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统计学原理18春平时作业2辅导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15.69 KB
- 文档页数:4
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第二套一单选题1. 次数分配数列是(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标准答案: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2.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必须是重叠的必须是间断的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必须取整数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必须是重叠的标准答案:必须是重叠的--------------------------------------------------------------------------------3. 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 4.0用户解答: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标准答案: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4. 填报单位是( )调查标志的承担者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单位重点单位本题分值: 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单位标准答案: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5. 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单选题.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x与y之间存在着()A: 直线相关关系B: 正相关关系C: 负相关关系D: 曲线相关关系单选题某厂有两个车间,1984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120元,乙车间为130元;1985年,甲车间工人在全厂工人中的比重提高,乙车间的比重下降.在两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1985年全厂总平均工资比1984年全场总平均工资( )A: 增加B: 减少C: 持平D: 不能作结论单选题抽样误差是指( )A: 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 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而出现的系统误差C: 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 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单选题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零的数据是( )A: 比率变量B: 名称变量C: 等距变量D: 顺序变量单选题A: 结构相对指标B: 比较相对指标C: 比例相对指标D: 动态相对指标单选题普查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工作量大、环节多,相应也加大了( )的可能性A: 登记性误差B: 汇总性误差C: 推断性误差D: 控制性误差单选题交替标志方差的最大值为()A: 1B: 0.5C: 0.25D: 0单选题广义的指数是指()A: 价格变动的相对数B: 物价变动的相对数C: 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D: 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单选题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A: 60---70分这一组B: 70---80分这一组C: 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 作为上限的那一组单选题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 )A: 划分各组界限B: 选择分组标志C: 确定组数D: 确定组距单选题描述总体集中情况的统计指标称为( )A: 总体平均数B: 期望值C: 总体平均数或期望值D: 总体期望值单选题在抽样推断中,样本的容量( )A: 越多越好B: 越少越好C: 由统一的抽样比例决定D: 取决于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单选题A: 105%B: 104.76%C: 5%D: .76%单选题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单选题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 (单选题) 1: 人大间接选举时,对代表的介绍由谁来完成A: 选委会B: 秘书处C: 主席团D: 本人正确答案:(单选题) 2: 在人大选举中,遇到票数相等的候选人,应:A: 重新投票B: 再次投票C: 抓阄D: 指派正确答案:(单选题) 3: 宪法规定,法律由谁公布。
A: 国家主席B: 国务院总理C: 全国人大委员长D: 全国人大主席团主席正确答案:(单选题) 4: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和人大常委会的关系是A: 并列关系B: 前者领导后者C: 后者领导前者D: 相互制衡关系正确答案:(单选题) 5: 我国宪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 )A: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B: 基层社会团体C: 基层政权组织D: 基层党组织正确答案:(单选题) 6: 自治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多的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表名额可以另加()A: 百分之二B: 百分之三C: 百分之五D: 百分之十正确答案:(单选题)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哪一年成立的A: 1952B: 1953C: 1954D: 1955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年国务院颁发《监察部组织简则》,确定了国家行政监督机关。
A: 1949年B: 1955年C: 1994年D: 1995年正确答案:(单选题) 9: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不少于全体议员的()A: 二分之一B: 三分之一C: 三分之二D: 四分之三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1982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
《统计学原理》作业2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F2、F3、T4、T5、F二、单项选择题1、A2、C3、C4、A5、B6、D7、D8、B9、D 10、A 11、D 12、A三、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3、ABC4、ADE5、ACE6、CDE四、填空题1、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2、各组总量、总体总量、总体中某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3、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4、水平法5、时期指标、总体标志总量五、简答题1、P1222、P1223、P1244、P1315、P153六、计算题1、解:人口性比例(以女性人口为100):1982年为106.191990年为106.27表中第2、5栏为结构相对指标,第3、6栏为强度相对指标。
第7栏为动态相对指标,人口性比例为比例相对指标。
2、解:统计学考试成绩组中值人数比重%60分以下 55 4 4/4060—70分 65 6 6/4070--80分75 12 12/4080—90分 85 15 15/4090—100分 95 3 3/40合计 40 100(2)该班学生统计的平均成绩=55*10%+65*15%+75*30%+85*37.5+95*7.5%=76.75(分)3、解:(1)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M/∑M/X=198+315+220/198/90%+315/105%+220/110%=733/220+300+200=101.81%(2)一季度三个车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98*15+315*10+220*8/198+315+220=2970+3150+1760/733=10.75(元/件)4、解:平均计划完成程度=95%*200+105%*1000+115%*800/200+1000+800 =190+1050+920/2000=108%5、解:(1)1993年单位成本计划值=800*(1-8%)=736(元)1993年单位成本实际值=800*(1-6%)=752(元)(2)1993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752/736*100%=102%(3)1993年单位产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多2个百分点(4)1993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114%/108%=106%6、解:甲市场平均价格=∑M/∑M/x=5.5/1.2/1.2+2.8/1.4+1.5/1.5=1.34(元)乙市场平均价格=∑XF/∑F=1.1*2+1.4*1+1.5*1/4=1.3(元)甲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第四章)一、判断题: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能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4.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5.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6.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
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7.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8.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
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9.用相对指标分子资料作权数计算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10.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D)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 B )A.具有可加性B.不具有可加性C.可加或可减D.都不对5.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7.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D )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8.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9.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B )A.累计法B.水平法C.简单平均法D.加权平均法10.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
18秋兰大网院《统计学原理课程作业_C单选题描述总体集中情况的统计指标称为( )A: 总体平均数B: 期望值C: 总体平均数或期望值D: 总体期望值单选题次数分配数列是( )A: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 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单选题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A: 简单随机抽样B: 等距抽样C: 类型抽样D: 整群抽样单选题描述统计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之前,其代表人物是( )A: 高斯和高而顿B: 高尔顿和皮尔逊C: 高斯和皮尔逊D: 高尔顿和费舍单选题总指数的两种计算方式是(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 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D: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单选题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 男性是品质标志B: 人的年龄是变量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单选题A: 105%B: 104.76%C: 5%D: .76%单选题平均增长速度是()A: 长环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 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 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D: 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单选题普查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工作量大、环节多,相应也加大了( )的可能性A: 登记性误差B: 汇总性误差C: 推断性误差D: 控制性误差单选题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零的数据是( )A: 比率变量B: 名称变量C: 等距变量D: 顺序变量单选题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两种属性A: 历史属性B: 物理属性C: 社会属性D: 生物属性单选题.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x与y之间存在着() A: 直线相关关系B: 正相关关系C: 负相关关系D: 曲线相关关系单选题A: 3%B: 10%C: 7.1%D: 107.1%单选题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 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 对会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 抽选部分地块进行产量调查单选题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 A: 前者勿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B: 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C: 两者均需确定D: 两者都勿需确定判断大量观察是统计研究的基础,它为统计推断、统计咨询、统计决策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判断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变量y的值也减少,说明变量x与y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判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判断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的比重无关()判断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判断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判断在简单现象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中,相对量分析一定要用同度量因素,绝对量分析可以不用同度量因素() 判断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判断回归方程yc=a+bх中,数a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的相关方向() 判断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单选题描述总体集中情况的统计指标称为( )A: 总体平均数B: 期望值C: 总体平均数或期望值D: 总体期望值单选题次数分配数列是( )A: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 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单选题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A: 简单随机抽样B: 等距抽样C: 类型抽样D: 整群抽样单选题描述统计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之前,其代表人物是( )A: 高斯和高而顿B: 高尔顿和皮尔逊C: 高斯和皮尔逊D: 高尔顿和费舍单选题总指数的两种计算方式是(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 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D: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单选题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 男性是品质标志B: 人的年龄是变量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单选题A: 105%B: 104.76%C: 5%D: .76%单选题平均增长速度是()A: 长环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 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 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D: 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单选题普查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工作量大、环节多,相应也加大了( )的可能性A: 登记性误差B: 汇总性误差C: 推断性误差D: 控制性误差单选题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零的数据是( )A: 比率变量B: 名称变量C: 等距变量D: 顺序变量单选题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两种属性A: 历史属性B: 物理属性C: 社会属性D: 生物属性单选题.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x与y之间存在着() A: 直线相关关系B: 正相关关系C: 负相关关系D: 曲线相关关系单选题A: 3%B: 10%C: 7.1%D: 107.1%单选题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 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 对会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 抽选部分地块进行产量调查单选题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 A: 前者勿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B: 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C: 两者均需确定D: 两者都勿需确定判断大量观察是统计研究的基础,它为统计推断、统计咨询、统计决策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 判断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变量y的值也减少,说明变量x与y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判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判断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的比重无关() 判断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判断在简单现象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中,相对量分析一定要用同度量因素,绝对量分析可以不用同度量因素() 判断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判断回归方程yc=a+bх中,数a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的相关方向() 判断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单选题描述总体集中情况的统计指标称为( )A: 总体平均数B: 期望值C: 总体平均数或期望值D: 总体期望值单选题次数分配数列是( )A: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 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单选题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A: 简单随机抽样B: 等距抽样C: 类型抽样D: 整群抽样单选题描述统计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之前,其代表人物是( )A: 高斯和高而顿B: 高尔顿和皮尔逊C: 高斯和皮尔逊D: 高尔顿和费舍单选题总指数的两种计算方式是(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 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D: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单选题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 男性是品质标志B: 人的年龄是变量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单选题A: 105%B: 104.76%C: 5%D: .76%平均增长速度是()A: 长环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 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 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D: 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单选题普查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工作量大、环节多,相应也加大了( )的可能性A: 登记性误差B: 汇总性误差C: 推断性误差D: 控制性误差单选题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零的数据是( )A: 比率变量B: 名称变量C: 等距变量D: 顺序变量单选题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两种属性A: 历史属性B: 物理属性C: 社会属性D: 生物属性单选题.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x与y之间存在着() A: 直线相关关系B: 正相关关系C: 负相关关系D: 曲线相关关系单选题A: 3%B: 10%C: 7.1%D: 107.1%单选题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 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 对会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 抽选部分地块进行产量调查单选题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 A: 前者勿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B: 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C: 两者均需确定D: 两者都勿需确定判断大量观察是统计研究的基础,它为统计推断、统计咨询、统计决策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 判断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变量y的值也减少,说明变量x与y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判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判断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的比重无关()判断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判断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判断在简单现象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中,相对量分析一定要用同度量因素,绝对量分析可以不用同度量因素() 判断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判断回归方程yc=a+bх中,数a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的相关方向() 判断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单选题描述总体集中情况的统计指标称为( )A: 总体平均数B: 期望值C: 总体平均数或期望值D: 总体期望值单选题次数分配数列是( )A: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 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单选题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A: 简单随机抽样B: 等距抽样于是,渴望一种懂得,可以一眼洞穿你所有清寂的薄凉。
1. 某地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2年的108.8%,此指标为( )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动态相对指标2. 某单位某月份职工的出勤率是96%,这个指标是( ).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结构相对指标3. 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1个2个3个4个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3个4. 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小于100%大于100%等于100%小于或大于100%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等于100%5. 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百分数本题分值: 4.01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绝对数6. 在500个抽样产品中,有95%的一级品,则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一级品率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0.6827%0.9545%0.2128%0.9747%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0.9747%7.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志正确确定组距正确确定组数正确确定组中值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选择分组标志8.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男性是品质标志人的年龄是变量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人的年龄是变量9. 某企业对某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80%以下90%以下85%以下80__89%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90%以下10. 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无名数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有名数无名数与有名数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无名数与有名数11. 根据实验所获得的一组观察值计算得到的量数是( )参数平均数统计量标准差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统计量12. 总指数的两种计算方式是(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13.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调查单位总体单位调查对象填报单位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总体单位14. 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等距抽样15. 既无相等单位,也无绝对零的数据是( )比率变量名称变量3等距变量顺序变量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顺序变量二判断题1. 反映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总指数都可称为数量指标指数()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错2. 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是年年相等的()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错3. 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是不对等的,因此回归系数的值不止一个()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4. 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错5. 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6. 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错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7. 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8. 人口按居住地区分组是按品质标志进行的分组.()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9. 指数体系至少由三个相互联系的指数构成()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10. 在实际调查中,调查对象的每个单位必然是调查单位.()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错1. 时期数列中所包含的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2. 用于计算比率或速度的集中趋势的测试值是()5中位数几何平均数众数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几何平均数3. 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 )可以避免的可避免且可控制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不可避免但可控制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不可避免但可控制4. 某企业对某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 80%以下90%以下85%以下80__89%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90%以下5. 根据实验所获得的一组观察值计算得到的量数是( )参数平均数统计量标准差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统计量6. 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两种属性历史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生物属性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社会属性7. 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1个2个3个4个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3个8.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调查单位总体单位调查对象填报单位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总体单位9. 在研究总体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标志值是(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众数10. 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工人出勤率农轻重的比例关系每百元产值利税额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农轻重的比例关系11.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前者勿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两者均需确定两者都勿需确定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7标准答案: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12. 保定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00年第一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 )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普查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重点调查13. 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状况进行了解,统计总体是( )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每个工业企业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14.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男性是品质标志人的年龄是变量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人的年龄是变量15. 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小于100%大于100%等于100%小于或大于100%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等于100%二判断题1. 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2. 反映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总指数都可称为数量指标指数()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错3. 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4.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5. 优良估计的无偏性是指: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6. 组指数或类指数是相对于总体而言的,它实质上还是总指数()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7. 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错98. 计算环比增长速度的时间数列中,各期的基数相同()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错9. 如果调查间隔的时间相等,这种调查就是经常性调查()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错10. 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是不对等的,因此回归系数的值不止一个()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1.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调查单位总体单位调查对象填报单位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总体单位2. 普查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工作量大、环节多,相应也加大了()的可能性登记性误差汇总性误差推断性误差控制性误差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登记性误差3. 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零的数据是( )比率变量名称变量顺序变量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比率变量4.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志正确确定组距正确确定组数正确确定组中值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正确选择分组标志5. 既无相等单位,也无绝对零的数据是( )比率变量名称变量等距变量顺序变量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顺序变量6. 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7. 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程度越高,则相关系数值( )越接近于∞越接近于-1越接近于1越接近于-1或1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越接近于-1或18. 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小于100%11等于100%小于或大于100%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等于100%9. 已知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生产费用和个体产量指数时,编制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加权调和数平均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加权调和数平均指数10. 身高、体重、反应时的物理量属于( )比率变量名称变量等距变量顺序变量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比率变量11. 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只能是绝对数只能是相对数只能是平均数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12. 复合分组是()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量层叠起来进行分组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13. 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两种属性历史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生物属性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社会属性14. 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等距抽样15. 时期数列中所包含的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二判断题1. 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错2. 在时期指标绝对数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可以相加()错对本题分值: 4.0用户未作答标准答案:对3. 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国内生产总值
流通费用率
人均利税额
商店总数
调查标志的承担者
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单位
重点单位
准确性原则
随机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作用不同
组织方式不同
灵活程度不同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简单分组
复合分组
分析分组
结构分组
商品销售额指数
商品销售量指数
商品价格指数
劳动生产率水平指数
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物价变动的相对数
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环比发展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
定基增长速度
750
800
800
750
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133.33%,33.33%
101.44%,1.44%
101.60%,1.60%
98.43%,
比率变量
名称变量
等距变量
顺序变量
复合分组
层叠分组
平行分组体系复合分组体系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用户解答:对标准答案:对。
兰大《统计学原理》18春平时作业11、D2、B3、B4、B5、C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1、累积增长量与增长速度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下列联系( )A累积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前期水平B累积增长量=定基增长速度×前期水平C累积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最初水平D累积增长量=定基增长速度×最初水平正确答案是:D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正确答案是:B3、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会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产量调查正确答案是:B4、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正确答案是:B5、用于计算比率或速度的集中趋势的测试值是( )A均值B中位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正确答案是:C6、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c=a+bx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Ar=0B|r|=1C-1正确答案是:B7、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 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正确答案是:C8、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A无名数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C有名数D无名数与有名数正确答案是:D9、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和极限误差的关系是( )A前者高说明后者小B前者高说明后者大C前者变化而后者不变D两者没有关系正确答案是:A10、描述总体集中情况的统计指标称为( )A总体平均数B期望值C总体平均数或期望值D总体期望值正确答案是:C二、多选题共5题,20分1、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A国内生产总值B人均利税总额C利税总额D职工人数E固定资产原值正确答案是:ACDE2、在工业普查中(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正确答案是:BCE3、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D说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正确答案是:ACE4、加权算数平均数会受到下列因素影响( )A各组数值的大小B各组分布频数的多少C极端值D计量单位正确答案是:ABC5、质量指标( )A可以用绝对数表示B可以用相对数表示C可以用平均数表示D不能用平均数或平均数表示正确答案是:BD三、判断题共10题,40分1、回归方程yc=a+bх中,数b和相关系数r都可用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是:A2、对有限总体进行调查只能采用全面调查()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是:A3、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是:B4、产品销售成本降低,销售价格随之降低,说明成本与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是:A5、年初资产总额为100万元,年末资产总额为140万元,利润总额为24万元,所得税8万元,利息支出为4万元,则总资产报酬率为%()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是:A6、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是:A7、时期指标的数值可以累计()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是:A8、全面调查包括统计报表和普查()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是:A9、货物和服务是生产活动成果的最终表现形态,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主体()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是:B10、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不随总体范围大小而变化,而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变化()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是:A。
《统计学原理》作业2答案第四章一、判断题1.×2.×3.×4.×5.×6.×7.√二、单项选择题1.A 2.C 3.D 4.B 5.C 6.D 7.B 8.B 9.D 10.C 11.D 12.D三、多项选择题1.BE 2.ADE 3.ABC 4.DE 5.ADE 6.ADE 7.ABCDE 8.BDE四、简答题1.请参考《学习指导》答案2.请参考《学习指导》答案3.请参考《学习指导》答案4.请参考《学习指导》答案5.请参考《学习指导》答案6.请参考《学习指导》答案六、计算题:(做题请写出计算公式和主要计算过程。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1、某公司2002、2002年的产量情况(单位:吨)计算各产品的产量动态相对数及2002年计划完成相对数。
解:1、各产品产量动态相对数:甲产品动态相对指标:乙产品动态相对指标:丙产品动态相对指标:2、各产品2002甲产品2002年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乙产品2002年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丙产品2002年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答1、各产品产量动态相对数分别是甲为2各产品2002年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分别为118%、乙为113%、丙为96%2、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解:(1)40名工人加工零件数次数分配表为:(2)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方法1、(x 取组中值)( 件)方法2 (件) 答: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为37.5件3、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兰大《统计学原理》18春平时作业2
1、B
2、C
3、D
4、C
5、A
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
1、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为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正确答案是:B
2、.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x与y之间存在着()
A直线相关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负相关关系
D曲线相关关系
正确答案是:C
3、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误差系数
C概率度
D抽样极限误差
正确答案是:D
4、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工业总产值
D车间数
正确答案是:C
5、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和极限误差的关系是( )
A前者高说明后者小
B前者高说明后者大
C前者变化而后者不变
D两者没有关系
正确答案是:A
6、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
A各组单位数与总单位数之比
B各组分布次数的比率
C各组单位数
D总单位数
正确答案是:C
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102%×105%×108%×107%)-100%
B102%×105%×108%×107%
C2%×5%×8%×7%
D(2%×5%×8%×7%)-100%
正确答案是:A
8、既无相等单位,也无绝对零的数据是( )
A比率变量
B名称变量
C等距变量
D顺序变量
正确答案是:D
9、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正确答案是:A
10、抽样误差是指( )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而出现的系统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正确答案是:C
二、多选题共5题,20分
1、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 )
A300人以下,300-500人
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
C300人以下,301-500人
D300人以下,310-500人
E299人以下,300-499人
正确答案是:A
2、属于两个总体之间对比的相对指标为()
A比较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E结构相对指标
正确答案是:AB
3、下列关系中,相关系数小于0的现象是( )
A产品产量与耗电量的关系
B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关系
C商品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
D纳税额与收入的关系
E商品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额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BC
4、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前者基期不变,后者基期逐期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的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上增长量都可以计算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正确答案是:ABDE
5、数值型变量根据其取值的不同,可以分为( )
A离散变量
B分类变量
C连续变量
D顺序变量
正确答案是:AC
三、判断题共10题,40分
1、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A
2、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3、回归方程yc=a+bх中,a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的比重无关()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A
5、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A
6、连续调查就是调查时期现象,而不连续调查就是调查时点现象()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7、时期指标的数值可以累计()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A
8、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标志值较大的单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A
9、综合指数一般用实际资料作为权数编制,平均指数只能用推算的比重权数进行加权平均。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A
10、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