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形态类型
- 格式:ppt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33
一、文学作品的类型: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二、文学作品的基本题材:1.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2.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浓缩的反应现实生活,集中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3.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散文:广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
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书写真实感受.5.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三、文本: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1、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
文学言语层面特点: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音乐性还有:(1)文学言语内指性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2)文学言语心理蕴含性(3)文学言语阻拒性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言语。
四、文学意蕴三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艺术至境三美神:文学典型、文学意象、文学意境五、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与文学类型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字运用艺术表达,传递思想感情,具有多样的形态和类型。
本文将探讨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与文学类型,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特点。
一、文学作品的文学形态文学形态是指作品在形式上的表现方式,包括散文、诗歌、戏剧等。
每一种文学形态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手法。
1.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思想、记叙故事或论述问题的文学形态。
散文可以写人物、描写景物、叙述事件,以及思考社会、人生等主题。
散文的语言通常质朴、自由,不受格律和韵律的限制。
2. 诗歌诗歌是一种以鲜明的语言形象、韵律和节奏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形态。
诗歌的表达方式通常通过押韵、节奏、修辞等手法来塑造独特的美感。
诗歌可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同时也可以通过隐喻和象征来传达深层次的意义。
3. 戏剧戏剧是一种通过对话和动作来表现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形态。
戏剧通常以舞台演出形式呈现,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戏剧具有故事性强、情感冲突明显等特点,可以展示出人物的性格、社会背景和价值观。
二、文学作品的文学类型文学类型是指作品的内容和题材特点,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每一种文学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
1. 小说小说是一种通过故事情节来描述人物、事件和社会生活的文学类型。
小说通常以虚构的方式表达,可以塑造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描绘各种社会背景和风貌。
小说的创作形式和题材多样,涵盖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科幻等各种文学风格。
2. 散文散文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来看待,其主要特点是以叙述、描写、议论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散文具有灵活多变的创作方式,可以涉及各种主题和情感体验。
散文可以是抒情的,也可以是思考性的,甚至可以是具有寓意和象征意义的。
3. 诗歌诗歌是以语言的美感和表达的深度来表现思想和情感的文学类型。
诗歌通常采用押韵、节奏等修辞手法来营造音韵美和节奏感。
1.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特点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专管理想的文学形态,特点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特点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近代文学类型: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3.现代主义文学:反对模仿,再现现实,反对按客观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社会生活,追求个体主管情感不受限制的充分表现。
大量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手法,突出虚幻性和假定性。
4.诗的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小说: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剧本:浓缩的反映社会生活,集中的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散文: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书写真实感受报告文学: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5.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6.文学典型的特征:文学典型必须具有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
文学典型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7.文学意蕴的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8.文学意象的特征: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
表现特征是象征性,形象特征是荒诞性,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9.叙事: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时间的过程。
特征: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即人的行为及其结果。
叙事是话语的虚构10.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时间是一个叙述单位11.故事时间是指股市发生的自燃事件状态。
文本时间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12.视角是作品中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中情境的立场和聚焦点而区分。
,将聚焦点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
13.情节与事件的关系: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
叙事中的事件包裹从大到小的不同层次,是分析叙事的基本单位。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名词解释1、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作品可分为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3、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6、典型环境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7、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8、文学意象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形象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达之意作为观念意象。
9、叙事简单的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10、叙述动作叙述动作,即“叙述”行为本身。
叙述动作就是“讲故事”,这个行为,要由两个基本的因素结合而发生:“讲”的人和“听”的人,即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
名词解释1、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作品可分为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2、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可以分成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3、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4、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按场次划分,还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有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6、典型环境所谓典型环境,不过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7、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8、文学意象文学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形象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达之意作为观念意象。
9、叙事简单的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10、叙述动作叙述动作,即“叙述”行为本身。
叙述动作就是“讲故事”,这个行为,要由两个基本的因素结合而发生:“讲”的人和“听”的人,即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
文学理论1、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表现审美情感的方式,而文学作品的体裁,则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
2、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再现性文学只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的刻画和模拟。
他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
并忠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
3、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其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5、诗的审美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6、文本: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7、文学作品的文学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态层面、文学意蕴层面。
8、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1)文学言语内指性(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
(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
9、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通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文学形象特征、(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3)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4)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10、合理: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
合情:文学形象需反映人的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真诚的意向。
文学形象就是在合情合理的尺度内,实现了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11、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文本所蕴含的理想,感情等各种内涵,属于文本结构纵深层面。
(1)历史内容层(2)想象意味层(3)审美意蕴层12、“这一个”:突出文学形象,个性与共性,普通与特殊,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13、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14、文学典型特征性:(1)文学典型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生命的总特征。
(2)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第三讲文学的形态类型文学现象五彩缤纷、多姿多彩:有些作品近似于对现实生活的再现;有些则极尽夸张与变形,呈现与现实迥异的想象世界;有些带有明显的象征性,其文学形象有了传达某种情感的符号意味……因此,要深入理解和研究文学属性和特征还必须对丰富多彩的文学现象进行分类研究。
本章力图从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的讨论入手,探究几种基本文学形态类型——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形态类型文学的形态类型是在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和各种流派活动对文学类型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文学思潮(一)文学史上文学思潮多姿多彩中国:唐代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元稹等);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柳开、王禹偁,范仲淹、苏舜钦、梅尧臣、宋祁、欧阳修和苏氏父子、王安石、曾巩等);近代: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戏剧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以及白话文运动等。
欧洲: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17—18世纪新古典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19世纪30、40年代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的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中后期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等。
补充说明:1,现代主义文学即1890年-1950年间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在纵向上,前承古典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后接后现代主义文学。
在横向上,包括象征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意象主义文学和超现实主义文学六个分支流派。
1.1超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法国,追随者遍及美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士、德国、南斯拉夫、希腊、美国、墨西哥、巴西、日本及非洲。
理论主张——反理性主义;崇尚梦幻和无意识;忠实记录纯粹的精神活动。
2,后现代主义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
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
文学理论简答题一、关于文学作品的类型根据文学创作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在反映现实,表现审美感受方面的不同方式,我们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理事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其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从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看,古代是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期。
在古代文学类型浑然混合的总体状态下,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结构已初步形成。
近代是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期。
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使理想型、现实型、象征型文学得以独立、充分的发展。
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文学也分别成为理想型、现实型、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现代是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期。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使现实型文学得以深化。
出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学形态,使现实型和理想型文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得以综合发展。
在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基础上又兴起了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使理想型和象征型文学的某些特征得以突出、强化、演变。
二、关于文学作品的体裁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其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节奏性、韵律性。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
其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和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其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和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其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和抒写真实感受。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第九章概念:1.文学有三大类型: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
2.现实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现实感很强的叙事文学,简言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法再现现实生活的文学形态,具有再现性和逼真性两大特征。
再现性指正视现实,真实的再现现实的矛盾和规律,作家的思想感情包含在真实的描绘之中。
逼真性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照(应是“仿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逼真的描绘。
3.理想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抒情诗歌、散文、《西游记》一类魔幻作品。
简言之,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世界的文学形态。
具有表现性与虚幻性两大特征。
表现性指侧重表现作家的情感、理想、幻想等主观世界。
虚幻性指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虚构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虚幻形象。
4.象征性文学:(指历史上的寓言、童话、象征诗歌等)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具有暗示性与朦胧性两大特征。
暗示性指作品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某种意义、思想。
朦胧性指作品的寓意较为朦胧宽泛,难以用单一的确定意义去概括。
5.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等。
6.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为主的文学样式。
基本特征有三:一是深入细致地人物刻画,二是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三是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小说可分为长、中、短篇小说,文言小说、自由小说等。
7.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有三:①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②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③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剧本从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三类,从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戏曲、多幕剧、独幕剧等。
8.散文: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灵活自由,抒写真实感受。
9.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
名词解释1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再现现实的矛盾和本质规律。
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 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 象征型文学: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 文本(text):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5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6 意象:专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
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7 叙事:文学的叙事(narration)是用话语虚构社会事件的过程。
8 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9 文本时间(叙事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10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
传统的叙事作品中主要是采用旁观者的口吻,即第三人称叙述。
较晚的叙事作品中第一人称叙述的多了起来。
第二人称叙述是较为罕见的特殊现象。
11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答:近代学者王国维曾说过:“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
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在抒情性作品中,景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它有灵性,情趣盎然。
而抒情性作品中的情,也不是空洞抽象的东西,它常常附丽于写景的话语上,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
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12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13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性格特征,它制约和影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表现。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方式;体裁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
文学作品的类型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再现性:再现(representation),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
“镜子说”突出表现了这一特点。
别林斯基;“现实性的诗歌”的“显著特点,在于对现实的忠实,它不再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像凸面玻璃一样,在一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来,从这些现象里面汲取那构成丰满的、生气勃勃的、统一图画时所必需的种种东西”。
逼真性: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
2、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表现性: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以形象呈现出来。
虚幻性: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如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奇。
3、象征形文学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暗示(suggestion),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
朦胧(ambiguity),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
主观变形的寓意性形象。
4、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文学类型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文学类型浑然混合在一起,没有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一部作品往往兼具几种类型特征;没有一种类型形成主要的文学潮流。
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分别成为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现实型文学的深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统一的两结合型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1、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