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45例甲状腺危象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93.45 KB
- 文档页数:1
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到2010年45例甲状腺手术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方法。
结果45例痊愈出院,疗效满意。
结论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早期发现并发症,保证甲状腺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分析;护理相关资料表明,甲状腺癌约占人体肿瘤的0.2%(男性)-1%(女性)[1]。
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甲状腺的解剖位置特殊,手术中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常见,严重者可以出现生命危险,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早期发现并发症,保证甲状腺手术成功的关键。
我院2004年到2010年行45例甲状腺手术,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5岁。
其中甲状腺腺瘤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4例,甲状腺癌6例(二次手术0例)。
1.2手术及预后所有手术均成功,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呼吸道梗阻2例(术后切口内出血1例,喉头水肿1例,呼吸道分泌增多0例),甲状旁腺损伤和功能低下1例,神经损伤0例,甲状腺危象1例,手术其他副损伤(食管损伤,气管损伤,气胸,纵膈气肿,乳糜胸,颈交感神经损伤,颈总动脉损伤,空气栓塞)0例。
45例病人均痊愈出院。
住院时间5-15d,平均7d。
2并发症预防及护理2.1呼吸道梗阻2.1.1原因分析甲状腺手术后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为:①术后切口内出血。
[2]甲状腺断面止血不充分;术后负压引流不畅;血管变异;原有呼吸道疾病未能很好的控制,术后剧烈咳嗽。
②喉头水肿。
多因为全麻是气管插管造成的副损伤。
③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手术刺激;原有呼吸道疾病未能很好的控制;手术后切口疼痛,病人排痰障碍。
④气管塌陷。
多因为气管长期受压迫,导致气管软骨环变薄软化。
⑤气管痉挛。
手术过程操作粗暴,气管受刺激;支气管哮喘病人术前术中应用普萘洛尔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体会甲状腺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甲状腺疾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也是普外科难度较大的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危险性大,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现就我院甲状腺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术前护士应与患者交谈,建立友善护患关系,耐心解释提出的各种疑问,介绍手术的方法和优点,减轻其心理负担,并让其和手术后的患者相互交流,现身说教,缓解心理压力,建立手术成功的信心,让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1.2辅助检查:协助进行有关的化验检查,如抽血查T3、T4,以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
1.3体位:术前三天训练头颈性伸展体位,以适应手术。
方法:枕垫肩下,头向后仰,抬高床头5—10度,练习时由短至长,直到能坚持2小时。
1.4饮食护理:术前两天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术前6h禁饮,12h禁食,以防手术中产生恶心、呕吐,食物误吸至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1.5健康教育:术前应戒烟、戒酒,预防感冒受凉、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2 术后护理2.1饮食:术后当天可进温凉流食,以免引起颈部血管扩张。
全麻清醒6h后,如无恶心、呕吐,可进温流质饮食,宜少量慢咽,观察有无呛咳现象。
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浓茶、咖啡等。
加强营养,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若出现呛咳则暂停进食。
2.2体位:术后当天应卧床休息,少讲话,避免剧烈转动颈部,防止诱发伤口出血;术后第1天可离床活动,拔除伤口引流管后,可作颈部小幅度的活动,也可用手按摩松弛颈部,防止颈部肌疲劳;术后3—6天拆线病情稳定后取半卧位。
有利于呼吸和切口渗出物的引流。
在变换体位时保护颈部:从床上坐起或弯曲颈总、移动颈部时,将手放于颈后支撑头部重量。
通常术后第二天即可这么做。
伤口愈合(术后2—4天)后,可做点头、仰头、伸展和左右旋转颈部,做颈部全关节活动(屈,过伸、侧方活动),每天练习。
2.3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生命征的变化,术后24h每2h测血压、脉搏、呼吸,4h测体温1次,以便及时观察有无内出血、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手足麻木抽搐和切口渗血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便于尽早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甲状腺危象临床治疗观察与护理作者:姜燕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26期【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危象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
方法 54例甲状腺危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27例)与实验组(27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后,实验组中治愈24例,死亡3例,有2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中治愈20例,死亡7例,有6例发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甲状腺危象;临床治疗;护理方法DOI:10.14163/ki.11-5547/r.2015.26.189甲状腺危象也被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危象,是一种严重的甲状腺疾病综合征,常见于严重甲亢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患者。
甲状腺危象的诱发原因较多,包括饥饿、劳累、情绪紧张、感染、手术等,患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高热、呕吐、腹泻、大汗、心跳加速等,重者甚至出现昏迷、休克、呼吸衰竭等,进而导致死亡。
虽然甲状腺危象的临床发病率较低,但患者一旦发作,死亡率极高,为了探究甲状腺危象的临床治疗、护理方法及效果,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54例患者实施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危象患者54例,均符合甲状腺危象的相关诊断标准, 5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呕吐、厌食、高热、大汗、焦躁、腹泻、昏迷等。
本组患者中女38例,男16例,患者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52.1±6.9)岁。
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7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1. 2. 1 治疗方法治疗重点为降低甲状腺激素的血液浓度,改善心肺功能,并防治并发症。
治疗内容为:降温,补充电解质,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针对性的给予普萘洛尔、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卢戈氏液。
甲状腺危象的护理
甲状腺危象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2、腹泻、呕吐、脱水状况的变化。
3、诱发因素。
4、24 小时出入量。
二、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立即吸氧、心电监护。
2、及时准确给药:按医嘱使用丙硫氧嘧啶、复方碘溶液、普萘洛尔、氢化可的松等药物。
准备好抢救药物,如镇静剂、血管活性药物、强心剂等。
3、对症护理:体温过高者给予冰敷或酒精擦浴降温;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外伤。
4、加强基础护理:做好皮肤、口腔护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整,避免感染、严重精神刺激、创伤等诱发因素。
2、若出现原有的甲亢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四、注意事项
尽量保持环境安静,减少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减少交谈,与患者沟通时语调轻柔。
甲状腺外科护理出科心得体会甲状腺外科护理出科心得体会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甲状腺外科护理出科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甲状腺疾病患者术后护理体会甲状腺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地方病,虽经食用碘盐,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较以往有所下降,但仍有很多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
地方性甲状腺肿手术是难度大的手术,术后易发生呼吸道梗阻、甲状腺危象以及喉上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合并症,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术后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1、普通护理对I度、Ⅱ度地方性甲状腺肿手术顺利者,术后只作一般观察,常规护理。
对Ⅲ度以上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术后出血较多或伴有气管软化以及有其他合并症者,术后均应将病人安排在离护理站较近的病室,便于集中管理。
至少要12h特别护理。
这样可以避免术后意外的发生。
密切观察病人伤口有无出血、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情况。
2、重点观察及护理2.1术后出血的观察护理术后出血是甲状腺手术致死常见原因之一。
多由于术中止血不严密,或因血管结扎线脱落所致。
因此,患者回病房后头部两侧需用沙袋固定,颈部限制活动,切口上置冰水袋。
2.2引流管的观察护理术后取半卧位,注意保持管道固定通畅,防止引流管脱落及折叠堵塞。
发现引流管不畅时,可以轻挤引流管,或检查负压引流是否有效;更换引流袋时,要紧闭引流管,观察引流液颜色,并做好记录。
如短期内有大量鲜红血流出,要及时报告医生,警惕术后出血。
术后24~72h每天引流量<30ml时,可拔出引流管。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外科护理心得体会(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XXXX年X月X日上午我们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来到了XX医院的泌尿外科见习,我们到的时候医生、护士们刚刚结束了查房的工作并且将要开始这一天的治疗任务了,而我们也正式的开始了这一次泌尿外科的见习之旅。
甲状腺危象的护理体会作者:陈正女张军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24-01甲状腺危象也称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发生原因可能与循环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有关。
多发生于较重甲亢未予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患者。
常见诱因有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刺激等。
临床表现有:高热、大汗、心动过速(140次/分以上)、烦躁、焦虑不安、谵妄、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患者可有心衰,休克及昏迷等。
甲亢危象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临床高度疑似本症及有危象前兆者应按甲亢危象处理,甲亢危象的病死率在20%以上〔1〕。
现对我院2008年4月~2012年6月10例甲亢危象患者的护理临床资料做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该10例甲亢危象患者2例男性,8例女性,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41.9岁。
甲亢病史1年~7年,有甲亢家族史3例,均有诱因发作,感染6例,其中呼吸道感染4例,胃肠道感染1例,手部外伤感染1例,手术2例,妊娠后不恰当停药1例,急性肠梗阻1例。
其中2例死亡,其余8例经积极抢救后好转出院。
2 护理2.1 抢救配合。
及时准确评估患者,对高度疑似甲亢危象和有危象征兆的即应做好抢救准备。
若有条件应进入抢救室或监护病房进行抢救,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和设备。
保持环境安静、安全,室内光线不宜太强,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或发绀者给予半卧位,立即吸氧,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用药及补液。
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注意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做好详细记录,如果发现异常,迅速通知医生采取措施积极抢救,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观察患者的神志、精神状态,加强精神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消除其恐惧心理,关心体贴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若患者处于兴奋状态,烦躁不安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并用床栏保护患者。
甲状腺危象病人的护理1.临床表现的观察: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意识状态、皮肤状况、排尿情况等其他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恶化的征兆。
2.密切监护心电图:由于甲状腺危象可能并发心律失常,护士应不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发现异常即时报告给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
3.维持循环稳定:甲状腺危象病人往往伴有高热、心动过速等情况,护士要与医生一起制定降温方案,如使用冷敷、退热药物等。
同时要监测血压、脉搏等指标,确保循环稳定。
4.补液和电解质调节:甲状腺危象病人常伴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护士要根据医生的要求,密切监测尿量、电解质水平、血糖等指标,并持续补液。
在补液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容量状态,以避免过度补液导致心力衰竭。
5.管理呼吸功能:甲状腺危象病人常伴有呼吸深快,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及时辅助通气,并配合医生进行酸碱平衡的调节。
6.给予适当营养支持:甲状腺危象病人常伴有高分解代谢,需要增加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
护士要和营养师一起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适合的饮食计划,并监测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及时调整。
7.安抚焦虑情绪:甲状腺危象病人往往出现焦虑不安、兴奋易激动等精神症状。
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并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
8.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甲状腺危象病人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肺水肿、急性肾衰竭等。
护士要与医生一起制定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9.教育患者及家属:甲状腺危象病人出院后需要长期随访和治疗,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包括用药的注意事项、生活习惯的调整、定期复诊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总之,甲状腺危象病人需要进行综合性的监护和护理,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