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分析师考试《调查概论(中级)》章节题库-第七章 样本量的确定【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7.35 MB
- 文档页数:28
2014年市场调查分析师考试《市场调查实务(中级)》模拟试卷及详解(一)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1.委托型市场调查公司受客户的委托进行特定项目的市场调查,它们负责设计调查方案并进行调查,但调查报告的知识产权则一般属于()。
A.客户B.客户和调查公司双方C.调查公司D.媒体或大众【答案】A【解析】委托型市场调查公司受客户的委托,进行特定项目的市场调查。
它们设计调查方案并进行调查,而调查报告的知识产权则通常属于客户。
2.相对于一手资料而言,下面有关二手资料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二手资料的有效信息含量不如一手资料B.二手资料的有效信息含量多于一手资料C.二手资料的准确性不如一手资料D.二手资料的及时性不如一手资料【答案】A【解析】二手资料的相关性和时效性都不够,收集二手数据的目的、性质和方法不一定适合当前的情况。
二手资料的有效信息含量一般无法与原始资料相提并论,也就是说,不见得一定能从二手资料中寻找到对解决当前营销问题的有用信息。
况且,二手数据也可能缺乏准确性,或者有些过时了。
因此,在使用二手数据之前,必须先对二手数据进行评价。
3.企业非公开的二手资料内容包括()。
A.企业发展战略、营销计划、活动方案、专业调查研究报告等B.统计报告、财务报告、审计报告、专业调查研究报告等C.财务报告、审计报告、活动方案、产品供销存数据库等D.审计报告、营销计划、活动方案、产品供销存数据库等【答案】A【解析】企业非公开的资料包括企业发展战略,营销计划,活动方案,专业调查研究报告,产品供销存数据,各种记载详细原始记录的企业数据库等等。
4.在座谈会进行价段,破解“开小会”的方法是()。
A.目光脱离法B.及时穿插法C.公开点名法D.使用茶点法【答案】C【解析】座谈会进行阶段的注意事项:①处理“专家效应”,有些与会者对这类问题懂得较多,又很爱发言,从而会形成抑制其他与会者的“专家效应”,应采用“目光脱离”及“及时穿插”策略减少其发言量,但是避免造成其明显的抵触情绪;②针对“开小会”情况,使用点名方法破解开小会;③招呼大家使用茶点,适时使用“巧克力奖励”策略。
2020年自考《市场调查与分析》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一章市场调研与预测的涵义与演进一、单项选择题1.市场调研的主要主体是(A)A.企业B.政府C.社会组织D.个人2.一种最基本、最一般的市场调研是(C)A探索性调研B.综合性调研C.描述性调研D.因果性调研3.1年以上5年以下时间长度的市场预测是(B)A.短期预测B.中期预测C.描述性调研长期预测4.市场调研与市场预测的共同点是(D)A.技术方法相同B.出发点相同C.结果相同D本质相同5.市场调研与预测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建立是从(B)A.19世纪B.20世纪初C.20世纪3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1.市场调研按功能分类,可分为(ADE)A.探索性调研D.因果性调研E.描述性调研2.按市场预测的范围分类,可分为(AB)A.专题性市场预测B.综合性市场预测C.国际市场预测3.市场调研与市场预测的区别在于(CDE)A主体不同B本质不同C出发点不同D结果不同E.技术方法不同4.市场调研与市场预测的延伸功能包括(BCD)A.信息功能B.沟通功能C.反馈功能D.调节功能5.市场调研与市场预测的基本功能包括(AE)A.信息功能B.沟通功能C.反馈功能E.认识功能三、填空题1.市场调研本身不是目的,它服从于(_营销_)活动,是该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2市场调研的主要主体是( 企业。
)3.市场调研主体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对市场中的某个方面进行的调研属于(专题性市场调研)。
4. 为了掌握和理解调研者所面临的市场调研问题的特征和与此相联系的各种变量的市场调研是(探测性调研)。
5.市场预测的基本原理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6.市场调研与市场预测具有(前后相继)关系。
7.市场调研与预测学科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立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发展阶段)。
四、名词解释1.市场调研答:市场调研是针对特定企业市场营销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方案设计、数据收集和整理分析,并把结果向委托方(或管理者)沟通和阐释的活动2.探测性调研答:探测性调查是指在企业对市场状况不甚明了或对问题不知从何处寻求突破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要发现问题的所在,并明确地提示出来,以便确定调查的重点。
第四章定性调查第一节定性调查概述一、定性调查含义定性调查是市场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定性调查主要用来考察消费者的态度、感觉、动机、反应,或者用来了解问题的性质以及发展的方向,所有这一切都与以抽样为基础的定量调查形成鲜明的对比。
定性调查是与定量调查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定量调查其结果依赖于统计,希望通过对相对较多的个体测量推测由大量个体构成的总体的情况。
定性调查的旨趣则不在此,更多地侧重问题的选项而非变量的分布;另一方面,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通常前后相继、交叉进行。
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的不同,表现在很多方面,如表4-1所示。
表4-1 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的不同点二、定性调查分类焦点小组座谈会和深入访谈是定性调查的两种主要方式。
焦点小组座谈会,又称焦点团体座谈会,也称座谈会,是将一组受访者集中在调查现场,让他们对调查的主题(如一种产品、一项服务或其他话题等)发表意见,从而获取调查资料的方法。
深入访谈是一种一次只有一名受访者参加的特殊的定性研究。
深访属于一种无结构的个人访问,调查人员运用大量的追问技巧,尽可能让受访者自由发挥,表达他的想法和感受。
三、定性调查优缺点1.定性调查的优点(1)在了解消费者的态度、感觉、动机、反应等方面,其作用无可替代;(2)可以有效配合定量调查;(3)定性调查时间短、成本低。
2.定性调查的缺陷(1)定性调查的代表性不如定量调查,很难有把握地断定参加座谈会的消费者或专家能够代表他们所属的总体。
(2)定性调查不能提供比较具体详细的信息,也不能表现市场机会或细分市场间的细微差异。
第二节焦点小组座谈会一、座谈会介绍座谈会是最普遍、最流行的定性调查方式。
1.座谈会的优势(1)具有启发效应;(2)主持人具有专业水准;(3)可以现场观察效果;(4)效率较高。
2.座谈会的劣势(1)易被误用;(2)资料混乱。
二、座谈会的实施步骤1.房间与设备的安排座谈会通常是在专门的座谈会室中进行的。
座谈会室一般是一间会议室风格的房间,其中一面墙上装有一面很大的单面镜,在房间里不引人注目处还装有话筒,以记录整个讨论过程。
第一章调查导论第一节引言一、调查的定义调查就是使用明确的概念、方法和程序,以有组织、有条理的方式,从一个总体的部分或所有单元中收集感兴趣的指标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综合编辑成有用的简要形式的所有活动。
二、调查在统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统计工作是运用统计方法研究客观现象的现实问题。
调查工作都必须进行定量分析,而作为定量分析的工具主要是统计方法。
因此,调查作为一门科学,它是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作为实践活动,又是统计工作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统计工作如果没有调查数据就无法开展工作,如果调查资料不正确或残缺不全,则根据这样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的结果,必定不能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有时甚至会歪曲事实的真相。
第二节调查的步骤与过程一、调查的计划和设计调查的第一个阶段是计划,负责调查计划和设计的应该是一个由多方面人员组成的小组,其成员应具有不同专业技术背景。
二、调查前的准备根据调查的设计作好各项准备,在这个阶段应进行必要的预调查或试点调查。
所有的现场材料都要在数据收集阶段之前准备好。
三、调查的实施调查的实施过程也就是数据的收集过程,即在调查中对每一个被调查的单元(住户、个人、工厂、企业、农场等)收集所需要信息的过程。
这阶段也包括数据处理,即数据收集后的审核、插补和编码等工作。
四、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报告这是调查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调查的最终成果的体现。
数据分析是调查中关键的步骤之一,因为数据分析的质量会对调查过程所有前期步骤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
第三节调查的分类统计调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一、从调查的内容和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有关部门组织的专项调查、工商业市场调查和科学研究调查等。
专项调查是指为了了解国情或本部门工作需要而组织的某一方面的调查。
市场调查是以科学的方法、客观的态度研究市场营销有关问题所需信息,有效地收集和分析这些信息,为市场决策部门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战略和策略提供基础性的数据和资料。
科学研究调查则通常是由学术机构或科研部门为研究某一问题而进行的调查。
第十一章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第一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概述一、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的作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展示调查研究结果;充当决策参考文件;提供工作质量证明。
这就要求调查报告具备下列品质:1.必须能发挥参考作用;2.必须能够有力证明调查研究结果可信。
二、市场调查研究报告分类1.按照报告的内容划分按内容可以分为综合报告、专题报告、研究性报告和技术报告。
(1)综合报告这是提供给用户的最基本的报告。
主要包括下述内容:调研概况、样本结构、基本结果、对不同层次调查对象的分析、主要项目间的关联性分析、主要发现等。
(2)专题报告它是针对某个问题或侧面而撰写的报告。
(3)研究性报告这实际上也可以看成是某种类型的专题报告,但是学术性较强,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
(4)技术报告它是针对调查中许多技术性问题进行的说明。
2.按照报告的形式划分按形式可以分为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汇报。
第二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一份完整的市场调查研究报告一般由标题、目录、摘要、正文、附件等五部分组成。
更进一步展开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如图11-1所示。
图11-1 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第三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技巧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技巧主要包括表达、表格和图形表现等方面的技巧。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叙述、说明、议论、语言运用四个方面的技巧。
一、叙述的技巧市场调查研究报告常用的叙述技巧有:概括叙述、顺序叙述、省略主体叙述。
二、说明的技巧市场调查研究报告常用的说明技巧有:数字说明、分类说明、对比说明、举例说明。
三、议论的技巧市场调查研究报告常用的议论技巧有:归纳论证和局部论证。
四、语言运用的技巧语言运用的技巧包括:用词方面和句式方面的技巧。
第四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撰写中在撰写调查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读者身份2.规划报告的汇报方式3.做好口头汇报的准备4.力求简明扼要5.行文流畅,易读易懂6.内容力求客观7.引用资料,详加注释8.格式规范,外观专业一、确定报告读者类型要根据具体的对象来考虑报告的风格、内容和长度。
2010年市场调查分析师考试《调查概论(中级)》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目标总体与调查总体的关系是()。
A.理想状态下应该一致B.目标总体总是大于调查总体C.目标总体总是小于调查总体D.无论何时总是一致的【答案】A【解析】目标总体就是希望从中获取信息的总体。
调查总体即实际调查所覆盖的总体。
理想的状态下,这两个总体应该相一致。
但实践中往往不一致。
当抽样框存在不完全覆盖时,目标总体往往大于调查总体。
2.利用卫星图像的遥感技术收集耕地面积信息的方法属于()。
A.自填式调查B.派员面议调查C.直接观察法D.网络调查【答案】C【解析】直接观察法是由调查员在现场对被调查者的情况直接观察、记录以取得有关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
它不是直接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要求回答,而是凭调查人员的直观感觉或是利用有关器械,如照相机、录像机或其他器材,记录和考察被调查者的活动和现场事实,以获得必要的信息。
利用卫星图像的遥感技术也是一种直接观察,一般用于农业调查。
3.抽样框中的过涵盖是指()。
A.所要框中包含了重复的总体单元B.抽样框中包含了总体单元C.抽样框中没有包含应属于目标总体的单元D.抽样框中包含了本来不属于目标总体的单元【答案】D【解析】过涵盖,也称过覆盖。
它是指抽样框中包含了本来不属于目标总体的单元。
这通常是抽样框处理过程滞后引起的。
4.因被调查故意错误地回答问题而导致的误差称为()。
A.计量误差B.无回答误差C.抽样框误差D.处理误差【答案】A【解析】计量误差是指对一个问题所做的回答记录与真值不同。
它可能是由于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员、被调查者、收集数据形式或测量工具造成的。
5.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最重要的特征是()。
A.不容易受到语音障碍的影响B.回答率高C.把调查过程和数据录入过程结合在一起D.不受时间限制【答案】C【解析】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可以把调查过程和数据录入过程结合在一起,即在实施调查的同时,将调查的结果输入计算机。
2011-2013年市场调查分析师考试《市场调查实务(中级)》真题精选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1.委托型市场调查公司撰写的调查报告的知识产权通常属于()。
A.调查公司B.客户C.调查公司和客户D.报告执笔人【答案】B【解析】委托型市场调查公司是指受客户的委托,进行特定项目的市场调查的公司。
它们设计调查方案并进行调查,而调查报告的知识产权则通常属于客户2.企业自身的二手资料可分为()。
A.机密资料和公开次料B.内部资料和档案资料C.行政记录和调查资料D.公开资料和非公开资料【答案】D【解析】企业自身的二手资料有公开与非公开之分,公开的资料包括企业内部报告,统计报告,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公司介绍,公司刊物,向媒体透露的产品测试数据、服务承诺,上市公司的各种公开披露的信息等等;非公开的资料包括企业发展战略,营销计划,活动方案,专业调查研究报告,产品供销存数据,各种记载详细原始记录的企业数据库等等。
3.二手资料与原始资料相比,其主要优势为()。
A.可以直接使用B.具有更高的准确性C.获得成本较低D.含有更多的有效信息【答案】C【解析】二手数据是相对于原始数据而言的,指那些并非为正在进行的研究而是为其他目的已经收集好的统计资料。
与原始数据相比,二手数据具有取得迅速、成本低、易获取、能为进一步原始数据的收集奠定基础等优点。
二手数据的缺点表现在三个方面,既相关性差、时效性差和可靠性低。
4.为了确保受访者能够听清或理解提出的问题,调查人员应该()。
A.严格按照问卷内容重复提问B.用通俗语言进行解释C.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说明D.用专业术语进行说明【答案】A【解析】调查人员应严格按照问卷上的句子提出每一个问题。
提问时,语速要缓慢、吐字要清楚,以确保受访者能够听清或理解调查人员提出的问题。
有时,为了使受访者能够听懂,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多次提问。
此时,调查人员也不要改变问题的措辞,而要严格按照问卷上书写的问题重复提问。
第二章调查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调查设计的首要任务是()。
A.确定采用什么调查方法B.清楚地说明调查的信息需求C.确定调查的精度D.明确调查的对象【答案】B【解析】调查设计的首要任务是尽量详细清楚地说明调查的信息需求。
2.在调查设计过程中,下面说法是不正确的是()。
A.调查的目的愈明确愈好,设计可以更加有的放矢B.在满足调查需要的条件下,调查的费用愈低愈好C.调查的内容愈多愈好,以免在最后分析时缺乏资料D.在费用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准确度愈高愈好【答案】C【解析】资料不是多多益善,内容要增加,费用也随之增加,凡是不必要又不可能得到的资料就不要列入调查项目。
3.非抽样误差()。
A.仅在抽样调查中存在B.仅在全面调查中存在C.在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中都存在D.在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中都不经常出现【答案】C【解析】所有的调查中有两类误差: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抽样调查所固有的。
而所有的调查都会有非抽样误差。
4.目标总体与调查总体的关系是()。
A.在理想的状态下,两个总体应该相一致B.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两个总体总是相一致的C.通常情况下,目标总体要大于调查总体D.通常情况下,调查总体要大于目标总体【答案】A【解析】目标总体就是希望从中获取信息的总体。
调查总体即实际调查所覆盖的总体。
在抽样调查中称作被抽样的总体。
理想的状态下,这两个总体应该相一致。
但实践中往往不一致。
调查总体与目标总体之间的差别是由好多原因造成的。
5.抽样框的不完全涵盖是指()。
A.目标总体中某些单位被排除在抽样框之外B.抽样框中包含了本来不属于目标总体的单元C.抽样框中某个单元不止出现一次D.抽样框中包括了空白的单元【答案】A【解析】抽样框的不完全涵盖,或称不完全覆盖。
它是指目标总体中的某些单位被排除在抽样框之外,也就是抽样框包括不全,遗漏了一些单位。
6.当抽样框不完全涵盖,使得有些单元不可能被选人样本而导致估计时出现误差。
这种误差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