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中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6综合与实践获取最大利润优质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5
综合与实践 获取最大利润【学习目标】1.探索销售中最大利润问题,从数学角度理解“何时获得最大利润”的意义.2.经历探究二次函数最大(小)值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的思想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习重点】对销售中最大利润问题的理解并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学习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模型.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初步认知:问题:某商店经营T 恤衫,已知成批购进时单价是20元.根据市场调查,销售量与销售单价满足如下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单价是35元时,销售量是600件,而单价每降低1元,就可以多销售200件.若设降价为x(20≤x≤35的整数)元,该商店所获利润为y 元.请你帮助分析,销售单价是多少元时,可以获利最多? 你能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解:由题意得y =(35-x -20)(600+200x),y =-200x 2+2400x +9000=-200(x -6)2+16200,当降低6元,即售价29元时,获利最多.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 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利润问题阅读教材P 52~54页,试填写下面问题: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利润(或收益).(1)用含自变量的式子分别表示销售单价或销售收入及销售量;(2)用含自变量的式子表示销售的商品的单件利润;(3)用函数及含自变量的式子分别表示销售利润即可得到函数关系式;(4)根据函数关系式求出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自变量的值.范例:某商店将每件进价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约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解:设每件商品降价x 元(0≤x≤2),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 元.商品每天的利润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y =(10-x -8)(100+100x),即y =-100x 2+100x +200,配方得y =-100(x -12)2+225,因为x =12时,满足0≤x≤2,所以当x =12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y =225.所以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12元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知识模块二 其他类型的利润问题的最值范例:某水果批发商销售每箱进价为40元的苹果,物价部门规定每箱售价在不亏本的情况下不得高于55元.市场调查发现,若每箱以50元的价格销售,平均每天能卖出90箱,价格每提高1元,平均每天少卖3箱,当每箱苹果的销售价为多少元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解:设每箱苹果的销售价为x 元,所获利润为w 元,则w =(x -40)[90-3(x -50)]=-3(x -60)2+1200.∵a=-3<0,该抛物线开口向下,由题意可知当x =55元/箱时,w 最大=-3×(55-60)2+1200=1125(元).仿例:(徐州中考)某种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y(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满足关系:y =ax 2+bx -75.其图象如图所示.(1)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该种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元?(2)销售单价在什么范围时,该种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不低于16元?解:(1)y =ax 2+bx -75图象过点(5,0),(7,16).∴⎩⎪⎨⎪⎧25a +5b -75=0,49a +7b -75=16.解得⎩⎪⎨⎪⎧a =-1,b =20.y =-x 2+20x -75的顶点坐标是(10,25).当x =10时,y 最大=25. 答:销售单价为10元时,该种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25元.(2)∵函数y =-x 2+20x -75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 =10,可知点(7,16)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是(13,16).又∵函数y =-x 2+20x -75图象开口向下,∴当7≤x≤13时,y ≥16.答:销售单价不少于7元且不超过13元时,该种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不低于16元.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 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利润问题知识模块二 其他类型的利润问题的最值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1.某商店购进一批单价为30元的商品,如果以单价为40元销售,那么半月内可销售400件,根据销售经验,提高单价会导致销售量的减少,即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就会相应减少20件,那么在半月内这种商品可能获得的最大利润为( C ) A .4000元 B .4250元 C .4500元 D .5000元2.一件工艺品进价为100元,标价135元出售,每天可售出100件.根据销售统计,一件工艺品每降价1元出售,则每天可多售出4件,要使每天利润最大,每件需降价的钱数为( A )A .5元B .10元C .0元D .3600元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6 综合与实践获取最大利润》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21.6 综合与实践获取最大利润》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函数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建立函数模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引入实例:介绍商家在销售商品时如何通过调整进价和售价来获取最大利润。
2.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利润的因素,建立函数模型。
3.解决问题:利用函数模型求解最大利润问题。
4.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函数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函数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2.培养学生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建立函数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制作PPT。
2.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拓展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商家如何获取最大利润。
提出问题:“商家如何通过调整进价和售价来获取最大利润?”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利润的因素。
让学生尝试建立函数模型,求解最大利润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例,建立函数模型并求解最大利润。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6 综合与实践获取最大利润》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21.6 综合与实践获取最大利润》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线性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利润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利润与成本、销售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运用线性方程求解最大利润。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线性方程的基本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以及如何灵活运用线性方程解决复杂问题,仍然是学生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利用线性方程解决利润问题的方法,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求解最大利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勇于解决问题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求解最大利润。
2.难点:如何灵活运用线性方程解决复杂利润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利润与成本、销售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运用线性方程求解最大利润。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利润问题。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最大利润。
例如,一家商店销售一种商品,每件商品的成本是100元,售价是150元,如果一天卖出x件商品,那么一天的利润是多少?如何求解最大利润?2.呈现(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中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利润与成本、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然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求解最大利润。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6 综合与实践获取最大利润》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21.6 综合与实践获取最大利润》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利润问题的解法,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利润问题,让学生探讨和分析影响利润的因素,并通过公式推导和实例计算,让学生掌握获取最大利润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代数知识和解题技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利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他们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解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公式推导,理解和掌握利润问题的解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利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利润的因素,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利润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2.影响利润的因素的分析。
3.实际问题中获取最大利润的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引入利润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利润的计算方法。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影响利润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公式推导和实例计算,发现获取最大利润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数据,用于引入和解释利润问题。
2.准备利润问题的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利润概念,例如:一家商店进购一批商品,进价为每件100元,售价为每件150元,问商店卖出这批商品能获得多少利润?让学生计算并解释利润的计算方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其他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计算利润。
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利润的因素,如进价、售价、销售数量等。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这些问题并找出影响利润的关键因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利润问题的练习题,巩固对利润计算方法的理解。
21.6综合与实践:获取最大利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或小)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应用已有的知识,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发现的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在勇于创新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重点】二次函数在最优化问题中的应用.【难点】从现实问题中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常常会遇到求什么条件下可使面积最大、利润最大、材料最省、时间最少、效率最高等问题,这类问题称为最优化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可以归结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如何利用二次函数分析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做一做: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的高度h(单位:m)与小球的运动时间t(单位:s)之间的关系式是:h=30t-5t2(0≤t≤6).小球运动的时间是多少时,小球最高?小球运动中的最大高度是多少?我们可以借助函数图象解决这个问题,画出函数h=30t-5t2(0≤t≤6)的图象,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这个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的一部分.这条抛物线的顶点是这个函数图象的最高点,也就是说,当t取顶点的横坐标时,这个函数有最大值.因此,当t=-=-=3时,h有最大值=45,也就是说,小球运动的时间是3s时,小球最高,小球运动中的最大高度是45m.一般地,当a>0(或a<0)时,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是最低(或高)点,也就是说,当x=-时,二次函数y=ax2+bx+c有最小(或大)值.二、新课教授问题1.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随矩形一边长l的变化而变化.当l是多少时,场地面积S最大?师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找到等量关系式,并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最后给出解答过程.解:矩形场地的周长是60m,一边长l,则另一边长为(-l),场地的面积S=l(30-l),即S=-l2+30l(0<l<30).因此,当l=-=-=15(m)时,S有最大值==225(m2).即当l是15m时,场地面积S最大,最大值是225m2.问题2.某商品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师生活动:教师分析存在的问题,书写解答过程.分析:调整价格包括涨价和降价两种情况.我们先来看涨价的情况.设每件涨价x元,则每星期售出商品的利润y随之改变.我们先来确定y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涨价x 元时,每星期少卖10x件,实际卖出(300-10x)元.销售额为(60+x)(300-10x)元,买进商品需付40(300-10x)元.因此,所得利润为y=(60+x)(300-10x)-40(300-10x),(0≤x≤30)即y=-10x2+100x+600=-10(x2-10x)+600=-10(x2-10x+25)+850=-10(x-5)2+850(0≤x≤30)所在,在涨价的情况下,涨价5元,即定价65元时,利润最大,最大为850元.思考:在降价的情况下,最大利润是多少?(降价2.5元,即定价57.5元时,利润最大,最大为6125元.)思考:由上面的讨论及现在的销售情况,你知道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了吗?(在涨价的情况下,定价65元;在降价的情况下,定价57.5元.)问题3:图中是抛物线形拱桥,当水面在l时,拱顶离水面2m,水面宽4m.若水面下降1m,水面宽度增加多少?师生活动:学生完成解答.教师分析存在的问题,书写解答过程.分析:我们知道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就可以求出这条抛物线表示的二次函数.为解题简便,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可设这条抛物线表示的二次函数为y=ax2.由抛物线经过点(2,-2),可得-2=a×22,解得a=-,这条抛物线表示的二次函数为y=-x2.水面下降1m,水面所在位置的纵坐标为y=-3,代入上述表达式得x=±.故水面下降1m,水面宽度增加(2-4)m.让学生回顾解题过程,讨论、交流、归纳解题步骤:(1)先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函数关系式;(2)研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研究所得的函数;(4)检验x的取值是否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并求相关的值;(5)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学生尝试从前面四道题中找到解题规律.教师补充学生回答中的不足,及时纠正.三、巩固练习1.已知二次函数y=(3+x)(1-2x),当x=时,函数有最值,为.【答案】-大2.二次函数y=x2-8x+c的最小值为0,那么c的值等于()A.4B.8C.-4D.16【答案】D3.沿墙用长32m的竹篱笆围成一个矩形的护栏(三面),怎样围才能使矩形护栏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试画出所得函数的图象.【答案】围成的矩形一边长为8m、另一边长为16m可使矩形护栏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128m2.图象略.(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某旅社有客房120间,每间客房的日租金为50元,每天都客满,旅社装修后要提高租金,经市场调查,如果一间客房的日租金增加5元,则客房每天出租会减少6间,不考虑其他因素,旅社将每间客房的日租金提高到多少元时,客房日租金的总收入最高?比装修前的日租金总收入增加多少元?【答案】将每间客房的日租金提高到75元时,总收入最高,比装修前的日租金总收入增加750元.5.某产品每件的成本价是120元,试销阶段,每件产品的销售价x(元)与产品的日销售量y(台)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表所示:x(元)130150165y(台)705035并且日销售量y是每件售价x的一次函数.(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为获得最大利润,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应定为多少元?此时每日销售的利润是多少?【答案】(1)y=-x+200(2)销售利润S=(-x+200)(x-120),当售价定为每件160元时,每日销售利润最大为1600元.四、课堂小结1.得出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最值问题的一般步骤:(1)列出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根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运用公式法或通过配方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2.解题循环图: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运用导学提纲,教师提前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上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与交流,让学生通过二次函数掌握解决面积最大、利润最大等这一类题的方法,学会用建模的思想去解决和函数有关的应用问题.九年级(上)数学导学案课题:21.6综合与实践—获取最大利润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经历销售中最大利润等问题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2.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求出实际问题的最大(小)值,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利用二次函数表示实际问题的变量关系.预设难点: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预习导航☆一、链接:(1)二次函数y=-10x2+80x+200,顶点坐标为________;当x=时,函数有最值为.(2)某产品进货单价为90元,按100元一个售出时,能售500个,如果这种商品涨价1元,其销售额就减少10个,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其单价应定为()A.130元;B.120元C.110元;D.100元二、导读预习课本第52—54页☆合作探究☆某公司销售一种进价为20元/个的计算机,其销售量y(万个)与销售价格x(元/个)的变化如下表:价格x(元/个)…30405060…销售量y(万个)…5432…同时,销售过程中的其他开支(不含造价)总计40万元.(1)观察并分析表中的y与x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所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或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写出y(万个)与x(元/个)的函数解析式.(2)求出该公司销售这种计算器的净得利润z(万个)与销售价格x(元/个)的函数解析式,销售价格定为多少元时净得利润最大,最大值是多少?(3)该公司要求净得利润不能低于40万元,请写出销售价格x(元/个)的取值范围,若还需考虑销售量尽可能大,销售价格应定为多少元?教学思路(纠错栏)☆归纳反思☆对照学习目标谈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达标检测☆1.某市政府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李明在政府的扶持下投资销售一种进价为每件20元的护眼台灯.销售过程中发现,每天销售量w(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关系可近似的看作一次函数:50010+-=xw.设李明每天获得利润为y(元),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每天可获得最大利润?2.某公司生产的A种产品,它的成本是2元,售价是3元,年销售量为10万件.为了获得更好的效益,公司准备拿出一定的资金做广告.根据经验,每年投入的广告费是x(10万元)时,产品的年销售量将是原销售量的y 倍,且y是x的二次函数,它们的关系如下表:(1)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2)如果把利润看作是销售总额减去成本和广告费,试写出年利润S(10万元)与广告费x(10万元)函数表达式;(3)如果投入的广告费为10万元~30万元,问广告费在什么范围内,公司获得的年利润随广告费的增大而增大?x(10万元)012…y1 1.5 1.8…。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6 综合与实践获取最大利润》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获取最大利润》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1.6节的内容,本节主要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实际应用,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取最大利润。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讨获取最大利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知识,对于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将函数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求解最大利润问题,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函数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尤其是如何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解最大利润问题。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掌握求解最大利润问题的方法。
2.难点:如何将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求解最大利润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实例分析法:教师通过提供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实例和相关的图片。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然后,教师展示一些与利润相关的实例,如商品销售、投资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获取最大利润。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中的数量关系。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6《综合与实践—获取最大利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6《综合与实践—获取最大利润》》是一节实践活动课,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获取最大利润的方法。
教材中给出了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计算和分析,找出获取最大利润的策略。
教材还介绍了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值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数学工具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计算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获取最大利润的方法。
2.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求最大值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获取最大利润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求最大值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找出获取最大利润的方法。
同时,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求最大值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计算。
2.准备二次函数的计算工具,如计算器或电脑软件。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出获取最大利润的问题。
例如,某个商场举行打折活动,商品的原价为100元,打折后的价格在80元到90元之间。
问商场如何制定打折策略,才能使获得的利润最大?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个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获取最大利润的问题。
然后,教师给出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值的方法,并解释这个方法如何应用于解决这个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利用二次函数的方法,计算和分析这个实例。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6《综合与实践—获取最大利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获取最大利润》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1.6节的内容,主要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利润的计算,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利润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利润。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代数知识,对于函数的概念和运用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利润的概念,掌握计算利润的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利润的概念,掌握计算利润的方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利润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利润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利润的概念,例如:“一家商店进购一批商品,进价为每件100元,售价为每件150元,如果卖出5件,求该商店的利润。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利润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跟随教材的步骤,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利润。
引导学生理解利润的计算方法,并掌握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1.6 综合与实践获取最大利润
【学习目标】
1.探索销售中最大利润问题,从数学角度理解“何时获得最大利润”的意义.2.经历探究二次函数最大(小)值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的思想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
对销售中最大利润问题的理解并建立二次函数模型.
【学习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模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初步认知:问题:某商店经营T恤衫,已知成批购进时单价是20元.根据市场调查,销售量与销售单价满足如下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单价是35元时,销售量是600件,而单价每降低1元,就可以多销售200件.若设降价为x(20≤x≤35的整数)元,该商店所获利润为y元.请你帮助分析,销售单价是多少元时,可以获利最多?
你能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
解:由题意得y=(35-x-20)(600+200x),y=-200x2+2400x+9000=-200(x-6)2+16200,当降低6元,即售价29元时,获利最多.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利润问题
阅读教材P 52~54页,试填写下面问题:
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利润(或收益).
(1)用含自变量的式子分别表示销售单价或销售收入及销售量;(2)用含自变量的式子表示销售的商品的单件利润;(3)用函数及含自变量的式子分别表示销售利润即可得到函数关系式;(4)根据函数关系式求出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自变量的值.
范例:某商店将每件进价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约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解:设每件商品降价x 元(0≤x≤2),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 元.商品每天的利润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y =(10-x -8)(100+100x),即y =-100x 2+100x +
200,配方得y =-100(x -12)2+225,因为x =12时,满足0≤x≤2,所以当x =12
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y =225.所以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12
元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知识模块二 其他类型的利润问题的最值
范例:某水果批发商销售每箱进价为40元的苹果,物价部门规定每箱售价在不亏本的情况下不得高于55元.市场调查发现,若每箱以50元的价格销售,平均每天能卖出90箱,价格每提高1元,平均每天少卖3箱,当每箱苹果的销售价为多少元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解:设每箱苹果的销售价为x 元,所获利润为w 元,则w =(x -40)[90-3(x -
50)]=-3(x -60)2+1200.∵a=-3<0,该抛物线开口向下,由题意可知当x =55元/箱时,w 最大=-3×(55-60)2+1200=1125(元).
仿例:(徐州中考)某种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y(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满足关系:y =ax 2+bx -75.其图象如图所示.
(1)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该种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元?
(2)销售单价在什么范围时,该种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不低于16元?
解:(1)y =ax 2+bx -75图象过点(5,0),(7,16).
∴⎩⎪⎨⎪⎧25a +5b -75=0,49a +7b -75=16.解得⎩
⎪⎨⎪⎧a =-1,b =20.y =-x 2+20x -75的顶点坐标是(10,25).当x =10时,y 最大=25.
答:销售单价为10元时,该种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25元.
(2)∵函数y =-x 2+20x -75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 =10,
可知点(7,16)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是(13,16).
又∵函数y =-x 2+20x -75图象开口向下,∴当7≤x≤13时,y ≥16.
答:销售单价不少于7元且不超过13元时,该种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不低于16元.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
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利润问题
知识模块二其他类型的利润问题的最值
检测反馈达成目标
1.某商店购进一批单价为30元的商品,如果以单价为40元销售,那么半月内可销售400件,根据销售经验,提高单价会导致销售量的减少,即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就会相应减少20件,那么在半月内这种商品可能获得的最大利润为( C)
A.4000元B.4250元C.4500元D.5000元
2.一件工艺品进价为100元,标价135元出售,每天可售出100件.根据销售统计,一件工艺品每降价1元出售,则每天可多售出4件,要使每天利润最大,每件需降价的钱数为( A)
A.5元B.10元C.0元D.3600元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