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烧伤危重病人的护理_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38
烧伤科一般护理常规1、立即将病人送清创室,评估伤情,了解致伤原因,伤口处理经过、尿量、转运过程,准备清创器械灭菌物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早期处理、清创。
2、根据烧伤病人的病情安排病床,准备床单位。
3、病室需有消毒、隔离设施,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室温维持在28℃-32℃。
4、了解烧伤的原因、面积、面部和深度等,对有面、颈深度烧伤者应备氧气和气管切开包,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配合医生气管切开术。
5、大面积烧伤或危重病人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穿刺困难者立即准备配合医生深静脉置管术,同时抽血标本送生化常规和配血,留置尿管。
6、在病情稳定情况下,清洁健康皮肤,修剪指甲,头面部烧伤剃除毛发。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出病室需换鞋,流水洗手。
病室内每日进行消毒。
向病员和陪护做好宣传工作,禁止探视。
8、讲解胃肠道营养的重要性,根据病情早期进食及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9、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思想情绪变化,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在烧伤早期护理人员要根据受伤后具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消除其顾虑,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其协助护理人员共同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在烧伤回复期护理人员要注意病员之间的谈话,诱导病员多作乐观积极的谈论,鼓励其加强功能锻炼,帮助致残病人树立战胜伤残的信心。
烧伤休克期护理常规1评估患者,合理安置病人,必要时床边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如:氧气、负压吸引器、监护仪、气管切开包、深静脉置管包等;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休克期内每一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根据病情应随时增加测试次数,熟悉烧伤休克期临床表现,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异常及时报告医生;3熟悉抗休克的补液知识,掌握补液方法,注意补液的质、量和速度;4输液是防治烧伤休克的最有效措施,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妥善固定,保持静脉管路通畅,躁动患者要做好约束,保证准确无误的完成补液计划; 5尿的监测留置尿管,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液的性质、量,发生少尿、无尿,应先检查尿管是否阻塞、脱出等,排除导尿管因素,再报告医生,记每小时尿量,必要时观察每15分钟或30分钟的尿量,成人尿量不少于30ml/ 小时,小儿每kg体重不少于1ml/每小时成人有血红蛋白尿者不少50-100ml/每小时,尿的PH值维持在7左右;6严密观察病情,熟悉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性休克的症状,不可无原则地满足病员口渴饮水要求;7注意保暖,夏季室温维持26~28度,冬季28~32度为宜;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做好创面护理,取休克卧位,病情允许,每2小时翻身一次,抬高患肢;9因烧伤的特殊性(48-72小时为休克期),从病人伤后第一各24 小时按每八小时一小计,24 小时一总计,详细记录出入量和病情变化。
第四章烧伤整形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烧伤疾病护理常规一、烧伤一般护理常规一、评估1、评估患者一般情况、有无原发疾病及合并症。
2、评估患者创面情况。
二、护理措施1、做好入院介绍及床单位的管理。
2、做好心理护理。
3、保持肢体舒适及功能位,减轻疼痛,做好创面的观察及护理:(一)包扎创面1、注意观察包扎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保持外层敷料清洁,防止污染。
3、保持外层敷料干燥,如渗液过多或浸透应及时添加敷料或更换外层敷料。
4、有高热、疼痛加剧或有臭味时,应通知医生及时检查。
(二)暴露创面1、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保持创面干燥,以烤灯烘烤。
3、已结痂的部位,勿自行剥除痂皮,勿活动过度,以防止痂皮破裂出血。
4、必要时肢体约束,防止抓摸创面。
5、肢体环形烧伤,经常注意末梢循环,躯干环形烧伤应注意观察呼吸情况。
6、会阴部烧伤,双大腿外展,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
三、健康教育1、向患者讲解充分有效的饮食营养对创面恢复的重要性,指导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卫生的食物。
戒烟、酒。
2、患肢抬高,促进血液循环,勿抓摸受压,防止创面加深。
3、烧伤早期渗液过多,勿以卫生纸覆盖创面,可以以消毒棉签擦拭,使创面形成干痂。
四、出院指导1、创面尚未完全愈合,指导患者出院后继续门诊隔日换药。
2、坚持康复锻炼,持续佩带弹力套,预防后期疤痕产生。
3、定期随访。
二、大面积烧伤病人护理常规一、全身评估1、评估患者一般情况、有无原发疾病及合并症。
2、评估患者有无休克指征。
3、评估患者伤后处理情况。
二、护理措施1、根据病情准备病床及用物。
2、接受病员,如需收治大批病员应立即向领导汇报。
3、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深静脉置管术。
4、保暖,烦躁病员应用保护具。
5、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必要时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术。
6、配合医生行留置导尿,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色、量、透明度。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按医嘱测T、P、R、BP、尿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成批大面积烧伤病人ICU病室抢救与护理作者:游成纪玲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2013年6月7日因厦门市BRT纵火案我院收治大面积烧伤病人18例,其中9例因病情较重转入我科,经过积极的抢救与护理,9名患者均已安全度过休克期。
1 临床资料9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0岁,烧伤面积最大80%,最小25%。
烧伤特点:所有病人均有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不同程度的烧伤,烧伤创面以深II—深III度为主,并伴有肺爆震伤及吸入性损伤,其中5例行气管切开。
经抢救治疗,休克期过后,其中8例均已行植皮手术,现已进入抗感染期。
2 早期抢救2.1 接到事故通知后,立即通知全科人员,启动应急预案,医务处调配医生,护理部调配护士参与抢救,由院领导安排后勤、药品与物品供应,全程监督与指导抢救工作。
2.2 科室人员准备好呼吸机、心电监护、气管切开包、深静脉穿刺包等并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备好床单位。
2.3 新病人入科后,根据伤情将危重病人妥善安置,其中将80%烧伤患者安置在负压病房内,每张床位固定医生、护士进行配合抢救治疗,做到抢救工作井然有序。
2.4 对伴有爆震伤及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应及时早期给予中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气管切开指征者行气管切开术,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防止呼吸道梗阻危及生命;尽快建立深静脉通道及有创血压监测,根据医嘱合理补液抗休克治疗;留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测尿PH值;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5 前期抢救工作完成后,将护理人员分为责任护理组、责任组长组、器械组、治疗组、办公组。
一个病人由一个责任护士负责,责任组长检查专人护理是否到位,执行医嘱、用药、文书记录是否及时,器械组员负责病人换药、物品准备及器械的准备、维护、清理等工作,治疗组执行医嘱,根据医嘱拿药摆药并负责取血工作,办公组负责医嘱处理,清点物资,协调工作,使整体护理工作有条有理,从心中有数,不出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