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空牛奶盒做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3
科学实验---牛奶盒直升机
今天的科学实验是牛奶盒直升机,只要有牛奶盒和筷子,就可以做成一架在空中飞翔的直升机。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实验材料:
筷子,牛奶盒,剪刀
实验步骤:
1从牛奶盒上剪下两片宽3厘米长20厘米的纸片。
2将纸片交叠成十字后,用订书机钉住,做成十字机翼,并在机翼前端缠上胶带。
3在十字机翼的中心打一个洞,插入一根筷子,并用透明胶带固定。
4将十字机翼靠近交叉点的地方,沿纸片的交叠线剪开(4个位置都要剪),稍稍折压机翼使其中央略微向上凸起。
5用双手合掌夹住筷子,迅速搓手心,使筷子旋转,放开“直升机”,“直升机”立刻就会飞向空中。
实验原理:
伯努利原理: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直升机的机翼中央略微向上凸起,因此旋转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快,气压较低,机翼下方的大气压力就会给他一个向上的力量让他浮在空中。
传统的竹蜻蜓也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由于直升机有一定的重量,直升机可能无法向上飞,所以尽可能在高处放开直升机,这样可以看到它在空中飞行。
)。
科学原理的小制作
利用光的折射原理,用牛奶盒做一个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宝石盒玩具,是真的会发出漂亮颜色的玩具。
材料:牛奶盒1个、锡箔纸2张(10cmx10cm)、描图纸1张(10cmx10cm)、透明玻璃纸1张(10cmx10cm)、油性笔、剪刀、透明胶带
步骤
1、从牛奶盒中间部位剪下一段5厘米高的方形框。
2、取1张10厘米边长的正方形描图纸,盖在方形框的一端开口上。
3、四面用透明胶带粘好固定。
表面一定要尽量平整,不要有皱褶起伏。
4、取2张15厘米边长的正方形锡箔纸。
5、把2张锡箔纸重叠后,剪成5厘米宽的矩形。
6、三段矩形锡箔纸分别弯折成不同的形状,示范中弯折成心形、五角星形和螺旋形状,不同的形状有不同的反射面。
7、将折叠好的不同形状的锡箔纸放入盒子里面。
8、然后盖上一张10厘米边长的正方形玻璃纸,四面同样用胶带固定,也要保持表面平坦。
9、现在用油性笔在玻璃纸上画出红黄蓝色块。
这样你的宝石盒子就做好了。
之所以叫宝石盒子,是因为光线透过盒子后,会产生奇妙的折射,就好像有很多珠宝在盒子里闪闪发光一样。
10、光线从玻璃纸一侧通过,因为玻璃纸上有不同的颜色,不同颜色的光经过锡箔纸的折射后,投射在描图纸上,就会看到很漂亮的色彩,就好象宝石发出光芒。
4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会跳远的乒乓球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操作: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讲解: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会吹泡泡的瓶子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操作: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自己会走路的杯子思考:杯子没有腿,它是怎样从上面走下来的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操作: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
讲解: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纸杯旋转灯思考:蜡烛纸杯灯为什么会转动?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操作: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
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用空牛奶盒做有趣的物理小实验用空牛奶盒做有趣的物理小实验有一种“纸质”牛奶盒装,实际上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纸盒,而是由纸、铝、塑组成的六层复合包装盒,俗称“利乐砖”。
牛奶喝完了,我们就用“利乐砖”做几个有趣的实验吧。
奇妙的“公道杯”据说明朝洪武年间,景德镇御窑曾进贡过“九龙杯”。
有一次,朱元璋大宴群臣,特意拿出九龙杯和美酒,赐群臣每人自斟自饮一杯。
不料,将杯斟满酒的大臣突然发现杯中美酒不见了,而没有将杯斟满酒的大臣却说该杯滴酒不漏。
原来,此杯甚为公道,“知足者酒存,贪心者酒尽”。
朱元璋便把九龙杯命名为”公道杯“。
自此便有了公道杯这一酒器之说。
其实,公道杯是我们的先人巧妙运用虹吸原理制成的。
我们也来做个公道杯,体验一下其中的奥妙。
1.剪去空牛奶盒的底,再将盒体三个侧面剪去一半,留下靠近饮管口的一个侧面,并将它剪去一个角。
将饮管口向下倒放。
2.将牛奶盒配的吸管的两段直管部分剪成相差1cm,短管端剪一个斜角,如图1。
图13.把剪好的吸管长端插入饮管孔,然后对折饮管孔旁留下物体。
听话的光线如图4,将一空牛奶盒照下图剪一个小窗口,把一只普通2.5V小灯泡及灯座放入其中,导线引到盒外与装有2节干电池的电池盒及开关连接,插好饮管。
在一个比较暗的屋子里,向牛奶空盒灌满水,然后“关”好小窗口,接通电源。
当水流出时会看到光线能通过弯曲的饮管照亮地面。
图4光一般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吗?原来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在饮管内壁发生多次反射,于是,光随饮管形状改变了传播方向。
光导纤维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如图4所示。
会走的小船在空牛奶盒顶部远离饮管孔的一边固定一个长条肥皂,盒内注入50毫升水(增加其重量)。
将牛奶盒放入水中,让肥皂条浸在水中,盒子就像小船一样自己向前运动。
原来水的表面有张力,一些昆虫如水黾就是利用表面张力在水面上爬行的。
肥皂溶于水后减小了周围水的表面张力,于是盒子在对面水的张力作用下向前行。
科学实验:自动旋转的奥秘
科学原理:
水流产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纸盒的四个角均受到这个推力。
由下角,所以纸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思考:
装满水的纸盒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
空的牛奶纸盒、钉子、60厘米长的绳子、水槽、水操作:
操作步棸:
1.用钉子在空牛奶盒上扎五个孔。
2.一个孔在纸盒顶部的中间,另外四个孔在纸盒四个侧面的左下角。
3.将一根大约60厘米长的绳子系在顶部的孔上。
4.将纸盒放在盘子上,打开纸盒口,快速地将纸盒灌满水。
5.用手提起纸盒顶部的绳子,纸盒顺时针旋转。
创造:
1、如果在每个侧面的中心扎孔,纸盒会怎样旋转。
2、如果孔位于每个侧面的右下角的话,纸盒将向哪个方向旋转。
科学小游戏:旋转的玻璃弹球把一个玻璃弹球放在桌面上,用一个果酱瓶口朝下把球扣上。
你不必把瓶子反过来,就可以随意把瓶中的球移走,这怎么可能呢?通过转动杯子让里面的球旋转起来。
球被离心力压到了瓶壁上,并产生要突破旋转轨道外逃的倾向。
如果你转动瓶子时稍微倾斜一些,那么狭窄的玻璃瓶口就能够制止球被甩到外面去。
科学小游戏:发声的酸奶杯在一只空酸奶杯底穿一个孔,把一段线穿进去,然后在里面用半根火柴横着把它固定住。
线上抹上蜂蜡(用蜡烛即可)。
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去摩擦它,它就会发出吱嘎吱嘎和嗡嗡的响声。
发粘的蜡在手指抽动中摩擦。
这个压力差别传递到了杯底,杯底像薄膜一样发生震荡,并在空气中产生声波。
缓慢摩擦,声波亦缓慢低沉。
快速摩擦,声波即会短暂间歇,从而发出高音。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空中点烛思考:火柴在蜡烛的上空点燃,蜡烛为什么会燃烧呢?材料:蜡烛、火柴操作:1、点燃一支蜡烛2、燃烧一会儿的蜡烛顶端烧成了杯状3、将点燃的蜡烛吹灭4、吹灭后的蜡烛冒出了青烟5、用火柴点燃刚刚熄灭的蜡烛冒出的青烟时,蜡烛会立刻复燃讲解:点着蜡烛后,可看到蜡烛顶端的蜡慢慢熔化,顶端明显地烧成了杯状,在“杯”中盛着熔成液状的烛油。
然后,烛油沿着烛芯爬升上去,在烛芯上端达到燃点而烧起来,在燃烧产生的热量的作用下,烛油会汽化成“青烟”。
显然,“青烟”就是蜡的气体状态。
创造:你知道水的气体状态是什么?你能用什么办法制造水蒸气?幼儿园科学小实验:蛋壳的坚固与脆弱思考:你认为蛋壳是坚固的还是脆弱的,它在什么时候容易破碎,什么时候不容易破碎?材料:杯子(与半个蛋壳直径大小相同杯口的杯子)、半个蛋壳2个、细铁棒一根操作:1、蛋壳开口向下扣在杯子口上2、拿一根细铁棒离蛋壳10多厘米的高度竖直向下自由落到蛋壳上,蛋壳没被砸破3、蛋壳开口向上放在杯子口上4、拿一根细铁棒离蛋壳10多厘米的高度竖直向下自由落到蛋壳上,蛋壳被砸破讲解:1、铁棒创击蛋壳凹处,力量都由创击点承受,容易创破。
用牛奶盒制作水火箭的方法
制作水火箭所需材料:
1. 空牛奶盒
2. 塑料水瓶
3. 一根细管或吸管
4. 刀具
5. 胶带
6. 燃料(水和压缩气体,如一氧化碳)
步骤:
1. 使用刀具将牛奶盒打开,使其成为一个开放的矩形形状。
2. 在牛奶盒上找到一个适合大小的位置,用刀具切开一个小孔并插入细管或吸管。
确保孔的大小与管道匹配,并用胶带将其固定住,以防止气体泄漏。
3. 将牛奶盒的另一端用胶带密封,确保牛奶盒的底部并没有任何开口,以免燃料泄漏。
4. 将水瓶中的一些水加热至沸腾,蒸汽充满瓶子。
5. 快速打开水瓶盖,将细管或吸管的另一端插入瓶中,确保其不漏气。
6. 在细管或吸管被插入瓶中的同时,将牛奶盒放置于地面或其他平坦的表面上。
7.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瓶中的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然后轻轻将牛奶盒顶部推开,释放压力。
8. 瓶中的压力将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将牛奶盒冲向空中。
注意事项:
1. 要确保在制作水火箭时遵循安全操作指南。
2. 使用压力时要谨慎,确保人们和物体远离火箭的飞行路径。
3. 在室外空旷,没有任何障碍物的地方进行尝试。
4. 切勿将燃料替换为易燃或爆炸性物质。
5. 做好清理工作,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用空牛奶盒做有趣的物理小实验有一种“纸质”牛奶盒装,实际上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纸盒,而是由纸、铝、塑组成的六层复合包装盒,俗称“利乐砖”。
牛奶喝完了,我们就用“利乐砖”做几个有趣的实验吧。
奇妙的“公道杯”
据说明朝洪武年间,景德镇御窑曾进贡过“九龙杯”。
有一次,朱元璋大宴群臣,特意拿出九龙杯和美酒,赐群臣每人自斟自饮一杯。
不料,将杯斟满酒的大臣突然发现杯中美酒不见了,而没有将杯斟满酒的大臣却说该杯滴酒不漏。
原来,此杯甚为公道,“知足者酒存,贪心者酒尽”。
朱元璋便把九龙杯命名为”公道杯“。
自此便有了公道杯这一酒器之说。
其实,公道杯是我们的先人巧妙运用虹吸原理制成的。
我们也来做个公道杯,体验一下其中的奥妙。
1.剪去空牛奶盒的底,再将盒体三个侧面剪去一半,留下靠近饮管口的一个侧面,并将它剪去一个角。
将饮管口向下倒放。
2.将牛奶盒配的吸管的两段直管部分剪成相差1cm,短管端剪一个斜角,如图1。
图1
3.把剪好的吸管长端插入饮管孔,然后对折饮管孔旁留下
的侧面,将饮管盖住。
公道杯主体就做好了,如图2。
吸管和饮管孔之间不能留缝隙,可以用吃过的口香糖密封。
图2
公道杯做好后,还需要一个装水的容器。
再用一个空牛奶盒,将公道杯露出的吸管插入它的饮管口,粘紧,公道杯就做完了,如图2所示。
往公道杯中倒水,水位没有超过吸管顶端时滴水不漏,当水位超过吸管顶端位置时,杯中的水会因虹吸原理漏入下面的盒子里。
神奇“气压千斤顶”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救援人员使用过一种像橡胶垫子的东西,充气后它能轻易托起数吨重房屋构架。
这是一种叫气压千斤顶的专用工具。
我们也来做一个气压千斤顶,了解一下它的工作原理。
把空牛奶盒的四个折角揭起,把盒体压扁成一个口袋形,插好吸管,气压千斤顶便做好了,如图3。
图3
把这个气压千斤顶有饮管孔的一面朝上,平放在桌子上。
找几本书摞在上面,不要压着吸管。
然后从吸管轻轻向里面吹气,书本就被托起了。
看看你最多能“吹起”几本书。
我们还可以用大塑料袋仿制一个大气压千斤顶,上面放一块薄木板,再放重物。
你能轻而易举的“吹起”几十千克重的
物体。
听话的光线
如图4,将一空牛奶盒照下图剪一个小窗口,把一只普通2.5V小灯泡及灯座放入其中,导线引到盒外与装有2节干电池的电池盒及开关连接,插好饮管。
在一个比较暗的屋子里,向牛奶空盒灌满水,然后“关”好小窗口,接通电源。
当水流出时会看到光线能通过弯曲的饮管照亮地面。
图4
光一般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吗?原来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在
饮管内壁发生多次反射,于是,光随饮管形状改变了传播方向。
光导纤维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如图4所示。
会走的小船
在空牛奶盒顶部远离饮管孔的一边固定一个长条肥皂,盒内注入50毫升水(增加其重量)。
将牛奶盒放入水中,让肥皂条浸在水中,盒子就像小船一样自己向前运动。
原来水的表面有张力,一些昆虫如水黾就是利用表面张力在水面上爬行的。
肥皂溶于水后减小了周围水的表面张力,于是盒子在对面水的张力作用下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