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折旧审计
- 格式:doc
- 大小:35.54 KB
- 文档页数:5
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审计小结一.审计目标1.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
2.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3.确定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记录是否完整。
4.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政策是否恰当。
5.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合理。
6.确定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余额是否真实、正确。
7.确定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审计程序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并与总帐和明细帐余额核对相符。
2.实施分析性测试,分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总额及其主要明细项目期初余额与其末余额间重大或异常变动。
3.实地抽查固定资产,特别是本期新增的重要固定资产。
4.抽查有关所有权证明文件,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企业所有。
5.检查本期增加的重要固定资产:(1)检查凭证手续(如购货合同、发票、发运凭证,投资或建造合同、租赁协议、验收报告等)是否齐备、是否经授权批准,几家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法律手续是否齐全。
(2)对于从在建工程转入的固定资产,检查竣工决算、验收和以胶报告是否正确,与在建工程的相关记录是否核对相符。
(3)检查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固定资产,是否已暂估入账,并按规定计提折旧。
检查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是否恰当。
6.检查固定资产的减少:(1)检查减少固定资产是否经授权批准;(2)检查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3)关注是否存在固定资产减少,但未做会计分录的情况。
7.检查是否正确划分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租金和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8.检查本期内未使用和不需要使用固定资产的状况,停用原因及未使用、不需使用的起止时间,必要时实地观察其实际状态。
9.折旧检查:(1)检查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合理,是否一贯遵循,若有变更,理由是否充分,是否以恰当披露。
(2)符合本期计提的折旧总额的总体合理性,并与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核对。
10.结合银行存、贷款函证和往来款函证,检查是否存在抵押、担保和受留置权限制的固定资产,如有,是否以恰当披露。
固定资产审计一、固定资产审计的目标1.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2.确定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计价方法是否恰当3.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是否恰当4.确定折旧费用的分摊是否合理、一贯5.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完整,方法是否恰当6.确定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记录是否完整7.确定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8.确定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是否恰当二、固定资产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1.固定资产增加的审计(1)外购的固定资产采购合同、发票、保险单、发运凭证等资料,关注增值税的处理(2)在建工程转入检查固定资产的确认时点是否合理,价值是否公允、交接手续是否齐全(3)投资者投入检查是否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入账,确认价值是否公允,交接手续是否齐全(4)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检查其增加的原值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是否真是。
会计处理是否正确;重新确定的折旧年限是否恰当(5)融资租赁增加获取相关的证明文件,结合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检查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2.固定资产减少的审计(1)审查固定资产减少的合法性(2)审查由于减少固定资产数额计算的正确性,会计处理是否符合核算规定(3)结合“固定资产清理”“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抽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销额是否正确(4)检查是否存在未做记录的固定资产减少业务四、累计折旧审计1.累计折旧审计目标1)确定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否一贯遵循2)确定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3)确定累计折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4)确定累计折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5)确定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2.累计折旧审计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2)检查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其所采用的折旧方法能否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合理分摊其成本,前后期是否一致3)分析程序(1)对折旧计提的总体性进行复核,方法是用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乘本期的折旧率(2)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于上期比较,分析本期折旧计提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3)计算累计折旧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评估固定资产的老化率,并估计因闲置、报废等原因可能发生的固定资产损失五、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审计 1.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审计目标1)确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是否恰当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减变动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期末余额是否完整5)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是否恰当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和明细账合计核对相符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计算本期末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占期末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期初该比率比较,分析固定资产的质量状况3)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计算本期末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占期末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期初该比率比较,分析固定资产的质量状况4)检查被审计单位处置固定资产时原计提减值准备是否同时结转,会计处理是否正确5)检查是否存在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
一、库存现金审计案例解析1.发现疑点查账人员在审查某单位的“现金日记账”时,发现6月15日59#现付字凭证摘要为“付拆除S生产线劳务费”,金额为500元,但在“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中却没有发现相应的清理收入,查账人员怀疑该单位可能将固定资产的清理收入转入了“小金库”。
2.跟踪查证根据上述疑点,查账入员进行了以下追踪查证工作。
①审计人员利用查阅法首先调出59#现付字记账凭证,其原始凭证为一张经领导批准的“支会给王某的S生产线拆除费500元”的纸条,其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拆除费500贷:库存现金500②审计人员从不正确的分录中进一步审查固定资产明细账,发现6月18日转字16#凭证的摘要栏注明“报废S生产线”的内容,调出转字16#凭证,该凭证的会计分录为借:累计折旧8000营业外支出8000贷: 固定资产——16000③审计人员利用分析法,分析报废一台价值16万元且五成新的生产线,必定有清理收入,但从相关的账务上没有显示出来,审计人员决定进一步跟踪调查。
④审计人员利用询问法,调查该设备的保管员,保管员供认该项设备已运往郊区的某乡镇企业,与该乡镇企业核实,该设备是6月有18日从该单位以9万元现金购入的,并有该单位领导李某的纸条收据。
3.问题①该单位以报废固定资产为名,将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存入了“小金库”。
②在账务处理时,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以掩人耳目。
4.调账该单位在交付清理费用和收到清理收入时,应当进行调账。
①支付拆除费的调整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500贷:管理费用——拆除费500②收到清理收入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9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90000③调整营业外收支的分录如下。
调整固定资产价值:借:固定资产清理80000贷:营业外支出80000结转清理结果:借:固定资产清理9500贷:营业外支出9500.二.1.发现疑点审计人员在核对某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对账单”时发现,银行存款调整后余额与对账单余额调整后相等,但未达账项的每项数额不一致,其中10月18日51#凭证金额为13560元,对账单的金额为10560元,银行存款日记账10月有18日50#凭证存入现金3000元,对账单上没有反映。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一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一、会计记录概况B公司系生产型企业,2005年固定资产期初余额18,563,304.32元、累计折旧期初余额5,768,184.82元,本期固定资产借方发生额1,383,349.00元、累计折旧本期提取增加1,214,925.03元,固定资产本期贷方发生额6,383,955.16元、累计折旧本期减少2,582,414.35 元,固定资产期末余额13,562,698.16元、累计折旧期末余额4,400,695.50元,具体数据见“未审数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3)。
二、审计目标(一)固定资产审计目标1、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2、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5、确定固定资产的余额是否正确;6、确定固定资产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累计折旧审计目标1、确定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2、确定折旧政策是否恰当;3、确定累计折旧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4、确定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报表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1、向客户索取或根据明细账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未审数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3);2、根据各账户余额,按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办公设备等进行分类汇总,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及余额分类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2),复核加计正确并总计与总账核对相符,并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提示如未审数合计金额与总账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更正,必要时向项目负责人进行咨询,并作相应的处理。
“审计调整”与“审定数”在该项目审定后录入。
(二)执行“了解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内控情况,必要时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收集客户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内控书面制度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并适当地实施符合性测试。
四大审计经验分享(五)——具体科目审计(2)九、存货审计存货的期末金额=期末数量*期末单价我们针对存货的审计工作都是围绕上面这个简单的公式进行的。
如果能够证明数量正确,单价正确,即可证明期末金额正确1、证明存货数量正确我们一般会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者接近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存货监盘。
我们的监盘其实是抽盘,那抽盘为什么可以证明期末存货正确呢?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客户在我们监盘的时候进行了全面盘点,我们的监盘相当于对全盘记录进行抽样,从而去反映总体的正确。
所以我们盘点的时候需要取得客户盘点的差异汇总表,把客户的差异汇总表中我们抽盘的样本和我们的抽盘记录核对,同时将差异汇总表和客户提供的财务账面的存货清单进行核对。
这两个核对过程就是我们的存货数量测试。
经过上面解释,可以推论出:如果客户自己不组织全面盘点,仅仅说只是陪同我们抽盘几个样本,这样的盘点计划是不被接受。
当然我们在盘点过程中需要观察客户盘点的控制,存货流转的控制,存货的状态等,前面的观察让我们更相信客户盘点的结果,最后一个观察让我们识别出是否存在需要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
2、证明存货单价正确存货的计价测试,我们一般分两类:一类是直接购入的,比如原材料。
我们首先按照期末余额计算样本量,选择几个重大的原材料去进行测试。
然后了解客户原材料的计价方式,是先进先出还是移动加权平均,是逐日移动加权还是逐月移动加权,对于移动加权平均,我们可以按照移动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去计算出期末的单价和客户账上用的单价核对一致,同时我们要对本期采购的部份检查发票,确认新增部份的单价正确。
另一类是自行生产的,对于这部分存货我们需要了解客户成本核算过程,通过选取几个样本做几个月的成本穿行测试和客户账面的存货金额核对,确保客户的成本核算逻辑没有问题。
对于期末选择出来的重大样本,我们可以对12月份的成本核算进行重算,与客户账面金额核对一致。
当然这里我们需要具备成本会计的知识,不然连客户核算使用的方法都不能理解就比较丢脸了。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审计的实质性测试摘要: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反映了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耗。
本文就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审计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固定资产减值累计折旧实质性程序固定资产可以长期参加生产经营而仍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将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逐渐转移到生产的产品中,或构成经营成本或费用。
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的分摊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
1 固定资产折旧的实质性程序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前提下。
影响折旧的因素有折旧的基数(一般指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和使用寿命三个方面。
在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前提下,影响折旧的因素则包括折旧的基数、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和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五个方面。
在计算折旧时,对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和清理费用只能人为估计;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由于固定资产的有形和无形损耗难以准确计算,因而也只能估计;同样,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也带有估计的成分。
因此,固定资产折旧主要取决于企业根据其固定资产的特点制定的折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性。
累计折旧的实质性程序通常包括:1.1 获取或编制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1.2 检查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
确定其所采用的折旧方法能否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合理分摊其成本,前后期是否一致,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是否合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除非由于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应当相应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调整;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果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数和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应当作相应调整。
被审计单位: B 公司 审核员: 李辰 日期: 2006.01.28 索引号: C1-0-1审查项目: 固定资产 会计期间: 2005.12.31 复核员: 刘佳 日期: 2006.01.29 页 次:调整事项说明及调整分录调整事项说明如下:1 、(底稿见索引 C1-3-3),经查验,新建车间 2005 年 6 月已完工交付使用,应结转为 固定资产,并计提相应的折旧:ADJ1#: 借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 1,600,000.00贷在建工程1,200,000.00 400,000.00应付账款-××建筑公司 ADJ2#: 借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房屋建筑物-提取数38,000.0038,000.002 、(底稿见索引 C1-3-4),实际已经作报废处理的资产,账面应予以调整: ADJ1#: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其他应付款-暂收款100,589.23 95,752.77贷196,342.0080,000.0020,589.23ADJ2#: 借 ADJ3#: 借80,000.0020,589.23贷 固定资产清理 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贷固定资产清理 3 、(底稿见索引 C1-3-4),已经被拆除的资产,账面应予以调整: ADJ1#: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 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1,437,916.67固定资产清理1,437,916.67 562,083.33贷2,000,000.00 1,437,916.67ADJ2#: 借贷4 、(底稿见索引 C1-5),经查验,抵债的是房屋租赁权而非所有权,应予以调减固定资 产:ADJ1#: 借 ADJ2#: 借长期待摊费用 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其他业务支出-房屋出租支出1,350,000.0011,250.00贷 1,350,000.00贷累计折旧-房屋建筑物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213,750.00 225,000.00被审计单位: B 公司 审核员: 李辰 日期: 2006.01.28 索引号: C1-0-2审查项目: 固定资产 会计期间: 2005.12.31 复核员: 刘佳 日期: 2006.01.29 页 次:5 、(底稿见索引 C1-6-1),经查验,出售给关联方的生产线出售行为实质并未实现。
固定资产审计一、固定资产审计(一)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确定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确定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1)在连续常年审计情况下,应注意与上期审计工作底稿中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期末余额审定数核对相符;判断题:在连续常年审计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期初余额进行审查的时候,将期初余额与上年的期末余额核对,检查是否相符。
【讲解】×(2)在被审计单位变更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时,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借调、参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有关工作底稿,如果以前期间均由具有良好信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则后任注册会计师的审核范围通常仅限于一般性复核;(3)如果被审计单位以往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即在初次审计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对期初余额进行较全面的审计,尤其是当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多、价值大、占资产总额比重高时。
2、分析性复核(1)计算固定资产原值与本期产品产量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比较,可能发现闲置固定资产或已减少固定资产未在帐户上注销等问题。
(2)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与固定资产总成本的比率,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旨在发现本期折旧额核算上的错误。
(3)计算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总成本的比率,将此比率同上期比较,旨在发现累计折旧核算上的错误。
……3、检查固定资产增加→针对来源不同的固定资产(1)对于购入的固定资产,检查其计价是否正确,其入帐价值是否包括买价和税费(2)自建的固定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的一系列支出均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
其中借款费用资本化部分以会计上规定为准。
(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以双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其入帐价值。
……4、检查固定资产减少固定资产减少主要包括出售、向其他单位投资转出、向债权人抵债转出、报废、毁损、盘亏其审计要点如下:(1)检查减少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文件(2)检查因不同原因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验证数额计算的准确性。
固定资产审计增加、折旧案例一、审计人员对华兴公司2006年度固定资产审计发现:年度固定资产新增86万元,该企业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6%。
具体事项如下:1.3月3日购入生产设备一套,买价18万,发生的安装费用1万元计入制造费用;2.6月8日购入办公桌100张,金额共计18000元;3.11月2日因经营需要经营租入仓库一栋,租期一年,价值66.2万元,计入固定资产帐户(对应账户计入“长期应付款”),支付的半年租金12万元计入“管理费用”。
存在问题:1.增加固定资产计价不正确;2.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划分不清;3.所有权;预付租金不应计入费用影响:1.对2006年度新增固定资产帐面原值(86万元)的影响:审定的新增固定资产原值=86+1-1.8-66.2=19(万元)虚增固定资产原值=86-19=67(万元)建议调整:借:低值易耗品18000长期应付款662000固定资产—生产设备10000贷:制造费用10000固定资产—办公桌18000固定资产---仓库662000借:应付账款80000贷:管理费用800002.对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10000×6%÷12×9-18000×6%÷12×6-662000×6%÷12×1=450-540-3310=-3400(元)(多提折旧)建议调整:借:制造费用450累计折旧3400贷:管理费用3850二、注册会计师李浩审计华兴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的固定资产项目发现其中某项目,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改建,并已于5月23日投入使用。
改建支出扣除施工过程的变价收入共支付225万元,预计该项固定资产可使用年限6年,改建前该项目原值400万元,累计折旧280万元,已使用年限8年,预计可使用年限4年(原预计使用12年)。
经审查,该固定资产原值、已计提折旧、改建支出及变价收入无误,华兴公司自5月-12月的折旧计算与核算如下:各月的折旧额计算为:[(400+225)×(1-5%)÷12]÷12=625×7.92%÷12=4.125(万元)5-12月共计折旧4.125×8=33(万元)借:管理费用—折旧费330000贷:累计折旧330000请问: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建议调整?分析:按规定,改扩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原值为:剩余帐面价值加上新发生的净支出;计提折旧的年限,按改建后该项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的时间为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