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3)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第3章第三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3课时)【学习目标】1、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相对分子质量;2、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点、难点】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阅读〗P85-86二、思考与交流(一)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二)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O2中C、O 质量比= NH4HCO3中N、H、C、O的质量比=2、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Fe2O3中Fe的质量分数=(2)NH4NO3中N的质量分数=注意:在计算质量分数时,一定要把所求元素的原子个数找清楚,不要漏掉。
3、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1)36g水中含有多少克氢元素?多少克氧元素?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2)求多少克CO2中会有6g碳元素?三、总结与反思四、达标检测1、10个二氧化碳分子和10个二氧化硫分子,一样多的是( )A.氧分子个数B.氧原子个数C.氧元素个数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2、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试根据其化学式计算:(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2)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4)求120g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5)求多少千克尿素与158kg的碳酸氢铵含氮量相等。
3、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加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
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C6H8O6,你可获得哪此信息?①②③4、商店中现有碳铵(NH4HCO3)、尿素[CO(NH2)2]两种氮肥,标价为:碳铵0.54元/kg,尿素1.25元/kg,若用100元钱买化肥,通过计算论证理论上买哪种化肥合算?5、尿素[CO(NH2)2]是一种肥效高的常用氮肥。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物质组成的表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物质组成的表示》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
在本节课程中重点让学生掌握化学式的含义,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化合价,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化学式和化合价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为之后学习第五章《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以及一些物质化学式的写法,为学习本节课做了铺垫,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对于已经进入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能力和归纳能力已初步形成。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等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化合价的认识还比较陌生。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直观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学生能够明确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理解其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意义。
掌握化学式的写法与读法:学生能够根据化合价规则正确书写和读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进行简单计算:学生能够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如计算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等。
科学思维:学生能够初步学会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并了解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科学探究:学生能够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根据化学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如计算元素的质量比和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科学态度与责任:体会化学变化中原子守恒的思想,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设计思路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以及元素符号的意义,对化学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具体含义和写法仍较为模糊。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和写法,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巩固练习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三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小结: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化学式是物质客观组成的反映,化学式还能反映物质的微观构成情况,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一种物质只能有一种化学式。
1、化学式: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
提出的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
①.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小结:金属单质、稀有气体、一些固态的非金属单质(如碳、硅、硫、磷等)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如铝Al、铁Fe、氖气Ne。
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出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如氧气O2、臭氧O3、氮气N2、氯气Cl2、足球烯C60、氢气H2 。
②.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物质名称所含原子或离子个数比化学式氧化铜Cu、O 1∶1 CuO氯化钙Ca2+、Cl 1∶2二氧化硅Si、O 1∶2碳酸钙Ca2+、CO32- 1∶1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议一议:“CO2”能表示哪几层含义?(1)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2)表示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3)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4)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小结:化学式表示的意义:(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原子;(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练习:(1)用化学用语表示:五个水分子;10个氢气分子;铜;一氧化碳;四氧化三铁;氖气。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2H2SO4第一个2表示,氢右下角的2表示,氧右下角的4表示。
(3)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关于“C6H8O6”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表示维生素C这种物质B.表示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表示1个维生素C分子D.表示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二.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想一想: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找一找元素符号编写顺序有什么规律?氧化铝Al 2O 3、氯化钙CaCl 2、水H 2O 、二氧化碳CO 2、碳酸钙CaCO 3指出: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必须知道化合物由哪些元素组成、原子或离子的个数比,同时还应了解符号的编写顺序。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表示物质组成和变化的基本方法。
这一章节是学生从宏观现象向微观结构过渡,从定性分析向定量计算转变的关键,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书写规则。
-学生能运用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和解释化学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化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定量计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视频:展示化学实验室中的各种实验,如颜色变化、气体生成等,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神奇的变化是如何被科学家们研究和记录的吗?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组成是如何被表示的。
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让我们一起揭开化学表示的神秘面纱。
(二)、新知探究1.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等基本概念,通过实例如水的化学式H2O,解释其表示的意义。
2. 探究表示方法: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如何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
3. 深化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如二氧化碳(CO2)、氧气(O2)等,讨论其组成的元素和比例。
(三)、实践操作1. 化学式书写练习:给定一些元素,让学生尝试书写其组成的简单化合物的化学式,教师巡回指导。
2. 结构模型构建:使用教具或软件,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些常见分子的结构模型,如甲烷(CH4)。
物质构成的表示式知识点总结1.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以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3)原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原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等到的比。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元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或核内电子数。
)(2)元素可以组成物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叫化合物。
(3)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符号①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②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金属元素符号、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5)元素周期表①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②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行,7个周期,16个簇。
3、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离子团,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核外电子的排布。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电子,从而带正电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得到电子,从而带正电形成阴离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具有8个(He为2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化学式与化合价(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的组成。
(2)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3)应用化合价推求物质化学式的根据是: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相等C、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可以相同D、原子里有相对较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2、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g,某原子的质量为bg,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a/bB、a/12bC、12b/aD、b/12a3、博士伦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份是双氧水,下列关于双氧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双氧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B、双氧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双氧水分子由氧分子和氢分子组成D、双氧水分子由二个氢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4、国际互联网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即将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A、铁元素B、铁单质C、四氧化三铁D、氧化铁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有时显正价,有时显负价B、在各种原子团中,各原子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不等于0C、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D、在H2O和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6、有X、Y、Z三种元素,它们的化合价分别为+1、+5、-2,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A、X2YZ3B、XYZ3C、X3YZ4D、X2YZ47、N2表示氮气,还可以表示()①氮元素②1个氮分子③2个氮原子④氮气由氮元素组成⑤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⑥2个氮分子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8、1991年,我国化学家测得了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它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中子数为()A、115B、 49C、66D、1649、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和一种单质的是()A、MgB、HeC、H2D、O10、等质量的下列金属含原子数目最多的是()A、锌B、铁C、铝D、镁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由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2、Fe、Fe2+、Fe3+三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因而属于同种元素,但它们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它们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