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化学A实验讲义(2022年)

大学化学A实验讲义(2022年)

大学化学A实验讲义(2022年)

(试用版)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2OO9年6月

实验一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复盐的制备方法。

2.练习简单过滤、减压过滤操作方法。

3.练习蒸发、浓缩、结晶等基本操作。二、内容提要

铁与稀硫酸作用生成硫酸亚铁,溶液经浓缩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浅绿色的FeSO4·7H2O(俗称绿矾)晶体。

Fe+H2SO4=FeSO4+H2↑

FeSO4在弱酸溶液中容易氧化,生成黄色的碱式硫酸铁沉淀:

4FeSO4+O2+2H2O=4Fe(OH)SO4↓

因此,在蒸发浓缩过程中,应加一枚小铁钉,并使溶液保持较强的酸性。浅绿色的FeSO4·7H2O在70℃左右时,容易变成溶解度较小的白色FeSO4·7H2O,所以在浓缩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就维持在70℃以下。

硫酸亚铁与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铵溶液混合,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浅蓝绿色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复盐晶体。

FeSO4+(NH4)2SO4+6H2O=FeSO4·(NH4)2SO4·6H2O

该复盐组成稳定,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在分析化学中可用作标定KMnO4和K2Cr2O7的标准溶液。三、仪器、药品和材料

仪器:台称布氏漏斗吸滤瓶

药品:H2SO4(3mol/L)Na2CO3(10%)(NH4)2SO4(固体)铁屑材料:pH试

纸滤纸四、实验内容

称取2克的铁屑,加入15mLNa2CO3(10%)溶液煮沸5分钟,用倾析法

将溶

-1-

液倒掉,用水洗涤2次。加入3mol/LH2SO430mL,盖上表面皿,用小

火加热,使铁屑和H2SO4反应直至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在加热过程中,

就不时加入少量水,防止FeSO4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滤液用蒸发皿接收,此时溶液的pH值应在1左右。

根据FeSO4的理论产量,按照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所需(NH4)2SO4的

质量。在室温下称出(NH4)2SO4并将其配制成饱和溶液,与FeSO4溶液混

合均匀,用3mol/LH2SO4溶液调节pH值为12。用小火加热蒸发浓缩至表

面出现晶膜为止,冷却,硫酸亚铁铵即可结晶出来。抽滤,用滤纸把晶体

压干,观察晶体的形状和颜色。称量并计算产率。五、指导与思考

1.为什么要保持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亚铁铵溶液有较强的酸性

2.如果硫酸亚铁溶液已有部分氧化,则应如何处理才能制得较纯的硫

酸亚铁铵

3.根据FeSO4的理论产量如何计算反应所需的(NH4)2SO4的量

4.除去铁屑表面油污的方法:将铁屑放在烧杯中,加入

15mL10%Na2CO3溶液,小火加热约10分钟,用倾析法除去碱液,用水把铁屑冲洗干净。

-2-

实验二化学反应速率、活化能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加深对活化能的理解,并练习根据实验数据作图的方法。

3.练习在水浴中保持恒温的操作及秒表的使用。

4.测定过二硫酸铵氧化碘化钾的反应速率,并求算一定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二、内容提要

在水溶液中,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82-+3I-=2SO42-+I3-(1)根据实验,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c(S2O82)kc(S2O82)mc(I)n(2)

t为了能够测出在一定时间(Δt)内S2O82-浓度的改变量,在混合过二硫酸铵和碘化钾溶液时,同时加入一定体积的已知浓度并含有淀粉(指示剂)的Na2S2O3溶液。因而,在式(1)进行的同时,有下列反应进行:S2O32-+I3-=S4O62-+3I-(3)反应(3)进行得非常快,几乎瞬间完成,而反应(1)却缓慢得多。由反应(1)生成的I3-立即与S2O32-作用生成无色的S4O62-和I-。因此,开始一段时间内溶液呈无色,当

Na2S2O3一旦耗尽,则由反应(1)继续生成的微量碘就很快与淀粉作用,

使溶液呈蓝色。

从反应方程式(1)和(3)的关系可以看出,S2O82-浓度减少的量,总

是等于S2O32-减少量的一半,即:

2c(S2O82)c(S2O3)/2(4)

由于在t时间内S2O32-全部耗尽,所以Δ[S2O32-]实际上在数值

上就是反应

-3-

开始时Na2S2O3的浓度,只是差一个负号。在本实验中,每份混合液

中Na2S2O3的起始浓度都是相同的,因而,Δc(S2O32-)也是不变的。这样,只要记下从反应开始到溶液出现蓝色所需要的时间(Δt),就可以求

算一定温度下的平均反应速率:

c(S2O82)c(S2O32)c(S2O32)(5)t2t2t从不同浓度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即能计算出该反应的反应级数m和n。又可从下式求得一定温度下的反应

速率常数:c(S2O82)tc(S2O)c(I)2m8nc(S2O32)2tc(S2O)c(I)2m8n(6)根据实验事实,阿累尼乌斯提出了反应速率常数k与反应温度T之间

的经验关系式,即阿累尼乌斯方程式(指数式):

k=Ae-Ea/RT(7)两边取常用对数,lgEa2.303RTlgA(8)

式中Ea称为阿累尼乌斯实验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A为实验测得常数。测出不同温度时的k值,以lgk对1/T作图得一条直线,其斜率(J):JEa(9)

2.303R求得反应的活化能为:

Ea2.303RJ(10)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烧杯(50mL,洁净)秒表温度计(0100℃)

药品:(NH4)2S2O8、KI、(NH4)2SO4、KNO3溶液浓度均为

0.2mol/LNa2S2O3(0.01mol/L)淀粉(0.2%)Cu(NO3)3(0.02mol/L)四、

实验内容

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求反应级数

在室温下,用3个量筒分别量取20mL0.2mol/LKI溶液、

8.0mL0.010molL1Na2S2O3溶液和4.0mL0.2%淀粉溶液,都倒入50mL烧杯中,混合均匀、再用另

-4-

一量筒量取20mL0.2mol/L(NH4)2S2O8溶液,迅速倒入烧杯中,同时按动秒表,不断搅拌,仔细观察,当溶液刚出现蓝色时,立即停止计时,将反应时间和室温记入表1中。

用上述方法参照表1的用量进行25号实验,为了使每次实验中溶液的离子强度和总体积保持不变,所减少的KI或(NH4)2S2O8的用量可分别用0.2mol/LKNO3或0.2mol/L(NH4)2SO4来调整。

表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室温试验编号

0.2mol/L(NH4)2S2O80.2mol/LKI试剂用量/mL0.01mol/LNa2S2O30.2%淀粉0.2mol/LKNO30.2mol/L(NH4)2SO452mL混合液中反应物的起始浓度

(mol/L)(NH4)2S2O8KINa2S2O3反应时间t/S2O82的浓度变化Δc(S2O82)--12020842102084103520841542010841052058415反应速率k

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求活化能

按表1试验1中的用量,在50mL洁净的小烧杯中加入KI、Na2S2O3

溶液和淀粉溶液,在另一小烧杯中加入(NH4)2S2O8溶液,同时放入冰水

中冷却,待两种试液均冷却到低于室温10℃时,将(NH4)2S2O8迅速倒入

KI等混合溶液中,同时计时并不断搅拌,当溶液变蓝时,记录反应时间。

利用热水浴在高于室温10℃的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反应时间。

-5-

表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温度/K反应时间t/经计算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常数lgk1/T反应活化能Ea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按表1试验1中的用量,在50mL洁净的小烧杯中加入KI、Na2S2O3

溶液和淀粉溶液,加入1滴、2滴0.02mol/LCu(NO3)2,将(NH4)2S2O8迅

速倒入KI等混合溶液中,同时计时并不断搅拌,当溶液变蓝时,记录反

应时间,填入表3中。

1.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的求算

把表1中试验1号和3号的结果代入下式:

mnc(I)11kc(S2O82)1c(S2O82)2mnkc{S2O8)c(I)2mnt3kc(S2O8)3c(I)3

2mnnkc(SO)1281由于c(I)1c(I)3所以m3kc(S2O82)31,2,c(S2O82)1和

c(S2O82)3都是已知的,就可以求出m。用同样的方法

2mnkc(SO)c(I)12811把表1中试验1号和5号的结果代入,可得:

mn5kc(S2O82)5c(I)5nm2m由于c(S2O82)1c(S2O8)5所以1c(I)1n5c(I)5

由上式可求出n。再由m和n得到反应的总级数。数据处理得:m=;n=

-6-

将求得的m和n代入kc{S2O82)mc(I)n,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将计算所得k值填入表2。2.反应活化能的求算

用表2中的结果,以lgk为纵坐标,1/T为横坐标作图,得到一条直线,此直线的斜率为JEa,由此可以求出此反应的活化能Ea。

2.303R

3.结果与讨论

总结前三部分的实验结果,说明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如何影响反应速率。六、指导与思考

1.两人为一组进行实验。两人必须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做到溶液量准,混合迅速,不断搅拌,看准现象,准确计时。

2.在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实验中,最好在35℃以下(温度过高,会使溶液蒸发加快,反应不准,特别是影响活化能的测定)选择三个试验温度(包括室温),并使三个温度间隔710℃,注意恒温控制。(NH4)2S2O8溶液与其余混合溶液在同温度下混合,反应开始时,要将反应烧杯仍置于水浴中,并控制溶液从混合到变蓝T1K。

3.该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试剂的使用,试剂的瓶塞不能盖错,否则会导致溶液浓度不准确。

4.根据反应方程式,是否能确定反应级数为什么试用本实验的结果加以说明。

5.若不用S2O82-,而用I-或I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则反应速率常数k是否一样

6.实验中为什么可以由反应溶液出现蓝色的时间长短来计算反应速率反应溶液出现蓝色后,反应是否就终止了

7.下列操作情况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1)取用三种试剂的量筒没有分开专用;(2)先加入(NH4)2S2O8溶液,最后加入KI溶液;(3)慢慢加入(NH4)2S2O8溶液。

8.本实验Na2S2O3的用量过多或过少,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9.活化能文献数据Ea=51.8kJ/mol。将实验值与文献值作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7-

实验三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混合碱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滴定管的正确使用与滴定操作;掌握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2.了解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

3.学习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不同组分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一)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酸碱滴定中常用HCl和NaOH溶液作为标准溶液,但由于浓HCl易挥发,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因此只能用间接法配置HCl 和NaOH溶液,即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也可用一已知准确浓度的HCl(NaOH)溶液标定NaOH(HCl)溶液,然后经计算求知NaOH(HCl)溶液的浓度。标定酸的基准物质常用无水碳酸钠和硼砂。

1.用无水碳酸钠标定HCl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

当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pH值约为3.89,可选用甲基红或甲

基橙作指示剂。标定时应注意CO2的影响,为减小CO2的影响,临近终点

时应将溶液剧烈摇动或加热,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最好进行指示剂校正。

2.用硼砂(Na2B4O7·10H2O)标定HCl的反应如下:

Na2B4O7+2HCl+5H2O=4H3BO3+2NaCl

计量点时,由于产物是H3BO3(Ka1=5.8某10-10),溶液pH值约为

5.1,可选用甲基红作指示剂。

(二)混合碱测定

混合碱系指Na2CO3与NaHCO3或Na2CO3与NaOH等类似的混合物,可

采用双指示剂法进行分析,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若混合碱是由Na2CO3与NaOH组成,先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

溶液滴定至溶液略带粉红色,这是第一计量点,假设此时用去标准HCl溶

液的体积为V1(mL)。反应如下:

HCl+NaOH=NaCl+H2O(1)HCl+Na2CO3=NaHCO3+H2O(2)

继续以甲基橙作指示剂,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这是第二计量点,假设此时用去标准HCl溶液的体积为V2(mL)。反应如下:

-8-

HCl+NaHCO3=NaCl+CO2+H2O(3)

由反应式可知:V1>V2,且Na2CO3消耗标准酸溶液的体积为2V2(mL);NaOH消耗标准酸的体积为(V1-V2)(mL)。于是可求得混合碱中Na2CO3和NaOH的含量。

若混合碱系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以上述同样方法进行滴定,则

V1

由以上讨论可知,若混合碱系未知组成的试样,则可根据V1与V2的

数据关系,便可确定试样由何种碱组成,计算出试样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酸式滴定管,锥形瓶,洗瓶,试剂瓶(500mL),量筒(10mL),

电子天平。

试剂:浓HCl(AR),硼砂(Na2B4O7·10H2O,AR,M=381.42),NaOH(AR,M=40.00),

NaHCO3(AR,M=84.01),NaCO3(AR,M=105.99)甲基红(0.2%水溶液),甲基橙(0.2%水溶液)酚酞(0.2%乙醇溶液)。

四、实验步骤

1.0.1mol·L-1HCl溶液配制

用洁净量筒量取纯浓盐酸4~4.5mL,倒入500mL试剂瓶中,用水稀释

至500mL,盖上玻璃塞,摇匀。2.HCl标准溶液的标定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0.4~0.5g基准试剂Na2B4O7·10H2O两份,分

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标上瓶号,加20~30mL水溶解后,加入1~2滴

0.2%甲基红指示剂,分别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

点。记录每次滴定时消耗HCl的体积数。根据基准物Na2B4O7·10H2O的

质量,计算HCl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3.混合碱的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25mL已配好的混合碱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酚酞

指示剂2~3滴,以标定好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刚好变为微粉

红色,记录下消耗HCl标准溶液的体积(V1);然后加入1~2滴甲基橙指

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由黄色恰好变为橙色,记录下第二次用去HCl标准

溶液的体积(V2),平行做2~3次。

根据HCl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V1与V2),判断试样的

组成,并计算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9-

五、结果与讨论

1.HCl标准溶液的标定结果基准物硼砂质量(g)消耗HCl体积V(mL)HCl溶液的浓度mol·L-1HCl溶液的浓度平均值相对偏差(%)12

2.混合

碱的测量结果混合碱试样标号:HCl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1HCl标准溶

液的体积(V1)mLHCl标准溶液的体积(V2)mL混合碱试样的组成试样中

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平均值)

12六、思考题

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2.0.04gNaOH和0.06gNa2CO3混合物,用0.1mol·L-1HCl溶液滴定

时V1和V2各为多少

mL?

3.20mLNaOH与Na2CO3混合溶液,以酚酞作指示剂,用去0.1mol·L-1HCl溶液15mL,

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后,继续滴定又用去0.1mol·L-1HCl溶液15mL,问NaOH与Na2CO3在此混合液中的浓度是否相等?各等于多少?

-10-

大学化学A实验讲义(2022年)

大学化学A实验讲义(2022年) (试用版)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2OO9年6月 实验一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复盐的制备方法。 2.练习简单过滤、减压过滤操作方法。 3.练习蒸发、浓缩、结晶等基本操作。二、内容提要 铁与稀硫酸作用生成硫酸亚铁,溶液经浓缩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浅绿色的FeSO4·7H2O(俗称绿矾)晶体。 Fe+H2SO4=FeSO4+H2↑ FeSO4在弱酸溶液中容易氧化,生成黄色的碱式硫酸铁沉淀: 4FeSO4+O2+2H2O=4Fe(OH)SO4↓ 因此,在蒸发浓缩过程中,应加一枚小铁钉,并使溶液保持较强的酸性。浅绿色的FeSO4·7H2O在70℃左右时,容易变成溶解度较小的白色FeSO4·7H2O,所以在浓缩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就维持在70℃以下。 硫酸亚铁与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铵溶液混合,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浅蓝绿色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复盐晶体。 FeSO4+(NH4)2SO4+6H2O=FeSO4·(NH4)2SO4·6H2O

该复盐组成稳定,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在分析化学中可用作标定KMnO4和K2Cr2O7的标准溶液。三、仪器、药品和材料 仪器:台称布氏漏斗吸滤瓶 药品:H2SO4(3mol/L)Na2CO3(10%)(NH4)2SO4(固体)铁屑材料:pH试 纸滤纸四、实验内容 称取2克的铁屑,加入15mLNa2CO3(10%)溶液煮沸5分钟,用倾析法 将溶 -1- 液倒掉,用水洗涤2次。加入3mol/LH2SO430mL,盖上表面皿,用小 火加热,使铁屑和H2SO4反应直至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在加热过程中, 就不时加入少量水,防止FeSO4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滤液用蒸发皿接收,此时溶液的pH值应在1左右。 根据FeSO4的理论产量,按照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所需(NH4)2SO4的 质量。在室温下称出(NH4)2SO4并将其配制成饱和溶液,与FeSO4溶液混 合均匀,用3mol/LH2SO4溶液调节pH值为12。用小火加热蒸发浓缩至表 面出现晶膜为止,冷却,硫酸亚铁铵即可结晶出来。抽滤,用滤纸把晶体 压干,观察晶体的形状和颜色。称量并计算产率。五、指导与思考 1.为什么要保持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亚铁铵溶液有较强的酸性 2.如果硫酸亚铁溶液已有部分氧化,则应如何处理才能制得较纯的硫 酸亚铁铵 3.根据FeSO4的理论产量如何计算反应所需的(NH4)2SO4的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5.2氮及其化合物 学案讲义 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

5.2氮及其化合物 1 氮与氮的氧化物 ........................................................................................................ - 1 - 2 氨和铵盐 ................................................................................................................... - 8 - 3 硝酸、酸雨及防治 .................................................................................................. - 18 - 4 含氮化合物的转化、计算和综合实验 .................................................................. - 25 - 1 氮与氮的氧化物 学 习 任 务 1.结合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理解N 2的主要性质和氮的固定,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2.根据实验认识NO 与NO 2的主要性质,培养“科学探究与科学态度”的核心素养。 知识点一 氮气及氮的固定 1.氮元素的位置、结构与存在 (1)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ⅤA 族。氮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3个电子,也不容易失去5个电子。因此,氮原子一般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2)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还有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2.氮气的物理性质 N 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ρ(N 2)<ρ(空气),难溶于水。 3.氮气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1)N 2的结构 N 2的结构式为N ≡N ,氮氮键很难断裂,化学性质很稳定。 (2)化学性质 N 2在高温、放电等条件下,N 2获得足够的能量,使N ≡N 断裂。写出N 2与Mg 、H 2、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3Mg +N 2=====点燃Mg 3N 2;②;

无机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无机纸上色谱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纸上色谱的分离原理和操作技术。 2. 掌握如何确定不同组分的比移值(R f)。 3. 掌握Cu2+,Fe3+,Co2+,Ni2+四种离子的纸上色谱分离及鉴定。 二、实验原理 无机纸上色谱是以滤纸作为载体的层析分离法。滤纸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极性纤维素,能吸附占本身质量20%的水分,这部分水保持固定,称为为固定相,与水不相容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又称展开剂。常用的展开剂通常是由有机溶剂、酸和水混合配成的。当流动相在纸上展开时,物质就在水和有机溶剂之间反复分配,并达到分配平衡,由于个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而移动速度不同,分配系数大的移动速度快,移动的距离大;分配系数小的移动速度慢,移动的距离小,从而使各不相同的组分得以分离。 在无机纸上色谱层析分离过程中,各组分在纸上移动的距离通常用比移值(R f)来表示: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 R f=————————————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比移值的示意图如图10-1所示,图中A物质的R f=a/c,B物质的R f=b/c。 图10-1 比移值R f示意图 A-A组分点样点;B-B组分点样点; a-A组分斑点中心至原点的距离; b-B组分斑点中心至原点的距离; c-溶剂前沿至原点的距离 在一定条件下,无论层析时间多长,前沿上升,斑点也跟着上升,但他们的比值不变。对于某组分,在一定层析条件下,R f有确定的数值。因此可以根据比移值R f进行 定性分析。 R f值最小为0,即斑点在原地不动;最大值为1,即该组分随溶剂扩展到前沿。从各组分R f值之间相差大小可以判断能否分离。R f值相差越大,分离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 R f值相差0.02即可以相互分离。 本实验用纸上色谱法分离与鉴定溶液中的Cu2+,Fe3+,Co2+,Ni2+。 三、实验用品 仪器:广口瓶(500mL)2个,镊子,点滴板,搪瓷盘(30cm×50cm),喷雾器,小刷子。

基础无机化学实验讲义(湖南大学)

基础无机化学实验 化学化工学院 实验中心

目录 1 化学反应速度、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的测定 (1) 2 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 (5) 3 电解质溶液 (8) 4 银氨配离子配位数的测定 (14) 5 磺基水杨酸合铜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 (18) 6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和性质 (22) 7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和性质 (26) 8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30) 9 水溶液中Na+、K+、NH4+、Mg2+、Ca2+、Ba2+等离子的分离和检出 (31) 10 P区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36) 11 DS区重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46) 12 水溶液中Ag+、Pb2+、Hg2+、Cu2+、Bi3+、Zn2+等离子的分离和检出 (52) 13 D区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61) 14 水溶液中Fe3+、Co2+、Ni2+、Mn2+、Al3+、Cr3+、Zn2+等离子的分离和检出 68 15 阴离子定性分析 (73)

1 化学反应速度、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的测定 1.1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测定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的平均反应速度、反应级数、速度常数和活化能; 3、练习依据实验数据作图,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度常数。 1.2 预习与思考 1. 预习化学反应速度理论以及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等有关内容。 2. 思考下列问题: 1)在向KI 、淀粉和Na 2S 2O 3混合溶液中加入(NH 4)2S 2O 8时,为什么必须越快越好? 2)在加入(NH 4)2S 2O 8时,先计时搅拌或者先搅拌后计时,对结果各有何影响? 1.3 实验提要 测反应速率 在水溶液中,(NH 4)2S 2O 8与KI 发生如下反应: (NH 4)2 S 2O 8 + 3KI === (NH 4)2SO 4 + K 2SO 4 + KI 3 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S 2O 82- + 3I - === 2 SO 42- + I 3- (1) ν =-t O S ∆∆- ] [28 2= k [S 2O 82-]m [I -]n 式中,Δ[S 2O 82-] 为S 2O 82-在Δt 实践内物质的量浓度的改变值,[S 2O 82-]、[I -]分别为两种离子初始浓度(mol ·L -1),k 为反应速度常数,m 和n 为反应级数。 为了能够测定Na 2S 2O 3溶液和作为指示剂的淀粉溶液,这样在反应(1)进行的同时,也进行着如下的反应:

大学化学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

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 中药药剂学教研室编写 实验一散剂的制备 (1)

实验二浸出制剂 (5) 实验三液体药剂 (10) 附:口服液的制备 (16) 实验四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18) 实验五软膏剂的制备及其释放度的测定 (22) 实验六栓剂的制备与置换价的测定 (26) 实验七硬胶囊剂的制备 (30) 实验八丸剂的制备 (34) 实验九颗粒剂的制备 (38) 实验十片剂的制备 (42) 实验十一膜剂的制备 (47) 实验十二微型胶囊的制备 (49) 实验十三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检查 (53) 实验十四脂质体的制备 (56) 实验十五青霉素G钾盐水溶液的稳定性试验 (60) 中药药剂学实验须知

中药药剂学兼属于药物应用与工艺学学科的范畴,具有综合性强、应用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中药药剂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实验课不仅能印证、巩固和扩展课堂教学内容,还能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 为保证实验课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实验中必须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1.预习实验内容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对实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合理安排实验顺序与时间。要明确每个处方中药物与辅料的用途。 2.遵守实验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保持实验肃静,未经许可,不得将实验室物品带离实验室。 3.重视药剂卫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整洁的白工作服。先将工作台面擦洗干净再开始做实验。实验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台面、地面的整洁,各种废弃物应投入指定位置,不能随手乱丢,更不能弃入水槽内。完成实验后,应将容器、仪器清洁,摆放整齐,台面擦净,经教师同意后方能离开。值日生负责整理公用器材,清扫实验室,关好水、电、门、窗。 4. 细心操作、勤于思考称量药品、试剂时,要在称量前(拿取时)、称量时和称量后(放回时)进行三次核对。称量完毕应立即盖好瓶塞,放回原处。对剧毒药品更要仔细核对名称与剂量,并准确称取。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好实验条件,认真操作每一道工序,以保证成品质量。实验成品应标明名称、规格、配制者、配制时间,并交教师验收。实验中遇到问题应先独立思考,再请教他人。在实验中逐步形成整洁、细致、严谨、冷静、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实验风格。 5.正确使用仪器、注意安全使用仪器时要按使用方法正确操作,不熟悉操作方法时,应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各种仪器、容器使用时要注意轻拿、轻放,用毕要清洁后放回规定位置。 6. 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考察学生分析总结实验资料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亦是评定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实验报告的格式如下所示: 【处方与分析】按药典的格式写出实验药剂的处方,并指出各组分的作用。 【制备工艺与操作】写出工艺流程,并详细标明各操作步骤及控制条件。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各中间产品及成品的特征,填写图、表等。注明成品的性状、规格、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等。 【讨论】阐述实验原理、实验收获与教训、建议等。 【思考题】回答实验思考题。 每一实验内容逐一按以上顺序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一散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学生版)2021-2022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第01讲物质的分类知识导航 模块一物质的分类 知识精讲 一、同素异形体 1. 定义: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 实例:金刚石、石墨和C60;O2和O3;红磷和白磷。 3. 产生原因:(1)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和成键方式不同,如:氧气(O2)和臭氧(O3)。 (2)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思考与交流: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易错提醒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O2)和臭氧(O3)的混合物。 二、物质的分类方法 1. 树状分类法

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 氧化物的分类 (1)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如:SO2 + H2O === H2SO3;SO2 + 2NaOH === Na2SO3 + H2O (2)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相应价态的碱,或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 + H2O === 2NaOH;Na2O + 2HCl === 2NaCl + H2O 明辨是非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4)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易错提醒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4)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2. 交叉分类法

对同一物质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明辨是非 (1)Na2SO4、KNO3都是含氧酸盐() (2)HNO3既属于一元酸又属于含氧酸,这种分类方法是树状分类法() (3)Na2CO3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4)CuSO4·5H2O属于混合物() (5)2Na2O2 + 2H2O===4NaOH + O2↑是置换反应() (6)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经典例题 题型一:物质的分类 【例1】(2021·浙江高一月考)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CO2属于 A.碱B.碱性氧化物C.酸D.酸性氧化物 【变1-1】(2021·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铁、四氧化三铁、烧碱B.氯气、纯碱、石灰水 C.水银、空气、干冰D.二氧化硫、水蒸气、盐酸 【变1-2】(2021·三台县芦溪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组成是 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A Na2CO3H2SO4NaOH SO2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CO C NaOH CH3COOH CaF2CO2SO2

第02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讲义(人教版)

第02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导航 课前引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说来你也许会感到惊讶,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炼丹术士想通过炼丹得到长生不老的药,炼金术士试图靠“哲人石”将普通金属点化成金银。他们发明了许多实验器具及一些分离物质的方法,如过滤、蒸馏等,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为化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作出了贡献。 明代炼丹炉拉瓦锡在做化学实验

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运用除味觉以外的所有感官,尽可能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你可以按下面提示的步骤进行实验观察,也可以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闻一闻气味等。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入水底,并判断石蜡的密度与水的相比是小还是大。 (2)点燃蜡烛仔细观察燃着的蜡烛。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1-10),约1s后取出,根据火柴梗在火焰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推测火焰哪一部分的温度最高,哪一部分的温度最低。 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如图1-11),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 (3)熄灭蜡烛观察蜡烛熄灭时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如图1-12),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探究步骤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 【答案】点燃前蜡烛的物理性质:白色圆柱状固体,质软,无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火焰分为三层,分别称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最亮,焰心最暗;外焰温度最高。干燥烧杯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内液体变浑浊,推测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模块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知识预习

新教材2022版化学苏教必修第一册提升训练-专题2-专题强化练2化学实验基础-含解析

专题强化练2 化学实验基础 1.()《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 ( ) A.升华 B.氧化还原反应 C.蒸馏 D.焰色反应 2.(2021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一上10月月考,)下列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的是 ( )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A.①和④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② 3.()实验室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要两次过滤

4.(2020河南开封高一上月考,)用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配制500 mL 0.40 mol·L-1氯化钠溶液, 不需要的仪器是( ) ①250 mL容量瓶②托盘天平 ③500 mL容量瓶④胶头滴管 ⑤烧杯⑥玻璃棒⑦药匙 A.③⑥⑦ B.①②④ C.①②⑦ D.②③④ 5.(2021江苏扬州中学高一上期中,)下列实验方法与装置正确的 是(已知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 ) A.图1:蒸发NaCl溶液 B.图2:测量HCl气体的体积 C.图3:过滤Ca(OH)2悬浊液 D.图4:蒸馏乙醇溶液 6.(2021山东菏泽高一上期中,)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D. 7.(2021河北邯郸大名一中等六校高一上期中联考,)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8.(2020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 ) A.使用的砝码已生锈 B.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容量瓶使用前未烘干,底部有少量蒸馏水 D.转移操作后,将使用的烧杯及玻璃棒多次用蒸馏水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9.(2021河北张家口宣化第一中学高一上月考,)完成下列填空:

2022年暑假新高一化学衔接第11讲 物质的检验(讲义)(解析版)

第11讲 物质的检验 【学习目标】 1.学会Cl - 、SO 2- 4、NH + 4等离子的检验方法。 2.会用焰色反应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 3.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确定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基础知识梳理】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 1.【实验探究】几种常见的离子的检验 【实验1】NH 4+的检验 实验步骤: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H 4Cl 溶液和(NH 4)2SO 4溶液,再分别加入NaOH 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 试纸)靠近试管口。 实验现象: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 试纸)变蓝色 离子方程式:NH 4++OH -=====△ H 2O +NH 3↑ 【实验2】Cl -的检验 实验步骤: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H 4Cl 溶液和KCl 溶液溶液,再分别加入AgNO 3溶液和稀硝酸。 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离子方程式:Cl -+Ag +=== AgCl ↓ 【实验3】SO 42-的检验 实验步骤: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H 4)2SO 4溶液和K 2SO 4溶液,再分别加入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 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离子方程式:SO 42-+Ba 2+===BaSO 4↓ 2.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3323 淀,但可溶于稀HNO3。 检验SO42-时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为了排除CO2-3等离子的干扰,因为BaCO3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可溶于稀盐酸。 【例1】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向某溶液中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2-4 C.向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D.向某溶液中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O2-3 答案:C 解析: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Cl-、CO2-3、SO2-4等;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SO2-4、Ag+、CO2-3等;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只有Cu2+;溶液中若有CO2-3,加入足量稀硫酸会生成无色气体,不会生成白色沉淀。 二、焰色反应——Na、K元素的检验 1.【实验探究】Na、K元素的检验 【实验1】取一根铂丝(或细铁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用铂丝蘸取少量KCl溶液,置于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实验现象:火焰呈紫色。 【实验2】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蘸取少量NaCl溶液,置于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实验现象:火焰呈黄色。 2.焰色反应 (1)定义: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的火焰都会呈现特殊颜色,这叫做焰色反应。根据灼烧时火焰呈现的特殊颜色,可以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 (2)焰色反应表现的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用来检验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 (3)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在灼烧时,被检验物质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但与火焰的颜色无关。 (4)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呈现焰色反应,金属单质与它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相同。 (5)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去观察,这样可以滤去黄光,避免其中含钠杂质所造成的黄色干扰。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时火焰呈黄色,说明该物质中含有钠元素B.某物质的焰色不显紫色,说明该物质中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案 2022年(公开课)人教版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第|一课时〕 沉着说课 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的认识 .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 ,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 ,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通过给出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实验步骤等方法 ,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 本教案设计时 ,为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化学的重要性和仔细观察对化学实验 的重要性 ,特意提供了 "有关炸药的创造〞和 "青霉素的发现〞等资料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学习精神 .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 ,教案设计并未着太多笔墨 ,这主要是由于课本对操作活动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安排 ,即其本身已十分详细 ,故这两局部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实际操作的指导上 .另外 ,由于是第|一次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 ,故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好学生进行有条不紊的探究 ,在本课题中也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 ,在本课题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想方法组织好学生 . 由于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化学学习中经常要面临的问题 ,故在第二课时特意增加厂有关化 学实验报告的书写问题 ,并通过探究活动2 ,直接进行稳固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实验 . (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 (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 (2)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 (3)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 (2)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 .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 (4)能意识到化学对人类社会开展的重要性 .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 教学难点

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第8章 第52讲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的分析

第52讲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的分析 [复习目标] 1.能正确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图像。2.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分析图像中离子浓度的关系、K sp的计算等。 (一)常考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的类型 1.沉淀溶解平衡移动中离子浓度关系曲线 以BaSO4在不同条件下沉淀溶解平衡为例 a→c 曲线上变化,增大c(SO2-4) b→c 加入1×10-5 mol·L-1 Na2SO4溶液(加水不行) d→c 加入BaCl2固体(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c→a 曲线上变化,增大c(Ba2+)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有沉淀生成;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2.沉淀溶解平衡移动中离子浓度对数关系曲线 图像说明 已知:pM=-lg c(M)(M:Mg2+、Ca2+、Mn2+),p(CO2-3)=-lg c(CO2-3) 横坐标数值越大,c(CO2-3)______ 纵坐标数值越大,c(M)______ 曲线上方的点为________溶液 曲线上的点为________溶液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有沉淀生成 曲线上任意一点,坐标数值越大,其对应的离子浓度______ 3.沉淀滴定曲线 沉淀滴定曲线是沉淀滴定过程中构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与滴定剂加入量之间的关系曲

线,用0.100 mol·L-1 AgNO3溶液滴定50.0 mL 0.050 0 mol·L-1含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________。 (2)滴定终点c点为饱和AgCl溶液,c(Ag+)______(填“>”“<”或“=”)c(Cl-)。 (3)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 0 mol·L-1 Cl-,反应终点c向______方向移动。 (4)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 0 mol·L-1Br-,反应终点c向____方向移动。 (二)分析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图像的一般思路 1.明确图像中横、纵坐标的含义。 2.分析曲线上或曲线外的点对应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时,要明确点所对应的溶液中,若Q >K sp,能形成沉淀,则该点所对应的溶液为过饱和溶液;若Q<K sp,不能形成沉淀,则该点所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分析曲线上指定点的离子浓度时,需根据K sp计算或抓住K sp的特点,结合选项分析判断。溶液在蒸发时,离子浓度的变化分两种情况:原溶液不饱和时,离子浓度都增大;原溶液饱和时,离子浓度都不变。溶度积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在同一曲线上的点,溶度积常数都相同。 一、沉淀溶解平衡移动中离子浓度关系曲线分析 1.在t℃时,Ag2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Ag2CrO4的K sp数量级是10-9 B.t℃时,Ag2CrO4(s)+2Cl-(aq)2AgCl(s)+CrO2-4(aq)的平衡常数K=2.5×107mol-1·L[t℃时K sp(AgCl)=2×10-10 mol2·L-2]

智慧树答案无机化学(华东理工大学)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 1.等温等压下,气体A和B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将它们混合,保持温度 不变,则它们的分压比为 pA:pB= VB:VA。答案:错 2.分压定律适用于真实气体混合物的条件,除在所处的温度区间内气体间不发 生化学反应外,这些气体所处的状态是:答案:高温,低压; 3.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分压是指:答案:同温度时,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据与 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4.混合等物质的量的N2与O2,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答案:30; 5.在等温等压下,使5.0 m3的空气与过量碳反应,全部生成CO,则反应后比 反应前气体体积增加的分数为:答案:21%; 6.实验室用排水集气法制取氢气。在23oC、100.5 kPa下,收集了480.0 mL 气体,已知23 oC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81 kPa,试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 答案:1.91´ 10-2mol; 7.硼和氯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0.81和35.5。现有含硼、氯的质量分数分 别为23%、77% 的固体硼氯化物试样0.0516g,在69℃完全蒸发,蒸气在 2.96 kPa时占有体积268 mL。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答案:B4Cl4 8.已知在25oC时苯的蒸气压为12.3 kPa。当0.100mol苯的蒸气体积为10.2 L和30.0L时,苯气体的压力分别是:答案:12.3,8.24; 9.某实验采用以空气通过乙醇液体带入乙醇气体的办法来缓慢加入乙醇。在 20.0oC、101.325 kPa下,引入2.3g乙醇所需空气的体积为:(已知 20.0oC时,乙醇的蒸气压为5.87kPa,M (C2H5OH) = 46 g·mol-1)答案:20L; 10.某煤气柜内的压力为104 kPa,温度为298 K、体积为1.6×103 m3,298K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7kPa,则气柜中煤气的物质的量和水蒸气的质量分 别为:答案:6.5×104 mol 和 37 kg 第二章 1.答案:-314.3; 2.下列各种物质中,298K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的是答案:I2(s) 3.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答案: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一定量的某 物质的熵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4.反应CaCO3(s)→CaO(s)+CO2(g),在高温、标准态时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 应的:答案:; 5. 答案: 第三章 1.氢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取决于量子数:答案:n; 2.对某原子中的各电子来说,其主量子数n≤3,则原子处于基态时:答案:只 有s电子和p电子;

化学讲义2023年化学讲义7.4基本营养物质

7.4 基本营养物质(精讲) 思维导图 常见考点 考点一糖类 【例11】(2023·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纤维素、麦芽糖、蔗糖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葡萄糖与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D.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 【答案】C 【解析】A.纤维素为多糖、麦芽糖和蔗糖为二糖,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选项A正确;B..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都是C6H12O6,二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B正确; C.葡萄糖分子式是C6H12O6,蔗糖分子式是C12H22O11,两者分子式不同,它们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C错误; D.葡萄糖不能水解,是单糖,蔗糖能够水解得到两分子单糖,为二糖,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例12】(2023·高一课时练习)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 mol葡萄糖最多可以与5 mol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B.1 mol葡萄糖最多可以与5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D.可与小苏打溶液反应冒出汽泡 【答案】D 【解析】A.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故1 mol葡萄糖最多可以与5 mol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A 项正确; B.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故1 mol葡萄糖最多可以与5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项正确;C.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C项正确; D.葡萄糖中不含羧基,与小苏打溶液不反应,D项错误; 故选D。

【例13】(2023·高一课时练习)对于淀粉和纤维素两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者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二者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D.都可用(C6H10O5)n表示,且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B 【解析】A.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 B.二者分子式都可用(C6H10O5)n表示,所以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但n值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 C.二者都能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正确; D.二者都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正确; 故选B。 【一隅三反】 1.(2023·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能写成C m(H2O)n的有机物都是糖类 B.按照分子中含羟基的个数可把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多糖 C.因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为(C6H10O5)n,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纤维素每个重复单元中都含有羟基,所以能够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D 【解析】A.能写成C m(H2O)n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类,如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可以写成C2(H2O)2,乙酸不属于糖类,A错误; B.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多糖,B错误; C.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中n值不同,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C错误; D.纤维素每个结构单元中都含有羟基,所以能够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故选D。 2.(2023·高一课时练习)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则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H2O分子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葡萄糖与麦芽糖均含有醛基,但二者不互为同系物 D.淀粉与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专题4 实验条件的控制-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新编大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

专题6.4 实验条件的控制 (1)排气方法 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成分氧气、CO2、水蒸气干扰实验,常用其他稳定的气体(如氮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有时也可充分利用反应产物气体(如:氨气、氯气、二氧化硫)等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①防氧化、防水解 为了防止空气的成分氧气、CO2、水蒸气干扰实验,常用其他稳定的气体(如氮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有时也可充分利用反应物气体(如:氨气、氯气、二氧化硫)等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②定量测定气体 实验中为了充分吸收某种需分析或测定的气体,常用其他稳定的气体(如氮气)作载气;有时也可充分利用反应物气体(如氧气)作载气,将生成的气体压入指定的吸收装置中。 (2)控制气体的流速及用量 ①用分液漏斗控制液体滴加的速度和用量。 ②观察气泡,控制气流速度,如图,可观察气泡得到N2、H2的体积比约为1∶2的混合气。 ③平衡气压如图,用长玻璃管平衡气压,防堵塞。 (3)压送液体 根据装置的密封性,让反应生成气体或消耗气体,产生压强差,将液体压入或倒流入另一反应容器。 (4)温度控制 ①控制低温的目的:减少某些反应物或产品分解如H2O2、NH4HCO3等;减少某些反应物或产品挥发,如盐酸、氨水等;防止某物质水解,避免副反应发生等。 ②采取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平衡移动,加速溶解等。 ③常考温度控制方式: a.水浴加热:均匀加热,反应温度100 ℃以下。 b.油浴加热:均匀加热,反应温度100~260 ℃。 c.冰水冷却:使某物质液化、降低产物的溶解度;减少其他副反应,提高产品纯度等。d.保温:如中和热测定时,两烧杯之间填泡沫,真空双层玻璃容器等。

[巩固提升] 1.ClO2气体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可用NaClO3和草酸(H2C2O4)反应制得。已知:无水草酸100 ℃可以升华。在制备ClO2时实验需在60~100 ℃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所需温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l2与NO在常温常压下可合成亚硝酰氯(NOCl),它的熔点为-64.5 ℃,沸点为-5.5 ℃,常温下是黄色的有毒气体,遇水易水解。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NOCl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为了使Cl2与NO恰好反应生成NOCl,理论上NO和Cl2两种气体的流速比为__________。 (4)装置A和B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8·全国卷℃,28(2)①③]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8年全国℃卷,26]醋酸亚铬[(CH3COO)2Cr·2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

第19讲 水的组成(学生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讲义(人教版)

课前引入第19讲水的组成 知识导航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面积的71%是海洋,地球之所以能有丰富多彩的生命,跟水的大量存在是紧密相关的,而人类在探索宇宙寻找地外生命的时候,也把一颗星球是否有液态水做为首要条件,只要发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星球,就会引起科学家的高度关注,意味着这颗星球可能有生命的存在。 水是地球上最丰富,同时也是人们最熟悉的物质,人们的日常离不开水,我们平时要补充大量的水分,人们的身体也需要水。我们每天都接触水,但,你了解水吗?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水曾经被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人们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 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 一、氢气的性质、燃烧实验、验纯 1. 物理性质:氢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__。 实验探究——氢气的燃烧 2. 氢气的燃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________________;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_________。 3.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_______,方法如图4-23所示,点燃氢气时,________________表明气体不纯,________________则表示气体较纯。 知识预习 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面干燥的小烧杯(如图4-24),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1. 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 上述实验中是否有水滴生成?

人们发现氢气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水之后,又研究了水的分解实验。 二、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探究 (1)如图4-25所示,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水中可以加少量 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接通直流电源,观察并记录两 个电极附近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两电极正极端玻璃管负极端玻璃管 现象 比较两玻璃管中 现象差异 (2)切断上述装置中的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 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注意 控制玻璃管活塞的开启速度,使气体慢慢放出。) 正极端玻璃管负极端玻璃管 现象 解释 (3)讨论 ①上述实验中水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几种新物质? ②分析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说明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够说明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三、水的组成 1. 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成的,因此水可以表示为____。 2. 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如图4-26。

2022年高考化学常见的定量实验必背知识汇总

2022年高考化学常见的定量实验必背知识汇总 考点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一、容量瓶的使用 1.容量瓶的读数 (1)方法:看刻度线找凹液面 (2)俯视: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3)仰视: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小 (4)注意问题 ①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不必滴加蒸馏水 ②容量瓶不必干燥,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结果 ③量取液体溶质的量筒不需要洗涤,否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偏高 ④容量瓶的使用“六忌”:一忌用容量瓶溶解固体;二忌用容量瓶稀释浓溶液;三忌把容量瓶加热;四忌把容量瓶当作反应容器;五忌用容量瓶长期存放溶液;六忌瓶塞互换。 ⑤容量瓶用来配制一定条件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若浓度确定,则不能用容量瓶配制 (5)常用规格:100mL、250mL、500mL、1000mL等 (6)使用容量瓶前要检查瓶塞是否漏水。 2.容量瓶的选择 (1)有规格,相匹配;无匹配,大而近 (2)要计算,按规格;结晶水,算在内 3.常见计量仪器的读数精度 (1)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时,数据要求0.1g (2)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的体积时,数据要求0.1mL (3)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溶质的体积时,数据要求0.01mL

(4)用广泛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数据要求整数(5)用精密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数据要求0.1 二、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1)配制步骤 (2)实验图示 (3)实验仪器 ①固体溶质:烧杯、量筒、玻璃棒、托盘天平 ②液体溶质:量筒(两个)、烧杯、玻璃棒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配制过程:以配制1000mL 0.5mol·L-1 NaCl溶液为例。 (2)实验图示 (3)实验仪器 ①必用仪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mL容量瓶 ②溶质是固体:还需要托盘天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