文件精神的规定,切实加强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的监督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辐射危害,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结合我院辐射工作实际,决定调整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杨斌 副组长:周长平程福舟 成员:王延忠王蕾纪振华金星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日常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 3、辐射安全及防护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拟定辐射防护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2)做好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安全培训、防护设施的供应与管理以及辐射防护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等工作。 (3)组织实施本院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做到一人一档。 (4)定期对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进行督查,检查本院放射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情况,指导做好个人以及患者的辐射防护,确保不发生辐射安全事故。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2、要正确使用射线装置,做到专人专管专用。 3、工作时,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笔(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4、从事射线装置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杜绝非法操作。 5、发生放射事故,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得拖延或者隐瞒不报。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操作规程 1、每天上岗前做好各类X线机保洁工作,保持机器良好的工作环境。 2、开机后应注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其他功能键是否选择正确。 3、操作机器时应该小心仔细,尤其注意电源电压,不得超过标识的标准电压。

射线检测工作的辐射防护

射线检测工作的辐射防护 夏纪真编 目录 §1 射线防护的基本概念 §1.1 描述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1.2 辐射生物效应 §1.3 辐射损伤 §2 射线防护的基本要求 §2.1 射线防护的基本原则 §2.2 我国辐射防护方面的有关标准 §3 射线防护的基本方法 §3.1 时间防护 §3.2 距离防护 §3.3 屏蔽防护 §4 辐射监测 §5 防护设施与程序控制 参考文献 §1 射线防护的基本概念 §1.1 描述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放射线能使物质的中性原子或分子形成离子(正离子和负离子),这种现象称为电离,我们把这种能够在通过物质时能间接或直接地诱生离子的粒子或电磁辐射的辐射,称作电离辐射(或致电离辐射)。直接电离辐射通常是指阴极射线、β射线、α射线和质子射线,间接电离辐射是指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 电离辐射传递给每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平均能量,称为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的国际单位是戈瑞,Gy,专用单位是拉德,rad,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戈瑞=1焦耳/千克=100拉德,1拉德=10-2戈瑞,1拉德=100尔格/克。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就称为吸收剂量率,其单位是戈瑞/小时(Gy/h)。 由于不同种类的射线(X、γ、中子、电子、α、β等),不同类型的照射条件(内照射、外照射),即使吸收剂量相同,对生物所产生的辐射损伤程度也可以是不同的,为了统一衡量评价不同类型的电离辐射在不同照射条件下对生物引起的辐射损伤危害,引入了剂量当量这一物理概念。通用于各种辐射的当量,表示被照射人员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当量H是生物组织内被研究的一点上的吸收剂量D与辐射的品质因素Q(也称做线质因数,表示吸收能量微观分布对辐射生物效应的影响,对生物因数与辐射类型和能量的关系作了适当修正)及其修正因素N(吸收剂量空间、时间等分布不均匀性对辐射生物效应的影响)的乘积,即H=DQN, 吸收剂量当量的国际单位是希沃特,Sv,专用单位是雷姆,rem,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希沃特=1焦耳/千克=100雷姆,1雷姆=10-2希沃特。对于X射线、γ射线,就防护而言,Q和N值均近似取为1,所以可以认为吸收剂量和剂量当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直接测量吸收剂量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可以通过仪器测量照射量来计算被辐照物体的吸收剂量。 X射线或γ射线穿过空气时能使空气的分子发生电离,形成带有正电荷的正离子和带有负电荷的负离子,描述X射线或γ射线使空气产生电离能力的物理量是照射量,其定义为X射线或γ射线(光子)在每单位质量空气内,释放出来的所有电子(正、负电子)被空气完全阻止时,在空气中产生的任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照射量的国际单位是库仑/千克(C/Kg) ,专用单位是伦琴,R,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库仑/千克≈3.877x103伦琴,1伦琴=2.58x10-4库仑/千克。 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就称为照射率,其国际单位是库仑/千克·秒,专用单位是伦琴/小时。

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指南

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指南 一、办理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二、办理对象 销售、使用Ⅱ、Ⅲ、Ⅳ、Ⅴ类放射源和生产、销售、使用Ⅱ、Ⅲ类射线装置,以及拥有乙级、丙级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单位。 三、办理程序 申请单位在取得辐射项目环评批文及参加工作人员上岗培训考试合格后,准备相关材料(参见材料清单),经区、市环保部门初审后,报市环保局政务大厅。由市级环保部门组织形式审查、现场核查,出具预审意见后报省环保局受理审批。 四、许可证申领条件 (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使用射线装置的辐射工作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属受理范围的辐射工作单位法人或法人代表; 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批复文件; 3.使用Ⅱ类、Ⅲ类放射源,使用Ⅱ类射线装置,拥有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单位,应当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依据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名录,应当设立辐射安全关键岗位的,该岗位应当由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担任; 其他辐射工作单位应当有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4.辐射工作单位直接从事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和负责辐射安全防护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经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5.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当有满足辐射防护和实体保护要求的放射源暂存库或设备; 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场所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7.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辐射监测仪等。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单位还应有表面污染监测仪; 8.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 9.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10.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还应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11.有废放射源的单位须提交废源存放及处理情况说明; 12.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书; 13.申请单位辐射工作场所平面位置图; 14.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开展诊断和治疗的单位,还应配备质量控制检测设备,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检测计划,至少有一名医用物理人员负责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检测工作。 (二)销售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工作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属受理范围的辐射工作单位法人或法人代表; 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批复文件; 3.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或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4.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5.需要暂存放射性同位素的,有满足辐射安全和防护、实体保卫要求的暂存库或设备;

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8973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Radiation safety prot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全体员工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现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有关辐射防护法律、法规,接受、配合各级各级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二、成立辐射安全管理小组,明确由莫志伟负责辐射防护工作,并加强对射线装置的监督和管理。 三、在使用射线装置前,向环保局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经环保局审批,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后,从事许可证范围内的辐射工作,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许可证有效期(5年)满,需要延续的,于许可证有效期满30日前,向环保提出延续申请;购买新的射线装置重新做环境影响评价,并向环保部门申办辐射安全许可证,项目投入正式运行3个月内向环保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经验收合格后投入正式运行;单位变更(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许可登记

内容或终止放射工作时,应自变更登记之日起20日内,向颁发辐射许可证的环保局申请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或注销手续;射线装置退役或在使用期间破损,及时向环保部门做好射线装置档案的注销登记,不随意处置。 四、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上岗培训,接受辐射防护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守法和自我防护意识,获得培训合格证后,方上岗从事辐射相关工作,并每2年组织复训。从事辐射安全管理的人员也要定期接受辐射防护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辐射安全管理。 五、从事辐射工作人员上岗前需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无禁忌症方可上岗,上岗后每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必要时可增加体检次数,体检结果由科主任存档;辐射工作期间,辐射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每季度接受剂量监测,尽可能做到“防护和安全的最优化”的原则,监测结果由主任负责记录,并存档;合理加强辐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定期发放相关津贴、加强营养。 六、射线装置的使用场所设置放射性标志和防护警戒线,报警装置或者工作批示灯;已鉴定委托检测合同,每年定期

辐射射线安全防护专项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辐射射线安全防护专项措 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0435辐射射线安全防护专项措施 Special measures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适用范围 本安全措施适用于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项目现场射线检测过程中安全作业要求,射线安全防护的方法、要求及检测时应注意事项。 2.检测前准备 2.1.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2.2.进入检测现场前应对检测人员进行现场的安全教育,严格遵守业主和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规定。 2.3.设备需提供相关的资料如合格证书、鉴定书等,无需经过部门鉴定的设备必须提供设备自校检验记录表。 2.4.对从事射线操作和射线安全监督人员,必须配备完好的个人计量仪、报警器及作业现场备好γ辐射仪等安全防

护品。 2.5.每次的探伤作业应提前开具相应的射线作业票,并根据射线源的能量强度大小计算出安全区域包括控制区、监督管理区,通过业主或施工单位把作业时间、地点以及警戒范围告知给相关单位。 3.放射性同位素装置的安全管理 3.1.检测现场不设立临时的储源库,源应存放在公司的储源库或租用检测现场附近的专业储源库,X射线装置由现场的指定点存放。 3.2.放射源的使用,每次领用人必须填写《放射性同位素装置领用登记表》。 3.3.设备领用登记表中的经办人必须由安全员签字有效,表中的工程名称(地点)、领用人、领用日期及时间必须写明。 3.4.归还时,安全员用监测仪器检测无泄漏方可起运入库,在设备领用登记表上签字并填写好归还日期、时间。 3.5.放射源的运输,应用专用的机动车辆(设置放射性标志、固定源罐装置或保险箱)运输,由专人运送。

辐射安全与伤害防护制度防护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74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辐射安全与伤害防护制 度防护措施正式样本

辐射安全与伤害防护制度防护措施 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 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 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31号)的规定,结合我院辐射工作实际,制定本制 度。 一、全体员工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 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现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 例》等有关辐射防护法律、法规,接受、配合各级各 级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一、成立辐射安全管理小组,加强对射线装置

的监督和管理。 二、在使用射线装置前,向环保局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经环保局审批,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后,从事许可证范围内的辐射工作,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射线装置退役或在使用期间破损,及时向环保部门做好射线装置档案的注销登记,不随意处置。 三、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上岗培训,接受辐射防护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守法和自我防护意识,获得培训合格证后,方上岗从事辐射相关工作。从事辐射安全管理的人员也要定期接受辐射防护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辐射安全管理。 四、从事辐射工作人员上岗前需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无禁忌症方可上岗,上岗后每2年进行1次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