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 格式:docx
- 大小:13.02 KB
- 文档页数:2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平川镇中心小学单雯雯由于做班主任没有太多经验,所以总以为勤勤恳恳地付出自己的一腔热血教育学生,引领学生的成长,但经过阅读梅洪建老师的书,让我明白了教育不能一味地低头拉车,还应该抬头看天,不然,在错误的道路上,你越“勤奋”就越失败。
在阅读梅洪建老师的这本书时,不时的回忆起自己与孩子相处的点滴,让我学到了很多,以下就是我的读书收获:1、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
“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
2、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
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
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
3、培养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
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个别学生会因为跟不上进度,出现“消化不良”或“欠债”的现象,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导致恶性循环。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懂得了可以让学生在自我暗示中培养自信,自我暗示有一种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并指导人的行为,使之按预想的目标活动,最终达到目的。
作为班主任要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觉得自己能行。
4、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的模仿力强,在许多事情上,我觉得身教重于言教。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后感在假期里,我选择了XXX老师的《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书的封面上写着“班主任要做保姆,做侦探,做消防员,做知心姐姐……我们每天披星戴月、疲于奔命,身体在透支,效果却甚微。
忙、忙、忙啊!”这段话真实地描绘了我们班主任的工作状态。
我们总是感到忙碌,但教育效果却往往甚微。
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忙得是否有价值,是否在瞎忙。
忙碌是班主任的常态,但我们需要思考自己的工作路径是否正确,是否有途径可以不让自己瞎忙。
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身,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班主任。
我花的时间不长,但通过这本书中各种案例的介绍,我领会了其中的大致意图。
书中提供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这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也经常用到。
读完这本书后,我意识到在“忙”的班主任工作中,需要抽出时间思考、总结和沉淀,这样才能为自己未来的班主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案例支持和理论支持。
班主任工作很忙,但如果不停下脚步思考,只会让自己更加忙碌。
要摆脱“瞎忙式”的工作节奏,需要学会在“忙”中“不忙”,停下脚步换个气,认真审视目前的工作,思考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来开展工作,因地制宜,放弃墨守成规和照抄照搬,更要大胆地变换工作方式和节奏,遇到问题冷静分析和思考,尽力找到合适的工作方法和措施。
要摆脱“瞎忙式”的工作,需要抓住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管住和把握班级发展大趋势,再仔细研究小细节。
在做事情时需要注意先后顺序和技巧,弄清轻重缓急再开展工作。
在XXX老师的著作中,他强调了班主任应该利用多方资源来帮助学生成长。
与此同时,单独一个科任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发挥他人的作用,才能帮助组织实现目标,成为卓越的执行者。
因此,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必须团结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后感1班主任工作的本位在哪里?作为班主任,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和姿态关注班中的人和事?以实现班级的理想运营与踏实践行的有效对接?这些曾一度让我迷茫的问题,随着梅老师的“培育——发展”理念的深入解读,渐渐在我头脑中清晰、明了。
做班主任工作的这几年,我何尝真正的反思过自己。
读梅老师的书,我开始“留一只眼睛给自己”,边读边思考梅老师所说:“一个职业化的教师,是一个站在讲台上认真做教育的教师,是一个明白自我道德价值和人身价值的人”的真正内涵;知道了:“一个职业化的班主任是明白自己价值微小和学生自身成长重要的班主任,是一个可以退而为俗人体验丰富生活进而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是一个放低自己而不去盲目引领的班主任”。
书中很多话,我至今记忆深刻。
“培育”,就是为孩子的发展搭建尽可能广阔的、动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而“发展”,则是指孩子在班主任搭建的平台上充分地舒展灵魂、习得知识和发展能力,使得每个孩子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班级是一个大平台,班主任可以做并且只能做的就是搭建、运营这个平台。
这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舞台,舞台越宽广,学生的发展就越有多种可能”。
“教师没有资格以一棵树的形象告诉孩子该如何生长,或者说为人师表的我们还没有资格。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存在,自然每个人都会有自身的缺陷,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却要用自己的形象或者自己理想的想象来塑造学生的话,您塑造的学生,或许不是教育所追求的相对完美,您的不足是会投射到您尽心培养的学生身上”。
“人放开了自我的思维,就会给自己一片广阔的天空;守着自我既束缚了自己,也束缚了教育本身”。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在教育工作岗位上4年了,我总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的劳作,付出。
一直坚信付出就会有收获,但经过阅读梅洪建老师的书,让我愿意静下心来思考我的教育工作,让我明白了教育不能一味地低头拉车,还应该抬头看天,不然,站在错误的位置,越努力越目标会越远。
梅老师的《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这本书给我启发很多:我们在学生成长的路上,应该给孩子的是土壤,然后给与孩子动力,一种流淌在孩子身上的精神力。
第一: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才是我们教育的目标。
这应该从两点出发,一是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包括向上、平和。
二是优秀的思维品质,即遇到问题,懂得思考、会思考。
用教育的现在,指向孩子成长的未来,教育或许本该如此。
第二:用一种好的习惯去代替一种坏的习惯。
书上说,教育也有一种手段叫迂回,问题出现了要尽量避免直接扑向问题,而要找到一个边缘的存在,通过这个边缘的存在来激活学生,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内心里都有一个向上的欲望,而发现边缘存在的办法是让这个孩子先动起来。
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是他们没事做,无事可做,所以他们就会想法设法的出问题,给老师找麻烦。
我们大包大揽,忘记了学生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得多。
书中告诉我们要让学生有事可做,而这事情应该是一种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学会用别人的水浇自己的田,也就是学会借力。
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能够让他人发挥作用,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才是卓越的执行者。
一个懂得借力的人,远比只知道死干的人轻松得多,所以有人说:智慧的人是用三流的本事做一流的事。
比如说,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利用家长来做我们坚强的后盾,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艺术地处理班级事务,借助外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大有可为的班主任,何乐而不为呢!第四:就是梅老师为了让班级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又能减轻班主任的负担,他果断地选择了放手,把很多任务放手给学生,让孩子们创造无限的精彩,那就是制作班级名片。
为了制作班级名片,梅老师举行了一个“让卫生成为第一张名片”的班会。
教师的工作是忙忙碌碌的,班主任就更忙了。
要做到忙而不乱,我认为班主任应从以下几点做起:1、制定每天的计划,明确当天必须完成的任务。
每个班主任教师到校后首先要制定当天的计划,不一定写在纸上,而是要在心中盘算一下。
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理化教师还要准备实验,这些工作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必须留给足够的时间。
还要对当天班主任必须完成的任务比如学校政教处、教导处有无要求上交材料等硬性任务,这些任务如有时间限制,必须列入计划。
2、留下一定的机动时间,处理临时性任务。
作为教师,书写理论笔记,撰写博文,参加继续教育,参加组内听评课等都是有硬性规定的,这些需要时间,但有一定的灵活性,不是当天必须完成的。
家长来校见老师,了解学生情况,班级学生出现没有想到的问题等,有不可预见性,也得留有时间。
所以,不要把每天的时间安排的那么紧,要留有空档。
否则,遇到一些临时性的、突发性的事情时就会手忙脚乱。
3、今日事,今日毕。
教师的工作有一定的连续性,上课、批改作业都有一定的计划。
所以,教师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可拖泥带水。
真是有事情耽搁来了,一定要安排合适的时间完成,真不行就加班加点。
4、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班级工作能否有效顺利地进行。
班干部责任心要强,要有奉献精神,做事要讲原则,要灵活机动,不怕得罪人,要以身作则。
作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班主任不在学校或班级的时候,班干部就是小小的班主任,哪个学生违反纪律,哪节课学生表现不好,学校有什么零时性工作要完成,班干部要作好记录,及时反馈给班主任。
5、班级班规制定好,落实到位。
一个班主任要想做到忙里还能偷闲,就要把班级班规制定好,落实好。
班级班规制定的时候必须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自觉参与到班级班规的制定,绝不能闭门造车。
所谓制度在先,处罚在后,谁违规谁担责。
哪个学生负责教室卫生,哪个学生负责自行车摆放,哪个学生负责作业数量和质量反馈,哪个负责自习课的纪律都要分工明确。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扬州市梅中教育集团竹西中学教学能手董桂娟【阅读书目、作者】《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梅洪建)【书目简介】《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一书中,梅老师在明确了班主任的本位之后,提出了突围的方向,也就是他的“培育--发展”的理念。
所谓培育,就是为孩子的发展搭建尽可能广阔的,动起来的。
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而发展,则是指孩子在班主任搭建的平台上充分地舒展灵魂,习得知识和发展能力,使得每个孩子都可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阅读有感】班主任工作的本位在哪里?作为班主任,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和姿态关注班中的人和事? 以实现班级的理想运营与踏实践行的有效对接?这些曾一度让我迷茫的问题,随着梅老师的“培育——发展”理念的深入解读,渐渐在我头脑中清晰、明了。
做班主任工作的这几年,我何尝真正的反思过自己。
读梅老师的书,我开始“留一只眼睛给自己”,边读边思考梅老师所说:“一个职业化的教师,是一个站在讲台上认真做教育的教师,是一个明白自我道德价值和人身价值的人”的真正内涵;知道了:“一个职业化的班主任是明白自己价值微小和学生自身成长重要的班主任,是一个可以退而为俗人体验丰富生活进而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是一个放低自己而不去盲目引领的班主任”。
书中很多话,我至今记忆深刻。
“培育”,就是为孩子的发展搭建尽可能广阔的、动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而“发展”,则是指孩子在班主任搭建的平台上充分地舒展灵魂、习得知识和发展能力,使得每个孩子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班级是一个大平台,班主任可以做并且只能做的就是搭建、运营这个平台。
这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舞台,舞台越宽广,学生的发展就越有多种可能”。
“教师没有资格以一棵树的形象告诉孩子该如何生长,或者说为人师表的我们还没有资格。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存在,自然每个人都会有自身的缺陷,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却要用自己的形象或者自己理想的想象来塑造学生的话,您塑造的学生,或许不是教育所追求的相对完美,您的不足是会投射到您尽心培养的学生身上”。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班主任近三十年了,总感觉每天忙忙碌碌于班级事务中,卫生纪律、文明礼仪、班会等等大小杂事让你身心具疲,真羡慕其他任课老师,哎——什么时候才能不当班主任?
近期读了梅洪建老师《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深受启发。
梅洪建老师认为班主任应当为孩子的成长借取多方资源,“用别人的水浇自己的田”。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能够让他人发挥作用,以帮助达成目标,才是卓越的执行者。
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们班主任一定要团结任课老师团结家长,才能形成合力,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一个懂得借力的人,远比只知道死干的人轻松得多,所以有人说:智慧的人是用三流的本事做一流的事。
比如说,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可以利用家长来做我们坚强的后盾,可以借助家长的力量艺术地处理班级事务;可以团结自己的科任老师,辅佐自己共同管理好自己的班级。
可以借助学校领导的特殊身份,参加班内活动并鼓励学生、振奋班风,为我所用。
借助外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大有可为的班主任,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对班干部“多一点培养”面对课堂上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事故,我们总是疲惫不堪。
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来解放,我们需要助手来协助我们,在这样的需求下“培养并使用”班干部就成为我们的重要手段。
现在我所任教的是四年级,刚开始班干部不会干工作班级凝聚力不强班主任工作量大。
通过不断地指导、培训现在班干部们基本学会如何开展工作,班长能认真管理调解班内同学间矛盾、监督文明礼仪;中队长提前将班会安排组织,宣传委员负责板报、自主栏目的更新,学习委员在老师未到前能
安排组织好晨诵及下午到校后的学习,有了这样的小助手班主任工作轻松了不少。
另外,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
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
通过阅读此书让我明白了教育不能一味地低头拉车,还应该抬头看天,不然,在错误的道路上,你越“勤奋”就越失败。
从梅老师的书中,可以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班主任一定要从“瞎忙”中挣脱出来,做“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