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议论文阅读之策略篇
- 格式:ppt
- 大小:216.50 KB
- 文档页数:2
201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及对策九(2)语文教师:陈妲2014年,我校毕业班面对着同类兄弟学校的竞争,学校定位高,教师感到压力很大。
为能在2014年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特拟定备考计划及复习策略:一、认真解读《语文考试说明》,明确目标,把握方向。
《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认为老师自己应该先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应将去年和今年的《考试说明》对比研究,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同时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深入研究中考试题,探测命题方向。
近两年我省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
试卷分为“基础知识和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与表达”四大板块。
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到课内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
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就试卷的四大板块作简单说明。
(一)、基础知识和运用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规范字的书写,正音正字,字词的辨析,仿写句子,病句辨析,以及应用文的使用。
这部分以基础为主,侧重教材所学内容,学生只要熟读课文,基本上都能准确的完成这一部分内容。
针对应用文的使用,有部分学生对书写的格式还是处在模棱两可的状态,因此我在这方面会重点强调,并多做训练。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这部分分两个板块:1、主要考查初中语文教材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家名篇名句。
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一种考查综合性较强的命题越来越受命题者青睐。
中考议论文阅读技巧策略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考议论文阅读技巧策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议论文阅读的考查点1、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找出或概括与论据相关的观点。
2、概括事实论据或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3、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论证结构,弄懂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4、理解关键词句。
5、理解文章内容,从文章的观点、倾向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就文章某一观点或与此相关的某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考点及在中考中所占比例:议论文一般出现在A卷,常与说明文在同一板块,分年交叉出现,分值在12分左右。
题型:命题常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近几年,议论文阅读有加深的倾向,文体有选择哲理散文的趋势。
一些地区将它作为B卷阅读题。
基础信息:1、关于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一般都由论点、论据、论证组成,称为议论文三要素。
议论文是一种实用的文体,它的范围很广,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般性的政论文、评论、杂文、演讲稿、读后感、序跋等。
解题程序议论文的阅读步骤:1、通读全文,明确文章的论题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2、明确文章从哪些方面围绕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的,也就是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3、根据作者的倾向,体会议论文的语言,探究关键句的内涵。
4、联系生活实际或自身经历,多角度思考作者的论题或辩证地看待作者的观点。
一、明确论题,把握论点应考策略:1、论题与论点论题是文章所要议论的问题,是论述的话题,是论述的一个范围。
而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与策略惠水县大坝乡中心学校刘龙2014年的中考姗姗而来,根据自己的认识,我有一些有关初三复习的点滴思考和想法如下。
一、了解命题趋势,合理安排进程。
中考语文总复习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收效低微等特点。
指导复习时教师要研究《考试说明》和课标有关评价精神,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始终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
复习以“大纲”为纲,以“课本”为本,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落实、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解题方法,规范答题语言,灵活运用答题技巧。
(一)做好分析工作。
1、认真分析中考命题。
近几年的我州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题型、题量上基本稳定,试卷大致分为五个板块:一基础知识。
包括音、形、意、病句、修辞方法、标点符号、节奏划分、古诗文背诵等。
二是阅读,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散文、文言文阅读等。
三是综合性学习。
四是写作。
我觉得未来中考命题的趋势将更加重视考查:(1)语言知识的积累(2)口语交际和综合性题型(3)学生的整体把握的能力及思维能力(尤其是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作文主要趋向:话题作文将进一步淡化,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进一步强化。
二选一的作文命题形式仍将是主流,这给考生带来更大的选择空间。
关注自我、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是作文的主要话题。
2.根据学生实际状况进行复习。
结合农村学生的参差不齐的特点,老师在复习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少而精的讲解、练习,不搞题海战术;教会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抓基础、抓重点;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时及时分析、调整,查漏补缺,对症下药。
(二)、制定精密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有效的行为来自精密的计划。
计划包括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也包括复习的方法和巩固的手段。
语文复习可分为三轮进行:1、4月份是第一轮基础复习阶段。
2014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议论文)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需用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的技巧有哪些?请看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之议论文篇。
议论文解题技巧考察要点解题技巧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
具体如下: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论据的类型及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
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中考各科考试技巧及复习策略语文类考试技巧及复习策略现代文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答题步骤1.揣摩题干,有备而读拿到一篇陌生的文章,第一步是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的是什么?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哪些是较易的?哪些是较难的?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
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进人文本,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品读题目,缘文驰想文章题目,往往是从一篇文章中冶炼出的精华。
它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比如《报秋》的题目要告诉读者,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都与“秋”有关。
由此读者再沿着文章的思路进行整合联想,从而发现作品的真谛。
3.浏览首句,略知梗概一般散文,都是由若干自然段组成的。
每一段都有一个主要意思。
首句往往与本段内容密切相关。
如果我们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
整合首句,能使阅读者迅速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4.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浏览首句,了解梗概,是粗读;默读全文,圈点勾画,是细读。
前者是宏观性的把握,后者是微观性的鉴赏。
解决“问题锁链”当然既需要宏观把握,也需要微观鉴赏。
此过程是组织答案的重要前提。
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向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5.深思熟虑,精确表达深思熟虑、精确表达是散文阅读的最后一步,这一步非常重要。
只有深思熟虑,才能精确表达。
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惟其如此,散文阅读才能画上一个较为完美的句号。
现代文如何分析首先,考生要对文章整体有所感知。
如阅读记叙文要了解作品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阅读议论文要找到中心论点、分论点和论据;阅读说明文要掌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鉴赏文学作品时要明确作品中描写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
其次,考生要深入理解文章,根据文体结构正确划分结构。
如记叙文分为时间顺序(写人记事的文章较多采用)、空间顺序(写景的文章较多)和感情发展顺序(抒情性文章较多采用);议论文则按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来安排文章结构,复杂的议论文较多采用总分式(总—分—总、总—分、分—总)这种结构形式;说明文也往往采用总—分、并列、层进的形式;散文则是以一定的线索来结构全文;小说关注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广州中考语文答题策略一、常识篇总分:150分题量:22小题试卷结构:第一部分,基础与积累(语文知识,古诗文);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说明议论文章,记叙类文章);第三部分,写作与表达。
二、时间篇考试时间:120分钟1、语文知识积累(基础)【1—6题,20分】:10分钟2、古诗文积累(默写及文言词语解释)【7—8题,15分】:7分钟3、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及古诗鉴赏)【9—12题,15分】:8分钟4、现代文阅读(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13—17题,18分】:20分钟5、现代文阅读(记叙文阅读)【18—22题,22分】:25分钟6、作文【23题,60分】:50分钟三、策略篇(一)语文知识积累1.前3题,字音、字形、成语题:重在课内积累。
2.第4题,语病:语感+排除(典型语病类型积累)。
3.第5、6题,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重在审题(显性+隐性),分解分值。
注意:选择题答案要看重第一印象,没有充分的依据,不要擅自改动。
(二)古诗文积累4.第7题,默写(1)选做题,有附加分(2)选择题+识记默写+语境默写(运用)(3)拿满分,检查一遍,不要出现低级错误,拿不准时相信第一感觉。
5.第8题,解释词语:重在积累(涉及考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此类活用)(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6.第9—11题,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
第9题,辅以词性分析法;翻译题注意字字落实。
7.第12题,古诗鉴赏:重在课内积累,注意情感、词语解释、意境画面。
注意:古诗文阅读都是课内的,建议直接做题,不需看原材料,有模糊处再回头看。
(四)现代文阅读(说明文或议论文)8.第13—14题,为选择题,回到原文,筛选信息,一一对应,可以稍慢些,保证正确率。
9.第15—17题,简答题,要注意文体特征(说明文、议论的文体特征考点,熟悉答题方向及答题规范化的模式)。
原则上:(1)怎么问怎么答;(2)分点作答;(3)依据分值分点;(4)用原文(字词或语句)回答。
2014中考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很重要的方面。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发对某个现象的见解与认识。
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对事物的认识难以全面、深刻,因此,我们从议论文内容和主要题型主议论文阅读的解题方略这两个大方面讲解。
一、议论文主要考查内容和主要题型纵观全国各地的考试,议论文阅读部分的选文仍然以课外为主,内容多是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侧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引导与教育。
考查内容:运用议论文文体知识进行考查;一般性考查。
A.运用议论文文体知识进行考,分五大方面。
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及作用、论证思路、议论文语言。
这五个方面在一篇议论文阅读中也不会全部涉及,但比重很大。
1.论点:论点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它是一个意思明确而完整的句子。
阅读议论文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筛选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如何筛选论点呢?可以通过看论题、看论据来筛选。
但是这种方法是不保险的,因为中心论点可以在开头,可以在中间,可以在结尾,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如何才能万无一失呢?我告诉大家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将看论题与看论据结合起来。
通过论题找论点——运用论据来验证。
第一步:通过论题找论点。
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作出明确判断(回答)句子。
先要确定一篇议论文的论题,然后再去找对论题做出明确判断的句子即论点。
对论题进行回答的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引论部分。
不一定在第一段,有时文章有二段三段,议论文题目有两种情况:论点式;论题式。
如《谈骨气》题目就是文章的论题。
文中对骨气作出判断表述的句子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这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再如,英国哲学家培根写的《论美》,标题是论题,议论的是美。
表明作者的明确态度是: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外在美与内在美要统一。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汇编议论文阅读2014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议论文阅读2014年北京市(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共12分)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所谓梦想,就是内心世界里处于主导地位的精神支柱,内心就会充实,生活就会精彩,人生就有目标,就会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现在的问题是,实现梦想会遇到很多困难,并非轻而易举。
如何克服困难,去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呢?②实现梦想需要锲而不舍,不懈努力。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实现水稻高产的梦想,克服了许多困难。
“文革”中,用于实验的秧苗被人全部拔除,他没有放弃;在将野生稻与栽培稻做杂交试验时,稻谷没有明显的增产,他没有退缩,凭借着坚忍不拔的毅力,袁隆平让中国的杂交水稻享誉世界。
苟子说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任何梦想的实现,都需要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气馁。
③实现梦想还需要________。
球王贝利很小的时候就渴望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但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
于是,他在袜子里面塞满破布和旧报纸,做成“布球”踢。
虽然遭到他人的嘲笑,但他并不在意,最终练就了精湛的球技。
试想如果贝利面对困难,只是怨天尤人,消极等待,不去创造条件,排除干扰,他就不可能实现自己当一名足球运动员的梦想,更不会带领巴西足球队赢得世界杯冠军。
④实现梦想还需要________。
成为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是乒坛传奇人物邓亚萍儿时的梦想。
她知道,自己的身材不高,与乒乓球运动员的标准相距甚远;但她也知道,自己灵活性强,爆发力好。
于是,她发挥优势,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终于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只有认识自我,挑战自我,才能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⑤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人类因为有梦想而伟大。
梦想是发动机,梦想是助推器,梦想是催化剂。
走在实现自己梦想路上的人,每天都将活得信心十足,生气勃勃。
18.根据内容,分别将第③④两段的第一句话补充完整。
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议论文知识及阅读答题技巧》★阅读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要对具体题目所涉及到的相关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考纲概览1.把握议论文的三要素。
2.理清议论文的结构。
3.初步领会议论性语言严密、概括的特点。
4.训练创造性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文中的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由此可见,中考议论文阅读主要考查掌握并活用议论文相关知识的能力:(1)能够辨别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2)具体理解和分析重点的词语、句子的意义和作用,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3)能够对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作出正确的理解和独立的判断,并作出自己的恰当的评价。
◎驳论文的破立结合: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再批驳已指出的错误论点,并在批驳的同时或之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加以论证。
◎驳论文的阅读应从三个方面去把握:①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②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哪些道理和论据:③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常见题型:本文的论证方式是。
如〘典例3〙(2013〃雅安中考)T22第①小题。
方法:依据立论文和驳论文的定义分析文章,定性文章属于立论文还是驳论文,再填论证方式是“立论”或“驳论”。
示例: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题目引用的是(人名)的名言。
〖2008年雅安市中考题议论文语段阅读)参考答案:立论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命题扫描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看,议论文阅读所选文章以课外为主,题型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向尝试性试题发展,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试题的分值一般在12分左右(雅安市)。
其题型的考查角度如下:第一讲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考点概述1.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2014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讲评“读书”读书话题作文导写【题目】请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但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
要求:①请先写出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审题】这是一个以“阅读”为话题的作文。
材料不长,只有四句话,第一句讲古人怎样读书,第二句过渡到今人,第三句讲今人对阅读的不同看法,第四句最为重要,实际上是作文要求,要写自己的阅读情况,或者对阅读的看法。
要写好这篇作文,就必须确切地理解核心概念“阅读”的含义。
首先,根据材料,“阅读”用的是本义,而不是引申义,因此“阅读人生”“阅读自然”等都属偏离题意。
其次,根据材料中“对于中学生是一种奢侈”等说法,“读教材”“学习”也同样偏题。
因此,应该写的是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或者对一般阅读的感受、看法。
【赏析】享受阅读暖暖的阳光温柔地洒落,泡一壶香茗,在丝丝缕缕的清新中轻轻的让书面舒展,轻抚上面的文字,让一个个跳动的音韵把我导向各处的恩许之地,一种难以名状的舒坦就在我的心中飘散开来。
“读书就好比隐身’串门’”,杨绛如是说。
阅读的确让我走到了不少人的家中。
我与岳飞握着双手,一同喊出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言壮语。
我轻拍着伤痛欲绝的柳永,和他一同走过了“杨柳岸晓风残月”。
才在西域边塞见识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又在青旗之下笑沽梨花酒。
我与五湖四海的友人畅谈心声,共同举杯欢笑。
渐渐的,我醉倒在了诗山词水之中,开始慢慢地与书化而为一,正是沉醉不知归路。
既是不知归,也就不必归去,在阅读里进行一番探险,别有一般风味。
辛巴达带领我拜谒了所罗门的神殿,绕过巨蟒盘桓的山谷,穿过巨鲸出没的世界尽头;凡尔纳却又把我装在潜水艇中航行了两万里带到了神秘岛;在康桥的柔波中,我看到了忧郁的小王子正在拼命地追问着问题。
我从无数巨人的胯下走过,无数的小人又从我胯下走过。
呵,多么奇妙的旅程。
阅读把神奇与惊喜一一领到我身边,让我和他们结伴而行。
语文新课标及2014年中考语文考点解读总体设想:以学生能力的提高带动成绩的提高,不要为考试而复习,学生能力提高了,考试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成绩=能力+知识+考场经验一、考点解读:复习内容分成了七个部分,分别是:知识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
接下来我们逐一进行解读:(一)知识积累与运用我将这一部分考试内容概括为10个考点,以便大家把握:【考点1】识字与写字1、教材注释中出现的。
2、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
3、《考试说明》附录一的3500个常用字。
4、易错字【考点2】查字典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1:选出关于查字典的叙述正确(错误)的一项;题型2:按音序或姓氏笔画为人名排序;题型3:判断汉字查什么部首,除部首外查几画;判断汉字查什么音序,然后找到音节。
【考点3】标点符号1、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2、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考点4】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1、课本中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
课标推荐的50篇。
2、《考试说明》推荐的课外读物所涉及的作家和作品知识。
(见附录二)先以2013年的复习,2014年新说明下发后再做补充。
3、了解常见文体的基本知识。
【考点5】诗文默写默写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及现代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见附录三、四)这是一个每年必考的内容,考试范围是34首诗、16篇文言文和4个现代诗文,具体篇目请看《考试说明》。
考试题型一般为诗文默写题和理解运用题。
【考点6】病句修改借助基本的语法知识,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否定词使用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结构混乱等)。
【考点7】修辞方法及作用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体会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考点8】理解和使用词语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考点9】排序衔接排列语序,使之衔接连贯。
【考点10】仿写句子能根据要求仿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