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7.24 KB
- 文档页数:8
食品厂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品厂的基本知识和运作流程,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食品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掌握食品厂的运作流程和质量管理。
•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食品厂的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
•能够运用食品安全知识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能够运用实验方法和工具进行食品质量的检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厂的基本知识、运作流程、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实验实践等。
具体安排如下:1.食品厂的基本知识和分类:介绍食品厂的概念、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食品厂的基本情况。
2.食品厂的运作流程:讲解食品厂的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和生产设备等内容,让学生掌握食品厂的运作机制。
3.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介绍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管体系。
4.实验实践: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食品质量检测和食品安全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食品厂的基本知识和运作流程。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食品厂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食品质量检测和食品安全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与食品厂相关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年产食品工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食品工厂年产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年产量的因素。
2. 学生能够描述食品工厂生产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并了解这些环节对年产量的影响。
3. 学生能够掌握食品生产中的质量把控要点,理解质量控制与年产量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食品工厂在提高年产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一个简单的食品生产流程,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以优化年产量。
3.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和逻辑思维,对食品工厂的年产量进行合理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食品安全和质量对社会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
2.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食品工业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 学生能够理解团队合作在食品工厂生产中的价值,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实践活动,结合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食品工厂生产流程介绍:讲解食品工厂的基本生产环节,包括原材料处理、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结合课本第五章内容。
2. 年产量计算方法:学习影响食品工厂年产量的因素,掌握年产量计算公式,结合课本第六章相关内容。
3. 质量控制与优化:分析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探讨如何优化生产流程以提高年产量,涉及课本第七章内容。
4.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食品工厂提高年产量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参考课本第八章实例。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介绍食品工厂生产流程,让学生了解整个生产环节。
食品厂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食品厂的基本概念、生产流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食品厂的规划设计、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质量与卫生,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食品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解释食品生产流程和关键技术。
3.阐述食品厂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措施。
4.设计一份简单的食品厂规划方案。
5.分析食品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6.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关注食品质量与卫生。
7.培养负责任的公民意识,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厂的基本概念、生产流程、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食品厂的基本概念:介绍食品厂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2.食品生产流程:讲解食品生产的基本流程,包括原料处理、加工、包装、储存等环节。
3.质量管理:阐述食品厂的质量管理原则、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方法。
4.安全生产:介绍食品厂的安全生产措施,包括设备安全、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食品厂案例,探讨食品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举例等方式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食品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食品厂生产流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的理解和看法,促进交流与合作。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食品厂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学生参观食品厂,实地了解食品生产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食品加工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常见的食品加工方法及其作用。
2. 学生能够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卫生要求,认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
3. 学生能够掌握食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了解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价不同食品加工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合理的加工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食品质量检验方法,对市售食品进行简单检测,判断其安全性和品质。
3. 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设计健康、安全的食品加工流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2. 学生能够关注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了解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培养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表达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术类课程,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对实际生活问题有较高的关注度。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食品加工的定义、分类及其意义- 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2. 常见食品加工方法及其作用- 烹饪、腌制、发酵、干燥等加工方法- 各加工方法对食品品质、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的影响3.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安全使用-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识别和选用原则4.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卫生- 食品加工厂的卫生要求及管理措施- 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卫生问题及预防措施5. 食品质量检验- 食品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及原理- 常见食品质量检验项目的操作步骤和判定标准6. 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概述-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食品加工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课时:常见食品加工方法及其作用第三课时:食品添加剂第四课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卫生第五课时:食品质量检验第六课时: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本知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食品工厂的基本组成、设计原则和操作流程。
2. 使学生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品质保障和安全控制措施。
3. 帮助学生掌握食品工厂设备的选型、布局及维护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食品工厂平面布局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食品加工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食品工厂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食品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食品科学领域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食品生产、消费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面对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食品工厂设计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课程设计将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完成本章节学习后,能够对食品工厂设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工厂概述:食品工厂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2. 食品工厂设计原则:卫生要求、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及布局。
3. 食品加工设备:常见食品加工设备类型、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4. 食品工厂平面布局设计:CAD软件应用、工厂平面布局设计方法及步骤。
5.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品质保障:卫生管理、质量控制、食品安全。
6. 食品工厂安全与环保:安全防护措施、环保要求及废弃物处理。
7. 实践教学:食品工厂参观、设备操作、平面布局设计实践。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以教材为基础,结合以下章节:1. 第二章:食品工厂概述及设计原则。
2. 第三章:食品加工设备选型与应用。
3. 第四章:食品工厂平面布局设计及实践。
4. 第五章: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品质保障与安全控制。
食品工厂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食品工厂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运作原理。
2. 学生能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工程技术及其作用。
3. 学生能了解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食品工厂工艺流程的能力,能绘制简单的工艺流程图。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食品工厂进行合理布局和设备选型。
3. 学生能够运用食品安全知识,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对食品工业的兴趣。
2. 学生能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工厂概述:食品工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了解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教材章节:《食品工艺学》第一章第一节。
2. 食品加工技术:介绍常见的食品加工技术,如切割、粉碎、混合、加热、冷却、干燥等。
教材章节:《食品工艺学》第二章。
3. 食品工厂工艺流程:分析食品工厂的工艺流程,学习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教材章节:《食品工艺学》第三章。
4. 食品工厂布局与设备选型:探讨食品工厂的布局原则,了解常见的食品加工设备及其特点。
教材章节:《食品工艺学》第四章。
5.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学习食品安全知识,了解食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教材章节:《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第一章。
6. 案例分析与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食品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开展实验操作,加深对食品加工技术的理解。
食品工厂与设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食品工厂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分类。
2. 学生能掌握食品生产过程中常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学生了解食品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食品工厂的布局和设备配置,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食品生产设备进行简单的操作和维护。
3. 学生能够运用食品工厂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标准,评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食品工业的兴趣,激发他们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卫生管理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食品工厂的基本知识,掌握食品生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对食品工业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和操作演练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工厂概述:食品工厂的定义、分类、组成及功能。
2. 食品生产设备:常见食品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操作方法及维护保养。
- 粮油加工设备- 肉类加工设备- 乳制品加工设备- 蔬菜水果加工设备- 饮料生产设备3. 食品工厂布局与设计:食品工厂布局原则、车间设计与设备配置。
4.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与卫生管理: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卫生管理及食品安全标准。
5. 教学案例与实践操作: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食品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开展实地考察和操作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食品厂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食品厂设计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食品厂的基本设计原理和流程,了解食品安全和卫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食品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要求。
•熟悉食品厂的布局和设备选择。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食品厂设计。
•能够分析并解决食品厂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能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项目式的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技能。
•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厂设计的基本原理、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食品厂布局和设备选择等。
具体安排如下:1.食品厂设计的基本原理:介绍食品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生产流程、设备选择、布局等。
2.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介绍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基本要求,包括原料选择、加工过程、包装储存等。
3.食品厂布局和设备选择:介绍食品厂的布局设计原则,包括生产区、仓储区、办公区等的安排,以及设备的选择和配置。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食品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食品厂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室实践,使学生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要求。
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技能。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食品厂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内容。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食品工程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食品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4.实验设备:提供实验室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增强实践能力。
年产食品工厂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年产食品工厂的基本概念、生产流程、质量管理以及安全标准。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年产食品工厂的主要生产流程及其操作要求。
2.解释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法规。
3.识别和分析食品生产中的潜在风险。
4.设计一个简单的食品生产流程图。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围绕以下主题展开:1.食品工厂概述:介绍食品工厂的定义、分类、以及功能。
2.食品生产流程:详细讲解原料处理、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环节。
3.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讨论食品安全标准、卫生操作、质量保证体系。
4.食品工厂管理:探讨工厂的结构、生产计划、以及成本控制。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食品工厂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食品生产案例,让学生理解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解决方法。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就食品安全、质量控制等话题进行分组讨论,促进思考和交流。
4.实验实践:安排实地考察或实验室操作,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食品生产过程。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选择将注重实用性和互动性,包括:1.教材:《年产食品工厂操作手册》作为主教材,辅助学生系统学习。
2.多媒体资料:利用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食品生产流程,增加学习趣味性。
3.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室设备,供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等实验操作。
4.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的在线课程和论坛,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来评估。
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笔试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安排教学安排将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合理安排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
冰红茶饮料的市场效应1.1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健康环保已经成为当代食品理念。
在众多灌装饮料的发展中,茶饮料以它独特的茶多酚保健功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特别是红茶,具有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利尿、消除水肿、强壮心肌、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等功能。
适合于儿童、老人及心脏病患者饮用。
本产品继承了红茶的保健功能同时调配出适当的口感,适应于夏天饮用,有清凉解暑的功效。
在市场中具有广大的发展前景。
冰红茶饮料的工艺基本流程1.2 茶叶→热浸提→冷却→精滤→调配→均质→灌装→包装→杀菌→冷却→检验→成品主要热交换设备的初步选型1.3为使冰红茶的生产效率加快、原汁率高、保证产品原液透明清晰,不含杂质同时考虑生产成本与机械成本,且热量传而板式热交换器传热效率高,经过比较研究找出适宜的主要加工设备,热交换器则选用板式热交换器。
热介质循环使用。
但通过流速不宜过高。
干制红茶中含有少量泥沙、尘土等杂质,先使茶叶破碎为约0.5厘米的长度,然后进行用85℃软化水冲泡10秒钟冲洗以除去杂质。
PH为6.0左右。
水中包含多种有机质有机物质如蛋白质、有机农药、有机磷等进行过滤,采用物理吸附填装活性炭,适宜温度为常温,PH无要求。
软化是降低水的硬度,使用的是离子交换法是液相中的离子和固相中离子间所进行的的一种可逆性化学反应,当液相中的某些离子较为离子交换固体所喜好时,便会被离子交换固体吸附离子交换法可以将水中离子态杂质(比如盐类)清除得以较彻底。
在本工艺中主要用于进一步进化水,出去水中的离子态杂质主要是Mg、Ga、Cl等。
精滤即精密过滤技术又称微过滤,俗称保安过滤,常常用过滤精度为5um的中空纤维,继续净化水质,延长和保护膜的使用寿命。
目的是过滤掉水质中的胶体物质或是少部分的微生物。
将小于10mm的物质去。
10^5 Pa×7~10^4 Pa×4摄氏度适宜压力为5-55除。
适宜温度为把通过活性碳处理、离子交换和反渗透处理的水进一步用紫外线灭菌,杀灭其中存在的微生物,使其符合国家饮料用水标准。
℃,85-95此步热交换器与带搅拌浸提的装置,目的是使茶叶充分泡发,使茶汁充分融进水中,浸提温度在。
浸提后粗滤去茶渣,迅速冷却。
时间10-15min摄氏度适宜压5-55目的是为了是去除浸提后的杂质,使得产品清凉透彻。
达到茶饮料生产标准适宜温度为 10^5 Pa7×。
力为4×10^4 Pa~将茶汁、柠檬酸、柠檬酸钠、蔗糖、赛安蜜、三氯蔗糖、各种香精按最佳比例调配好,充分搅拌使原辅料完。
全溶解。
加入澄清剂与稳定剂并调整PH均质是是指物料的料液在挤压,强冲击与失压膨胀的三重作用下使物料细化,从而使物料能更均匀的相互混饮料的行业的重要加工设备。
乳品、从而使整个产品体系更加稳定。
均质主要通过均质机来进行的。
是食品、合,进过均质后饮料不至于产生上下分层的情况。
为了使茶中的活性酶不至于被破坏杀菌环节采用超高温瞬时杀菌的方案。
高温瞬时杀菌,是指加热温度为秒,处理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的杀菌过程。
用于各类新鲜多活性的饮品中。
采用超高温8摄氏度杀菌2—135-150 瞬时杀菌趁热罐装。
灭菌后的产品必须立即连续的进行灌装。
灌装是延长食品保质期及方便食品携带使用的重要步骤,灌装容器稳定、重量、涂复塑料纸盒包装等。
包装材料应主要考虑经济、强度、有玻璃瓶、聚乙烯塑料瓶、复合塑料袋装、500ml的塑料瓶做罐装容器。
热罐装时料清洁、方便和美观等诸多因素。
经过以上要求,本生产线决定以容积为液温度不低于90℃,采用真空罐装,封盖。
二次灭菌考虑到塑料瓶的耐热性,采用曾其灭菌法,充分保证了残品的微生物指标要求,密封后,饮料采用100%蒸汽灭菌10—15min,冷却至常温。
2.4物料衡算茶:水=1:100要求年产3000t汁,考虑到各工序的物料损耗,故年原料处理量需大于3000t。
2.4.3 产品配比其中纯净水使用量为Xt红茶茶叶 1%柠檬酸或磷酸 0.18%,柠檬酸钠 0.10%,蔗糖 4.0%,安赛蜜 0.011%,三氯蔗糖 0.003%,冰红茶香精 0.02%,柠檬香精 0.01%,蜂蜜香精 0.01%,纯净水 94.67%设调配混合冰红茶饮料为Xt,设M=Xt。
12.4.4 调配阶段调配阶段的物料损耗损失,按0.2%计,则M=M×(1-0.2%)=1000Xkg×99.8%=998Xkg 122.4.5 脱气、均质、灭菌阶段脱气、均质、灭菌阶段损耗损失,按0.2%计,则M=M×(1-0.2%)= 998Xkg×99.8%=996 Xkg 232.4.6 灌装阶段灌装阶段的物料损耗损失,按0.1%计,则M=M×(1-0.1%)= 996Xkg×99.9%=995Xkg 342.4.7 二次灭菌阶段二次灭菌阶段的物料损耗损失,按0.05%计,则M=M×(1-0.05%)= 995Xkg×99.95%=994.50Xkg 452.4.8 成品率994.50Xkg冰红茶饮料成品率:= 99.50%lg X1000.2.4.9 包装kg10000 =9970.09L年产30000t,则日产10t,折算成体积为Lkg0031/.L.0999705982000瓶≈19940瓶,年产约每瓶500ml,则日产0010.500mL*19940每箱按24 瓶计,则装箱数为≈830箱,年产约249250箱242.5 物料流线图红茶茶叶 1% 100kg↓调配阶段-%0.2柠檬酸 0.18%, 18kg ↓调配后的混合胡萝卜汁 9980.40kg 柠檬酸钠 0.10%, 10kg4.0%, 400kg 蔗糖-脱气、均质、灭菌阶段净化混合胡萝卜汁 9960.44kg 0.011%, 1.1kg 安赛蜜-段灌装阶 9950.48kg 瓶装混合胡萝卜汁 0.003%, 0.3kg 三氯蔗糖装瓶19841 500ml 0.02%, 2kg 冰红茶香精-二次灭菌阶段热量衡算及相关设备选型2.6成品 10000kg 19841瓶 0.01%,1kg 柠檬香精 2.6.1 热交换阶段的确定根据传热效率、设备结构、占地面积、设备的适应性、操作安全性、卫生性和热量节约性等诸多方面考虑, 0.01%, 1kg蜂蜜香精超高温瞬时灭菌这一环节决定采用平板式换热设备,最后是蒸汽本生产线在浸提时使用RB0型板式换热器,UHT 94.67% 9467kg纯净水换热设备。
10000.4kg 总计本生产线热阶段包括三个阶段:摄氏度上升25后迅速降至15min25摄氏度;超高温瞬时灭菌从热浸提时水温由常温变成90摄氏度,保持10—摄氏度的过程;最后高温蒸汽二次杀菌过25摄氏度最后到135摄氏度,在初见降温到至65摄氏度再上升至90 程。
降温热交换可供你升温热交换热能,传热介质可以循环吸放热,形成一个节能的热循环系统。
在第二过程中, 125kg/h。
10t质量(M):生产线日产冰红茶饮料,每天工作8小时,得饮料流量为22kh{} 8088 W/m):一般的传热系数为5000—9000W/mkh 本实验取传热系数(K4.012 kJ/kg):茶水的比热容小于水约为比热容(C ℃,传热水由100℃下降到90℃25过滤后的纯净水与茶叶浸提从℃到901250?65?4.01210?652=1.676 m =℃ΔTm =A = = 24.04658088?24.04ln10?T水6768088?.165 = NTU =6.5> =1, = 2.703 =, r=A茶茶?T100121250?4.NTU= r×NTU=6.5×2.703=17.57,经过校正,Ft=0.97 茶A水1.67622 =1.728m, A==选BR2-UHT-3J(N)换热器 A=2m ∴茶0.97Q=M×C×ΔT=1250×4.012×65=325975kJ/h 茶汁自65℃预热至90℃,传热介质过热水123℃降至90℃1250?4.012?252 =0.54m = 28.82ΔTm =℃ =A =82.28?8088.水?T54?08088. =1.32<= =1NTU, = == 0.87, r A茶茶T?01241250.?NTU= r×NTU=1.32 ×0.87=1.15,果A水BR-UHT-1 = =0.46 m,选经校正得∴A =2型换热器合适。
×C×ΔT=1250×4.012×25=125375kJ/h1Q=M135℃;介质热水从140℃降至123℃;1预热后加热至1250?4.012?452 =1.88mΔTm = = 14.84℃ A = =8088?14.84?T水8088?1.88 = 3.03,r=1, NTU = == 0.38< =T茶1250?4.012A茶?∴A= =1.94 m =,选BR-UHT-2型换热器合适。
1修Q=M×C×ΔT=1000×4.012×2经校正得45=225675kJ/h135℃超高温瞬时灭菌的果汁降温至90℃;来自热水罐的80℃加热至95℃2经1250?4.012?452 =1.29m A = =ΔTm = = 21.64℃64.8088?21水T? NTU =,<1 =, r= = =0.33 = 2.08A茶茶T?A= =1.37 m,选BR-UHT-2型换热器合适。
=2经校正得∴×C×ΔT=1250×4.012×45=225675kJl/h1修Q=M25℃,待灌装;浸提过滤过后的茶汁20℃果汁预热至65℃3茶汁冷却至常温1250?4.012?652 =1.24m ℃ A = == 22.41ΔTm = 8088?22.41?T水8088?1.24 = 2.00, ==0.92<NTU =1, r= =T茶1250?4.012A茶?A= =1.32 m,选 =2经过校正得,∴BR-UHT-2型换热器合适。
1修Q=M×C×ΔT=1250×4.012×65=326015kJ/h、C两段的热水由95℃升温至140℃,所需热量靠外加的0.4Mpa,143℃饱和水蒸气提供Q= M 4B×C×ΔT水A=mH 已知H=655kacl/kg,汽汽汽= = 575kg/h= ∴m汽125375?225675?326015Q1?Q3?Q4 =×η100% = 75% =125375?225675?225675?326015Q1?Q2?Q3?Q4此阶段采用115℃,用水蒸汽作为加热介质,有:Q=M×C×ΔT=1250×4.012×(115-25)=451350 kJ/h=83700kcal/h采用115℃饱和水蒸气作为加热介质,一直H645.2kcal/kg,需蒸汽量为:=115℃M === 129.7kg/h假设杀菌锅冷却用5℃的水,冷却的水温升至50℃,则所需流量为:S === 1860kg/h2.7主要设备选型2.7.1 无离子应用水提取装置本系统用于饮用水的净水处理,能去除清水中异色、异味和金属物质、高分子有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