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习题语文版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5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19 邹忌讽齐王纳谏语文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一百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徐公来,孰视之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吾妻之美我者D、暮寝而思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呜呼!其真无马邪C、燕、赵、韩、魏闻之孔子云:何陋之有D、欲有求于我也所欲有甚于生者【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朝霞B、朝廷C、朝鲜D、坐南朝北【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之”字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徐公不若君之美也B、妾之美我也,畏我也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D、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先秦历史散文体例多样,有编年体的,如《左传》。
B、《战国策》是由西汉学者刘向编订而成的,分十二策,共三十三篇。
C、《战国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D、《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从自己生活中的小事谈起,采用设喻讽谏的方式,使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除弊,增强国力。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写出词语的古今义①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______今义:______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形貌昳丽______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③今齐地方千里______④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⑤谤讥于市朝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翻译】翻译句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答案】:【解析】:第9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最新精选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 邹忌讽齐王纳谏习题精选第二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下面对选文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之妻私臣私:偏爱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C、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D、时时而间进间:间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句子读音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B、今齐地/方千里C、今齐地方/千里D、今/齐地方千里【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与例句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A、燕王私握臣手曰……B、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C、岂天地之大,独私一人一姓乎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在本文中的意义。
①吾妻之美我者(美:______)②臣之妻私臣(私:______)③王之蔽甚矣(蔽:______)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______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③虽欲言,无可进者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讽谏”“谤讥”都是两个单音词组合在一起,各表示一个意义。
但是分开来却各有不同意义,请你查查字典,找出“讽”“谏”“谤”“讥”的各自不同的释义。
【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妻、妾、客人回答邹忌的话为什么不尽相同?【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答案】:【解析】:第10题【语言表达】背诵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怎样成功地说服齐王的;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21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邹.忌(zōu)昳.丽(yǐ)燕.国(yān)B.孰.与(shú) 弗.如(fú) 入朝.(cháo)C.窥.镜(kuī) 期.年(qī) 纳谏.(jiàn)D.间.进(jiān) 旦.日(dàn) 奉劝(quàn)2.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1)旦日..,客从外来()(2)暮寝.而思之()(3)皆朝.于齐()(4)皆以.美于徐公()3.把以下句子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朝服衣冠。
(2)徐公来,()孰视之。
(3)客从外来,()与()坐谈。
(4)自以为不如()。
4.用“/〞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1)邹忌修八尺有余(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王之蔽甚矣(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联。
上联: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下联: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9 邹忌讽齐王纳谏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B)A.臣妾.(qì)昳.丽(yǐ)朝.服衣冠(zhāo)B.孰.与(shú)弗.如(fú)皆朝.(cháo)于齐C.窥.镜(kuì)期.年(qī)四境.(jìng)之内D.旦.日(dàn)暮寝.(qīn)时时而间.(jiān)进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徐公来,孰视之.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C.吾妻之.美我者D.暮寝而思之.4.下面句子中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D)A.徐公何能及君也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C.暮寝而思之D.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5.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B)A.朝服衣冠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C.闻寡人之耳者D.吾妻之美我者6.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导学号50254074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训练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
(31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标示下面语句标出停顿。
(2分)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8分)形貌昳丽..:暮寝.而思之:王之蔽.甚矣:时时而间.进:群臣吏民能面刺..之后:..寡人之过者:期年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6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4、根据要求填空。
(8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这部书是西汉时经整理编写的。
我们在九年上册还学过一篇《》也是选自其中。
(2)齐威王除蔽下了道命令,带来不同的变化,分别是:“”、“”、“”。
(3)本文用“”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
(1分)5、邹忌是用设喻的方法来进谏的,用自己切身的感受设喻,巧妙地讽喻齐王。
2019-2020年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 邹忌讽齐王纳谏语文版课后练习三十三第1题【单选题】选出与下列成语有关的一组作品是( )①百废俱兴②世外桃源③妄自菲薄④诲人不倦⑤一鼓作气A、①《岳阳楼记》②《桃花源记》③《出师表》④《论语》⑤《曹刿论战》B、①《岳阳楼记》②《核舟记》③《捕蛇者说》④《孟子》⑤《左传》C、①《醉翁亭记》②《桃花源记》③《出师表》④《论语》⑤《曹刿论战》D、①《桃花源记》②《核舟记》③《孟子》④《捕蛇者说》⑤《左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D、秋天漠漠向昏黑。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加下划线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A、吾孰与徐公美B、吾妻之美我者C、皆以美于徐公D、君美甚【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之”与“齐国之美丽者也”一句中的“之”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客之美我者B、臣之妻私臣C、由此观之D、燕、赵、韩、魏闻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于是入朝见威王才美不外见(《马说》)B、皆以美于徐公有好事者船载以人(《黔之驴》)C、受上赏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D、闻寡人之耳者天下奇闻【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按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填写。
吾妻之美我者,______;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_,欲有求于我也。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体的历史著作《______》,编订者是西汉的______。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9 邹忌讽齐王纳谏语文版课后练习十八第1题【单选题】下面句子读音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B、今齐地/方千里C、今齐地方/千里D、今/齐地方千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暮寝而思之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B、皆以美于徐公以牒为械(《公输》)C、能谤讥于市朝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D、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余闻之也久(《伤仲永》)【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于是入朝见威王才美不外见(《马说》)B、皆以美于徐公有好事者船载以人(《黔之驴》)C、受上赏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D、闻寡人之耳者天下奇闻【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______②朝服衣冠,窥镜。
______③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______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问答题】妻、妾、客人回答邹忌的话为什么不尽相同?【答案】:【解析】:第6题【语言表达】揣摩下面的文字,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答案】:【解析】:第7题【语言表达】辨析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______ 孰视之______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______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______④朝服衣冠,窥镜______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翻译】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K12学习]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习题语文版19 邹忌讽齐王纳谏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B )A.臣妾.(qì)昳.丽(yǐ)朝.服衣冠(zhāo)B.孰.与(shú)弗.如(fú)皆朝.(cháo)于齐C.窥.镜(kuì)期.年(qī)四境.(jìng)之内D.旦.日(dàn)暮寝.(qīn)时时而间.(jiān)进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徐公来,孰视之.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C.吾妻之.美我者D.暮寝而思之.4.下面句子中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D )A.徐公何能及君也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C.暮寝而思之D.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5.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B )A.朝服衣冠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C.闻寡人之耳者D.吾妻之美我者6.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导学号50254074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9 邹忌讽齐王纳谏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B)A.臣妾.(qì)昳.丽(yǐ)朝.服衣冠(zhāo)B.孰.与(shú)弗.如(fú)皆朝.(cháo)于齐C.窥.镜(kuì)期.年(qī)四境.(jìng)之内D.旦.日(dàn)暮寝.(qīn)时时而间.(jiān)进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徐公来,孰视之.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C.吾妻之.美我者D.暮寝而思之.4.下面句子中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D)A.徐公何能及君也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C.暮寝而思之D.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5.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B)A.朝服衣冠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C.闻寡人之耳者D.吾妻之美我者6.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导学号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019-2020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9 邹忌讽齐王纳谏语文版课后练习二十二第1题【单选题】填入横线处的短句,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
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___;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____;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____;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____。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②走了火的雷霆霹雳③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④不停的絮絮叨叨A、③②④①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今齐地方千里”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
B、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
C、今天齐国这个地方有数千里的土地。
D、今天齐国土地方圆有千里之多。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历史著作《战国策》。
“讽谏”的意思是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体裁是寓言。
C、《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汉史写的纪传体史书。
D、《关雎》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明日徐公来,孰视之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答案】:【解析】:。
19 邹忌讽齐王纳谏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B)A.臣妾.(qì)昳.丽(yǐ)朝.服衣冠(zhāo)B.孰.与(shú)弗.如(fú)皆朝.(cháo)于齐C.窥.镜(kuì)期.年(qī)四境.(jìng)之内D.旦.日(dàn)暮寝.(qīn)时时而间.(jiān)进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徐公来,孰视之.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C.吾妻之.美我者D.暮寝而思之.4.下面句子中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D)A.徐公何能及君也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C.暮寝而思之D.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5.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B)A.朝服衣冠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C.闻寡人之耳者D.吾妻之美我者6.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导学号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对)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2)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皆朝.于齐(朝贺,拜见)(3)皆以.美于徐公(认为)必以.情(凭借,按照)(4)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8.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臣之妻私.臣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辍耕之.垄上D.能谤讥于市朝.朝.服衣冠9.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可得下等奖赏。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邹忌采用了委婉劝说(或:口头劝说、隐喻、婉谏) 的方式。
11.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
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
答案示例(1)更欣赏邹忌。
①有勇气;②说话讲究技巧;③忠诚;④有自知之明。
(2)更欣赏齐王。
①胸怀宽广;②虚心纳谏;③有富国强兵的愿望。
12.导学号50254075(2017·山东济宁模拟)下列有关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尊重对方,用语委婉,还要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13.(2016·广东阳江阳西单元检测)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4.(2017·湖南娄底中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孰.视之(仔细)B.臣之妻私.臣(偏爱)C.皆以美于.徐公(在)D.不以.物喜(因为)15.(2017·湖南益阳中考)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臣之妻私.臣(偏爱)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讽刺)C.臣未尝.闻也(曾经)D.今日是.也(这样)16.导学号50254076(2016·浙江宁波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伏伽①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
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
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
泛观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愿选贤才,澄僚友③之选。
”帝④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
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
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注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
②子姓:子孙,子孙辈。
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
④帝:指唐高祖。
(1)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参考答案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D)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参考答案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②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参考答案周、隋两朝的晚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
(4)劝谏有多种方式。
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
(用原文语句回答)(5)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
王曰:“善。
”乃.下令……大悦,即.诏……参考答案“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
17.导学号50254077(2017·甘肃白银中考)综合性学习。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
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
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
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
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
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参考答案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朗读能锻炼口才;朗读能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关键词:母爱课文题目:《金色花》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提示所选课文要能证明关键词,理由充分,语句通顺。
(3)《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
对于嘉宾的朗读水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网友跟帖:个别嘉宾读音不准,吐字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你的跟帖:答案示例(1)我认为不必苛求于此。
并不是所有的嘉宾都是播音员或者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一篇文章最能打动听众的是真挚的情感,如果朗读者通过深情演绎感染了我们,使我们产生了共鸣,我觉得读音不准、吐字不清都可以忽略不计。
(2)我认为嘉宾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来朗读,既能体现文章的美感,还能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