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音乐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17
劳动的歌——《杵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杵歌》,认识高山族。
2.通过欣赏歌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
3.继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
重、难点:1.通过欣赏《杵歌》,认识高山族。
2.在活动中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合作的快乐。
3.继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
目标制定依据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有待加强教材分析:《杵歌》是一首台湾日月潭附近高山族妇女在春米劳动是所唱的一首民歌。
其音乐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起伏较大,既有劳动节奏,有优美动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教学资料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教材、学习用具等导言设计通过播放高山族的生活情景,使学生感受认识高山族。
新课导入: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通过播放高山族的生活情景,使学生感受认识高山族。
导入本课主题:高山族族民歌《杵歌》。
出示课题:《杵歌》三、讲授新课1.完整地聆听歌曲《杵歌》,使学生整体感受歌曲。
2.介绍《杵歌》,杵歌——民间劳动歌的一种,也称舂米歌,流行于黎族、高山族、景颇族等地区,且歌且舞的舞蹈形式,有“杵音”“杵乐”“杵舞”等称,以居住在台湾日月潭边邵人的杵歌最为著名。
曲调结构短小,节奏规整,音域不宽。
杵歌中,大多数是辅音,伴唱歌曲,让学生观看大屏幕,欣赏《杵歌》通过教师讲述,使学生对歌曲创作背景有所了解3. 高山族,居住在台湾省的少数民族。
主要居住在台湾省台湾本岛的山地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以及兰屿上。
台湾当局称之“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又称“原住民”、“山地人”。
4教师出示主旋律,学生学唱,并请学生分辨其在第一乐段中出现了几次?学生将手放在头、胸、腹等高度来表示不同的音区。
b、感受下一乐段,通过不同方式感受变化。
c、感受三乐段在力度,速度上的变化。
d、用a.b的形式表现音乐。
7.集体听音乐表演动作。
四、小结:今天欣赏了歌曲《杵歌》让我们走近了高山族的音乐文化,相信那炙热豪放的音乐语言深深地打动了你我,今后我们还要利用各种机会,更多的探究民族音乐文化的渊源,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阿里山的姑娘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台湾高山族民歌《阿里山的姑娘》的经典旋律。
2.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曲的由来、歌词含义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歌曲结构分析:分析歌曲的调式、节奏、旋律等基本构成要素。
3. 歌曲演唱技巧: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法、咬字清晰等基本歌唱技巧。
4. 音乐欣赏:通过聆听、对比不同版本的《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演唱《阿里山的姑娘》,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2. 难点:歌曲中特有的节奏和旋律,以及高山族民歌的独特韵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阿里山的风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景。
2. 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轮唱、对唱等形式的练习。
4. 歌曲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心得。
5. 音乐欣赏:播放不同版本的《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对比欣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演唱表现,包括音准、节奏、感情等方面。
2. 音乐知识测试:通过提问或书面测试,了解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讨论、练习等环节。
六、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阿里山的姑娘》相关乐谱和歌词。
2. 教学音频:不同演唱者的《阿里山的姑娘》音频。
3. 视频资料:阿里山的风景视频或图片。
4. 教学用具:钢琴、吉他等乐器,以便示范和伴奏。
七、教学准备1. 事先准备好教学音频和视频资料。
2. 准备好乐谱和歌词,复印或打印出来。
3. 调整教学环境,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作。
4. 准备好伴奏乐器,并进行调试。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背景、乐理知识。
高山族的音乐高山族人民非常爱好音乐和舞蹈,其音乐也大都与舞蹈相伴,用高山族独特的乐器加以演奏。
高山族的乐器主要有嘴琴、竹笛、鼻笛和弓琴等。
嘴琴长约十厘米,宽约二、三厘米,用竹子削成薄片,中央开一细长的小孔,孔的一端镶上极薄的铜舌,竹片的右端结着线绳,左手将凸面放在口上,右手轻轻拉动线绳震动铜舌便发出声音,和呼吸相配合便可成音律。
鼻笛是用长约三十七、八公分的两根竹笛绑在一起,用鼻孔吹的乐器。
弓琴形状象胡弓,弓弦用月挑草的纤维制成,下端用左手握紧,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拨弄弓弦便发出声音。
每逢祭祀活动,高山族人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表达愉快的心情。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复习题答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复题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目前已确认的少数民族共有55个,约占全国12亿人口的8%(1990年统计)。
2.根据现今的居住特点,中国少数民族可分为定居民族和游牧民族两大部分。
3.藏族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五种。
4.《蝴蝶泉边》是喜剧故事片《五朵金花》中的插曲,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爱情生活。
5.XXX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丽江,其著名的音乐作品包括白沙细乐等。
6.《摆时》是傈僳族民间歌曲中较为著名的歌曲之一,也被称为“摆时摆”或“摆时摆哦”。
7.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其中大多聚居在大、小凉山一带,人口约为657万。
8.彝族的传统音乐丰富多彩,包括歌舞音乐和乐舞音乐两大类别。
乐器有呐、小闷笛、毕鲁、直笛、横笛、箫、三弦(大中小)、四弦等30余种。
9.傣族的戏曲音乐被称为傣剧或傣戏,主要流传在云南省的德宏、西双版纳、保山以及缅甸北部的傣族聚居区一带。
10.象脚鼓是傣族的传统民族乐器,因其外形体酷似象腿、象脚而得名。
11.《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是词曲作家XXX根据傣族传统民间音乐素材改编的。
12.侗族民间歌曲一般可分为劳动歌、宗教歌和俗歌三类。
13.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其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木卡姆(古典套曲)和XXX音乐三大类别。
14.XXX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民间自娱性舞蹈,依其地域风格可分为伊犁XXX、喀什XXX和刀郎XXX等。
15.十二木卡姆中最著名的有喀什木卡姆、XXX、哈密木卡姆和伊犁木卡姆。
16.西北回族民歌中最著名的是花儿,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白牡丹令等。
17.塔吉克族最著名的边棱气鸣乐器为鹰笛。
18.高山族是中国大陆对生活在台湾的少数民族的统称,其较为著名的民间乐器有杵等。
19.壮族“八音”的传统曲目包括《走马街》、《采花》等八个。
40 Northern Music北方音乐 Northern Music高山族民歌的艺术特征王贝莉(私立华联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摘要】高山族民歌是在生活、劳动、爱情和风俗礼仪中产生的艺术。
高山族民歌大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高山族民歌劳动歌、生活歌和风俗歌三类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感受高山族民歌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高山族民歌;劳动歌;生活歌;风俗歌【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5-0040-02【本文著录格式】王贝莉.高山族民歌的艺术特征[J].北方音乐,2020,08(15):40-41.高山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高山族民歌有丰富多样的体裁、题材和表现手法。
笔者对搜集的高山族民歌进行整理分析,从音乐体裁、音乐形态特征两个部分进行探讨分析。
一、音乐体裁内容与特征高山族民歌大致上可以分为劳动歌、生活歌和风俗歌三大类。
(一)劳动歌劳动歌时在农业、狩猎、渔业及其它劳动中唱的歌曲。
高山族多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农业劳动歌最多。
由于劳动方式不同,劳动歌又分为个体劳动歌和集体劳动歌。
它们的作用是组织劳动、传递信号、鼓舞情绪、解气解闷和抒发感情。
例如山区的布农族男女用背驼或用头顶着粮食、木柴、水果等物时唱的,歌词中常出现“o yi,o yi”声表现劳动时的喘气。
(谱例1)谱例1(二)生活歌生活歌的种类较为广泛,有抒情歌、讽刺歌、舞歌、酒歌、叙事歌和儿歌。
1.抒情歌抒情歌没有一定的演唱场合,就歌词的不同类别与创作方式而言,有以虚词为主,实词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有实词用即兴方式创作,与曲调结合不固定的,也有实词和曲调相结合的固定形式。
(舞歌和劳动歌等也有这几种形式,但不如抒情歌有代表性)这些包含不同性质歌词的抒情歌,反映了高山族的社会发展特征。
唱虚词为主的抒情歌的产生,可能与高山族过去经历长久的原始社会有关,以至于生产和文化水平较低,语汇不丰富。
高山族民歌台湾,我可爱的故乡是几声调式我可爱的故乡是几声调式高山族民歌是台湾原住民族之一高山族的独特音乐表达形式,它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歌词,展现了高山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激之情。
这些歌曲以其深情而动人的旋律,让人们感受到了高山族人民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我可爱的故乡是几声调式,这句歌词道出了高山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每一个声调都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首先是“几声调式”,这是指高山族音乐中常见的旋律模式。
高山族音乐以其独特而复杂的旋律结构而闻名,常常使用多声部合唱和复杂的节奏变化。
这种音乐形式不仅展示了高山族人民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节奏和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
在这个几声调式中,我们可以听到大自然中各种动物的声音,如鸟儿的歌唱、风的呼啸和水流的潺潺声。
这些声音融入了高山族人民的生活,成为了他们对故乡的独特表达方式。
这些声音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除了声音,高山族民歌中还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
歌词中常常描绘了高山族人民对家乡土地和祖先的敬仰之情。
他们用歌曲表达对家乡土地的感激之情,表达对祖先智慧和勇气的敬佩之情。
这些歌词不仅展示了高山族人民对家乡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尊重,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高山族文化。
在我可爱的故乡中,每一个声调都承载着高山族人民对家乡深深眷恋之情。
这个几声调式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生活态度。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山族人民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激之情,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的故乡。
无论是在高山族的故乡还是在其他地方,我们都可以通过高山族民歌来感受到这种独特的情感表达。
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美妙的旋律,感受高山族人民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音乐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教案设计一、教材说明《我的祖家是歌乡》是高山族民歌属舞歌类的“欢乐舞曲”歌曲为c羽调式2/4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由4个乐句组成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二、教学目标1、能够喜欢演唱高山族民歌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歌2、通过观看、演唱、律动、舞蹈等艺术活动调动各种感官感受台湾高山族民歌特色并对与相关的音乐文化感兴趣3、通过让学生欣赏、体验、演唱、舞蹈、参与音乐实践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并背唱歌词三、教学重点:是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四、教学难点:是歌曲情绪的把握及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营造课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为自然地导入新课作好铺垫)师播放高山族民歌《高山青》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这首曲子的曲名是个民族的歌曲这个民族主要聚居在里生:曲名《高山青》是高山族民歌高山族主要聚居在台湾师: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我们去过美丽的新疆也到过古老而神秘的西藏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到祖国的东南沿海——台湾去看看去领略那里特有的椰风海韵二、了解高山族知识(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以学生自主性学习来了解高山族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师:在此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高山族(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有关的高山族知识)生: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的阿里山地区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高山族人们会用叶子吹奏出不同曲调叫叶琴高山族是一能歌善舞的民族有他们特有的杵舞和手拉舞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去感受一下高山族师播放多媒体(地理位置、服饰、舞蹈)师:高山族人非常善于用歌舞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一般是触景生情即兴演唱那么看了高山族美丽的图片我们同学能不能用歌声来表现一下呢(出示谱曲)用歌曲中的第二乐句做为发声练习为后面学习歌曲打下基本师范唱生跟琴声轻声地唱一遍谱然后用“啦”模唱从f到d注意最后的4拍半可以用手划拍演唱三、学习歌曲(本环节使学生能投入演唱并用一种欢快的情绪演唱以表达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师: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高山族的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师播放歌曲请同学完整地欣赏歌曲师:请同学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生: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的1、师弹琴学生跟唱曲谱2、解决歌曲难点:出示旋律完整地演唱第二遍3、填词师: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请说一说歌词中要表现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生:通过赞美祖祖辈辈喜爱唱歌的风俗习惯来表现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再一次解决难点师演唱两种填词一种正确一种错误请学生听辨错的错在里然后演唱正确的师:歌曲我们学会了那么怎样才能使曲子唱得更好听呢请同学们再来欣赏范唱听听看他和我们的演唱有何不同比如说在力度上、速度上等等生:速度稍快这样听起来活泼一些用中强的力度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