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如何做一个不瞎忙的班主任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0
教师的工作是忙忙碌碌的,班主任就更忙了。
要做到忙而不乱,我认为班主任应从以下几点做起:1、制定每天的计划,明确当天必须完成的任务。
每个班主任教师到校后首先要制定当天的计划,不一定写在纸上,而是要在心中盘算一下。
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理化教师还要准备实验,这些工作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必须留给足够的时间。
还要对当天班主任必须完成的任务比如学校政教处、教导处有无要求上交材料等硬性任务,这些任务如有时间限制,必须列入计划。
2、留下一定的机动时间,处理临时性任务。
作为教师,书写理论笔记,撰写博文,参加继续教育,参加组内听评课等都是有硬性规定的,这些需要时间,但有一定的灵活性,不是当天必须完成的。
家长来校见老师,了解学生情况,班级学生出现没有想到的问题等,有不可预见性,也得留有时间。
所以,不要把每天的时间安排的那么紧,要留有空档。
否则,遇到一些临时性的、突发性的事情时就会手忙脚乱。
3、今日事,今日毕。
教师的工作有一定的连续性,上课、批改作业都有一定的计划。
所以,教师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可拖泥带水。
真是有事情耽搁来了,一定要安排合适的时间完成,真不行就加班加点。
4、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班级工作能否有效顺利地进行。
班干部责任心要强,要有奉献精神,做事要讲原则,要灵活机动,不怕得罪人,要以身作则。
作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班主任不在学校或班级的时候,班干部就是小小的班主任,哪个学生违反纪律,哪节课学生表现不好,学校有什么零时性工作要完成,班干部要作好记录,及时反馈给班主任。
5、班级班规制定好,落实到位。
一个班主任要想做到忙里还能偷闲,就要把班级班规制定好,落实好。
班级班规制定的时候必须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自觉参与到班级班规的制定,绝不能闭门造车。
所谓制度在先,处罚在后,谁违规谁担责。
哪个学生负责教室卫生,哪个学生负责自行车摆放,哪个学生负责作业数量和质量反馈,哪个负责自习课的纪律都要分工明确。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扬州市梅中教育集团竹西中学教学能手董桂娟【阅读书目、作者】《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梅洪建)【书目简介】《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一书中,梅老师在明确了班主任的本位之后,提出了突围的方向,也就是他的“培育--发展”的理念。
所谓培育,就是为孩子的发展搭建尽可能广阔的,动起来的。
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而发展,则是指孩子在班主任搭建的平台上充分地舒展灵魂,习得知识和发展能力,使得每个孩子都可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阅读有感】班主任工作的本位在哪里?作为班主任,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和姿态关注班中的人和事? 以实现班级的理想运营与踏实践行的有效对接?这些曾一度让我迷茫的问题,随着梅老师的“培育——发展”理念的深入解读,渐渐在我头脑中清晰、明了。
做班主任工作的这几年,我何尝真正的反思过自己。
读梅老师的书,我开始“留一只眼睛给自己”,边读边思考梅老师所说:“一个职业化的教师,是一个站在讲台上认真做教育的教师,是一个明白自我道德价值和人身价值的人”的真正内涵;知道了:“一个职业化的班主任是明白自己价值微小和学生自身成长重要的班主任,是一个可以退而为俗人体验丰富生活进而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是一个放低自己而不去盲目引领的班主任”。
书中很多话,我至今记忆深刻。
“培育”,就是为孩子的发展搭建尽可能广阔的、动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而“发展”,则是指孩子在班主任搭建的平台上充分地舒展灵魂、习得知识和发展能力,使得每个孩子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班级是一个大平台,班主任可以做并且只能做的就是搭建、运营这个平台。
这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舞台,舞台越宽广,学生的发展就越有多种可能”。
“教师没有资格以一棵树的形象告诉孩子该如何生长,或者说为人师表的我们还没有资格。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存在,自然每个人都会有自身的缺陷,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却要用自己的形象或者自己理想的想象来塑造学生的话,您塑造的学生,或许不是教育所追求的相对完美,您的不足是会投射到您尽心培养的学生身上”。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书心得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老师奉献精神的歌颂,然而老师职中最繁忙的还是班主任。
我爱人在家常常问我一句话:“你在学校到底都忙啥呢?”一时竟让我无从答复。
其实有时候,我们自己想想还真是有点儿“瞎忙”。
幸好张校长为我们推荐了这本《不再做瞎忙的班主任》,我如获至宝,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边读我边考虑,如何让自己的班级管理更轻松呢?从书中我们不难发现良好的班级气氛,可以让班主任工作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又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呢?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要想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我们要以身作那么,言传身教。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要想维持稳定的班级秩序,班主任要从自身做起,应为人师表,严于律己。
例如:每天早上的晨读时间,我规定孩子6:50到班,我自己也会提早到达。
进班后我就会拿起昨天背过的课再看看,这样孩子们见我在看书,他们也都很自觉的拿起书来读,没有人再说话了。
二、知人善任。
一个好的班干部应该是架起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好的班干部不一定是学____别优异的,但一定是最团结同学的。
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孩子,他叫时铭远,他自从进入三年级变化非常的大,学____别努力,就连课件除了上厕所都不舍得分开自己的座位,他还特别团结同学,于是我就找他担任我班的纪律委员,帮助我维持班内的纪律,他也欣然承受。
没想到,这个孩子特别有责任心,只要我不在他就主动承当起责任,把班内自习纪律维持的井井有条,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其实这样的孩子每个班都有,只要我们能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做到知人善任。
三、正确的引导班级的言论。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言论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在班级管理中,假如我们能合理的运用言论的力量,也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自习课上的说话现象一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中最头疼的事,他影响极坏,破坏力极强。
班主任怎样做忙而不乱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如何让班主任工作忙而不乱呢?首先,订好计划,写好总结,使班级建设紧张而有序。
有计划才有安排,有总结才有提升,才知成败得失。
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计划周详才能忙而不乱。
第二、制定一套科学实用的班级公约。
要想培养出一个优良的班级体,有一套科学完善的班级公约是必不可少的。
你能够引导学生从安全、卫生、学习、文体、纪律等方面制订。
其中违反了班规如何处理也必须明确,谁违反了都将按照班规严肃处理,这样学生心中就有了制度意识,就会产生自我约束,明白那些是理应做的,那些是不能做的。
也就是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
班主任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事端要处理了。
第三,分清轻重缓急,创造性地展开工作。
诸多的工作摆在面前,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一定要分清楚。
先做主要的,先做需要马上就解决的,再做次要的,能够缓一缓再做的。
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事求小不贪大,用心用脑,有情有爱。
第四、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
一个班主任再能干,他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
假如能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就会为自己分担很多琐碎的工作。
比方让班干部送一些表格,检查卫生等等。
这样班主任就会腾出充足的时间去处理一些棘手的事情。
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
做什么事要有战略性,分清主次,否则,见到什么抓什么,被突发事情牵着鼻子走,这事必陷入混乱,所以,遇到突发事件,计划打破了,这时就要抓策略忙要忙到点子上,只要得法,班主任同样可以游刃有余的高效完成各项工作,做到忙而不乱.。
班主任要如何做到让一天的工作忙而不乱呢?这需要班主任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首先,首先要有实行时间管理的意识。
班主任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这些工作都需要时间来保证它的完成,如果对时间的管理处于随意性,那么很难不陷于手忙脚乱的境地。
其次,对于突发性重大违纪事件(比如旷课或打架)机动处理。
很多班主任老师往往制定了计划,但往往让突发性事件占去了一部分时间,从而影响计划的完成。
其实,对学生问题的处理,有的即时处理好,有的冷处理好,关键是我们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让环境左右了我们,从而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再次,利用时间的习惯也会对工作的或忙或乱产生影响。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而且很多工作多不是学校布置你要做这,或你要做那,很大一部分是班主任老师出于职责而主动承担的责任,比方说要找某个同学谈谈心,或者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学生,或者家访,或者培训班干部,或者搜集感恩的和励志的文章读给学生听了等等,很多工作往往源于随机性很大的教育契机,对于这些事情,现在我通常是想到了就做,几乎从不拖沓,这样感觉工作轻松了很多。
以前,我没养成这个习惯的时候,越忙吧感觉事越多,忙着这个的时候,想起还有那件事没做,常焦头烂额的。
即时处理自自己想到的事情,往往也能够让班主任老师的时间更充欲。
班主任工作怎样忙而有序我认为,做为一名班主任,要想在工作中做到忙而不乱,首先制定计划。
班主任工作是繁忙的,而且还有很多工作并不是强制要求,而是出于班主任老师认真负责,勇于主动承担的责任心,比如我们要经常找某个同学谈谈心,对学困生做个别辅导,家访等等,很多工作往往源于随机性很大的教育契机,对于这些事情,一定要实现有完整的规划,做到事情虽多,但心中却井井有条,这样处理起工作就会忙而不乱。
同时,班主任工作要分清主次,做好计划逐项完成。
我们能够将发现的问题,近期需做的,固定时间做的事情都详细地记录到班主任工作手册上,并实行归类,再按主次合理分配完成。
一切自然如计划实行,有了好的开端,心情自然舒畅,这为做好班主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制定好计划后,就要按计划有步骤地去做。
光有计划而不去实施,这个切都是白费。
在这个天里,我们必须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去做,事情有轻重缓急,当天看看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能够适当调整自己的计划。
其次,班主任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千万不要让情绪影响了自己的工作。
教师有时过于忙乱,有很大成份是因为心情不好,过于急噪,从而导致做事一团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保持良好的情绪。
因为积极的心态能指导人的思想,控制感情,从而发挥出很多潜能,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会不一样。
同时班主任如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思维就能处于一种平和冷静的状态,这样有利于教育机智的激发和产生,从而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种工作。
最后,培养班干部。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费时的工作,仅靠班主任自己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培养一支过硬的班干队伍,协助班主任展开班级工作,要精挑细选,不能草率,要了解每个学生,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再对这些学生加以指导激励,为他们出谋划策,又大胆使用、鼓励支持,协助他们掌握工作方法,提升其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集体核心的作用。
开学的第一周,我就选好班干部,先带领着他们做,耐心的讲,重复,然后是督促,孩子毕竟还小,做不好老师不能严肃地批评,指责,要语重心长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再培养,再做。
【专题讲座】如何做一个不瞎忙的班主任【讲座地点】班主任——温馨的港湾(368195086)【讲座时间】2014年5月28日晚18:00——19:30【讲座嘉宾】梅洪建【讲座策划】温馨管家德忠【讲座整理】温馨整理高俊梅团队【讲座主持【温馨之间齐建良团团队(包括问题收集、会场纪律)【嘉宾简介】梅洪建,男,人,70年代生于孔孟之乡的他,先后做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和副校长等职务,后辞去行政,潜心教研。
几年的潜心思考,让他成为了“培育-发展”班级理念的首倡者和践行者,国知名班主任专家,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班主任尖峰论坛的创立者。
《班主任》《教师博览》《教育》等封面人物,《中国教师报》《班主任》《教师博览》《教育时报》《中小学德育》等杂志推介名师,《教育时报》《教育》等杂志专栏作者,《教师博览》第三批签约作者。
出版中学生作文教程《给梦一把梯子》,被誉为“国最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作文教材”,《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等著作,全面呈示了“培育-发展”班级理念的理论与实践,以全新的视角启迪了更多的同行者。
梅老师先后应邀到全国28个省市做讲座和上示课200多场,他精湛的课堂艺术,立足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及跳脱传统思维的带班途径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被誉为“从实践走向理想的最佳明证人”。
【讲座过程】(欢迎嘉宾,介绍嘉宾)【礼】王燕琴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参加今晚的讲座。
今天晚上,我们班主任——温馨的港湾很荣幸能够邀请到梅洪建老师来给大家做讲座。
我们掌声欢迎梅洪建是人,70年代生于孔孟之乡的他,先后做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和副校长等职务,后辞去行政,潜心教研。
几年的潜心思考,让他成为了“培育-发展”班级理念的首倡者和践行者,国知名班主任专家,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班主任尖峰论坛的创立者。
《班主任》《教师博览》《教育》等封面人物,《中国教师报》《班主任》《教师博览》《教育时报》《中小学德育》等杂志推介名师,《教育时报》《教育》等杂志专栏作者,《教师博览》第三批签约作者。
出版中学生作文教程《给梦一把梯子》,被誉为“国最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作文教材”,《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等著作,全面呈示了“培育-发展”班级理念的理论与实践,以全新的视角启迪了更多的同行者。
梅老师先后应邀到全国28个省市做讲座和上示课200多场,他精湛的课堂艺术,立足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及跳脱传统思维的带班途径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被誉为“从实践走向理想的最佳明证人”。
(嘉宾主讲)感朋友们的热情!没有准备,边聊边交流吧!说实话,至少有一年的时间没有结果任何团队的讲座,至少有一个学期没有写过文章.今晚能在这里和兄弟姐妹们谈对班主任工作的思考感到很开心.因为我又可以认识很多新的朋友.今晚交流的主题是《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主题是我的书的名字,不是为了广告。
说实话我也讨厌这个书名,但后来我爱上了它。
因为它可能更明确地揭示了我们班主任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当然,更重要的是及其它的突围方式.想从两个真实的故事讲起.第一个故事是我的一个同事,一天她开玩笑说,梅老师以后你外出讲学我给你提包吧!我说,可以啊,只要你男朋友同意。
结果她说,我还没男朋友呢!不会吧,她是英语的硕士毕业,世博会礼仪小姐。
干练而智慧,怎么会没男朋友呢?她说,就是因为我太干练了,才没有男朋友的。
我不解。
她告诉我说,因为的男人都贱(没有侮辱同胞的意思)他们找的女朋友要作,不作他们不喜欢。
像我这么干练不作的女人,他们不认为是女人。
是啊,很多时候我们一提男人就说小男人,一提西北男人叫汉子;一提东北男人叫爷们儿;一提男人叫大男子主义;为什么一个地域会生产一种类型的男人呢?因为水土吗?那为什么我这个男人到达了一样不小男人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吗?不是。
因为家庭教育决定的。
的家庭都是那种氛围,所以的男人就那样了。
地域的文化形成了地域的家庭教育氛围。
于是就形成了地域的人的性格。
而我来到南方15年了,但骨子里的东西并没有改变。
原因是我的家庭教育,我的家庭氛围,我的家乡文化然我的在心理结构形成了稳定结构。
表面是地域,是文化,其实就是家庭教育。
就是从小生活的那个家。
所以,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思维方式,都紧密地与家庭教育相关。
关键是,这个稳定的心理结构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中国有句两句古话:三岁看老和七岁或者六岁决定一生。
也就是说最晚7岁,这个心理结构就稳定了。
换句话说,过了7岁,我们的教育对孩子的在心理的影响基本是失效的。
可能有老师会说,这不是胡扯吗?那我问问各位,在你的成长生涯中,有一个老师,only one,对你的人生产生过重大影响吗?我说的影响不是你对他的感激,而是影响了你的思想和人生方向的。
我们教育面对的是整体,教育讨论讨论的也是整体,而不是个体。
甚至,当我们自己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时候,我们自己克制自己能改变自己真实的心吗?当我们面对真实的灵魂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对孩子的影响是有限的,甚至是没有的。
我们传授的是知识,而不是灵魂的影响,因为几乎没法影响。
专业一点来说就是,我们每一次对孩子的教育,只是他在稳定心理结构的表层调节而已。
而在的超稳定是几乎改变不了的,它具有反调节能力。
过不多久就会把那次教育的效果给消解掉。
这就是我们改变不了自己性格里的缺陷的原因。
这就是学生屡教不改的原因。
我们说的改变是人的在骨子里的东西。
教不是没有用,而是我们的教育方法不对。
如果教育真的有用,我们从小被教育的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各位,凭你良心说,你爱党吗?那么,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效果去了哪儿了?孩子对我们的教育根本就没有进入到我们的灵魂里,骨子里。
我们整天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真的影响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了吗?我们要求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乎每年都讲多遍,看看有多少混蛋不好好学习啊!效果呢?或者说,当我们要求学生的时候,我们自己好好学习了吗?直面自己的灵魂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被改变不容易。
你改变学生也没那么容易,因为7岁之前的生长环境基本决定了如此。
对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影响还是挺大的,至少是暂时的。
交流到这里,我只想总结一句,就是,我们改变一个人没那么容易。
想想自己就知道了,不需要什么理论,史老师说的好,为什么要去改变孩子呢?但是,我们做的是教育工作,改变孩子不足是我们工作的容,但现实是我们工作方式的不对,导致碌碌做了很多工作,却劳而无功。
交流到这里,我只想总结一句,就是,我们改变一个人没那么容易。
再讲第二个故事:一天去讲课,路上遇到一个小伙子,看我在做课件,就问我,你是老师吗?我说是啊。
他说你没发现老师很可笑吗?我奇怪,老师怎么可笑了?他说,你为什么当老师?我说因为高考成绩限制。
他说是啊,就是因为高考成绩限制你当了老师,不然你会当老师吗?我说不会。
他很开心地说,这就对了嘛?现在也是,一本里面的差生考师,二本里面一样。
结果呢,他们出来当老师,教的相对差的学生又考师,出来再当老师。
如此循环。
当时听了不舒服,想想还真是这个理儿。
各位想想是不?我们不考虑特殊情况,特殊是个案研究,那么,我们这些相对的“差生”又凭什么去要求学生按照我们的思路去做呢?我们又如何为人师表呢?视野狭窄知识狭窄的我们又怎么培养具有时代视野的未来学生呢?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骗鬼去吧!正华兄说对了,谁把自己抬得太高,谁就做不好教育。
到这里,引用王栋生老师的一句话做结:教育的悲哀就在于一群勤勤恳恳的人在做这蠢事。
1.认为自己可以轻易地改变学生。
2.认为自己是老师,要为人师表,所以在束缚自己的时候,也在用自己制造的枷锁束缚学生。
正如我们很多人挂在嘴头的一句话——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请问各位老师,班主任的专业是什么?谁都育人,为什么偏偏叫个班主任?很多老师说的时候都带个“吧”字,就是不确定的意思。
服务科任老师的校长,服务家长的是党和政府,轮不到你班主任。
所以,王晓春老师才说,班主任总是不自知,总是做越界的事情,出力不讨好。
班主任的专业是什么?没人知道吧?那么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方向是什么?不知道吧?但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被提了很多年是真的吧?专业都不知道,就勤勤恳恳地搞专业化发展,可笑吧?可笑,但我们做了很多很多年了。
在错误的道路上走的越远就越愚蠢。
在错误的道路上走的越远就越愚蠢,这种类似的歌,把我们绑在了十字架上,突然想起吴非的一句话越愚蠢的老师越勤奋就越危险。
所以,教育当中,我该做什么,比我能做什么重要得多。
班主任的专业都不知道就谈发展,就好比闭眼走路。
如果南辕北辙还可能回归原点,那么闭眼走路,就是可笑至极了!大家在看看我开始讲的两个故事,你就会发现,我们老师的价值和工作本位了。
也就是明白班主任该做什么,或者说班主任的专业是什么。
可能很多朋友已经接受不了我的理念了,还会找出很多特殊的个案来反驳我。
我只想说明的是,我们直面自身的成长和真实的灵魂,你就能发现教育的真谛!这就是那本《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出版5个月,狂销16000册的原因。
因为它首先回答了班主任的专业是什么。
也就是班主任该干什么活儿,我不得不回来再总结一次。
1、我们没那么容易改变学生,也不应该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来改变学生。
一个人首先要明白的是自己的价值,自己不能准确给自己定位。
看来我不得不暂停这个话题,换一个话题来和各位交流了。
上周六去讲课,在虹桥机场,听某企业培训专家讲课,他的一句话震撼了我。
当你把自己当做牧师,那么你就无形中把你的学生当做是赎罪的道徒;如果你把自己当做蜡烛,那无形中你认为学生是黑暗的需要你的照亮……我们经常是把学生推到我们假设的另一端,之后又以救世主的姿态去拯救本无多大问题的对象,这又是否是瞎忙呢?这就太经典了!一个人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思想,他在30岁就死了,只不过到了80岁埋葬而已。
如果我们还抱着自己为人师表,自己i的一个动作眼神就可以改变影响学生,那你就注定当一辈子教书匠。
如果你还抱着自己可以用自己的思想来影响学生,你可能做的就是教育的刽子手。
你没资格啊,我的亲们。
你代表着真理和正确吗?你代表着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吗?如果你不能确定你的是正确的,那么请不要轻易地对孩子的成长指手画脚。
因为的您的这份爱,这份敬业,这份真情可能是对孩子的伤害,可能是对孩子的误导。
德尔菲神庙的上联是认识你自己;下联是凡事勿过度。
一个人只有真切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份、价值、视野、地位、方向、不足等等,才能会不做过度之事。
格拉底让我们敬仰,是因为他承认自己的无知。
一个老师如果还是认为自己可以这样可以这可以这的话,那么你永远跳不出现实的困境,瞎忙是自然的事情。
所以,佛祖说,哪怕我一岁,我也是佛。
哪怕你活一百岁,如果不改变固有的心灵,你也是人。
我现在想做的就是让每一个我们都真切的认识自我。
别做对孩子们伤害的事情。
如果我们不能认清自己,你越敬业就越害人啊!爱孩子,不是你认为的爱,而是敬畏生命!敬畏的前提不是发自我的敬,而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