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汇编
- 格式:pdf
- 大小:49.20 KB
- 文档页数:8
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含答案)中考议论文汇编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
(9分)唐僧,为啥不飞过去姜仲华①小时候看《西游记》,心里总有个问题:唐僧取经那么难,其实有好办法呀,孙悟空会驾云,只要背起他,十万八千里,一飞不就到了吗?近日偶读《孟子》,看到有句话: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②“科”是俗语的“窠”,就是坑、洼。
孟子的意思是,流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不把坑、洼填满,就不向前流。
联想起《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经历,忽然若有所悟:唐僧师徒不飞,原来如此啊!③我豁然明白,唐僧师徒的取经路,像流水一样,遇到的每一个坑洼都填满了,再向前走一步。
这是极其注重细节的人生。
这每一个坑坑洼洼,都有上天的美意;这些坑坑洼洼,是熬人的苦杯,其实,也正是盛满祝福和营养的福杯啊!如果用巧法省下走哪个坑洼,坑洼里含着的福分和养分,就得不到了。
师徒四人一个一个地战胜八十一难,一步一步地走过十万八千里,他们的心如钢铁,在反复灼烧、锤打,抵达西天时,已经不是取经最初的凡铁了,他们脱俗成圣了。
④盈科而后进,是一种厚实、沉着的坚守和忍耐;成就的,是不寻常的质地和品格。
据说,如今的白酒调酒师,能用酒精、香精、味素,快速调出美味的酒。
但是真正的好酒,必须在地下默默无闻地埋藏、发酵多年。
⑤韩国围棋大师曹薰铉写了一篇围棋讲座稿,开头有段话,提醒学棋的人:“我以为,与其一心想着要赢棋,倒不如专心下好每一盘棋的每一步,以留内容充实的棋谱。
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有正道,围棋的每一手也都有其正确的方向。
每一步都尽善尽美的人生是美丽的,围棋也是如此。
”曹薰铉“专心下好一盘棋中的每一步”,不正是唐僧师徒扎实无比的取经之路吗?⑥童年读《西游记》,读到的是巧;人近中年,读出的是拙。
我为童年的小聪明而惭愧,也明白了,真正称得上美好的事业、真正品质恒久的果子,都来自流水一样的“盈科而后进”的精神啊。
(选自2015年第1辑《时文选粹》)18.第⑤段论证的观点是什么?(2分)19.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2019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真题汇编北京市(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共7分①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
何为英雄?英雄,就是当人民、国家处于危险之时,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解黎民于倒悲,救国家于危难,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杰出之人。
②誓要“精忠报国”的宋朝名将岳飞,为抵御外侮,满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奔赴沙场。
“许身国成壮河山”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一次核试验发生事故时,明知会有遭受核輻射的危险,但为了取回破碎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他坚决地说:“我进去吧。
”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用生命担当使命,这正是英雄们所具有的一种高尚的品质。
③面对危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这是英雄不同于凡人的又一可贵之处。
2018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的老山雷场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说了句“你退后,让我来”。
在突遘爆炸时,他本能地一挡,两三米外的战友得救了,他却从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在危险时刻第一个冲上前去,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平安和幸福,这种舍己为人的气概正是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伟大气质。
④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
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现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⑤因为英雄具有崇高的品质和巨大的价值,所以,。
都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
尊崇英雄,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正义的维护,是对信仰的坚定,是对未来的守望。
让我们把学习英雄作为一种时代的追求,让崇尚英雄蔚然成风。
22.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换个角度看问题⑴一家儿童玩具店购进许多新奇玩具,把它们很讲究地摆放在柜台里。
出乎意料的是,儿童们来到商店却全然不顾,选择去附近其他玩具店买。
后来老板发现了问题:原来,大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死角。
于是,店老板一面用膝盖在地板上行走、观测,一面按照小孩子的视线高度,把玩具重新摆放一遍。
而后,这家儿童玩具店的生意便空前兴隆起来。
⑵由此可见,观察事物的角度,确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同是这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诗);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
⑶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
可是,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些同志坚持甲思维,考虑问题往往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一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闯死胡同,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
比如,以前发生过的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而毁林开荒、拦海造田的失误,就同这种直线式思维有关系。
有些同志坚持乙思维,头脑僵化,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解释现实,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
比如,一谈到防治害虫,人们便习惯地想到种类繁多、浓度不断加大的化学农药。
实际上,如果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发现治虫是可以不用农药的。
有些植物本身具有毒杀作用,而且为某些害虫所爱吃;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花含有发挥油、生物碱等化学物质,害虫对它们避而远之。
如果我们在农作物区选择适当的农业生态体系,利用某些植物的毒杀、忌避作用,不施农药,同样可以防治害虫。
⑷作战有正攻、反攻和绕到敌人后面或侧面进攻的迂回战术;思维科学中也有反向思考、侧面思考、多向思考等形式。
在中国古代,孙膑以减灶擒庞涓,而虞诩却以增灶破羌兵,因时因地制宜,变换战略战术,这是克敌制胜之道。
专题13 议论文阅读【2020年中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庚子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
这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抗疫阶段性成果。
这一成采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制度的优势和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实力,也与中国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息息相关。
②敢于担当的精神,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体现。
担当意味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能将国家、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疫情期间,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戳中了人们的泪点:钟南山院士靠在车座上闭目小憩,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疲惫。
这是因为钟老匆忙奔赴疫区,没有时间好好休息。
一位84岁的老人,不亲赴抗疫一线本无可厚非,但他首先想到的是为抗疫尽自己的力量,不顾劳累与安危,毅然决然奔赴疫区。
从年事已高的院士专家,到90后、0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他们面对疫情义无反顾,坚定前行,承受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做出了巨大牺牲。
他们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为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守护了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
③抗疫英雄敢于担当,奋战在前线,广大民众也自觉服从大局,为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
疫情突发正值春节假期,国家一声令下,全民响应,人们取消了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和各种聚会,克服困难就地隔离。
武汉人民、湖北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为阻击病毒做出巨大贡献。
他们面对离汉离鄂通道关闭后交通停滞、城市“停摆”,克服了近距离接触病毒、物资紧张以及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国难,服从大局,咬紧牙关,团结坚守。
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战争中,英雄的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将载入史册,为人们所铭记。
④医务工作者等抗疫一线的广大勇士逆行出征,不惧牺牲,用血肉之躯构筑起阻击病毒的铜铁长城:他们是栋梁,体现了敢于担当的精神。
广大民众在疫情期间以国家利益为重,响应国家号召,约束自我,居家隔离;他们是基石,体现了服从大局的意识。
2019全国中考语文议论文汇编(Word含答案)(2019河南省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共12分)一起做“读书种子”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
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①皆当世业②,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
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
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
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
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
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
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他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
在彭德怀的关心督促下,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养成了读书习惯,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
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无形的,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
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本套汇编整理试题材料选自以下杭州市台州市嘉兴市绍兴市丽水市衢州市东阳市温州市宁波市湖州市义乌市金华市温州市科学家的另一只翅膀游宇明(1)与西方科学家在公共事务和社会热点中勇于亮出自己相比,某些中国科学家显得过于冷静。
在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特别提到:以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在政治性媒体上只占3.5%,在公共网络论坛上只有3.2%,在新闻媒体上只有13.3%。
全社会为之轰动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在公共网络论坛上,自然科学家的言论作为消息来源的竟然为零!韩启德呼吁:我们科技工作者在社会热点、焦点面前,不能选择沉默或逃避,要有不惧流俗的勇气!科学家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精神,如果因为讲真话而挨骂,那恰恰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光荣。
(2)我一向非常佩服中国科学家的智慧。
【A】我们国家当年想制造原子弹和氢弹,只花了短短一段时间,罗布泊的上空就升起了蘑菇云;后来希望拥有人造卫星,科学家憋着劲狠干几年,卫星一颗颗冲上了天空;最近一些年,神州飞船进入太空,嫦娥卫星绕月飞行。
这一切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光彩照人的专业才华。
(3)然而,近年来,一些中国科学家似乎只对科研项目有热情,却少有兴趣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
原因很简单,科研项目都是有经费支撑的,有了科研成果,还可以获得各种奖励。
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什么利益都没有。
(4)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与做科研项目风险程度也大不一样。
做科研项目,取得了成果,利益丰厚;没有取得成果,也不会损失什么。
而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呢,在事情真相未明之前,可能会挨网民的板砖;在真相大白之后,不挨网民骂了,却会遭到某些受损利益团体的打击报复。
换句话说,一个科学家没有公共精神,他的生活也许风平浪静;一旦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他的_日子就可能不再安定。
然而,我们一些科学家恰恰忽视了一点:社会需要理性精神,一个科学家为了公众利益站出来说话,会对其他人群产生示范作用,一步步促成公民社会的成长。
中考说明文、议论文语段阅读说说低碳生活①近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落下帷幕,大会向世界发出了值得关注的“中国碳信号”。
其实,在此之前,低碳生活已经悄然走到我们身边,如今,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
②所谓“低碳”,指的是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③那么,如何“低碳”地享受生活呢?④要过上“低碳生活”首先要摆脱自己的“电动依赖症”。
因为电动电器会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交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此外,室内设计应以自然通风、采光为原则,减少使用风扇、空调及电灯的几率。
⑤其次,在交通方面要尽量节省能耗。
如果出行到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工具可以比乘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开车出门的朋友,在购物时,要优先考虑使用轨道交通工具。
如果迫不得已开车前往,一定要在购物前列好清单,尽可能一次购足。
⑥对于一些不想挤公交、地铁的开车族来说,要牢记以下几点: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加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挡跑高速、用粘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另外,在购车时,要尽量选择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
⑦再次,要低耗办公。
要尽量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通讯工具,减少打印机和传真机的使用。
在午休和下班后要关闭电脑,离开办公桌时,要把电脑调至“睡眠”状态。
笔记本电脑在不使用时要把电池完全放电,尽量不使用外接设备,关闭暂不使用的设备和接口。
⑧办公室内要多种植一些净化空气的植物,如吊兰、非洲菊等。
它们可吸收办公室内的甲醛,也能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排出的苯,并能够咽下尼古丁。
办公中的废纸可以集中重复利用或回收循环再用。
⑨最后,“低碳”还跟饮食息息相关。
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①中华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华名族千百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结晶,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②传统美德中最重视一个“忠”字。
传统意义上的“忠”,虽然有忠于君主的糟粕成分,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忠诚。
屈原自投汩罗,张骞出使西域,戚继光抗倭,林则徐销烟……这些先贤的事迹之所以为人们世代传颂,就在于这种“忠”实际上促进了国家、民族发展。
孙中山先生曾说:“现在说到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为;说忠于国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
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生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
”今天弘扬“忠”,就是提倡每一个人既要热爱我们的文化、族群,又要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做好每一件事。
这种于国于事的担当意识,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③传统美德对促进人际和谐有积极作用。
传统美德以仁爱为本,《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①,都体现了这种仁爱美德。
“仁者爱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就必然为爱所驱使,为所爱的人奉献,关心他,爱护他。
因此,这种美德是调节人际关系、保障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
近年来,一些人过分追求个人私利,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紧张,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倡导仁爱,可以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提升奉献意识,使人与人相互为善,彼此之间充满友爱。
因此,充分汲取传统道德中的仁爱美德,既是净化社会风气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需要。
④就个人而言,传统美德有助于为安身之命提供精神营养。
读《陋室铭》可以知道,唐朝诗人刘禹锡,虽身处逆境却不改高洁的情操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就是因为他在仕途失意、不能“兼善天下”时,便以“穷则独善其身”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从而获得了“惟吾德馨”的精神回报和巨大的自我满足感。
可见,中华传统美德,会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进而转化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