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引器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9.78 KB
- 文档页数:3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电动吸引器)
理论提问:
1.吸痰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①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每吸痰一次应更换吸痰管,用物每24小时更换丨次;
③吸痰动作轻柔,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
④痰液黏稠时,可配合叩击、蒸汽吸入、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果;
⑤储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 ;
⑥每次吸痰时间< 15秒,连续吸引总时间<3分钟,以免造成缺氧;
⑦吸痰过程中当患者出现剧烈咳嗽时,应停止吸引。
2.经口、鼻吸痰时吸痰管插入途径是什么?
答:①经口腔吸痰时:由口腔前庭一颊部一咽部,吸气管内分泌物;
②经鼻腔吸痰时:由鼻腔前庭,下鼻道一鼻后孔一咽部一气管(20〜25cm)。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考核评分标准
一、预期目标
1、患者呼吸道通畅,无窒息感。
2、患者喉头及双肺痰鸣音消失。
3、患者无气促、烦躁、发绀、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
4、患者自我感觉舒适。
二、注意事项
1、适应前需检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各管连接是否正确,吸气管和排气管不能接错。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需分别有鼻、口腔、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内吸痰时,应每一部位各用一根吸痰管,放置上呼吸道感染播散到下呼吸道。
(2)每吸痰一次,更换一根吸痰管。
(3)气管切开患者所用治疗盘应保持无菌,每班更换一次;非气管切开患者吸痰用物每24小时更换1次。
(4)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内感染。
(5)贮液瓶和连接胶管应每日清洁和消毒。
(6)吸引装置每人1套,不可共用。
(7)吸痰管拟插入部分,即使戴手套的手也不可以触及,应采用无接触技术用血管钳夹持吸痰管。
3、吸痰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粘膜。
4、避免缺氧。
(1)吸痰时,每次吸引时间不能超过15秒。
(2)每次吸痰前和两次抽吸之间,应给患者吸氧或让患者进行深呼吸后再吸,以免造成缺氧。
(3)所用的吸痰管,其外径不得超过套管口的1/2,以免阻塞呼吸道,加重
缺氧。
5、稀释痰液。
痰液粘稠时,可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汽吸入稀释痰液。
6、若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使用时间不宜过久,每次不可超过2小时。
7、贮液瓶内应先放入100mL消毒液,瓶内吸入液应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满度,以免液体吸入马达内损坏机器。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7修改)
经口/鼻吸痰操作技术(电动吸引器)
(一)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预防并发症发生
1.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吸口鼻腔、气管内的吸痰管及生理盐水应分开使用,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造成缺氧;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min,患者耐受后再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发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吸痰时注意观察痰液的量、性质、颜色及患者的反应
(五)昏迷患者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1.评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储留情况。
2.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操作者一侧或侧卧位,便于痰液吸出。
3.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轻轻撑开或用开口器、口咽气道帮助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开口器或口咽通气道(六)知识要点:
1.吸痰负压的选择,一般成人:0.04~0.053mPa(300~400mmHg);儿童:<0.04mPa(300mmHg)。
2.痰液粘稠度的判别标准:I度(稀痰)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吸痰后,吸引管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II度(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I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吸引管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
III度(重度粘痰)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压塌,吸引管内壁上滞有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干净。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操作时间7 分钟)
二十六、心电监护技术
(一)目的
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变化;
(二)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
2、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和电脑等,
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3、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痒痛感
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三)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
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
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5、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6、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
7、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电动吸痰器操作流程评分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准备阶段1.1 评估患者病情:在操作前,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呼吸状况、痰液黏稠度、意识状态等,以便选择合适的吸痰器和吸痰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