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教案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
教师:唐雪梅
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介导损伤有关。
体液免疫: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致病
原位免疫复合物(植入)致病
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细胞因子;
其他:活化补体、血管内皮细胞等炎症细胞共同参与。
病理生理:
肾小球炎症病变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肿胀、系膜细胞增生,致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狭窄,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肾小
球滤过率(GFR)降低,引起球管失衡,钠水储留,血容
量扩张,临床出现水肿、少尿、无尿、高血压、循环充血
及氮质血症;另一方面,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破坏,血液中
的有形成分从尿中漏出,临床出现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
(见图例)
肾小球炎症病变
I
1 1
内皮细胞肿胀、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基底膜破坏
1 J
毛细血管管腔狭窄
蛋白尿肾小球滤过面积J 血尿
, 管型尿肾小球滤过料一氮质血症
球管失衡——
I
钠、水潴留,血容量扩张少尿、无尿
水肿
---- 高血压
循环充血
系统的组成,
介绍CIC及原
位免疫复合物
的概念;
C.以图表形式详
细讲解病理生
理过程,突出
肾小球滤过率
下降和肾小球
基底膜破坏是
主要的两个方
面。
回顾课堂内容,说明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 布置见习的内容和要求
总结及补充修正。
急性肾小球肾炎说课稿尊敬的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急性肾小球肾炎”一、分析本课教材本节课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8版第五篇第三章内容,是泌尿系统疾病概述后安排的,在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中第一个介绍,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同学们对肾脏疾病常见临床表现进一步了解和深化,所以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理念。
三、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原则。
教学难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和发病机制。
四、说教法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准备采用理论讲授法。
运用该法同时在讲授过程中加入临床病例分析,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通过老师讲授、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生应注意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以提高课堂效率;上课时注意启发诱导,以便让同学充分吸收课堂内容;讲授后做好总结工作,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突破重难点,我还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增加图片示教,使授课内容形象、生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说学生情况:大四的学生已经接受过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基础医学和诊断学的相关知识;在大四上学期也学习了内科学的呼吸、循环、消化相关章节的知识,熟悉疾病学习的流程和方法;且在前两节科中我们也学习了泌尿系统疾病的概论,对泌尿系统的相症状、实验室检查已初步了解。
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急性肾小球肾炎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还可能对患者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在接下来的说课中,我将从疾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六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我们来定义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炎症性肾脏疾病,主要影响肾脏的过滤单元——肾小球。
这种炎症通常会导致尿液和血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以及肾功能的暂时性减退。
接下来,我们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
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与感染有关,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如咽喉炎或脓皮病。
在某些情况下,其他病原体,如病毒和寄生虫,也可能引起这种疾病。
此外,自身免疫疾病和其他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
现在,我们来看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症状,包括水肿,尤其是在眼睑和脚踝;血尿,尿液可能呈现茶色或可乐色;高血压;以及尿量减少。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和疲劳等症状。
对于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我们需要依赖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
首先,病史和体格检查是初步评估的关键。
然后,尿液检查可以检测到血尿和蛋白尿,这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表现。
血液检查可以评估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进行肾脏超声、肾脏活检等进一步的检查。
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目标是控制症状、防止并发症,并尽可能地恢复正常的肾功能。
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包括利尿剂、抗生素、抗高血压药物和免疫抑制剂。
支持性治疗则包括限制钠盐摄入、补充蛋白质和控制液体摄入等。
最后,我们来讨论如何预防急性肾小球肾炎。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及时治疗感染,尤其是链球菌感染,以及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吸烟等。
对于有自身免疫疾病或系统性疾病风险的个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1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肾小球病概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教学对象 2010-2011学年上学期国交护理本科08级
授课形式 理论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肾小球病概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疾病发病的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了解,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治疗要点的熟悉,掌握护理诊断、措施及依
据,使学生能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作出正确的护理诊
断,制定详尽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肾小球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急性肾小
球肾炎的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制定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计划
解决方法: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讲授,展示病人图片,列
表对比等方法,使学生掌握肾小球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
表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主要护理诊断、评估方
法和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 讲授法,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授。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2
教具 以Powerpiont投影为主,少量图片
教材 与参考书: 教材:李秋萍主编,《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第2版。
参考书:尤黎明主编,《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第4版。
肾小球病概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教案内页
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
教学进程
时间安排
及教学方法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3
一、肾小球疾病概述
1、发病机制通过讲授,列举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使学
生认识到多数肾小球疾病属于免疫介导的炎症疾病。
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分类
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和病
理分型。讲授病理分型时结合肾小球病理切片。
3、临床表现
通过文字投影,列出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掌握蛋白尿、
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的基础概念,结合临
床病例,加深学生对肾小球病的认识。
4、小结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1、概念:
通过讲授,让学生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基础概念、发病
特点等。
2、病因和发病机制
强调本病常发生于β溶血性链球菌A组12型等“致肾炎菌
株”所致上呼吸感染(多见扁桃体)或皮肤感染(多为脓
疱疮)后。发病机制为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并激活
5分钟
10分钟
文字结合图
片
15分钟
5分钟
5分钟
3分钟
10分钟
结合临床病
例
5分钟
5分钟
25分钟
结合临床病
例
2分钟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4
补体。
3、临床表现
通过讲授,列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结合临床病
例,加深学生对本病的认识。强调典型的急性肾炎综合征
的表现有:尿异常、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首要是尿液的检验,所有病人均有镜下血尿,为多行性红
细胞,多数病人蛋白尿+-++,尿沉渣中有白细胞,管型(颗
粒管型、红细胞管型等)。血清C3及总补体发病初期下降,
8周内恢复正常,对提示本病意义很大。
6、治疗要点:对症治疗、治疗感染灶、透析治疗
通过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本病是自限性疾病,以休息及对
症处理为主,不宜使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治疗。
7、 护理措施:
讲授一般护理措施、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引
导学生提出相关的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并予以实施。
重点进行饮食、用药的护理观察,其次,预防继发感染和
保护肾功能也非常重要。
8、保健指导:
教育病人及家属了解各种感染都可能导致急性肾炎,因
此,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及皮肤感
染是预防的主要措施,可降低演变为慢性肾炎的发生率。
3分钟
回顾幻灯结
合提问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5
9、小结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主要的护理措施。
编写人 邓丽丽 编写时间 2010-9-1
(可加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